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包裹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厚银 王延斌 邵龙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3-605,共3页
有机包裹体因能提供有关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过程的大量信息,而在含油气系统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综述了有机包裹体的分类、研究方法、以及有机包裹体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有机包裹体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有机... 有机包裹体因能提供有关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过程的大量信息,而在含油气系统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综述了有机包裹体的分类、研究方法、以及有机包裹体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有机包裹体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有机包裹体的相态、颜色、大小、分布等特征,可分为烃有机包裹体和含烃有机包裹体两类;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不同,有机包裹体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光学方法、化学成分方法及显微冷热台方法。有机包裹体在测定古温度、确定油气演化程度和阶段、确定油气来源及油气形成时的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起到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有机包裹体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油气生成 油气运移 有机包裹体 研究方法 油气藏
下载PDF
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蚀变分带和有机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厚民 毛景文 +5 位作者 张冠 徐章宝 高宏光 张长青 王登红 许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6-1034,共9页
在滇黔交界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中除了发现大量沥青外,还在与沥青共生的石英中发现了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的有机包裹体,表明沥青直接来自石油。在钻孔柱状剖面图上,矿化蚀变具有自下而上依次为辉铜矿化、沥青化和自然铜矿... 在滇黔交界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中除了发现大量沥青外,还在与沥青共生的石英中发现了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的有机包裹体,表明沥青直接来自石油。在钻孔柱状剖面图上,矿化蚀变具有自下而上依次为辉铜矿化、沥青化和自然铜矿化的分带性,且沥青和自然铜的分布位置大体一致,表明自然铜矿化与沥青关系密切。这些特征表明:本区曾发育过古油气藏,该古油气藏不仅为铜矿化提供了储集空间,而且导致了上为自然铜、下为辉铜矿的铜矿化空间分带,自然铜矿化与古石油的强还原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分带 有机包裹体 铜矿 玄武岩 油气藏 云南 贵州
下载PDF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66
3
作者 陈建平 查明 周瑶琪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系统总结了有机包裹体在研究油气运移时间、通道、方向、期次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介绍了近年来有机包裹体成分在确定油气来源、运移期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评述。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次生包裹 油气运移 油气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有机包裹体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孔全 徐言岗 +3 位作者 张文淮 肖海燕 唐黎明 张玉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泥岩裂隙方解石脉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为97.6℃、106℃、122.5℃、168.8℃四组,反映了四期以上微裂隙的排烃过程。断陷盆地储层中包裹体发育,以气相为主,十厘、伏龙泉断陷有一定量的石油包裹...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泥岩裂隙方解石脉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为97.6℃、106℃、122.5℃、168.8℃四组,反映了四期以上微裂隙的排烃过程。断陷盆地储层中包裹体发育,以气相为主,十厘、伏龙泉断陷有一定量的石油包裹体,十屋断陷包裹体均一温度分70~80℃、90~110℃、120~140℃三组,反映了三期油气运聚过程。伏龙泉断陷与十屋断陷相似。柳条断陷以120~140℃为主,油气运聚期次少。包裹体的丰度、类型分布说明,十屋断陷油气运聚作用活跃,以侧向运移为主,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伏龙泉断陷次之,以垂向运移为主。其它断陷油气运聚作用相对较弱,以垂向运移为主,有较大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有机包裹体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碳酸盐岩中有机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唐俊红 张同伟 +1 位作者 鲍征宇 张铭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本文通过对威远、资阳地区上震旦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有机包裹体的研究,提出有机包裹体多分布于储层孔洞缝中所充填的三期矿物中,研究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溶蚀孔洞和裂缝。并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及单个有... 本文通过对威远、资阳地区上震旦统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有机包裹体的研究,提出有机包裹体多分布于储层孔洞缝中所充填的三期矿物中,研究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溶蚀孔洞和裂缝。并根据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及单个有机包裹体成分,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热演化程度、油气运移期次、油气运移的深度和温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三次主要的油气运移和聚集,其各自演化的程度及油气运移的深度和温度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 单个包裹 气相成分油气演化 聚威远气田 四川 碳酸盐岩
下载PDF
有机包裹体在生油盆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郑有业 李晓菊 +1 位作者 马丽娟 林松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25-331,共7页
在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体会,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盆地构造演化史、储层成岩史、有机质演化史以及盆地古地温和生油热历史的恢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盆地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等方... 在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体会,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盆地构造演化史、储层成岩史、有机质演化史以及盆地古地温和生油热历史的恢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盆地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等方面和在油气演化程度、运移期次、运移通道、油气源性质的确定以及烃源岩和储集岩的区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根据有机包裹体的丰度特征进行储层评价、根据有机包裹体的类型特征评价油气藏、根据有机包裹体的成分特征确定油气勘探深度、根据有机包裹体的成分特征预测勘探远景区以及根据包裹体的流体势图确定油气圈闭部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同时对某些应用方面的可靠性、局限性、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生油盆地分析 成藏动力学 油气藏评价
下载PDF
川东石炭系储层有机包裹体、储层沥青与烃类运聚关系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一刚 刘志坚 文应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7-83,共7页
根据石炭系储层中自生矿物所含有机包裹体类别、产状、分布及同期盐水流包裹捕获温度等特征,将烃类在储层中的油气演化及运聚划分为:(1)印支期的原油成熟阶段;(2)燕山—喜山期前的原油高成熟——凝析油阶段;(3)喜山期热裂... 根据石炭系储层中自生矿物所含有机包裹体类别、产状、分布及同期盐水流包裹捕获温度等特征,将烃类在储层中的油气演化及运聚划分为:(1)印支期的原油成熟阶段;(2)燕山—喜山期前的原油高成熟——凝析油阶段;(3)喜山期热裂解—甲烷气阶段。根据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资料及储层沥青分布特征研究可将四川东部划分出开江—忠县—重庆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有机包裹体 储层沥青 油气藏 烃类运移
下载PDF
有机包裹体技术在油气运移与聚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侯建国 任丽华 董春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储层岩石中的气液包裹体是被成岩作用胶结物所捕获,包裹在矿物晶格的缺陷或窝穴内的成岩成矿流体。有机包裹体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与成藏具有示踪作用。该文利用有机包裹体分析技术,对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储层岩石中的烃类包裹体的均... 储层岩石中的气液包裹体是被成岩作用胶结物所捕获,包裹在矿物晶格的缺陷或窝穴内的成岩成矿流体。有机包裹体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与成藏具有示踪作用。该文利用有机包裹体分析技术,对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储层岩石中的烃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及烃类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北斜坡原始生烃母质以低等水生藻类和高等植物蜡质为主,沉积环境介质盐度相对较高,以缺氧环境为主,油气注入储层前业已成熟。通过烃类包裹体和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的对比发现,油气主要来自阜二段烃源岩。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聚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北斜坡地区油气运移主要发生在早第三纪始新世晚期至晚第三纪,其中以始新世晚期为主,这与研究区区域的构造运动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 生物标志物 油气运移与聚集 阜宁组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利用有机包裹体恢复油藏油气充注史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宗国洪 卓勤功 +2 位作者 郝雪峰 宁方兴 杨成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9-51,共3页
有机包裹体是储层中的微型流体样品 ,它记录了油气充注成藏时古油气的成分和温度、压力条件 ,是油气次生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 ,而且包裹体封闭性好 ,一般不受油藏后期的次生变化。文章结合实例研究表明 ,有机包裹体的组成和温度可提供包... 有机包裹体是储层中的微型流体样品 ,它记录了油气充注成藏时古油气的成分和温度、压力条件 ,是油气次生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 ,而且包裹体封闭性好 ,一般不受油藏后期的次生变化。文章结合实例研究表明 ,有机包裹体的组成和温度可提供包括油气来源、充注期次及充注时间等多种成藏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恢复 油藏地球化学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史
下载PDF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移成藏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超英 周瑶琪 +2 位作者 杜玉民 陈勇 王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研究油气运移通道、运移期次、演化程度、油源判断、运移方向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有机包裹体对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的示踪作用,指出利用包裹体研究油气运移和成藏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有机包裹体分析测试... 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研究油气运移通道、运移期次、演化程度、油源判断、运移方向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有机包裹体对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的示踪作用,指出利用包裹体研究油气运移和成藏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有机包裹体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油气运移 成藏期次
下载PDF
有机包裹体的拉曼光谱测定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谋春 吕新彪 王群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1-183,共3页
作者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微观分析技术,对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内的分子成分进行测定。该文对测定过程的样品要求、包裹体寻找、测试条件的选择、拉曼信号的判断、谱图处理以及影响因素和背景扣除等作了详细介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微观... 作者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微观分析技术,对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内的分子成分进行测定。该文对测定过程的样品要求、包裹体寻找、测试条件的选择、拉曼信号的判断、谱图处理以及影响因素和背景扣除等作了详细介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微观、原位、多相态、高分辨、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测定有机包裹体成分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为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成藏、资源评价和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拉曼光谱 测定 含油气盆地 油气成藏 资源评价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西南震旦系储集层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俊红 张同伟 +1 位作者 鲍征宇 张铭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2,共5页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成因、运移和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川西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中次生成因孔洞缝发育,经历 了多期白云石和硅质充填.对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特征及荧光进行了观察,测定了各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 度,其主峰分布...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成因、运移和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川西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中次生成因孔洞缝发育,经历 了多期白云石和硅质充填.对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特征及荧光进行了观察,测定了各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 度,其主峰分布在120~150℃、160~190℃和200~210℃;并采用真空破碎法对各期有机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及碳同位素 组成进行了分析,其化学成分以CH4和CO2为主,各期中的w(CH4)含量分别为10.09%~22.08%、27.06%~40.40%和 55.33%~74.01%,相应的w(CO2)/w(CH4)值为3.37~5.87,1.20~2.20和0.26~0.63.CH4和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分 别为(-50.7~-28.4)×10-3和(-18.3~-3.6)×10-3.据此追述了研究区油气的成因性质、油气的演化和运移.结果表 明,研究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的天然气为油型气;CO2主要为有机成因,有少量为无机成因;研究区存在有3期以上的油气 运移,且各期油气演化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特征 均一温度成分 同位素 油气演化和运聚 天然气成因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有机包裹体的油气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纯泉 陈红汉 陈汉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4-26,i022,共4页
有机包裹体是烃类保存至今的原始样品,记录了烃类生成、运移和聚集等过程的丰富信息。文章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具有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对储层中的有机包裹体进行了岩石学显微观察、荧光显微观测以及均一温度显微测定等研究,以探讨... 有机包裹体是烃类保存至今的原始样品,记录了烃类生成、运移和聚集等过程的丰富信息。文章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具有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对储层中的有机包裹体进行了岩石学显微观察、荧光显微观测以及均一温度显微测定等研究,以探讨有机包裹体所蕴涵的油气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中捕获的有机包裹体有纯油两相包裹体、纯天然气单相包裹体、油+气+盐水三相包裹体和含烃盐水两相包裹体4类,指示了奥陶系储层分别发生过石油和天然气的充注。进一步分析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共经历了4期油充注和1期天然气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奥陶系 指示意义 储层 油气充注 塔河油田 均一温度 天然气 烃类 运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矿物有机包裹体的限制——基体吸收问题初探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青 翁诗甫 张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应用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μFTIR)分析矿物有机包裹体时存在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即主矿物基体吸收.分析了基体吸收存在的原因,列举了石英和碳酸钙的基体吸收范围,介绍了基体吸收消除的方法和意义,指出可以利用石英基体吸... 应用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μFTIR)分析矿物有机包裹体时存在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即主矿物基体吸收.分析了基体吸收存在的原因,列举了石英和碳酸钙的基体吸收范围,介绍了基体吸收消除的方法和意义,指出可以利用石英基体吸收区的1750cm-1附近吸收谱带指认有机化合物的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有机包裹体 红外光谱分析 傅立叶变换
下载PDF
应用有机包裹体研究天然气成藏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部山1段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会 李宏 +2 位作者 王志海 梁积伟 陈玉良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48-256,共9页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西部山1段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研究,利用有机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流体包裹体测试析技术,探讨苏里格气田西部山1段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西部山1段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石英次生加大作...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西部山1段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研究,利用有机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流体包裹体测试析技术,探讨苏里格气田西部山1段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西部山1段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石英次生加大作用、溶蚀和裂隙作用等。依据有机包裹体分布特征和包裹体物理相态特征可以识别出特征明显的2期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主要相态为气态烃+盐水、气态烃+液态烃+盐水和气态烃+液态烃,气/液比较小,多呈串珠状定向分布在裂隙中,均一温度相对较低,温度主峰为120℃,代表了早期天然气充注作用,天然气开始形成并初次运移进入储层。第二期油气包裹体主要为纯气相和气态烃+少量盐水,气/液比较大,主要分布在溶蚀孔隙和晚期裂隙中,均一温度相对高,温度主峰为150℃,该期包裹体代表了生气高峰期天然气大规模运移成藏事件,也是研究区最重要的成藏事件。利用Tt曲线方法研究表明,苏里格西部地区山1段天然气开始运移进入储层的时间大约为170Ma(相当于中晚侏罗世),天然气规模成藏时间约为120Ma(相当于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有机包裹体 分析流程 包裹组合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雯雯 江文荣 李荣西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根据对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探针、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测试结果的分析 ,认为 :①文昌A凹陷和琼海凸起的珠海组和珠江组储集岩的两期有机包裹体中 ,第一期充填于石英碎屑内部... 根据对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探针、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测试结果的分析 ,认为 :①文昌A凹陷和琼海凸起的珠海组和珠江组储集岩的两期有机包裹体中 ,第一期充填于石英碎屑内部或边缘的次生孔隙 (均一温度为 12 0~ 14 0℃ ) ,第二期主要充填于石英裂隙中 (均一温度为 15 0~ 170℃ ) ,反映两期油气运移时的古水体特征不同 ,包裹体中的烃类主要来自恩平组 ;②文昌B凹陷只有一期有机包裹体 ,充填于次生孔隙和裂隙中 (均一温度为12 0~ 14 0℃ ) ,包裹体中的烃类主要来自文昌组 ,油气运移时的古水体介质与文昌A凹陷不同。通过有机包裹体研究 ,认为油气运移时间文昌A凹陷油气系统为中渐新世至第四纪 ;文昌B凹陷油气系统为早中新世到第四纪 ,主要通过不整合和斜坡底砂岩沿鼻状构造脊侧向运移 ,并沿断层垂向运移 ;琼海凸起是被两个含油气系统夹持的鼻状古凸起 ,油气运移时间为晚渐新世至第四纪 ,油气主要来自文昌A凹陷油气系统 ,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有机包裹体 含油气系统 油气运移 均一温度
下载PDF
储层沥青与有机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秦胜飞 潘文庆 +1 位作者 韩剑发 赵孟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5-318,328,共5页
储层沥青和包裹体生物标志物研究是目前油气地质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课题,但由于提取这些生物标志物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文中选取塔里木盆地轮西稠油区碳酸盐岩储集层样品进行研究,用特殊的分析方法分离出... 储层沥青和包裹体生物标志物研究是目前油气地质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课题,但由于提取这些生物标志物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文中选取塔里木盆地轮西稠油区碳酸盐岩储集层样品进行研究,用特殊的分析方法分离出储层沥青和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并与原油生物标志物进行对比,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储层沥青和包裹体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方法,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新的信息。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轮西地区的稠油饱和烃色谱基线漂移严重,含大量25-降霍烷,普遍具有生物降解现象;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却没有生物降解现象,说明包裹体和原油形成期次完全不同,包裹体形成在原油降解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生物标志物 分析方法 储层沥青 轮西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大港探区中区油气显微迹象和有机包裹体的荧光显微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海峰 徐学纯 +1 位作者 高福红 刘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中简介了液烃荧光机理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对大港探区中区岩石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进行了荧光显微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该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规律和油气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 ,岩石矿物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 文中简介了液烃荧光机理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对大港探区中区岩石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进行了荧光显微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该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规律和油气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 ,岩石矿物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的荧光显微特征分析研究 ,是应用有机包裹体研究和评价油气藏的一个重要补充 ,具有相互印证的作用 ,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探区 油气显微迹象 有机包裹体 荧光显微分析 应用 油气评价 大港油田
下载PDF
苏丹M盆地萨加隆起储层有机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小平 王海宏 +1 位作者 李行军 沈忠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包裹体中的流体可以作为原始地层流体 ,用来判别油藏流体注入早期油气的地球化学性质 ,研究油藏形成初期流体的特性。对苏丹 M盆地萨加隆起三套地层含油砂岩有机包裹体成分研究认为 ,包裹体中原油成熟度不高 ,主要反映源岩在低熟—成熟... 包裹体中的流体可以作为原始地层流体 ,用来判别油藏流体注入早期油气的地球化学性质 ,研究油藏形成初期流体的特性。对苏丹 M盆地萨加隆起三套地层含油砂岩有机包裹体成分研究认为 ,包裹体中原油成熟度不高 ,主要反映源岩在低熟—成熟时期生成的原油 ,其源岩的原始母质是以陆源有机质的输入占绝对优势 ,与该盆地有机质为细菌、水生生物淡水藻类与经过细菌改造陆源有机质的混合输入的认识不同 ,说明源岩在热演化早期主要是陆源有机质生油 ;浅层油藏形成初期油气未遭受生物降解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M盆地 萨加隆起 储层 有机包裹体 地球化学 油藏 构造运动 成矿流
下载PDF
利用有机包裹体探讨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下侏罗统油气运移与油气藏的存储条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宏莉 朱如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67-1472,共6页
本文主要是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的依奇克里克构造、克拉苏及吐格尔明三个构造带砂岩储层中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机包裹体的显微镜荧光特征、气相色谱、激光拉曼的成分分析,重点讨论了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成藏... 本文主要是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的依奇克里克构造、克拉苏及吐格尔明三个构造带砂岩储层中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机包裹体的显微镜荧光特征、气相色谱、激光拉曼的成分分析,重点讨论了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成藏条件。通过对研究区储层中包裹体研究结合油气藏的分布特征认为在库车坳陷东部储层物性不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封存条件才是控制该区油气能否成藏的决定因素。断层断在地层内部,对成藏有利,而地层产状较直立,断层直通到近地表,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逃逸,包裹体是最好的证据。由储层包裹体温度、荧光特征和成分上的差异显示出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至少有二次油气运移,第一期有机质低成熟时有过少量的油气运移,大量的油气运移是第二期。爆裂法进行群体包裹体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出两个高峰区域,两个高峰区分别反应了轻烃与重烃“C”数上的差异,利用了514nm 和785nm两个激光波长,进行了激光拉曼分析,其测试结果显示出,断层开启的样品包裹体中 H_2O 都很高,CO_2含量很低,断层封闭的样品 H_2O 部很低,CO_2含量高,以次来判别储层的封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奇克里克构造 下侏罗统 有机包裹体 油气运移 存储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