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醇类”教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颖 李慧珍 +3 位作者 王磊 丁惠娟 杨雪梅 吴卫东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29,71,共7页
以“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醇类及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醇类知识对于促进学生以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从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角度设计并实施了凸显“结构分析... 以“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醇类及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醇类知识对于促进学生以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从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角度设计并实施了凸显“结构分析-性质预测”的探究活动为主的醇类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学生的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并进行了基于学生不同认识基础的“醇类”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探研先期所学习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反应类型等知识对于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 认识发展 有机物性质 认识能力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的先行组织者的建构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敏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8,共5页
以高中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的构成为指导,基于对不同版本教材为学生认识有机物性质所搭建的先行组织者的内容与功能的分析,基于对北京市丰台区学生情况的分析,阐述了为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建构认识域及认识角度和思路... 以高中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的构成为指导,基于对不同版本教材为学生认识有机物性质所搭建的先行组织者的内容与功能的分析,基于对北京市丰台区学生情况的分析,阐述了为促进学生有机物性质认识能力发展,建构认识域及认识角度和思路的策略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性质 认识能力 先行组织者 认识角度 认识思路
下载PDF
论电子和空间效应对有机物性质和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章亚东 王自健 高晓蕾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有机物分子或中间体内原子或基团间的电子效应 ,即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 ,以及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重点探讨了上述效应对有机物或中间体稳定性 ,以及对亲电、亲核和自由基等类型反应取向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电子效应... 对有机物分子或中间体内原子或基团间的电子效应 ,即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 ,以及空间效应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重点探讨了上述效应对有机物或中间体稳定性 ,以及对亲电、亲核和自由基等类型反应取向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电子效应对有机物或中间体稳定性及反应活性有较重要的影响 ,空间效应亦有重要的影响 ,有时甚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效应 空间效应 有机物性质 反应活性
下载PDF
含氧有机物性质及鉴定实验的两点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霞 《化学教育》 CAS 2008年第1期74-74,共1页
醛酮可以和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醛酮的结构不同,加成的活性也不同。一般说来醛的活性大于酮,脂肪族醛酮的活性大于芳香族,且随着空间位阻的增大和碳正电性的降低而变差。由于醛酮与饱和NailSO3溶液的加成反应产物不溶于反应... 醛酮可以和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醛酮的结构不同,加成的活性也不同。一般说来醛的活性大于酮,脂肪族醛酮的活性大于芳香族,且随着空间位阻的增大和碳正电性的降低而变差。由于醛酮与饱和NailSO3溶液的加成反应产物不溶于反应体系而析出,易于观察,常利用这个反应通过比较沉淀析出的先后来判断醛酮底物的反应活性。此外,现行很多实验教材都利用斐林(Fehling)试剂来区分脂肪醛和芳香醛,这些教材普遍认为,前者能生成正性结果即砖红色Cu2O沉淀而后者不反应。但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材 有机物性质 亲核加成反应 脂肪族醛酮 反应活性 鉴定 含氧 沉淀析出
下载PDF
共振效应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何艳 齐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具有相似结构的有机物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和变化规律.应用共振理论研究结构、解释现象,直观而且易于应用.
关键词 有机物性质 共振效应 物理性质 相似结构 理论研究 变化规律 化学性质 应用
下载PDF
电子效应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孙东成 《当代继续教育》 1998年第2期34-38,40,共6页
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基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包括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电子效应通过影响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而影响有机物的性质,根据电子效应传递的方式,可分为诱导效应(包括场效应)和共轭效应(包括超共轭效应);根据取代基对电子的约束... 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基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包括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电子效应通过影响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而影响有机物的性质,根据电子效应传递的方式,可分为诱导效应(包括场效应)和共轭效应(包括超共轭效应);根据取代基对电子的约束能力大小,电子效应分为供电子效应(+I、+C)和吸电子效应(-I、-C);根据分子是否存在于试剂电场中,电子效应分为静态电子效应(I<sub>s</sub>、C<sub>?</sub>)和动态电子效应(I<sub>d</sub>、I<sub>d</sub>)。一般来说,共轭效应只存在于共轭体系中,诱导效应存在于一切键中。以下结合一些实例说明电子效应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效应 有机物性质 超共轭效应 反应速度 诱导效应 动态电子效应 偶极矩 取代基效应 共轭体系 加成反应
下载PDF
论共轭效应对有机物性质及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美玉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1期52-55,72,共5页
共轭效应存在于共轭体系之中,它是由轨道相互交盖而引起共轭体系中各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平均化的一种电子效应。共轭效应不同于诱导效应,它不会因共轭链的增长而削弱,换句话说,共轭效应不存在传递的限度,通过共轭链传递的极性效应不... 共轭效应存在于共轭体系之中,它是由轨道相互交盖而引起共轭体系中各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平均化的一种电子效应。共轭效应不同于诱导效应,它不会因共轭链的增长而削弱,换句话说,共轭效应不存在传递的限度,通过共轭链传递的极性效应不论距离远近,产生的影响均完全相同。它包括π—π,P—π共轭效应和σ—π,σ—P超共轭效应,其相对强弱为:π—π〉P—π〉〉σ—π〉σ—P。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共轭效应的存在,通常对有机反应及有机物性质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效应 有机物性质 反应性 加成反应
下载PDF
高中化学有机物物理性质教学研究
8
作者 王明 王文佳 杨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知识的碎片化、因果关系的隔离化、知识与应用的颠倒化导致高中化学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学习难度陡增,故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整合教材,凝练核心概念,抽提思维模型,方便学生随时提取使用.在有机物物理性质教学中,应先进行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知... 知识的碎片化、因果关系的隔离化、知识与应用的颠倒化导致高中化学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学习难度陡增,故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整合教材,凝练核心概念,抽提思维模型,方便学生随时提取使用.在有机物物理性质教学中,应先进行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知识重构,再进行学科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再通过启发学生思维、促进深层理解的学科活动,促进知识的落实、素养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建立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分析模型;最后通过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考评,培养类比、归纳、对比、分析的思维,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整合 思维模型 核心素养 有机物物理性质
下载PDF
有机物性质对混凝-微滤-纳滤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钱飞跃 史梦婷 +2 位作者 王建芳 刘小朋 王翻翻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34-3640,共7页
为了探明有机物性质对混凝-微滤-纳滤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影响,将腐殖酸和乙酸分别作为背景有机物,系统考察了组合工艺对镉(Cd)、铜(Cu)、镍(Ni)和锌(Zn)的去除效能及其膜通量变化过程,并通过物料衡算对4种重金属的去除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 为了探明有机物性质对混凝-微滤-纳滤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影响,将腐殖酸和乙酸分别作为背景有机物,系统考察了组合工艺对镉(Cd)、铜(Cu)、镍(Ni)和锌(Zn)的去除效能及其膜通量变化过程,并通过物料衡算对4种重金属的去除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原水中不含有机物时,Cu的截留率最高,达到97%以上,纳滤膜是去除其他3种重金属的主要步骤。随着原水中腐殖酸含量的增大,混凝-微滤阶段对重金属的截留能力显著增强,膜通量衰减速度加快。相反地,乙酸的存在对于组合工艺处理效能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此时,重金属既不能被铝盐絮体有效吸附,也不能通过静电作用截留在NF膜表面。4种重金属在滤液和浓水中的回收率R_(rec)都超过了80%,膜通量的变化与处理无机重金属溶液时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性质 重金属去除 络合作用 微滤 纳滤
原文传递
教考衔接背景下有机物性质复习教学研究
10
作者 孔祥斌 陈明斌 黄志华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23期49-53,共5页
结合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全国卷试题评析、新课标的理论基础,建立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核心的有机化学复习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变化和高考对有机物性质的考查路径,构建化学键的极性与官能团性质的认知模型,构建基团间相互影响与有机物性质... 结合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全国卷试题评析、新课标的理论基础,建立以“结构决定性质”为核心的有机化学复习策略。根据课程标准变化和高考对有机物性质的考查路径,构建化学键的极性与官能团性质的认知模型,构建基团间相互影响与有机物性质的认知模型,总结有机物性质复习的认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键 极性 有机物性质 结构化
下载PDF
掌握有机物官能团性质 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灵感
11
作者 卞玉牛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19年第11期44-44,共1页
有机物的官能团可以说是决定有机物性质的“总指挥官”,例如,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成羧基,醛基加氢生成醇羟基;醇羟基能与钠反应生产氢气,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基,能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 有机物的官能团可以说是决定有机物性质的“总指挥官”,例如,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成羧基,醛基加氢生成醇羟基;醇羟基能与钠反应生产氢气,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基,能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的双键或者三键,能在铜作催化剂并且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基或者酮羰基等。掌握各官能团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清楚每一步的反应类型,是解决有机化学合成题的关键。下面以一道有关非诺洛芬药物合成的试题为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有机合成的魅力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镜反应 消去反应 有机化学 有机物性质 氢氧化铜 有机合成 催化氧化 加热条件
下载PDF
基于实验促进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认识——以选修5《油脂的皂化》教学为例
12
作者 贾晓春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年第7期9-11,共3页
针对学生学习油脂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实验为支撑,围绕油脂的皂化反应来深入认识油脂的结构与性质、用途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就教学中的实验活动设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油脂的皂化 实验活动设计
下载PDF
从基团间的影响再认识有机物的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涛 张照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第12期42-43,共2页
通过苯酚与乙醇,乙醇与乙烷、溴乙烷的结构及性质对比可以看出烃基对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官能团对烃基的性质都会产生影响,即有机物分子内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是对人教版教材中"结构决定性质"知识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有助于... 通过苯酚与乙醇,乙醇与乙烷、溴乙烷的结构及性质对比可以看出烃基对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官能团对烃基的性质都会产生影响,即有机物分子内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是对人教版教材中"结构决定性质"知识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有机物的结构及结构与性质关系,对已学过有机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归纳重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 相互影响 有机物性质
下载PDF
创造性使用高中化学选修教材——对“未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探究”的教学及其评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东霞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3年第9期19-20,共2页
以《未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探究》的教学为例,从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方法与知识建构的融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问题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评析,探讨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 高中化学 修模块教学 课例 评析 未知有机物结构性质探究
下载PDF
促进学生对“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相互作用”认识的教学研究——以“苯酚”教学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丽丽 徐敏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49,共4页
分析了学生对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发展,提出了应用"基团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机物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预测有机物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寻找证据、利用比较法把握知识间联系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对"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 分析了学生对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发展,提出了应用"基团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机物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预测有机物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寻找证据、利用比较法把握知识间联系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对"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作用"认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间相互作用 有机物性质 苯酚 认识发展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有机物结构分析模型建构的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劲军 王磊 +2 位作者 陈颖 陈咏梅 张嵩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7,共7页
在认识发展理论指导下构建有机物结构分析模型,可以在教学中落实有机化学学科思想,帮助学生形成分析有机物的思路和方法。为了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制定了2种不同的教学组织策略,并在高二新授课中进行了教学实施。... 在认识发展理论指导下构建有机物结构分析模型,可以在教学中落实有机化学学科思想,帮助学生形成分析有机物的思路和方法。为了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制定了2种不同的教学组织策略,并在高二新授课中进行了教学实施。通过对教学前后2个班学生问卷测查并结合学生访谈,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结构分析模型,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2种策略的效果,总结了有机物结构分析模型的功能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认识发展 结构分析模型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以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为引导,加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来水利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180-181,共2页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材料、制药、食品等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分别以有机化学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机化物的性质及有机反应为引导,开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有机化学发展史 有机物性质 有机反应
下载PDF
有机合成速成——"五步法"
18
作者 陆建源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有机合成 有机物性质 反应类型
下载PDF
发展学生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的教学——以“卤代烃”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敏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年第8期5-7,共3页
分析了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在学习难度上的差异,提出了以卤代烃为载体,发展学生认识"研究有机物性质的思路和方法"的教学构想,探讨了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卤代烃 研究有机物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谈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20
作者 刘耀民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5年第3期94-94,共1页
一、以分子结构为主线,引导学生由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因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官能... 一、以分子结构为主线,引导学生由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因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结构和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烃基对有机物的性质也有一定影响.例如: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OH),其结构特点是:(1)C-O键和O-H键均有极性;(2)-OH与烃基直接相连,反应发生时共价键大多从C-O之间或O-H之间断裂.其它醇类物质由于结构与乙醇相似,所以不管烃基部分多么庞大,反应发生的部位总与乙醇相同.因此,学生只要能掌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反应发生在哪个部位,分析反应产物就比较容易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有机化学 有机物性质 分子结构 结构特点 官能团 学生 共价键 烃基 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