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胺溶液吸收CO_2的研究评述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泉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1-83,共3页
论述了有机胺溶液吸收CO2的方法特点、存在问题、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CO2 吸收 有机胺溶液
下载PDF
有机胺溶液解吸CO_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瞿东蕙 黄驰 +1 位作者 熊秀章 杨文平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人们对CO2的处理吸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O2既是一种污染物,也是一种工业资源,除了可以用其生产尿素、纯碱等化工产品外,还可将其用于石油开采以提高石油采收率。工业上CO2的分离提纯方法很多,其中以有机胺...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人们对CO2的处理吸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O2既是一种污染物,也是一种工业资源,除了可以用其生产尿素、纯碱等化工产品外,还可将其用于石油开采以提高石油采收率。工业上CO2的分离提纯方法很多,其中以有机胺水溶液为吸收剂的CO2吸收法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炼厂气、合成气及烟道气等各种气体净化工艺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机胺溶液解吸CO2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便更好的回收和利用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有机胺溶液 解吸
下载PDF
用于高炉煤气富集的复合有机胺溶液解吸特性
3
作者 刘应书 李皓琰 +2 位作者 张辉 李小康 郭占成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39,共6页
针对高炉煤气吸收法脱碳富集,实验研究了复合有机胺溶液对CO2的解吸特性。分别研究了吸收CO2达到饱和的二元复合有机胺DEA-DETA、DEA-TETA、MDEA-DETA、MDEA-TETA溶液的解吸曲线。结果表明,与DEA溶液相比,DEA-DETA溶液解吸速率峰值提高... 针对高炉煤气吸收法脱碳富集,实验研究了复合有机胺溶液对CO2的解吸特性。分别研究了吸收CO2达到饱和的二元复合有机胺DEA-DETA、DEA-TETA、MDEA-DETA、MDEA-TETA溶液的解吸曲线。结果表明,与DEA溶液相比,DEA-DETA溶液解吸速率峰值提高约33.6%,对应的解吸温度下降约4℃;DEA-TETA溶液解吸速率峰值提高约26.8%,对应的解吸温度相近。与MDEA溶液相比,MDEA-DETA溶液在70.1-77.8℃温度区间内解吸速率有所提高,MDEA-TETA溶液在66.9-90℃温度区间内解吸速率有所提高。4种复合有机胺溶液的解吸速率峰值分布为:7.533mL/s(MDEA-TETA)〉6.806mL/s(MDEA-DETA)〉5.603mL/s(DEA-DETA)〉5.317mL/s(DEA-TETA);解吸速率峰值对应的解吸温度分布为:90.3℃(DEADETA)〈90.9℃(MDEA-DETA)〈91.8℃(MDEA-TETA)〈94.6℃(DEA-TE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有机胺溶液 CO2解吸 高炉煤气 吸收法脱碳
原文传递
烧结烟气有机胺脱硫系统的腐蚀状况及防护对策
4
作者 张小龙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87,98,共4页
为考察316L不锈钢在攀钢烧结烟气有机胺法脱硫的适用性,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现场挂片试验及实验室挂片浸泡试验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胺法脱硫工艺及腐蚀介质特点。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在洗涤液腐蚀性最强,腐蚀速率高达1.520 mm/a,Cl^... 为考察316L不锈钢在攀钢烧结烟气有机胺法脱硫的适用性,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现场挂片试验及实验室挂片浸泡试验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胺法脱硫工艺及腐蚀介质特点。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在洗涤液腐蚀性最强,腐蚀速率高达1.520 mm/a,Cl^-和低pH值促进点蚀,属欠耐蚀材料;在脱硫富液中有中等点蚀,在贫液中有轻微点蚀,属于耐蚀材料。为此,结合现场工艺运行,对洗涤段进行了多层外衬及工艺改进、再生塔主部件更换为奥氏体不锈钢254SMO及工艺控制优化,稳定了系统的运行,对工程实际应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316L不锈钢 腐蚀 有机胺溶液
下载PDF
一种用于MEA和DEA溶液脱除CO2和H2S过程工艺设计的数学模型
5
《气体净化》 2003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MEA DEA溶液 脱除 CO2 H2S 工艺设计 数学模型 有机胺溶液 吸收 酸性气体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n-withdrawing units on triphenylamine-based small molecules for solution-processed organic solar cells 被引量:2
6
作者 Yifan Wang Huitao Bai +2 位作者 Pei Cheng Mingyu Zhang Xiaowei Zha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31-338,共8页
Organic small molecules (TPA-BT3T, TPA-PT3T, and TPA-DFBT3T) using triphenylamine as a donor unit, terthiophene as a bridge, and benzo-2,1,3-thiadiazole (BT), [1,2,5]thiadiazolo[3,4-e]pyridine (PT) or 5,6-difluo... Organic small molecules (TPA-BT3T, TPA-PT3T, and TPA-DFBT3T) using triphenylamine as a donor unit, terthiophene as a bridge, and benzo-2,1,3-thiadiazole (BT), [1,2,5]thiadiazolo[3,4-e]pyridine (PT) or 5,6-difluorobenzo[c][1,2,5]thiadiazole (DFBT) as an acceptor unit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rough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s. These molecules exhibite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with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over 380℃ and broad absorption from 300 to 700 nm. Photovoltaic devices were fabricated with these small molecules as donors and PC71BM as an acceptor. The TPA-BT3T based devices exhibited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89%,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TPA-PT3T- and TPA-DFBT3T-based devices (1.34% and 1.54%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electron-withdrawing units on absorption, energy level, charge transport, morphology, and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also we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olar cell small molecule triphenylamine electron-withdrawing uni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