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回转窑真实烟气条件下有机胺法CO_(2)捕集试验
1
作者 邱正秋 皇甫林 +2 位作者 杨强 段晓东 鄢攀邻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68,共7页
为推动有机胺法CO_(2)捕集工艺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在石灰石回转窑炉真实烟气条件下开展了有机胺法CO_(2)捕集侧线试验,考察了有机胺溶液质量分数、烟气流量、溶液喷淋量、吸收温度、油浴温度和再生压力等关键参数对捕集系统CO_(2)捕集性... 为推动有机胺法CO_(2)捕集工艺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在石灰石回转窑炉真实烟气条件下开展了有机胺法CO_(2)捕集侧线试验,考察了有机胺溶液质量分数、烟气流量、溶液喷淋量、吸收温度、油浴温度和再生压力等关键参数对捕集系统CO_(2)捕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试验条件(有机胺溶液质量分数为25.0%、烟气流量为20m^(3)/h、溶液喷淋量为70L/h、吸收温度为30℃、油浴温度为115℃以及再生压力为10kPa)下,捕集系统CO_(2)捕集率和解吸酸气量分别为94%和1.22m^(3)/h。在最优试验条件下进行的480h连续试验结果显示,捕集系统CO_(2)捕集率平均值为94%,解吸酸气量平均值为1.22m^(3)/h,CO_(2)捕集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证明有机胺法应用于石灰回转窑烟气CO_(2)捕集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回转窑 烟气 CO_(2)捕集 有机吸收法
下载PDF
无有机胺醇水体系低硅铝比ZSM-5沸石的一步合成
2
作者 张国林 郝文明 +3 位作者 秦波 杜艳泽 马静红 李瑞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1258,共8页
研究了无有机胺醇水体系低硅铝比ZSM-5沸石的绿色合成方法。在无有机胺模板剂和不加晶种的醇水体系中,一步合成了形貌均一的小晶粒聚集体低硅铝比ZSM-5沸石,考察了合成体系中各配料的含量以及晶化温度对合成低硅铝比ZSM-5沸石的影响。利... 研究了无有机胺醇水体系低硅铝比ZSM-5沸石的绿色合成方法。在无有机胺模板剂和不加晶种的醇水体系中,一步合成了形貌均一的小晶粒聚集体低硅铝比ZSM-5沸石,考察了合成体系中各配料的含量以及晶化温度对合成低硅铝比ZSM-5沸石的影响。利用XRD、FTIR、SEM、N_(2)吸附-脱附、^(27)Al MAS NMR和^(29)Si MAS NMR等方法对合成的ZSM-5沸石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Si)∶n(Al)=20,n(Na_(2)O)∶n(SiO_(2))=0.071,n(C_(2)H_(5)OH)∶n(SiO_(2))=1.77,晶化温度为160℃时,可合成具有高结晶度的纯相ZSM-5沸石。^(27)Al MAS NM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ZSM-5沸石主要含有骨架四配位铝,无非骨架铝。合成的ZSM-5沸石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孔体积分别为384 m^(2)/g和0.14 cm^(3)/g,总酸量达到789μmol/g,骨架n(Si)∶n(Al)=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体系 低硅铝比ZSM-5沸石 水热合成
下载PDF
有机胺类CO_(2)捕集吸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帅 郅晓 +4 位作者 石信超 房晶瑞 曲齐齐 马腾坤 陈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7,共6页
综述了有机胺类化学吸收剂的研究进展、性能评价指标、不同吸收剂的CO_(2)捕集机理、存在问题以及有机胺类CO_(2)捕集吸收剂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1.5℃温控目标及“碳中和”愿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愈发受到关注... 综述了有机胺类化学吸收剂的研究进展、性能评价指标、不同吸收剂的CO_(2)捕集机理、存在问题以及有机胺类CO_(2)捕集吸收剂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1.5℃温控目标及“碳中和”愿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愈发受到关注。在众多碳捕集技术中,以有机胺类作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是研究最多、最为成熟的碳捕集技术,已在电力、水泥、化工等行业建成多项示范工程,有望实现电力和工业部门大规模CO_(2)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有机 化学吸收 相变 催化
下载PDF
碳酸铯催化胺与CO_(2)有效转化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
4
作者 熊南妮 王春蓉 +1 位作者 陈阳 周明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2-2088,共7页
以CO_(2)和有机胺为原料直接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无任何脱水剂参与,考察反应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时间、溶剂、催化剂与助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0℃、CO_(2)压力4.5 MPa、以无机盐碳酸... 以CO_(2)和有机胺为原料直接制备有机脲类化合物,反应过程中无任何脱水剂参与,考察反应的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时间、溶剂、催化剂与助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0℃、CO_(2)压力4.5 MPa、以无机盐碳酸铯(Cs_(2)CO_(3))为碱性催化剂、溴化四正丁铵(n-Bu4NBr)为助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有机胺的浓度为6.67 mol/L、反应时间6 h(部分24 h),在该条件下制备了15种对称型不同烷基或芳基取代的有机脲类化合物,气相色谱(GC)分离产率可达42%~80%,采用^(1)HNMR和^(13)CNMR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法具有方便高效、环境友好和原子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有机 无机盐碳酸铯 对称型有机 机理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用于沼气纯化的有机胺溶液吸收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孟凡志 韩思宇 +3 位作者 林莉 李婧琳 陈凯轮 蒋建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4-902,共9页
有机胺溶液吸收法作为一项成熟的碳捕集技术,具有CO_(2)吸收速率快、选择性高及再生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在沼气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但也存在再生能耗高、易于挥发、易于降解和一些环境风险问题.不同类型的胺所表现出的... 有机胺溶液吸收法作为一项成熟的碳捕集技术,具有CO_(2)吸收速率快、选择性高及再生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在沼气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但也存在再生能耗高、易于挥发、易于降解和一些环境风险问题.不同类型的胺所表现出的沼气纯化效果不同,其中伯胺和仲胺的CO_(2)吸收速率较快,但再生所需的能耗较大,叔胺和空间位阻胺的CO_(2)吸收速率较慢,但再生能耗较低.本文从有机胺吸收法的工艺流程、反应机理、可操控变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了有机胺吸收法在沼气纯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建议,为继续推动有机胺吸收法在沼气纯化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升有机胺的浓度可以明显提高CO_(2)的吸收效率,且混合胺溶液有利于改善单胺溶液沼气纯化过程中经济性较低的问题.此外,相比于传统的干法吸收法,有机胺溶液吸收法在CO_(2)捕集过程中的能耗会增加30%以上,这意味着有机胺溶液吸收法相对于干法吸收法需要更多的能源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碳捕集 沼气纯化 反应机理 再生能耗
下载PDF
湿气/热双重固化的聚酰亚胺有机硅涂层
6
作者 张耀东 黄月文 +4 位作者 王峰 刘晖 王彬汁 王斌 谷子琛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1-6,I0001,共7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3-氨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可固化的双马来酰亚胺单体PMI,并和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湿气/热双重固化得到了一系列聚酰亚胺有机硅涂层。固化过程首先是PMI和3-(异丁... 以顺丁烯二酸酐、3-氨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采用一锅法合成了可固化的双马来酰亚胺单体PMI,并和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湿气/热双重固化得到了一系列聚酰亚胺有机硅涂层。固化过程首先是PMI和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MQ硅树脂在潮湿的环境气氛中通过去乙醇化反应进行半固化,再通过热引发自由基聚合成功地获得了最终涂层。所得的预聚物分子骨架由酰亚胺键组成,产生强氢键和硅氧键,这有利于制备的涂层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附着力。考察了涂层的水接触角、表面形貌、附着力及硬度,探究了涂层的交联密度和对固化聚硅氧烷涂层的性能影响。总体而言,制备的涂层具有疏水性、耐湿性、附着力强等特点,在防护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有机硅涂层 疏水 附着力 湿气/热双重固化
下载PDF
核电厂二回路系统有机胺应用研究
7
作者 游兆金 沈亚芳 卢叶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降低核电厂二回路系统设备管道腐蚀和减少腐蚀产物进入蒸汽发生器,对维持二回路安全运行和蒸汽发生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运行核电厂二回路设备管道的金属腐蚀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所在部位运行温度下的p H值即p Ht值,以提高二回路系统所... 降低核电厂二回路系统设备管道腐蚀和减少腐蚀产物进入蒸汽发生器,对维持二回路安全运行和蒸汽发生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运行核电厂二回路设备管道的金属腐蚀程度主要取决于其所在部位运行温度下的p H值即p Ht值,以提高二回路系统所有部位p Ht值为目标,分析主要有机胺吗啉、乙醇胺、3-甲氧基丙胺、二甲胺等及其组合的性能特征,并结合这些有机胺的应用经验,探讨了主要有机胺及其组合的应用原则。对目前国内二回路有机胺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选择有机胺或其组合时应计算二回路各部位的p Ht值是否满足设备管道防腐要求,同时评估对系统树脂床运行时间的影响;碱性较强挥发性低的乙醇胺适用于二回路腐蚀产物主要来自高温疏水且凝结水精处理需要连续运行的电厂,3-甲氧基丙胺则因其碱性强挥发性适中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吗啉因碱性较弱挥发性适中适用于凝结水精处理非连续运行的电厂,二甲胺和氨因其挥发性高适合和其他碱化剂组合使用,碱化剂组合使用可以在设备管道防腐和树脂床运行周期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沉积物 流动加速腐蚀 pHt值 树脂
下载PDF
酰胺类高分子有机胺热分解及脱硝性能研究
8
作者 许战峰 刘俊 +3 位作者 闫珍 张彬彬 王琪 魏凤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184,190,共5页
以3种不同结构的酰胺类高分子有机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聚琥珀酰亚胺(PSI)和聚天冬氨酸钾(PASP-K)]为脱硝剂,通过热失重和程序升温质谱研究其热分解过程,并考察其高温脱硝性能。结果表明,三者热稳定大小依次为PSI>PASP-K>... 以3种不同结构的酰胺类高分子有机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聚琥珀酰亚胺(PSI)和聚天冬氨酸钾(PASP-K)]为脱硝剂,通过热失重和程序升温质谱研究其热分解过程,并考察其高温脱硝性能。结果表明,三者热稳定大小依次为PSI>PASP-K>NPAM。3种高分子有机胺脱硝性能由大到小顺序为PASP-K>NPAM>PSI,这与3种有机胺分解产生氨的速率和量有关;PASP-K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多的分解氨量,脱硝效果最好。因此适宜的高分子脱硝剂应有较高的分解氨量和适宜的分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热分解 脱硝 氮氧化物 还原反应
下载PDF
南大洋大气有机胺分布及来源特征研究
9
作者 杨航 赵淑惠 +6 位作者 林奇 王珊珊 史军 戴思颖 张麋鸣 许苏清 颜金培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3,共9页
依托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利用船载走航气溶胶及气体组分在线分析仪对南大洋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有机胺进行了在线观测。获得了南大洋开阔海域及普里兹湾大气中高分辨气态和颗粒态有机胺的组成及分布,并对其来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 依托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利用船载走航气溶胶及气体组分在线分析仪对南大洋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有机胺进行了在线观测。获得了南大洋开阔海域及普里兹湾大气中高分辨气态和颗粒态有机胺的组成及分布,并对其来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大洋大气有机胺以气态三甲胺(TMA)和二甲胺(DMA)为主要存在形态,其均值分别为(104.0±285.2)、(3.5±6.0)ng/m^(3)。普里兹湾大气中有机胺的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南大洋开阔海域,气态TMA和DMA均值分别达到(289.0±396.6)、(5.6±16.1)ng/m^(3)。南大洋大气中气态TMA、DMA和氨气(NH_(3))在不同区域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三者具有同源性。从来源分析,南大洋大气有机胺主要受到海洋生物活动的影响,但在海冰边缘区及南极近岸海域,企鹅等动物的生物活动会导致大气中有机胺的浓度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海洋气溶胶 有机 南大洋
下载PDF
有机胺促进大气气溶胶成核机理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娇 王根 +2 位作者 隋新秀 谢丰 赵森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2-161,共20页
新粒子生成是大气气溶胶和云凝结核的重要来源,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然而目前对新粒子生成机制的研究和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可能参与并促进成核的关键前体物种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大气中有... 新粒子生成是大气气溶胶和云凝结核的重要来源,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然而目前对新粒子生成机制的研究和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可能参与并促进成核的关键前体物种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大气中有机胺的种类丰富,结构复杂,是常见的有机碱,具有独特的酸碱中和能力,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鉴于有机胺对新粒子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实验室模拟、外场观测和模型计算三个角度综述了有机胺促进新粒子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实验室和外场观测研究均证实了硫酸-有机胺分子簇的存在,且同等浓度下有机胺对大气成核的促进作用高于氨;而模型计算也表明了有机胺更容易和硫酸发生酸碱反应形成更为稳定的氢键分子簇,从而降低成核能垒,促进新粒子生成。最后,对新粒子生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粒子生成 有机 成核机理 团簇
下载PDF
CO_(2)捕集中有机胺吸收剂的金属腐蚀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兴雷 李璐蕊 +2 位作者 叶舣 孙伟 吕建辉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1,共8页
通过溶剂法进行CO_(2)捕集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使用。有机胺作为常用的吸收剂,具有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等优点,但是由于有机胺与CO_(2)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具有腐蚀性,导致设备管线被腐蚀。综述了有机胺溶液的腐蚀机理... 通过溶剂法进行CO_(2)捕集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使用。有机胺作为常用的吸收剂,具有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等优点,但是由于有机胺与CO_(2)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具有腐蚀性,导致设备管线被腐蚀。综述了有机胺溶液的腐蚀机理,其中氢化胺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水分子是主要的氧化剂,为腐蚀的发生提供条件。探讨了有机胺溶液的种类和浓度、CO_(2)负载量、温度、O_(2)含量以及降解产物等因素对溶液腐蚀性的影响,其中CO_(2)负载量和温度是影响溶液腐蚀性的主要因素。归纳了采用无机和有机类缓蚀剂、调节溶液pH值和使用不锈钢材料等缓蚀方法,针对胺溶液的有机类缓蚀剂更值得关注。提出了未来缓蚀技术的发展方向,需开发新型缓蚀剂并与耐腐蚀材料相结合,可为深入研究及解决有机胺溶液的腐蚀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有机吸收剂 腐蚀机理 缓蚀技术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5种有机胺类物质
12
作者 袁艳阳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5期37-39,93,共4页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有机胺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对顶空体系参数进行了优化。5种有机胺类物质在0.10~50.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3种浓度水样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104.5%,6次测试结果相对标准...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5种有机胺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对顶空体系参数进行了优化。5种有机胺类物质在0.10~50.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3种浓度水样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0%~104.5%,6次测试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本方法操作简便,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可满足地表水、地下水等水体中有机胺类物质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地表水 有机
下载PDF
有机胺吸收与解吸CO_(2)的变化过程分析研究
13
作者 梁婷婷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随着化石燃料的频繁使用,CO_(2)浓度持续增长。为研究有机胺吸收和解吸CO_(2)的变化过程,以有机胺羟乙基乙二胺和四乙烯五胺为研究对象,以介孔分子筛材料为吸收剂,通过控制不同胺负载量来研究有机胺对CO_(2)的吸收变化过程。采用吸附动... 随着化石燃料的频繁使用,CO_(2)浓度持续增长。为研究有机胺吸收和解吸CO_(2)的变化过程,以有机胺羟乙基乙二胺和四乙烯五胺为研究对象,以介孔分子筛材料为吸收剂,通过控制不同胺负载量来研究有机胺对CO_(2)的吸收变化过程。采用吸附动力学Avrami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的CO_(2)解吸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机胺吸附剂的表征分析验证了实验的可行性。当胺负载量为30%的羟乙基乙二胺时,吸附剂的吸收效率最高。温度为110℃时,吸附剂在12 min就完成了大部分CO_(2)的解吸,解吸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有机 解吸CO_(2) 化学吸收
下载PDF
有机胺吸附解析工艺运营与管理
14
作者 宋昱 梁绍锋 +1 位作者 刘宾社 景高贵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3期156-159,共4页
近年来,有机胺吸附解析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冶炼领域含酸性气体尾气处理过程,该种工艺对工艺生产管控要求较高。当工艺管理不当时,极易产生工艺生产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文章基于生产实际针对有机胺吸附解析SO2工艺运营与管理过程,系... 近年来,有机胺吸附解析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冶炼领域含酸性气体尾气处理过程,该种工艺对工艺生产管控要求较高。当工艺管理不当时,极易产生工艺生产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文章基于生产实际针对有机胺吸附解析SO2工艺运营与管理过程,系统性地分析了有机胺吸附解析工艺及APU树脂吸附除杂工艺风险点及产生机理。通过试验、数理分析方法优化了该工艺控制参数,提升了该工艺操作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硫代硫酸根 单质硫 化工企业
下载PDF
铅冶炼厂有机胺脱硫烟气处理工艺优化改造
15
作者 闫友 《绿色矿冶》 2024年第2期61-65,共5页
某铅冶炼厂烟气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达不到环保要求。本文介绍了原烟气处理工艺有机胺脱硫技术的基本情况,对当前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调整脱硫烟气及胺液走向、增加臭氧脱硝系... 某铅冶炼厂烟气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达不到环保要求。本文介绍了原烟气处理工艺有机胺脱硫技术的基本情况,对当前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调整脱硫烟气及胺液走向、增加臭氧脱硝系统,确保环保设施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并对改造后的烟气处理工艺从胺液选择、烟气净化、胺液脱盐、烟气温度等方面进行优化。烟气处理系统改造优化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稳定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有机脱硫 臭氧脱硝 液类型 液脱盐 优化改造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高饱和蒸气压有机胺体积分数标定方法
16
作者 黄昊 李珂 +1 位作者 陈秋燕 何志军 《柴油机》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基于有机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能够有效捕集船舶烟气中的CO_(2),但吸收剂降解失效、挥发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能够实时监测挥发的有机胺体积分数,但受限于高饱和蒸气压有机胺类蒸气难标定问题,对胺类体积分... 基于有机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能够有效捕集船舶烟气中的CO_(2),但吸收剂降解失效、挥发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能够实时监测挥发的有机胺体积分数,但受限于高饱和蒸气压有机胺类蒸气难标定问题,对胺类体积分数的实际监测精度较低。对此,设计两种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高饱和蒸气压有机胺蒸气体积分数标定方法,分别为固定比例校准算法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序列映射法。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定比例法,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序列映射法能够实现更好的校准性能,平均绝对误差下降了81.57%,均方误差下降了70.05%,可有效反映船舶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系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CCS系统 有机吸收剂 算法校准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循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填料塔中有机胺溶液脱除C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正秋 皇甫林 +1 位作者 刘鹏举 王建山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在鲍尔环填料塔中,以有机胺溶液为吸收剂,脱除模拟烟气中的CO_(2)。考察了有机胺溶液质量分数、溶液pH、烟气流量、溶液喷淋量、入口CO_(2)体积分数、液气比、吸收温度及填料层高度等关键参数对CO_(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脱... 在鲍尔环填料塔中,以有机胺溶液为吸收剂,脱除模拟烟气中的CO_(2)。考察了有机胺溶液质量分数、溶液pH、烟气流量、溶液喷淋量、入口CO_(2)体积分数、液气比、吸收温度及填料层高度等关键参数对CO_(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脱除率随有机胺溶液质量分数、溶液pH、溶液喷淋量、液气比及填料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烟气流量和入口C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吸收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有机胺溶液质量分数为20%,溶液pH为11.0,烟气流量为2.5 m^(3)/h,溶液喷淋量为9 L/h,入口CO_(2)体积分数为8%,液气比为3.6~4.8 L/m^(3),吸收温度为30℃,填料高度为1.70 m的条件下,CO_(2)脱除率超过90%。本研究成果可为有机胺溶液脱除CO_(2)的工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塔 有机 CO_(2)脱除率 溶液性质 操作条件
下载PDF
哌嗪类有机胺溶液捕集C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正秋 皇甫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开发合适的有机胺脱碳溶液。方法分别以PZ、1MPZ、HEP和AEP为吸收剂,考查了哌嗪类有机胺溶液的CO_(2)吸收/解吸性能。结果PZ溶液和AEP溶液的CO_(2)吸收性能明显优于1MPZ溶液和HEP溶液,但二者的解吸率相对较低,不利于有机胺溶液的循... 目的开发合适的有机胺脱碳溶液。方法分别以PZ、1MPZ、HEP和AEP为吸收剂,考查了哌嗪类有机胺溶液的CO_(2)吸收/解吸性能。结果PZ溶液和AEP溶液的CO_(2)吸收性能明显优于1MPZ溶液和HEP溶液,但二者的解吸率相对较低,不利于有机胺溶液的循环使用。1MPZ溶液解吸率虽大于85.00%,但其易挥发性导致CO_(2)循环吸收容量大幅降低,从而使其工业应用受限。而HEP溶液的解吸率约90.00%,且经4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后,其CO_(2)吸收容量和解吸率变化幅度低于1%。结论HEP溶液性能稳定,更适用于工业CO_(2)捕集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类有机 CO_(2)捕集 吸收 解吸 循环
下载PDF
填料塔中有机胺吸收CO_(2)气液传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煦清 严圣林 +2 位作者 朱礼涛 张希宝 罗正鸿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7-256,共20页
胺法吸收CO_(2)是典型的气液传质和反应问题。填料塔作为化工生产中重要的气液分离设备,其填料层空隙率高的特性使得其具有传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等优点。本文主要依据填料塔持液量低、填料层压降小的流体力学性能和液泛... 胺法吸收CO_(2)是典型的气液传质和反应问题。填料塔作为化工生产中重要的气液分离设备,其填料层空隙率高的特性使得其具有传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等优点。本文主要依据填料塔持液量低、填料层压降小的流体力学性能和液泛气速高的操作特性,结合有机胺吸收CO_(2)的反应特点,基于传质理论,综述了操作温度、CO_(2)负荷与分压、惰性气体流速、液相流速和温度、有机胺种类和浓度以及填料类型对CO_(2)吸收过程中传质性能的影响。在后续研究中,可以从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角度对填料塔中有机胺吸收CO_(2)气液传质和反应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填料传质效率和提升溶剂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塔 传质 有机 二氧化碳捕集 吸收
下载PDF
基于有机胺构效关系优选燃煤烟气CO_(2)吸收剂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飞 祁志福 +3 位作者 胡杭天 申震 方梦祥 厉宸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58-3467,共10页
化学吸收法是现阶段燃烧后CO_(2)捕集唯一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路线,由于缺乏高性能的有机胺吸收剂,该技术的工业推广受到极大限制。基于构效关系,优选出结构上含有1个仲氨基(NH)、1个羟基(OH)、碳链长3~6的直链有机胺,具有低反应热、高... 化学吸收法是现阶段燃烧后CO_(2)捕集唯一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路线,由于缺乏高性能的有机胺吸收剂,该技术的工业推广受到极大限制。基于构效关系,优选出结构上含有1个仲氨基(NH)、1个羟基(OH)、碳链长3~6的直链有机胺,具有低反应热、高解吸速率、低挥发、高吸收速率、高吸收容量和低粘度等较优性能。结合CO_(2)鼓泡吸收、热解吸、粘度测量等实验以及再生能耗评估,优选出N-乙基乙醇胺(ethylaminoethanol, EMEA)/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NMP)是较有潜力的CO_(2)吸收剂。与30%MEA相比,EMEA/NMP的吸收速率提高30%,解吸速率提高60%,再生能耗降低42%。可知,EMEA/NMP是较有潜力的低能耗少水胺吸收剂,可应用于燃煤电厂等烟气CO_(2)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构效关系 再生能耗 吸收速率 解吸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