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复合污染土体有机重构剖面构型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楠 魏样 +1 位作者 李刚 闫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90-91,100,共3页
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区,根据自然土体剖面特点,结合复合污染土体重构目标,采用土地工程手段,经土体有机重构将重金属复合污染废弃地构造为无污染的可利用地。通过探讨复合污染土体重构剖面构型目标、剖面构型及特点、有效土层厚度和复合污... 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区,根据自然土体剖面特点,结合复合污染土体重构目标,采用土地工程手段,经土体有机重构将重金属复合污染废弃地构造为无污染的可利用地。通过探讨复合污染土体重构剖面构型目标、剖面构型及特点、有效土层厚度和复合污染土体物理重构特征与要求等方面得出土体有机重构的设计根据,以期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地的修复治理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复合污染 土体有机重构 剖面构型
下载PDF
土体有机重构对盐碱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科 《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192-1199,共8页
为了研究覆沙对盐碱地改良的效应,与2017年在富平中试基地设置覆沙厚度分别为0 cm、5 cm、7 cm、9 cm、11 cm、13 cm和15 cm的混合比例,在种植玉米收获后,分析测定了0~60 cm土层土壤的pH、电导率、全盐量、K+、Na+、CO32-和Cl-含量。结... 为了研究覆沙对盐碱地改良的效应,与2017年在富平中试基地设置覆沙厚度分别为0 cm、5 cm、7 cm、9 cm、11 cm、13 cm和15 cm的混合比例,在种植玉米收获后,分析测定了0~60 cm土层土壤的pH、电导率、全盐量、K+、Na+、CO32-和Cl-含量。结果表明:1) 各覆沙厚度处理下,同一处理不同土层土壤的pH、电导率和全盐量差异显著(P +离子含量大体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Na+离子含量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不显著(P 32-离子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它处理表现趋势不明显;覆沙15 cm处理下;Cl-离子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上所述,覆沙15 cm整体改善土壤效果最佳,覆沙5 cm和7 cm对20~30 cm中层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体有机重构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基于土体有机重构的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振嘉 范王涛 +1 位作者 杜宜春 王启龙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6-18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水肥耦合条件对有机重构土体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陕西省韩城市下峪口土体有机重构土壤为试验基础,设置了3个灌溉水平:高水4 500 m^(3)·hm^(-2)(W1)、适水3 750m^(3)·hm^(-2)(W2)和节水3 00... 为研究不同水肥耦合条件对有机重构土体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陕西省韩城市下峪口土体有机重构土壤为试验基础,设置了3个灌溉水平:高水4 500 m^(3)·hm^(-2)(W1)、适水3 750m^(3)·hm^(-2)(W2)和节水3 000 m^(3)·hm^(-2)(W3);3个施肥水平:高肥162 kg·hm^(-2)(F1)、中肥135 kg·hm^(-2)(F2)以及低肥108kg·hm^(-2)(F3),共计9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W2F1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效果较好,其土壤总孔隙度、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以及微团聚体分别为48.16%、92.42%、28.47%和3.52%,均处在较高水平;且土壤pH和电导率均低于其他处理,分别为7.8和173μs·cm^(-1)。W2F2处理的保肥性能最佳,其土壤有机质含量、NH_(4)^(+)-N含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4.35g·kg^(-1)、37.32 mg·kg^(-1)、19.62 mg·kg^(-1)和145.64 mg·kg^(-1),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水稻每平方米穗数、百粒重、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52 m^(-2)、2.03 g和25.28 kg·hm^(-2),净收益达9 506元·hm^(-2),投入产出比最小,为0.63。由此可见,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表明,W2F2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最高产处理,为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水肥耦合 水稻 物理性质 土壤养分 产量
下载PDF
土体有机重构改良措施对盐碱土壤盐分及养分变化的影响——以定边县白土岗子村土地开发项目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腾飞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276-276,277-280,共5页
为了研究土体有机重构对盐碱障碍农田内土壤盐分和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设置覆土压盐、施有机肥、施石膏、施草炭及对照共5组处理,分析比较1年时间内,在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40cm)条件下,土壤电导率、水溶性盐总量和土壤速效钾... 为了研究土体有机重构对盐碱障碍农田内土壤盐分和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设置覆土压盐、施有机肥、施石膏、施草炭及对照共5组处理,分析比较1年时间内,在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40cm)条件下,土壤电导率、水溶性盐总量和土壤速效钾、全氮、全磷及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在土壤盐分含量指标中,4种处理措施较对照组均有所减少,有机肥处理组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较其他处理明显;(2)在土壤养分含量指标中,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幅不明显,土壤有效磷含量较对照组呈现负增加,有机肥处理组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较其他处理明显。定边县盐碱障碍农作区应当重视有机肥的施用,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土体有机重构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改良措施 盐碱土 盐分 养分 定边县
下载PDF
荒石滩土体有机重构技术与工程实践——以陕西省华阴白龙涧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一 《农业工程》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荒滩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以陕西华阴白龙涧荒石滩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土地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对耕作层进行土体有机重构,科学开辟新耕地资源,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荒石滩 土体有机重构 耕作层 土地工程
下载PDF
以“土体有机重构”为核心的土地工程发展模式探究
6
作者 曹婷婷 《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1100-1104,共5页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期土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持续变化,探索土地工程发展模式,促进土地工程技术体系完善。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与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领域学科成熟度低,但领域内学会、院所在逐步设立,土地工程学科建立的外在机制...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期土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持续变化,探索土地工程发展模式,促进土地工程技术体系完善。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与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领域学科成熟度低,但领域内学会、院所在逐步设立,土地工程学科建立的外在机制已经具备。土地问题的隐蔽性和包容性,阻碍了前期土地工程的发展。研究结论:围绕“土体有机重构”这一核心,根据工程目标筛选适宜的优选方案解决土地问题是土地工程发展的根本。基于该核心理论需开展“土体剖面的层级重构”、“土体生物化学重构”等技术研发。土地工程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工程 土体有机重构 全域土地整治
下载PDF
韩城黄河滩地土体有机重构整治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庞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0期103-103,144,共2页
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河谷川道区,黄河滩涂地,地面开阔、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多为沙质淤土,漏水漏肥严重,遍长蒿草。针对项目区现状,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工程以土体有机重构为核心,开展土体有机重构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 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区为河谷川道区,黄河滩涂地,地面开阔、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多为沙质淤土,漏水漏肥严重,遍长蒿草。针对项目区现状,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工程以土体有机重构为核心,开展土体有机重构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形成防洪安全保障和以"田、水、林、景、体"为主的土地生态环境利用体系,增加耕地和湿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生产和供水安全,通过项目实施,集成土地、水利、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系列工程,对于保障粮食、水源安全,改善黄河西岸生态环境,提高黄河西岸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土体 有机重构 工程实践
下载PDF
盐碱地土体有机重构技术设计与实施—以卤泊滩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胡雅 程杰 魏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2期62-63,共2页
盐碱地面积广、治理难度大,采用土体物理重构、土体化学重构、土体生物重构及土体生物营养保障四种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卤泊滩盐碱地进行整治,探索出"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新模式.
关键词 盐碱地 土体有机重构 卤泊滩
下载PDF
土体有机重构在农村土地生态修复中的具体运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杭州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8期158-159,共2页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产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经济水平,必须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管控力度,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我国农村土地生态的修复进程,确保土地生态结构的平衡,进而实现我国农业产...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产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经济水平,必须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管控力度,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我国农村土地生态的修复进程,确保土地生态结构的平衡,进而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优质高产。本文着重围绕农村土地生态修复环节中土地有机重构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农村土体修复 方法 应用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土体有机重构对植被恢复效应及生态环境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刚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7期189-191,共3页
煤矿采空区是煤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矸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能引起覆岩层变动,造成塌陷、土体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开展不同土体有机重构方式下植被恢复效应研究不仅可以评价土体重构效果,也可以为采空区... 煤矿采空区是煤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矸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能引起覆岩层变动,造成塌陷、土体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开展不同土体有机重构方式下植被恢复效应研究不仅可以评价土体重构效果,也可以为采空区植被恢复建设、生态重建提供基础数据,其结果将有利于对不同土体有机重构方式下重建植被后的环境演化规律、演变特征及其质量优劣进行评价,以利于分等定级,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采空区生态重建、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基于此,对煤矿采空区土体有机重构对植被恢复效应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土体有机重构 植被恢复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矿区污染土体有机重构技术与实施——以潼关金矿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雅 《时代农机》 2020年第2期22-23,共2页
潼关金矿土壤退化、植被度降低,水土流失严重,采用土体物理重构和土体生物重构两种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潼关金矿污染土体进行整治,探索出以耕作层、净土层与隔离层共同构成的剖面物理构型以及适宜不同污染区域的植被种植方式。
关键词 污染土体 土体有机重构 潼关金矿
下载PDF
土体有机重构材料的扫描电镜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航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期247-249,共3页
本文对土体有机重构概念以及几种土壤添加材料目前的扫描电镜研究成果做了介绍,对几种材料在今后研究过程中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结构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材料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简述建设用地整备过程中的土体有机重构材料
13
作者 雷光宇 《科技与创新》 2017年第23期23-25,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设用地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对人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除了研究传统的土体承载力问题外,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对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而对于土体的材料研究则是核心问题。简要阐述了土地工程中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设用地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对人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除了研究传统的土体承载力问题外,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对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而对于土体的材料研究则是核心问题。简要阐述了土地工程中材料的应用现状、特点及其发挥的作用,建议在土地工程中使用一些新型材料,以人为本,重视生态,以使用健康土体材料为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土体材料 有机重构 生态重建
下载PDF
基于煤矿区土体有机重构的土地复垦技术研究
14
作者 舒锟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根据土地复垦基础理论,以胡家河煤炭矿区土地复垦为例,综合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理论对其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进行了研究,理清了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的现实意义,解析了土体有机重构、土地复垦、矿区土地复垦的内涵特征,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的... 根据土地复垦基础理论,以胡家河煤炭矿区土地复垦为例,综合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理论对其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进行了研究,理清了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的现实意义,解析了土体有机重构、土地复垦、矿区土地复垦的内涵特征,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的主要工程措施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体有机重构 土地复垦
下载PDF
城镇边缘旧河道土体有机重构技术设计与实施
15
作者 胡雅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9期12-13,共2页
针对石川河水体污染的问题,采用土体物理重构、生物重构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石川河污染河道进行“截污、疏浚、蓄水、治岸、管理”综合生态治理,为城镇居民提供稳定的土体结构及洁净的土质环境。
关键词 石川河 土体有机重构 污染
下载PDF
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初探——以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韩霁昌 孙婴婴 +1 位作者 张扬 王欢元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6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探明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土体改良作用的机理,本文选择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作为典型实例,设置不同砒砂岩与沙的复配比例(1:1、1:2、1:5)田间试验小区与沙地进行对照,于2010-2015年连续监测不同处理土体的质地、有机质、水稳... 为探明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土体改良作用的机理,本文选择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作为典型实例,设置不同砒砂岩与沙的复配比例(1:1、1:2、1:5)田间试验小区与沙地进行对照,于2010-2015年连续监测不同处理土体的质地、有机质、水稳定性团聚体、矿质氮以及玉米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砒砂岩的加入能将沙地土体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分别从3.21%和2.73%提升到20%和5%以上,满足作物生长的颗粒需求,因此适宜于作为一种沙地土体有机重构的材料;在6年的耕作管理中,0-30 cm表层的粉粒和粘粒缓慢向下层迁移,增加30 cm以下沙地土体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复配土土体0-30 cm内有机质含量从0.5%以下提升到3.7%以上,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则从18%-28%提升到20%以上,0-120 cm深度土体内矿质氮储量提升4.5倍以上,玉米产量随种植季数稳步提升至11000 kg·hm^(-2);其中,1:2复配比例上经6季种植后玉米产量达到14234.4 kg·hm^(-2),最适宜玉米生长。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系统分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机理,也为其它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的机制探讨和技术路线制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砒砂岩 复配成土 土体结构 养分累积
原文传递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的应用——以韩城市下峪口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波 蔡苗 魏样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6年第4期70-74,共5页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项目上的应用表明:重构后耕作层水分入渗速率为11.84cm·d^(-1),相比原始状态的沙土降低了89%,相比原始状态的黄土降低了86%;重构后土体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相比沙土分别增... 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在黄河滩地项目上的应用表明:重构后耕作层水分入渗速率为11.84cm·d^(-1),相比原始状态的沙土降低了89%,相比原始状态的黄土降低了86%;重构后土体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相比沙土分别增加了1.06倍、2.07倍、8.54倍和1.23倍;以容重为1.7g·cm^(-3)的黄土构建5cm厚人造犁底层,以容重为1.2g·cm^(-3)的黄土构建25cm厚耕作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地 入渗速率 土体有机重构 养分含量
原文传递
基于土体有机重构的不同培肥措施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静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引发的宅基地复垦土壤快速熟化问题,试验采用熟化剂、有机肥、粉煤灰三种不同的培肥处理措施,按照不同的组合方案拌成混合生土,对土体进行有机重构。对比试验小区3季粮食产量发现,采用粉煤灰+有机肥处理的平... 为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引发的宅基地复垦土壤快速熟化问题,试验采用熟化剂、有机肥、粉煤灰三种不同的培肥处理措施,按照不同的组合方案拌成混合生土,对土体进行有机重构。对比试验小区3季粮食产量发现,采用粉煤灰+有机肥处理的平均标准粮产量达7 798.07kg·hm^(-2),位居第一,比位居第二的有机肥处理标准粮产量多855.36kg·hm^(-2)。从土壤快速熟化和粮食产量角度来讲,将粉煤灰+有机肥与生土均匀混合进行土体有机重构作为耕作层,能够有效提高粮食产量,说明粉煤灰有助于加快土壤快速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不同培肥措施 粉煤灰 标准粮产量 土壤快速熟化
原文传递
土体有机重构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分析——以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科皓 蔡苗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年第2期31-35,共5页
土体有机重构是土地工程的核心。本文从颗粒需求、剖面层级重构、土体化学特性和营养保障四个关键要素着手,并以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阐述了其在土体有机重构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1)在选择重构材料时,要优先考虑土体的颗粒需... 土体有机重构是土地工程的核心。本文从颗粒需求、剖面层级重构、土体化学特性和营养保障四个关键要素着手,并以韩城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阐述了其在土体有机重构中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1)在选择重构材料时,要优先考虑土体的颗粒需求;(2)在土体剖面层级重构中,要充分考虑当地土体、水文条件,同时以目标作物为导向,设计合理的剖面结构;(3)重构过程中,需考虑重构材料的安全性;(4)土体有机重构后,需要根据目标作物需求,调节土体成分,为生物提供营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颗粒需求 剖面重构 营养保障
原文传递
黄河西岸有机重构土体水稻干物质与氮素积累特性研究——以韩城市下峪口段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绪博 孙婴婴 张宏凯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年第4期68-74,共7页
在黄河西岸漏水漏肥的滩地上运用土体有机重构技术,通过构建适宜水稻生长的人造犁底层、耕作层、潴育层、渗育层等进行水稻种植。本研究分别于移栽期、分蘖期、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采集植物样本,测定干物质重量、氮含量等指... 在黄河西岸漏水漏肥的滩地上运用土体有机重构技术,通过构建适宜水稻生长的人造犁底层、耕作层、潴育层、渗育层等进行水稻种植。本研究分别于移栽期、分蘖期、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采集植物样本,测定干物质重量、氮含量等指标。通过研究水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的关系,旨在为黄河西岸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的机制探讨和水稻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稻抽穗期及抽穗后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水稻完熟期积累的干物质总量为1 906.47g·m^(-2),从分蘖期到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的87.3%,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在生育后期(特别是抽穗后)最大。水稻在整个生育期总吸氮量为207.99kg·hm^(-2),水稻氮素的吸收高峰在幼穗分化至抽穗期,这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养分元素利用效率。有机重构土体上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为33.8%,高于我国稻田平均水平(30%)。本研究证实土体有机重构能有效改善滩地土体质量,促进水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有机重构 干物质 氮素积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