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机构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有机-无机超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书泉 陈颖 +1 位作者 程云龙 曹若雨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紫精衍生物的有机-无机超分子光致变色材料,观察了其可逆的光致变色现象,并通过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与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深入研究了其光致变色机理。
关键词 紫精衍生物 致变色 有机-无机超分子材料 水热合成
下载PDF
新有机-无机杂多酸纳米材料溶液及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胜天 秦玉华 +2 位作者 阎吉昌 陈丽 许宏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新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溶液的电化学、NO-2的电催化及氧化还原机理.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首次制备了[Bu4N][Ni(pph3)2]PW11O39(pph为苯基磷)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不仅保持了本体溶液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  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新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溶液的电化学、NO-2的电催化及氧化还原机理.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首次制备了[Bu4N][Ni(pph3)2]PW11O39(pph为苯基磷)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不仅保持了本体溶液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化学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修饰 溶胶-凝胶技术 催化
下载PDF
纳米半导体电极及有机-无机电致变色器件 被引量:2
3
作者 葛万银 李永祥 +1 位作者 于晓峰 杨群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对无机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做了详尽地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变色子修饰半导体电极的复合型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对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器件结构的剖析,分析了变色机理,展望了这种变色器... 对无机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做了详尽地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变色子修饰半导体电极的复合型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对这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器件结构的剖析,分析了变色机理,展望了这种变色器件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变色 有机-无机复合 纳米膜材料 平板显示器件 致变色器件 半导体 纳米 致变色材料 器件结构 变色机理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ANI/V_2O_5的制备及其电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恩辉 李新海 +2 位作者 侯朝辉 何则强 邓凌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利用V_2O_5凝胶前驱体和苯胺单体在溶液中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V_2O_5和聚苯胺(PANI)的有机-无机PANI/V_2O_5杂化材料,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用PANI/V_2O_... 利用V_2O_5凝胶前驱体和苯胺单体在溶液中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V_2O_5和聚苯胺(PANI)的有机-无机PANI/V_2O_5杂化材料,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用PANI/V_2O_5作为二次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技术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实验表明该杂化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插锂容量,在0.1C放电倍率和1.50~4.0V的电压范围内具有288mA·h·g^(-1)的首次放电容量,在0.3C的放电倍率下循环30次后保持180mA·h·g^(-1)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PANI/V2O5杂化材料 化性能 正极材料 容量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光谱与电子性质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磊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4,共8页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材料与催化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自从10年前首次合成纳米孔无机材料MCM-41至今,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客体有机分子分散于纳米孔道内...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当前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材料与催化科学研究的新纪元。自从10年前首次合成纳米孔无机材料MCM-41至今,该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客体有机分子分散于纳米孔道内部时,其分子性质将产生明显变化。本文结合作者近期研究成果,力图从实验与理论两方面阐明在纳米复合体系中客体分子性质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 复合材料 光谱 子性质 研究进展 纳米复合材料 -客体体系 子限域
下载PDF
机械-电-催化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程晓越 范保喜 +2 位作者 牛梦娴 武峥 洪思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3-67,共5页
压电催化和摩擦催化都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反应体系中产生活性自由基,故称为“机械-电-催化”。总结了影响机械-电-催化材料催化效率的因素并分析了污染物降解机理,综述了机械-电-催化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指出利用低... 压电催化和摩擦催化都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反应体系中产生活性自由基,故称为“机械-电-催化”。总结了影响机械-电-催化材料催化效率的因素并分析了污染物降解机理,综述了机械-电-催化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指出利用低频机械能、提高催化活性及与其他方法协同作用是未来机械-电-催化材料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摩擦催化材料 机械--催化 有机废水
下载PDF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航 康欣欣 +1 位作者 赵思思 田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电催化水分解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可以分为阳极析氧反应和阴极析氢反应,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析氧反应领域。铁作为过渡金属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最大化金属利用率的优点,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 电催化水分解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可以分为阳极析氧反应和阴极析氢反应,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析氧反应领域。铁作为过渡金属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最大化金属利用率的优点,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催化水分解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催化水分解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微观结构对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析氧能力的影响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高性能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并对其在电催化析氧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析氧反应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异质结构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8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9
作者 曾德华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无机材料主要以海泡石、蒙脱土以及骨粉为主,而有机材料主要包括菌渣、鸡粪。经过研究发现,无机-有机复配材料能够有效提高Cd污染土壤的pH值,pH值最多... 利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无机材料主要以海泡石、蒙脱土以及骨粉为主,而有机材料主要包括菌渣、鸡粪。经过研究发现,无机-有机复配材料能够有效提高Cd污染土壤的pH值,pH值最多增加0.96个单位。并且对不同的受污染土壤进行检测,土壤中的TCLP提取态Cd含量都降低。其中骨粉+有机材料对修复土壤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效果最佳。因此,利用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修复Cd土壤可以获得预期效果,可以在当前的Cd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配材料 CD污染土壤 修复效应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制备光通信电光调制器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0
作者 褚晟 王晓青 +4 位作者 常爱玲 沈光球 沈德忠 黄毛毛 夏宗炬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0-386,共7页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市场对光纤通信光路中电光调制器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研制适用于制作这些器件的新材料也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一种新型材料—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综合了有机聚合薄膜和无机晶体的优点 ...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市场对光纤通信光路中电光调制器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研制适用于制作这些器件的新材料也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一种新型材料—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综合了有机聚合薄膜和无机晶体的优点 ,在加工制作微型电光调制器件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制备 光通信 光调制器 应用前景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钼基吡啶类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的合成、可逆相变及介电性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子钰 秦刘磊 +3 位作者 刘洋 李辉 胡宏志 刘尊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5-315,共11页
以钼酸铵、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在乙醇、甲醇、HBr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溶剂挥发法成功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C7H11N2)4[MoOBr4(H2O)]2Br2(1)。并通过变温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介电和差热分析等测试... 以钼酸铵、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在乙醇、甲醇、HBr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溶剂挥发法成功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晶体材料(C7H11N2)4[MoOBr4(H2O)]2Br2(1)。并通过变温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介电和差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晶体进行结构、热能及电性能表征分析。结构显示阴-阳离子在空间内形成π‑π堆积一维链状和多维氢键网状结构。随着温度的改变以钼配离子[MoOBr4(H2O)]-为顶点的结构空穴变形引起四聚体[MoOBr4(H2O)]2Br2的氢键二面角发生明显折叠摆动,导致化合物1在238 K温度附近产生明显热能同结构相转移以及可逆性介电异常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有机-无机杂化 可逆相变 性质
下载PDF
含季铵荷电基团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瑞强 苏仪 +1 位作者 万印华 马润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9-52,75,共5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和N-三甲氧基硅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TSPMNC)为硅源,以NaOH为催化剂,合成出带有季铵荷正电基团的有序介孔材料(QAS)。采用XRD,TGA、BET、SEM,XPS、TEM、FT-IR等手段对产品结构进行...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和N-三甲氧基硅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TSPMNC)为硅源,以NaOH为催化剂,合成出带有季铵荷正电基团的有序介孔材料(QAS)。采用XRD,TGA、BET、SEM,XPS、TEM、FT-IR等手段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具有较为均一的六方介孔结构,孔径约为3.5nm,产品中季铵荷电基团的含量约为1.41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季铵化改性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下载PDF
无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欣 王文庆 +3 位作者 侯钧贺 高露 黄明华 苏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5-1359,共15页
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性能(颜色、透光率等)能够可控制、可逆地变化,在节能减排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创新、深入和拓展,单一组分的电致变色材料因受到其自身结构和性能的限制,不能表现出人们所期望... 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学性能(颜色、透光率等)能够可控制、可逆地变化,在节能减排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创新、深入和拓展,单一组分的电致变色材料因受到其自身结构和性能的限制,不能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电致变色性能,并且在结构和性能上不具有可设计和调控性,因而越来越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与非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相比较,复合型材料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优势体现在通过合理的材料设计,借助复合材料各组分的协调作用,充分激发各组分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可以获得结构和性能优异的电致变色材料。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复合型电致变色材料。目前已开展研究的复合型电致变色材料的种类很多,根据复合组分是无机材料还是有机材料来对复合型电致变色材料分类的话主要可分为无机-无机复合、无机-有机复合和有机-有机复合3大类。相比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在材料成分控制、机械性能、光调制、使用稳定性、寿命等方面优势显著,因此,单一组分的和复合型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始终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本文致力于近年来无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器件和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动态,对其研究进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复合型电致变色材料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变色材料 无机-无机复合 性能 器件 解质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敏 张继钢 +1 位作者 夏昕 武春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7,共5页
由于光伏电池制备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用于光伏电池的制备材料成为了研发的重点和热点。基于近两年的技术研发成果,重点选取了最新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材料,包括对苯撑乙烯(PPV)类材料、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类材料、聚噻吩(PT)类... 由于光伏电池制备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用于光伏电池的制备材料成为了研发的重点和热点。基于近两年的技术研发成果,重点选取了最新有机-无机杂化光伏电池材料,包括对苯撑乙烯(PPV)类材料、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类材料、聚噻吩(PT)类材料、苯并二噻吩(BDT)类材料以及其他有机-无机混合材料,研究其最新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对比分析了各个光伏材料的转化性能,其中CH_3NH_3PbI_3-CsPbI_3类光伏电池转化效率远远高于其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光伏 光伏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
下载PDF
一种基于2,6-双(1,2,4-三唑-1-基)吡啶的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结构与质子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雯雯 王孟孟 +1 位作者 伦会洁 李亚敏 《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03-109,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o(btp)(Hbtp)(H_(2)O)_(3)](PW_(12)O_(40))·3H_(2)O}_(n)(1),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显示,Co(Ⅱ)离子通过btp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PW_(12)O_(40)]^(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Co(btp)(Hbtp)(H_(2)O)_(3)](PW_(12)O_(40))·3H_(2)O}_(n)(1),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显示,Co(Ⅱ)离子通过btp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PW_(12)O_(40)]^(3-)游离于相邻一维链相互交叉形成的孔隙中,从而扩展成三维结构。热重分析表明化合物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还对化合物1的质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在358 K和98%RH条件下的质子电导率为6×10^(-5)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质子导
下载PDF
一例铋基光致变色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光电开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久强 窦元鑫 +2 位作者 王超 李荣 高云 《合成化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6-24,共9页
光开光在很多光化学和光物理应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将BiCl3,4,4’-联吡啶,甲醇和浓盐酸混合,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一例铋基光致变色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对其光电导和光致发光调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光照前后,电... 光开光在很多光化学和光物理应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将BiCl3,4,4’-联吡啶,甲醇和浓盐酸混合,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一例铋基光致变色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对其光电导和光致发光调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光照前后,电导率由0.43 &#215;10?5 S&#183;cm?1 减小到0.21 &#215;10?5 S&#183;cm?1 ,并且获得了高达4次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光致变色过程实现了高达8倍的发光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变色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导率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有机-无机光致杂化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玉才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12,共4页
由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特性,这为获得新颖的"智能型"、优异性能的新材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拓宽,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扩展现有的光致变色材料,制备光敏器件及探索新的光致... 由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特性,这为获得新颖的"智能型"、优异性能的新材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拓宽,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扩展现有的光致变色材料,制备光敏器件及探索新的光致变色材料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简要回顾了金属氰化物、多金属氧酸盐、金属硫化合物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类杂化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致变色 金属配合物
下载PDF
上海硅酸盐所在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283,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姚琴副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基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新型氧化剂,通过自抑制聚合法,获得了高膜厚无气孔PEDOT:DBSA-Te量子点复合热...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姚琴副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基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新型氧化剂,通过自抑制聚合法,获得了高膜厚无气孔PEDOT:DBSA-Te量子点复合热电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材料 上海硅酸盐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PEDOT 薄膜 研究员 氧化剂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电色谱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严丽娟 张庆合 +4 位作者 李彤 张维冰 冯钰锜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四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单体,通过酸碱两步催化在毛细管中进行原位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毛细管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整体柱基质中均匀分布的苯基基团可直接用于反相毛细管电色...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四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单体,通过酸碱两步催化在毛细管中进行原位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毛细管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整体柱基质中均匀分布的苯基基团可直接用于反相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因而不需要对基质再进行衍生化。优化了整体柱的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对整体柱的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分别考察了溶胶-凝胶初始反应液中水的用量对柱床结构的影响和两种单体的配比对材料孔径分布的影响。研究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在整体柱上的保留行为,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分离了7种苯酚类化合物,平均柱效达100 000塔板/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柱 毛细管色谱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下载PDF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启华 刘健 +1 位作者 钟华 王培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1-649,共9页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材料的物化性质,如机械性能,亲/疏水性;可以同时实现对孔道和孔壁功能性的调变.正因如此,PMOs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PMOs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方法、表征及其在催化、吸附、分离、光电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杂化材料 介孔材料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