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野滑雪运动员有氧耐力与乳酸阈及个体无氧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海平 宋吉锐 +3 位作者 张芝贤 焦铁仁 赵平 崔光国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对越野滑雪运动员的BAT、IAT和耐力成绩相关的程度进行了研究 ,并且在田径场做了实地测试、验证。结果表明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BAT与IAT高度相关 (r =0 .977) ,5 0 0 0m耐力成绩和BAT跑速、IAT跑速密切相关 ,且具有可靠性 ,利用IAT跑速... 对越野滑雪运动员的BAT、IAT和耐力成绩相关的程度进行了研究 ,并且在田径场做了实地测试、验证。结果表明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BAT与IAT高度相关 (r =0 .977) ,5 0 0 0m耐力成绩和BAT跑速、IAT跑速密切相关 ,且具有可靠性 ,利用IAT跑速进行训练更利于发展有氧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滑雪 运动员 有氧耐力 乳酸 个体无氧 BAT跑速 IAT跑速 耐力
下载PDF
有氧训练中“无氧阈”与“个体乳酸阈”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海宾 徐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8-89,共2页
在有氧训练中,无氧阈”理论与“个体乳酸阈”理论,是对运动员血乳酸浓度这一重要指标的阐述。通过对两个理论的比较,认识到“无氧阈”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个体乳酸阈”理论科学的认识到,乳酸的堆积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有氧训练中运... 在有氧训练中,无氧阈”理论与“个体乳酸阈”理论,是对运动员血乳酸浓度这一重要指标的阐述。通过对两个理论的比较,认识到“无氧阈”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个体乳酸阈”理论科学的认识到,乳酸的堆积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有氧训练中运用个体乳酸阈理论来指导训练,使训练更加科学化,更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拐点 无氧 个体乳酸
下载PDF
赛艇运动员有氧乳酸阈和无氧乳酸阈的测试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军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2-33,41,共3页
为了提高江苏女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运用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中的血乳酸值及其对应的心率指标,来使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从原有凭经验的训练,提高到现在以指标为客观依据进行定性定量训练,提出了:1)赛艇运动员有氧乳酸阈和无... 为了提高江苏女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运用赛艇运动员有氧训练中的血乳酸值及其对应的心率指标,来使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从原有凭经验的训练,提高到现在以指标为客观依据进行定性定量训练,提出了:1)赛艇运动员有氧乳酸阈和无氧乳酸阈的测定;2)赛艇运动员有氧水平的评定;3)有氧乳酸阈心率和无氧乳酸阈心率的应用,使得我们运动员有氧能力有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训练 乳酸 有氧乳酸阈/无氧乳酸阈
下载PDF
幼儿乳酸阈值及无氧阈心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谭思洁 于学礼 +2 位作者 张一兵 王佩云 张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16,19,共3页
对 33名幼儿乳酸阈及其心率值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3~ 5岁幼儿 AT时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成人及青少年 ;幼儿亚极量强度运动后乳酸峰值大多出现在负荷后 1min,反映了幼儿机体代谢的特异性。此实验结果可为幼儿有关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 对 33名幼儿乳酸阈及其心率值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3~ 5岁幼儿 AT时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成人及青少年 ;幼儿亚极量强度运动后乳酸峰值大多出现在负荷后 1min,反映了幼儿机体代谢的特异性。此实验结果可为幼儿有关生理机能和能量代谢的研究提供参数 ,所测得的乳酸阈心率值将为幼儿健身、减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心率 乳酸 运动处方
下载PDF
乳酸阈强度下探讨无氧阈机制的人体与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凤阳 高家平 +3 位作者 冉晓站 张宏磊 张立立 梁月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分别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探讨乳酸阈强度下代谢转变的机制。方法:选取24名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人体组,进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选取30只SD大鼠作为大鼠组,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运动。首先确定两组受试各自的乳酸阈强度,后在不吸氧与补... 目的:分别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探讨乳酸阈强度下代谢转变的机制。方法:选取24名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人体组,进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选取30只SD大鼠作为大鼠组,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运动。首先确定两组受试各自的乳酸阈强度,后在不吸氧与补充吸氧条件下按相同运动方案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乳酸阈强度,分别于运动前和乳酸阈强度下测定人体组及大鼠组静脉血氧分压、丙酮酸和乳酸含量。结果:(1)人体组和大鼠组在乳酸阈强度下,氧分压平均值分别是33.55±6.49mmHg(不吸氧)、31.86±6.23mmHg(补充吸氧)和58.64±2.01mmHg(不吸氧)、54.82±7.27mmHg(补充吸氧);血乳酸平均值分别是3.61±0.56mmol/L(不吸氧)、3.72±0.58mmol/L(补充吸氧)和5.43±0.55mmol/L(不吸氧)、5.35±0.50mmol/L(补充吸氧)。人体组和大鼠组运动前及乳酸阈强度下,丙酮酸平均值分别是0.97±0.17mmol/L、1.04±0.16mmol/L和0.93±0.25mmol/L、0.91±0.37mmol/L。(2)在乳酸阈强度下,不论是否吸氧,人体组和大鼠组血乳酸含量与氧分压之间均不相关,整个测试过程中人体组血氧饱和度均不低于98%;而二者血乳酸与血丙酮酸含量之间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二者运动前与乳酸阈强度时的血丙酮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运动中由有氧向无氧代谢转变时体内不缺氧,本实验结果在整体水平上支持了糖酵解时丙酮酸转变成乳酸入血,以防止其堆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 糖酵解代谢 丙酮酸 乳酸 运动强度
下载PDF
乳酸阈强度的4种训练方式对水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支越 杨尚春 李建萍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4,共3页
运用个体乳酸阈 (ILAT)对 30名青少年水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和评价进行实验研究 ,纵向观察ILAT强度的匀速游、间歇游、变速游和混合游 4种训练方式对有氧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不同方式的训练 ,对水球运动员ILAT时的游速和心率... 运用个体乳酸阈 (ILAT)对 30名青少年水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和评价进行实验研究 ,纵向观察ILAT强度的匀速游、间歇游、变速游和混合游 4种训练方式对有氧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不同方式的训练 ,对水球运动员ILAT时的游速和心率及其他心肺功能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有氧耐力的良好生理和训练效应来看 ,混合游最优 ,变速游和间歇游次之 ,匀速游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球 运动员 个体乳酸 训练方式 有氧耐力
下载PDF
乳酸阈在皮划艇项目有氧能力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田中 崔书强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乳酸阈在皮划艇项目有氧能力监控中的应用方法。方法:以13名国家皮划艇队1000m组男子皮艇(7人)和划艇运动员(6人)为研究对象,在皮划艇航道水面上分别完成4级递增负荷的1000m划船测试,记录成绩、心率、乳酸、风速和水温,以4mmo... 目的:探讨乳酸阈在皮划艇项目有氧能力监控中的应用方法。方法:以13名国家皮划艇队1000m组男子皮艇(7人)和划艇运动员(6人)为研究对象,在皮划艇航道水面上分别完成4级递增负荷的1000m划船测试,记录成绩、心率、乳酸、风速和水温,以4mmol/L乳酸对应的船速(m/s)为乳酸阈速度,同时测试晨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和血尿素,以上述方法对国家皮划艇队伦敦奥运年训练周期进行了6次系统监控。结果:乳酸阈速度与皮划艇专项成绩密切相关(男子皮艇r=-0.889,P=0.018;男子划艇r=-0.951,P=0.004),在对不同测试日风速、水温进行校正及机能状态的比较后,发现不同训练周期,皮划艇运动员乳酸阈速度呈现明显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训练敏感性。结论:乳酸阈速度适于监控皮划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变化,但需要对测试条件和实验对象的机能状态进行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划艇 乳酸 有氧能力 监控
下载PDF
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足球运动员康科尼测试中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选取及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立 王仁纲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53,56,共5页
研究目的 :1)应用场地康科尼测试方法寻找足球运动员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行性 ;2 )分析康氏测试心率拐点与乳酸阈拐点对应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验证康氏测试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靠... 研究目的 :1)应用场地康科尼测试方法寻找足球运动员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行性 ;2 )分析康氏测试心率拐点与乳酸阈拐点对应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验证康氏测试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靠性。结果证明 ,在康氏测试中 85 %受试者都出现心率拐点 ,完成距离最短者心率拐点偏左、中长者居中、最长者偏右 ,相对应的乳酸阈速度正好低于心率拐点速度一个等级 ,但该两种速度之间并未出现不规则变化差异 ,且高度相关。选取康氏测试心率拐点速度进行 2 4 min匀速运动受试者平均乳酸值显示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表明可用于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但大于 180次 /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康科尼测试 乳酸 无氧
下载PDF
“个体乳酸阈”与“无氧阈”术语之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焦芳钱 郭层城 +1 位作者 任涵 李洁 《四川体育科学》 1997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无氧阈”与“个体乳酸阈”两个术语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论述了“无氧阈”术语之不足,提出了以“个体乳酸阈”一词替代“无氧阈”一词。
关键词 无氧 个体乳酸 氧债
下载PDF
个体乳酸阈标志的有氧能力可训练性相关的尿游离miRNA表达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英樱 李岩 徐思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4,191,共8页
miRNA参与调控运动性适应基本生理过程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其调控模式影响适应能力,导致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个体差异。尿游离miRNA(UCF-miRNA)表达谱与组织miRNA密切相关,但不清楚其与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具体关联,因而无法用于运动员选材... miRNA参与调控运动性适应基本生理过程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其调控模式影响适应能力,导致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个体差异。尿游离miRNA(UCF-miRNA)表达谱与组织miRNA密切相关,但不清楚其与运动能力可训练性的具体关联,因而无法用于运动员选材和个性化训练。依据UCF-miRNA表达谱特征与有氧运动能力可训练性水平的关系,构建关联模型用于运动员选材和训练。采用k-means法对76名男性足球队员14周有氧训练前后个体乳酸阈(ILT)变化率做聚类分析,将研究对象分为对训练的高敏感型组(HR组)和普通敏感型组(CR组)。提取和分析HR组UCF-miRNAs表达谱及模式特征。结果发现:11个在功能上与运动性适应调控相关的UCF-miRNAs构成的特异性表达差异谱与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的ILT提高率表型有关联,其模式特征与良性运动性适应的生理反应特征一致。得出结论:运动性适应UCF-miRNAs特征性表达谱模式与有氧运动能力的可训练性存在关联并反映其适应生理特点及状态,可用来早期预测有氧运动能力发展潜力、评价训练效果/竞技状态和早期诊断运动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乳酸 有氧运动能力 尿游离miRNA 可训练性 关联模型 运动性适应 运动员选材 个体化训练
下载PDF
最大乳酸稳态是无氧阈的金标准测试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博 刘一平 +3 位作者 郭晨 王涛 徐云丽 黎涌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5-566,共12页
最大乳酸稳态(maximal lactate steady state,MLSS)是持续运动中血乳酸产生与利用的最高平衡状态。尽管长期以来MLSS测试被视为无氧阈的金标准测试,但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回顾了MLSS的历史和生理学特征,梳理了MLSS面临的... 最大乳酸稳态(maximal lactate steady state,MLSS)是持续运动中血乳酸产生与利用的最高平衡状态。尽管长期以来MLSS测试被视为无氧阈的金标准测试,但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回顾了MLSS的历史和生理学特征,梳理了MLSS面临的质疑和替代测试的有效性。MLSS测试方案中的恒定负荷持续时间和稳态血乳酸的判定标准均缺少充足的生理学依据,MLSS测试方案可能会系统性地高估测试结果。MLSS测试作为无氧阈的金标准测试尚存在不足,但比较MLSS与其他无氧阈测试结果发现,替代测试的相关性较高但一致性不足,且未发现可以替代MLSS测试血乳酸的指标。未来研究应先尝试明确无氧阈的定义与内涵,寻找更加简便的测试方案和无创的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乳酸稳态 无氧 乳酸 耐力
下载PDF
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行性研究及与RPE等级值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立 郭永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6-88,116,共4页
本研究证明 ,VIATmax能较好地产生 ML SS;RPE等级值“1 3~ 1 5”能够反映 MLSS时的机能变化 ;VIATmax可自我控制和调节。
关键词 运动生理 个体无氧最大速度 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RPE等级值
下载PDF
乳酸阈训练对蹼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建华 黎珍 杨尚春 《贵州体育科技》 2002年第3期35-37,共3页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具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所获训练效果显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乳酸 有氧耐力训练 训练效果 无氧训练 强度训练 训练方式 纵向观察 影响 心肺功能
下载PDF
最大乳酸稳定状下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选取及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1-56,72,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1)采用递增工作强度以简便方法寻找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VIATmax),并测试其可靠性和准确性;(2)找出能有效评定和监督VIATmax的生理指标;(3)研究受试者主观寻找并控制VIATmax的可能性。研究发现:(1)一次性递增强度跑台运动... 本研究的目的:(1)采用递增工作强度以简便方法寻找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VIATmax),并测试其可靠性和准确性;(2)找出能有效评定和监督VIATmax的生理指标;(3)研究受试者主观寻找并控制VIATmax的可能性。研究发现:(1)一次性递增强度跑台运动产生的乳酸阈和通气阈双重拐点结合,可作为判断VIATmax的简便可靠方法;(2)VO_2max速度和伴有较低心率的VO_2max相对值是评定VIATmax的有效指标;(3)VIATmax可以被受试者或运动员感知,并能在运动中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无氧最大速度 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下载PDF
高原(2260m)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乳酸阈和最大氧耗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俊民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247-249,共3页
采用实验室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和运动现场血乳酸的测定,研究了高原(2260m)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乳酸阈及最大氧耗量。结果发现,通气无氧阈时的氧耗量为2.03l/min,功率为131.4W;乳酸阈(以运动速... 采用实验室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和运动现场血乳酸的测定,研究了高原(2260m)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乳酸阈及最大氧耗量。结果发现,通气无氧阈时的氧耗量为2.03l/min,功率为131.4W;乳酸阈(以运动速度表示)为33.0km/h。通气无氧阈时对应的心率(137次/min)低于乳酸阈的心率(153次/min)。最大氧耗量的绝对值(2.8l/min)和相对值(47.4ml/kg.min)分别比平原运动员低22.2%和22.9%,但与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测试值(2.8l/min)比较,高原与平原运动员最大氧耗量的差异消失。在相同氧耗量(2.8l/min)条件下运动时,高原运动员完成的功率(251W)低于平原运动员(27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自行车运动 通气无氧 乳酸 最大氧耗量
下载PDF
运用乳酸阈功率评估赛艇运动员比赛前后有氧能力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世雷 王玉新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第4期42-45,共4页
在3个不同阶段(赛前1周、赛后1周及赛后3周)通过多级负荷测试评价赛艇运动员的有氧水平,结果发现:比赛使运动员的心率(HR)与血乳酸(Bla)曲线明显左移,P 4(4 mmol/L血乳酸对应的功率)下降了5.1%;恢复3周后,运动员的HR与Bla曲线明显右移,... 在3个不同阶段(赛前1周、赛后1周及赛后3周)通过多级负荷测试评价赛艇运动员的有氧水平,结果发现:比赛使运动员的心率(HR)与血乳酸(Bla)曲线明显左移,P 4(4 mmol/L血乳酸对应的功率)下降了5.1%;恢复3周后,运动员的HR与Bla曲线明显右移,P 4提升了3.4%。结论:比赛使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下降,3周的恢复训练不足以使运动员恢复到之前的有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运动员 乳酸 有氧能力 递增负荷测试
下载PDF
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乳酸阈、通气阈、心率偏离点一致性研究
17
作者 孔海军 翟德强 +2 位作者 马荣 朱元宝 李新龙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2期85-95,共11页
目的:探讨世居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改良Conconi测试中心率偏离点(Heart Rate Deflection Point,HRDP)、通气阈(Ventilatory Threshold,VT)与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LT)相关指标间的一致性,为世居高原、亚高原中学生有氧耐力训练提... 目的:探讨世居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改良Conconi测试中心率偏离点(Heart Rate Deflection Point,HRDP)、通气阈(Ventilatory Threshold,VT)与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LT)相关指标间的一致性,为世居高原、亚高原中学生有氧耐力训练提供简便、无创、普及性的评估手段。方法:以113名世居3200 m高原(High altitude group,Hi组)、120名世居1230 m亚高原(Sub-high altitude group,SubHi组)及120名世居200 m平原(Control group,Con组)13~18岁学生为受试者,采用改良版Conconi测试(8级,3min/级,6 m·s^(-1)为起始,组间间歇1 min),收集受试者各负荷运动即刻心率、血乳酸、肺通气数据,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评价一致性。结果:各组受试者在Conconi测试中均出现LT、VT、HRDP现象,SubHi组男、女生均呈现LT延迟现象;女生VT1(第一通气阈)及VT2(第二通气阈)出现时间均早于男生;男生HRDP_(speed)高于女生,SubHi组HRDP_(speed)高于Con组及Hi组,低龄组受试者HRDP_(speed)低于高龄组。Pearson分析显示,各海拔组、不同性别受试者LT、VT、HRDP间均存在显著关联(r≥0.50,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各组、不同性别受试者加权κ值均>0.60,观察样本落在一致性范围外的散点小于观察样本总量的1%,均值偏差趋于零,LT、VT、HRDP相关指标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改良Conconi测试中LT、VT、HRDP具有较高相关性与一致性,因此Conconi测试HRDP可以作为世居高原、亚高原13∼18岁学生无氧阈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Conconi运动 中学生 海拔高度 乳酸 通气 心率偏离点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乳酸无氧阈和通气无氧阈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晓明 刘洵 +4 位作者 王一春 蒋戈利 刘文红 李桂香 张一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1225,共3页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氧的供需关系便发生了改变。此时,无氧代谢供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后有较多的乳酸生成[1]。Sjodin&Jacobs将这一血乳酸堆积的开始称为乳酸无氧阈[2]。在运动的开始阶段,通气量的增加与摄...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氧的供需关系便发生了改变。此时,无氧代谢供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后有较多的乳酸生成[1]。Sjodin&Jacobs将这一血乳酸堆积的开始称为乳酸无氧阈[2]。在运动的开始阶段,通气量的增加与摄氧量和心率的增加呈线性函数关系,直至达到50%-70%最大摄氧量或60%-80%最大心率,之后通气量呈指数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无氧 冠心病患者 乳酸 递增负荷运动 最大摄氧量 函数关系 最大心率 运动强度
下载PDF
不同训练程度青少年的血乳酸一强度曲线以及无氧阈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震亨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一) 随着人体工作强度的逐渐增加,体内乳酸也先慢后快地堆积起来,乳酸开始迅速增加时的运动强度我们称为无氧阈。wasserman1973年对无氧阈有过如下定义:“无氧阈即为在代谢酸中毒和伴随而来的气体交换发生变化时的工作水平或耗氧水平... (一) 随着人体工作强度的逐渐增加,体内乳酸也先慢后快地堆积起来,乳酸开始迅速增加时的运动强度我们称为无氧阈。wasserman1973年对无氧阈有过如下定义:“无氧阈即为在代谢酸中毒和伴随而来的气体交换发生变化时的工作水平或耗氧水平”。我们认为,无氧阈可以看作是引起血乳酸急剧升高的最小强度,它是体内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的转折点。小于该强度,有氧代谢占优势;大于该强度则血乳酸急剧上升,无氧酵解占优势。金特曼认为,当血乳酸超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无氧 训练程度 最大吸氧量 排球运动员 有氧代谢 少年中长跑运动员 有氧能力 运动强度 无氧酵解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对稳定期冠心病男性患者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嘉玮 陈啸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708-71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对稳定期冠心病男性患者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57名冠心病稳定期男性患者按照患者运动意愿分为对照组(10例)、负荷递增运动康复组(25例)、一般运动强度康复组(22例),比较3组的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对稳定期冠心病男性患者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57名冠心病稳定期男性患者按照患者运动意愿分为对照组(10例)、负荷递增运动康复组(25例)、一般运动强度康复组(22例),比较3组的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结果干预前后对照组的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递增运动康复组和一般运动强度康复组患者干预后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负荷递增运动康复组和一般运动强度康复组的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负荷递增运动康复组和一般运动强度康复组的乳酸无氧阈和运动耐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般运动强度干预和负荷递增运动干预均能较静息状态提高冠心病稳定期男性患者的运动耐量和乳酸无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乳酸无氧 运动治疗 运动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