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3
1
作者
刘丹
王晓红
+5 位作者
张小彬
闫晶
杨小娟
刘勤富
孙婷
杨晓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6-742,共7页
目的分析ICU内脓毒症及非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脓毒症患者10例(脓毒症组)、同期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内未并发脓毒症的患...
目的分析ICU内脓毒症及非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脓毒症患者10例(脓毒症组)、同期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内未并发脓毒症的患者10例(非脓毒症组)以及健康人10例(对照组)。采集脓毒症、非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后2 d内的粪便标本,健康对照组为随机粪便样本,运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记录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患者入ICU第1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呈下降趋势,β多样性显示菌群结构均存在差异,且个体差异性更加明显。在菌门水平,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患者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均明显下降(P=0.013、0.028)、变形菌门比例升高(P=0.017、0.026),而梭杆菌门仅在非脓毒症组比例升高(P<0.01)。在菌属水平,非脓毒症、脓毒症患者均可见有益共生菌属比例均下降,如瘤胃球菌属(P=0.045、0.026)、假丁酸弧菌属(P=0.009、<0.01)、厌氧棒状菌属(P=0.011、0.003)、粪球菌属(P=0.045、0.011)、考拉杆菌属(P=0.008、0.022)、罕见小球菌属(P=0.006、0.026)。而乳酸杆菌属、多尔菌属、粪杆菌属、罗斯菌属、布劳特菌属在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均呈下降趋势,但乳酸杆菌属仅在非脓毒症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多尔菌属、粪杆菌属、罗斯菌属、布劳特菌属仅在脓毒症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7、0.038、0.002和0.017)。非脓毒症组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梭杆菌属、放线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链球菌属等条件致病菌比例升高(P分别为0.001、0.019、0.011和0.014),而致病葡萄球菌属(P=0.035、0.006)、肠球菌属(P=0.001、0.001)、厌氧球菌属(P=0.006、0.006)、芽孢杆菌属(均P<0.01))在非脓毒症、脓毒症组比例均升高。结论ICU内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均发生了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多样性下降、菌群结构改变、专性厌氧菌减少而兼性厌氧菌增多、有益共生菌减少而机会致病菌增多,且致病菌属可成为主要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16S
RRNA
菌群紊乱
菌群多样性
有益菌属
致病菌
属
原文传递
题名
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3
1
作者
刘丹
王晓红
张小彬
闫晶
杨小娟
刘勤富
孙婷
杨晓军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物样本库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6-742,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400605).
文摘
目的分析ICU内脓毒症及非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脓毒症患者10例(脓毒症组)、同期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内未并发脓毒症的患者10例(非脓毒症组)以及健康人10例(对照组)。采集脓毒症、非脓毒症组患者入住ICU后2 d内的粪便标本,健康对照组为随机粪便样本,运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记录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患者入ICU第1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呈下降趋势,β多样性显示菌群结构均存在差异,且个体差异性更加明显。在菌门水平,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患者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均明显下降(P=0.013、0.028)、变形菌门比例升高(P=0.017、0.026),而梭杆菌门仅在非脓毒症组比例升高(P<0.01)。在菌属水平,非脓毒症、脓毒症患者均可见有益共生菌属比例均下降,如瘤胃球菌属(P=0.045、0.026)、假丁酸弧菌属(P=0.009、<0.01)、厌氧棒状菌属(P=0.011、0.003)、粪球菌属(P=0.045、0.011)、考拉杆菌属(P=0.008、0.022)、罕见小球菌属(P=0.006、0.026)。而乳酸杆菌属、多尔菌属、粪杆菌属、罗斯菌属、布劳特菌属在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均呈下降趋势,但乳酸杆菌属仅在非脓毒症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多尔菌属、粪杆菌属、罗斯菌属、布劳特菌属仅在脓毒症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7、0.038、0.002和0.017)。非脓毒症组患者肠道菌群中的梭杆菌属、放线菌属、消化链球菌属、链球菌属等条件致病菌比例升高(P分别为0.001、0.019、0.011和0.014),而致病葡萄球菌属(P=0.035、0.006)、肠球菌属(P=0.001、0.001)、厌氧球菌属(P=0.006、0.006)、芽孢杆菌属(均P<0.01))在非脓毒症、脓毒症组比例均升高。结论ICU内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均发生了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多样性下降、菌群结构改变、专性厌氧菌减少而兼性厌氧菌增多、有益共生菌减少而机会致病菌增多,且致病菌属可成为主要菌属。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
16S
RRNA
菌群紊乱
菌群多样性
有益菌属
致病菌
属
Keywords
Sepsis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Gut microbiota
16S rRNA
Microbial dysbosis
Microbial diversity
Beneficial genus
Pathogenic genus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的临床研究
刘丹
王晓红
张小彬
闫晶
杨小娟
刘勤富
孙婷
杨晓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