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校东北区两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有肩石斧
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1期92-92,共1页
我校历史系三年级同学祖占魁,放一九五四年四月十一日在校内东北区发现有肩石斧一件. 一九五五年四月八日,历史系一年级同学马东明又在同一地区内发现第二件大致同型的石斧一件. 这两次发现,不仅鼓舞了历史系同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有肩石斧 东北区 历史系 器时代 发现 九五 同学 校内 学习兴趣 同型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有肩石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平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16,共7页
我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内涵比较简单,它与该地闻名遐迩的旧石器文化和灿烂多姿的青铜文化相比,显然逊色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田野考古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缺乏典型遗址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与这一地区遗址文化层较薄,包... 我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内涵比较简单,它与该地闻名遐迩的旧石器文化和灿烂多姿的青铜文化相比,显然逊色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田野考古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缺乏典型遗址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与这一地区遗址文化层较薄,包含的遗物和遗迹都不甚丰富有关。因此,探讨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要解剖典型遗址,又要重视一些散见遗物的整理与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有限的资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器时代文化 器时代晚期 器时代遗址 有肩石斧 考古学文化 田野考古 青铜文化 器文化 考古调查
下载PDF
从石铲遗存看桂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农业 被引量:2
3
作者 覃彩銮 《农业考古》 1984年第2期60-65,共6页
广西位于我国的南疆,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南部地区,发现了一批文化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出土了大批的铲形石器(暂名石铲)。这些石铲数量众多,形制多样,分布地域广阔,造型美观... 广西位于我国的南疆,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南部地区,发现了一批文化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出土了大批的铲形石器(暂名石铲)。这些石铲数量众多,形制多样,分布地域广阔,造型美观独特,制作技术精良,为其它省区所罕见,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这些石铲遗存的发现,引起了我国考古和民族学界的关注,它为我们探讨新石器时代晚期桂南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南地区 器时代晚期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 遗存 器时代早期 地方民族特色 有肩石斧 广西地区
下载PDF
台湾石器时代遗物的研究(人类博物馆1955年研究报告之一) 被引量:27
4
作者 林惠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5年第4期135-155,共21页
一、考察采集的经过由中国史籍记载可以推知台湾也曾有过石器时代(详见下文推论节),其时的土著还只能用石制作生产工具如石锄石箭镞等;其後因中国大陆上的汉人陆续迁入台湾,土著受了影响,方才进入铁器时代。台湾石器时代的终止是比较迟... 一、考察采集的经过由中国史籍记载可以推知台湾也曾有过石器时代(详见下文推论节),其时的土著还只能用石制作生产工具如石锄石箭镞等;其後因中国大陆上的汉人陆续迁入台湾,土著受了影响,方才进入铁器时代。台湾石器时代的终止是比较迟的,但至少也在一千数百年前。在没有文字的土著民族看来,已是太久远了,故对於石器时代的祖先历史已不能记忆,而石器时代的遗物也不曾保存到现在。因此台湾的石器时代遗物也像文化早开的地方一样,都须由土内发现。台湾石器时代遗物的发现始自1897年,其后陆续发现不少,所得遗物以石器为最多,此外有陶器骨器贝器人骨等。遗物除送到日本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时代遗址 器文化 博物馆 有肩石斧 台湾 遗物 陶器 原始文化 陶片 土著民族
下载PDF
并非永恒的空间──百越及其后裔地理分布动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1-56,共6页
并非永恒的空间──百越及其后裔地理分布动态研究王文光对百越民族群体及其后裔的地理分布,古今学者皆有所论。《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一观点给中外百越民族史研究... 并非永恒的空间──百越及其后裔地理分布动态研究王文光对百越民族群体及其后裔的地理分布,古今学者皆有所论。《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一观点给中外百越民族史研究者以极大的影响,故后人多沿此说。林惠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群体 地理分布 分布区 百越民族 有肩石斧 群体分布 伊洛瓦底江 河姆渡文化 中原汉文化 华夏族
下载PDF
圆山文化初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允 《东南文化》 CSSCI 1989年第3期120-124,109,共6页
台湾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台北市(?)山贝丘的发现与发掘而开始的.此后,虽然中、南部史前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日益增多,史前文化的时限内涵和空间分布都有延长和扩大,但以圆山贝丘为代表的圆山文化仍为台湾北部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 台湾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台北市(?)山贝丘的发现与发掘而开始的.此后,虽然中、南部史前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日益增多,史前文化的时限内涵和空间分布都有延长和扩大,但以圆山贝丘为代表的圆山文化仍为台湾北部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圆山文化并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鉴于此, 笔者企图利用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丘 陶文化 张光直 史前文化 台北 台湾史 文化层 原始社会考古 有肩石斧 史前遗址
下载PDF
东南亚史前文化述略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民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21-30,共10页
东南亚这一名称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最初出现在一八三九年美国牧师哈瓦杜·玛鲁可姆的著作《东南亚之旅》一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一九四三年八月,同盟国在锡兰成立“东南亚司令部(SOuth-east Asia Command)”以后,才被人们... 东南亚这一名称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最初出现在一八三九年美国牧师哈瓦杜·玛鲁可姆的著作《东南亚之旅》一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一九四三年八月,同盟国在锡兰成立“东南亚司令部(SOuth-east Asia Command)”以后,才被人们广泛使用。所谓“东南亚(South-east Asia),”既不是一个政治区划概念,也不是一个文化区划概念,现在“使用这个名称仅只是为了方便”。在地理上,主要是指位于亚洲东南部、在半岛和海岛上的越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地区 史前文化 和平文化 有肩石斧 器时代晚期 菲律宾 越南北部 器时代文化 马来西亚 半岛地区
下载PDF
论汉代以前云南内地的百越部落 被引量:3
8
作者 江应樑 刘小兵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61-68,共8页
“越”是古代我国南方的一大族系。早在商代初年就与商朝有往来,《逸周书·伊尹朝献》载,商汤时伊尹为四方令,正东有越、沤,正南有瓯、桂等献方物。《王会》也说有东越、瓯人、于越等入献。瓯(沤),桂等都是越的别称。越族部落众多... “越”是古代我国南方的一大族系。早在商代初年就与商朝有往来,《逸周书·伊尹朝献》载,商汤时伊尹为四方令,正东有越、沤,正南有瓯、桂等献方物。《王会》也说有东越、瓯人、于越等入献。瓯(沤),桂等都是越的别称。越族部落众多而又分布广泛,故而名称也繁多。如称“于越”,《春秋》定五年经:“于越入吴”。是分布在浙江境内的越族部落。“扬越”,《战国策·秦策三》:“吴起……南攻扬越”,《史记·南越传》:“秦时已并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文化 百越 部落 云南 昆明族 滇池地区 焚人 滇人 滇国 有肩石斧
下载PDF
云南古代的“百越”民族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增祺 《云南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49-53,110,共6页
秦汉时期,越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其种类繁多,互不统属,所以称“百越”或“百粤”。由于越人比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落后,被视为“不受正朔”的蛮夷。 关于古越人的族源问题,《史记》、《汉书》诸文献皆云:“少康之后”,即越人... 秦汉时期,越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因其种类繁多,互不统属,所以称“百越”或“百粤”。由于越人比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落后,被视为“不受正朔”的蛮夷。 关于古越人的族源问题,《史记》、《汉书》诸文献皆云:“少康之后”,即越人最早渊源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这大概是越人的附托之词,或者是一些汉族文人的猜测,我国近代少数民族中亦不乏见此类传说。颜师古在《汉书注》中已纠正了上述错误,他明确指出:“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 崩龙族 傣族 民族 云南南部 有肩石斧 “昆明” 滇池 文化遗物 滇西南地区
下载PDF
如何理解“百越”共同文化习俗
10
作者 黄增庆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S1期137-146,共10页
“百越”最初是我国东南地区在历史上的民族的概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无所谓“百越”,直到战国秦汉之际,随着中原统治阶级的伸入,才出现“百越”这一概念。所以《汉书·地理志》载:“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颜师古注:“臣瓒曰... “百越”最初是我国东南地区在历史上的民族的概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无所谓“百越”,直到战国秦汉之际,随着中原统治阶级的伸入,才出现“百越”这一概念。所以《汉书·地理志》载:“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颜师古注:“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尽少康之后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习俗 有肩石斧 百越族 少数民族 各民族 铜鼓 互相影响 东南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 地理环境
下载PDF
试论百越文化的差异性
11
作者 王克旺 《东南文化》 198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许多不同民族的泛称,它们之间渊源关系极为复杂,因此,在考证百越文化特征共性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其文化差异性。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百越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如几何印纹陶文化,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干栏式建筑,... 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许多不同民族的泛称,它们之间渊源关系极为复杂,因此,在考证百越文化特征共性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其文化差异性。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百越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如几何印纹陶文化,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干栏式建筑,文身断发,悬棺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文化 文化特征 几何印纹陶 文化差异性 有肩石斧 悬棺葬 渊源关系 百越民族 干栏式建筑 史学界
下载PDF
略论台湾文学中的民族文化基因(摘录)
12
作者 黄重添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1年第2期43-44,共2页
台湾文学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是有其内外原因的。 从母体文化的历史渊源看。早在古代原始文化时期,台湾文化就属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据史学界的考古发现,台湾原始社会文化遗址遍及全岛各地,主要有长滨文化、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 台湾文学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是有其内外原因的。 从母体文化的历史渊源看。早在古代原始文化时期,台湾文化就属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据史学界的考古发现,台湾原始社会文化遗址遍及全岛各地,主要有长滨文化、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和风鼻头文化。而从这四个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与湖北、广西、江西及东南亚沿海出土的文物都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如以台北盆地为中心的圆山文化,主要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与少许的青铜器,其中以石器的有段石锛与有肩石斧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中华民族文化 台湾新文学 基因 大陆 台湾同胞 有肩石斧 长滨文化 原始社会文化 文化契机
下载PDF
广西百色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乃汉 覃彩銮 《考古》 1986年第7期607-613,622,共8页
1982年5—7月,我队和百色地区文化部门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对百色地区十二个县进行了一次文物普查,发现了一批文物。现将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部分简介如下。一、地理概况百色地区位于广西西北部。西、北两面,分别与云南、贵州毗邻,西... 1982年5—7月,我队和百色地区文化部门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对百色地区十二个县进行了一次文物普查,发现了一批文物。现将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部分简介如下。一、地理概况百色地区位于广西西北部。西、北两面,分别与云南、贵州毗邻,西南和越南接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地区 器时代遗址 文化遗存 贝丘遗址 有肩石斧 绳纹陶片 磨制 文化堆积 打制 公社
原文传递
云南麻栗坡县小河洞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兴永 邱宣充 《考古》 1983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1975年3月,云南省麻栗坡县科委在该县域区小河洞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同年7月,我们对小河洞堆积物进行清理,证明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这是滇东南广大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洞穴地质小河洞位于麻栗坡县城畴阳河西岸... 1975年3月,云南省麻栗坡县科委在该县域区小河洞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同年7月,我们对小河洞堆积物进行清理,证明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这是滇东南广大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洞穴地质小河洞位于麻栗坡县城畴阳河西岸约150米处的小河边上,洞口位置与畴阳河第二级阶地后缘相当,高出畴阳河约6米(图一)。洞穴宽平,洞口朝东南开,方向为130°。原洞口为崩塌物堵塞,仅有一洞口供小河水流出(暗河)。后因施工,将洞口清理。原洞口高2米,宽8米,深在1公里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时代遗址 洞穴遗址 麻栗坡县 有肩石斧 首次发现 文化层 滇东南 洞口位置 云南省 玄武岩
原文传递
云南思茅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桂枢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769-780,共12页
云南省思茅地区于1983年5月初成立了文物普查办公室,抽调地县文化干部13人,在省文物工作队邱宣充、阚勇、何金龙三位同志指导下,分三个普查组于5月至8月,在澜沧、西盟、孟连、墨江、普洱、思茅、江城、景谷八县进行了文物普查。1984年8... 云南省思茅地区于1983年5月初成立了文物普查办公室,抽调地县文化干部13人,在省文物工作队邱宣充、阚勇、何金龙三位同志指导下,分三个普查组于5月至8月,在澜沧、西盟、孟连、墨江、普洱、思茅、江城、景谷八县进行了文物普查。1984年8月至9月,又在镇沅、景东二县进行了普查,此后各县又陆续作了补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地区 器时代遗址 采集 有肩石斧 地点 澜沧县 澜沧江 梯形 景谷县 普查
原文传递
云南龙陵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16
作者 王锦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南隔怒江与缅甸一水相依。1986年冬季,县文物普查小组,先岳在本县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调查,发现史前遗址8处,文化采集点30处(见附表)。1987年冬季至1988年春季,保山地区文管所又两次派专人下来配合县文管...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南隔怒江与缅甸一水相依。1986年冬季,县文物普查小组,先岳在本县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调查,发现史前遗址8处,文化采集点30处(见附表)。1987年冬季至1988年春季,保山地区文管所又两次派专人下来配合县文管所对其中的船口坝、大花石、马鞍山、烧炭田坡、豆地坪五处史前文化遗址进行了重点复查(图一),现将复查情况,简报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时代遗址 龙陵县 有肩石斧 采集点 史前遗址 保山地区 马鞍山 刮削器 文化遗址 梯形
原文传递
云南云县忙怀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被引量:15
17
《考古》 1977年第3期176-177,214+228,共4页
1973年12月,云县忙怀公社社员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这个遗址。其后,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的同志在云县、景东澜沧江两岸发现类似的遗址多处。1974年6月,我队进行了调查。一、地层堆积忙怀位于云县以东48公里,距顺甸河(又名罗闸河)与... 1973年12月,云县忙怀公社社员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这个遗址。其后,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的同志在云县、景东澜沧江两岸发现类似的遗址多处。1974年6月,我队进行了调查。一、地层堆积忙怀位于云县以东48公里,距顺甸河(又名罗闸河)与澜沧江交汇处2公里(图一)。公社所在地紧靠顺甸河北岸,遗址在忙怀村东的半山腰上,分二个地点:第一地点名旧地基,位于忙怀村东,背靠陡岩,面向深沟;东西长130、南北宽120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时代遗址 澜沧江 有肩石斧 云县 地基 云南省 农田基本建设 层堆积 交汇处 调查
原文传递
广东南海西樵山出土的石器 被引量:8
18
作者 莫稚 《考古学报》 1959年第4期1-15,98-103,共21页
1955年10月初,中山大学地理系教师黄玉昆带领二年级学生前往南海县西樵山进行地质实习,在山的东、西麓发现了部分打制石器;同年10月21日,中山大学由梁钊韬、方瑞廉、李见贤组成一个调查组,和广东省博物馆由梁明燊、彭如策另组成一个调查... 1955年10月初,中山大学地理系教师黄玉昆带领二年级学生前往南海县西樵山进行地质实习,在山的东、西麓发现了部分打制石器;同年10月21日,中山大学由梁钊韬、方瑞廉、李见贤组成一个调查组,和广东省博物馆由梁明燊、彭如策另组成一个调查组,分别到上述地方进行了为时3天的调查,发现了石器地点9处,并由中山大学调查组根据他们所获得的资料,编写成广东南海县西樵山石器的初步调查一文,在中山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内发表;1958年12月14日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南海县文教局派至维、黎金、关沃培等8同志组成一个调查组,复到上述地点进行了为时4天的复查,除采集了大量的石器之外,还新发现了有极为丰富文化遗物的第十、第十一地点两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樵山 刮削器 南海 二次加工 出土 有肩石斧 陶文化 磨裂 加工痕迹
原文传递
雅安石器调查记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达议 《文物》 1958年第1期48-49,共2页
一九五四年三月,驻雅安市某解放军后勤部在沙溪村汉墓土堆上取土填操场,发现石器(石锄或称有肩石斧)两件;六月又在沙溪村汉墓附近的地表上发现石器十多件;一九五五年二月斗胆村贮木场附近,在开垦荒地(乱坟地)时又发现有石器。当时原西... 一九五四年三月,驻雅安市某解放军后勤部在沙溪村汉墓土堆上取土填操场,发现石器(石锄或称有肩石斧)两件;六月又在沙溪村汉墓附近的地表上发现石器十多件;一九五五年二月斗胆村贮木场附近,在开垦荒地(乱坟地)时又发现有石器。当时原西康省文化处曾派人前往了解,知道这些石器都是在地表面上发现的,据在贮木场工作的一位黄同志谈,当时还发现有两个骨质的东西,一个像针,一个像箭头,可惜把它扔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肩石斧 雅安市 雅安地区 汉墓 地表面 贮木场 沙溪 后勤部 土堆
原文传递
云南发现的有段石(石奔) 被引量:6
20
作者 葛季芳 《考古》 1978年第1期68-69,共2页
有段石(石奔)是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据已发现的地点,有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台湾、香港等地,而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比较少见。十多年来,云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里,陆续已有发现,但过去都... 有段石(石奔)是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据已发现的地点,有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台湾、香港等地,而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比较少见。十多年来,云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里,陆续已有发现,但过去都将它误认为是一般石(石奔)和有肩石斧;或者有的遗址经调查,虽发现了有段石(石奔),也没有及时给予报导。因此,有必要将云南发现的有段石(石奔)介绍出来,以供研究参考。1.江川头咀山遗址 1961年1月,在江川星云湖周围调查时,于螺丝山、光山、头咀山山脚,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三处。在遗址螺丝壳堆积层的表土,采集了部份泥质粗红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片。泥质粗红陶器壁夹有谷壳和谷穗芒的痕迹,它们的陶质、花纹、器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时代遗址 器时代文化遗址 东南地区 云南 有肩石斧 地区比较 星云湖 发现 重要特征 红陶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