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操治国 汪天平 +4 位作者 吴维铎 王恩木 章乐生 朱磊 汪峰峰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年第3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安徽省有钉螺无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简称"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4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只,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在实... 目的研究安徽省有钉螺无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简称"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为制定该类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4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只,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在实验室内进行钉螺群体感染,两组钉螺与毛蚴比例分别为1∶20和1∶40,感染时间为4小时,感染时的温度为24~28℃。以同样方法感染该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宣城市有螺有病地区钉螺作为对照。感染后将钉螺置于室内常温下饲养60天,观察有螺无病地区和有螺有病地区钉螺感染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在1∶20(钉螺/毛蚴)组和1∶40(钉螺/毛蚴)组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均未能成功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而有螺有病区钉螺感染率分别为5.89%(2/51)和16.67%(7/42),且两组中有螺有病区钉螺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观察期结束时,在1∶20(钉螺/毛蚴)组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有螺有病地区钉螺死亡率分别为77%(154/200)和74.5%(149/200),两地钉螺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661,P>0.05);在1∶40(钉螺/毛蚴)组中,两地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1%(162/200)和78%(156/200),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7,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中有螺无病地区钉螺未能成功感染日本血吸虫毛蚴,但今后仍需加强有螺无病地区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螺无病地区 日本血吸虫 易感性
下载PDF
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日本血吸虫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操治国 汪天平 +7 位作者 张世清 王恩木 姚光秀 方国仁 章乐生 朱磊 杨卫平 郭见多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日本血吸虫的相容性,探索有螺无病地区形成的原因。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6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0只。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进行钉螺群体感染,两组钉螺与毛蚴比例分别... 目的研究安徽省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与日本血吸虫的相容性,探索有螺无病地区形成的原因。方法采集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6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0只。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本省日本血吸虫毛蚴进行钉螺群体感染,两组钉螺与毛蚴比例分别为1∶20和1∶40。以相同方法感染铜陵县的肋壳钉螺和泾县的光壳钉螺作为对照。感染后将钉螺置于室内22~24℃温度下饲养90d,观察各组钉螺感染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在1∶20组和1∶40组中,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均未能被日本血吸虫成功感染,而铜陵县的肋壳钉螺和泾县的光壳钉螺均感染成功。至观察期结束时,无论是自然死亡率还是感染后死亡率,铜陵县的肋壳钉螺均显著低于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钉螺和泾县的光壳钉螺(均P<0.05),而后两地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当地钉螺与日本血吸虫不相容可能是宁国市有螺无病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螺无病地区 日本血吸虫 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