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全知视角下波特小说《老人》的叙事功能浅析
1
作者 田然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67-168,共2页
20世纪美国文坛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一生发表的作品为数不多,但是几乎篇篇堪称佳作,获得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赞誉。由于其高超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几十年来对波特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学术规范并... 20世纪美国文坛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一生发表的作品为数不多,但是几乎篇篇堪称佳作,获得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赞誉。由于其高超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几十年来对波特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学术规范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借助叙事学理论,结合波特的短篇小说作品对其有限全知视角进行探讨,同时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波特的代表性小说作品,以此来揭示其作品的审美意蕴及其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有限全知视角 《老人》
下载PDF
交错的时空——从《围城》看有限全知视角的时间拼贴特征
2
作者 何彬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13,共4页
有限全知视角的特征之一是叙述者自限眼光聚焦于人物进行叙述,从而导致叙述声音和叙事眼光分离,又因二者分属于文本时间中的叙述者和故事时间中的人物而造成两种时间关系并置交错。这种从时序、时距、频率等形态中体现出来的时间的拼贴... 有限全知视角的特征之一是叙述者自限眼光聚焦于人物进行叙述,从而导致叙述声音和叙事眼光分离,又因二者分属于文本时间中的叙述者和故事时间中的人物而造成两种时间关系并置交错。这种从时序、时距、频率等形态中体现出来的时间的拼贴并置成为有限全知视角的又一重要特征,对文本的叙述和阅读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想通过对《围城》的分析来略加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全知视角 时间拼贴 钱钟书《围城》
下载PDF
凯瑟琳·安·波特作品中的叙述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良红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2-37,共6页
作为出色的文体学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中短篇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技巧,尤其是每篇作品中叙述视角的选择可谓独具匠心。有限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恰当使用使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波特带来了... 作为出色的文体学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中短篇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技巧,尤其是每篇作品中叙述视角的选择可谓独具匠心。有限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恰当使用使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波特带来了如潮的好评,波特也因此成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特 有限全知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下载PDF
浅析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牺牲》的叙事视角
4
作者 毛燕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牺牲》通过多重视角叙述了一桩性侵案引发黑人民权运动的过程,揭示了黑人弱势群体的无助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复杂性,体现了底层黑人群体独立自我的觉醒。在有限全知视角叙述下,这起性侵案调查变成了博取同情的媒体狂欢。作者对不同... 《牺牲》通过多重视角叙述了一桩性侵案引发黑人民权运动的过程,揭示了黑人弱势群体的无助和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复杂性,体现了底层黑人群体独立自我的觉醒。在有限全知视角叙述下,这起性侵案调查变成了博取同情的媒体狂欢。作者对不同人物内心世界的记录,揭示了事件发展的原因并体现了追寻自我价值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有限全知视角 自我
下载PDF
解读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叙事视觉转换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惠惠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72-74,共3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好人难寻》,通过描述老祖母一家外出游玩,不幸遇到"不合时宜的人"而惨遭杀害的简单故事,再现了基督教中原罪和救赎的深刻主题,而其杰出的叙事视角的转换,有限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好人难寻》,通过描述老祖母一家外出游玩,不幸遇到"不合时宜的人"而惨遭杀害的简单故事,再现了基督教中原罪和救赎的深刻主题,而其杰出的叙事视角的转换,有限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恰当使用更是把作品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好人难寻》成为后人研究叙事学的良好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有限全知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