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粘弹性方柱的有限剪切
1
作者 程昌钧 张能辉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8,共8页
利用有限线性粘弹性的一种简化形式,研究了方柱的有限剪切,并采用丁苯橡胶的有关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值计算,考察了材料的非线性特征.
关键词 有限线性 粘弹性 有限剪切 应力松弛
下载PDF
基于稀疏理论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圣文顺 孙艳文 徐爱萍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年第12期239-243,共5页
在临床医学领域,图像辅助诊断对医学视图的处理效果要求很高.针对医学图像融合过程中图像视觉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理论与快速有限剪切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提高了医学图像处理效率.首先,采用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FST)... 在临床医学领域,图像辅助诊断对医学视图的处理效果要求很高.针对医学图像融合过程中图像视觉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理论与快速有限剪切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提高了医学图像处理效率.首先,采用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FST)分解源图像,将其分解为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其次,根据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的不同性质,提供不同的融合策略,通过相对标准差比较法对高频系数进行处理,对于稀疏性较差的低频系数利用KSVD方法训练,得到字典并采用稀疏原理进行处理;最后,将融合后的高频和低频系数通过FFST逆变换融合到医学图像中.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图像融合效果好,尤其是在提高图像清晰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稀疏理论 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 快速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基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与引导滤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26
3
作者 朱达荣 许露 +2 位作者 汪方斌 刘涛 储朱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0-197,共8页
为了使融合后的多聚焦图像细节特征丰富且边缘清晰,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FST)与引导滤波的图像融合算法。利用FFST将源图像分解为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在融合低频系数时,定义一种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NSML),并设计一种基... 为了使融合后的多聚焦图像细节特征丰富且边缘清晰,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FST)与引导滤波的图像融合算法。利用FFST将源图像分解为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在融合低频系数时,定义一种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NSML),并设计一种基于区域NSML的低频系数选择方案;针对高频系数富含细节信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引导滤波的区域能量加权融合算法。然后,通过逆FFST获取最终的融合图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与客观评价指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融合 区域能量 引导滤波 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 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
原文传递
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清江 张彦博 +1 位作者 柴昱洲 魏冰蔗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23-531,共9页
针对目前图像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具有高的方向敏感性和抛物尺度化特性,提出了一种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下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严格配准的多传感器图像进行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 针对目前图像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具有高的方向敏感性和抛物尺度化特性,提出了一种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下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严格配准的多传感器图像进行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全局特征值和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与区域空间频率匹配度相结合的融合算法,高频方向子带系数采用方向权重对比度与相对区域平均梯度和相对区域方差相结合的方案;最后通过有限离散剪切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的融合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不但有良好的主观视觉效果,而且3幅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分别平均提高了0.9%、3.8%、3.1%,2.6%、3.8%、2.9%和1.5%、125%、59%,充分说明了本文融合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 对比度 区域平均梯度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结合区域客观评价的图像融合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广秋 高印寒 +1 位作者 刘广文 孙俊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49-1859,共11页
为了提升多源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有限离散剪切波(FDST)域结合图像区域客观评价的自适应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离散剪切波(FDS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低频子带图像采用梯度信息相关性因子作为系数权值,高频子带图像... 为了提升多源图像融合精度,提出了一种有限离散剪切波(FDST)域结合图像区域客观评价的自适应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离散剪切波(FDS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低频子带图像采用梯度信息相关性因子作为系数权值,高频子带图像应用绝对值与区域标准差一致性选择的融合策略。应用有限离散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图像,采用多组多源图像进行融合试验,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客观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在主观和客观评价上均优于其他多尺度分解(MSD)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 融合策略 客观评价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的灰度图像融合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岩 周苑 王旭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227,共6页
为改善多源灰度图像的融合效果,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较高的方向敏感性和平移不变性,提出一种新的灰度图像融合算法。对经过配准后的原图像进行FDST分解,获得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与低频子带系数,对低频采用区域平... 为改善多源灰度图像的融合效果,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较高的方向敏感性和平移不变性,提出一种新的灰度图像融合算法。对经过配准后的原图像进行FDST分解,获得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与低频子带系数,对低频采用区域平均能量和平均梯度相结合的融合算法,对高频选用相对区域方差和平均梯度相结合的融合方法。利用有限离散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小波变换的低频区域能量融合和高频区域方差的融合算法等相比,该算法能获得较好的融合效果和原图像细节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 平均梯度 区域方差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对比度的有限离散剪切波图像融合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清江 张彦博 +1 位作者 柴昱洲 魏冰蔗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为了提高多聚焦图像的融合精度,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及平移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与改进对比度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新算法。对经过严格配准后的多聚焦图像进行FDS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 为了提高多聚焦图像的融合精度,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及平移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与改进对比度相结合的图像融合新算法。对经过严格配准后的多聚焦图像进行FDS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区域平均能量匹配度自适应融合算法,高频子带系数的选取则根据低频与高频系数关联得到的对比度进行融合;应用有限离散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通过仿真实验,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上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在不同融合算法比较的融合结果中,熵值、互信息量和边缘相似度分别平均提高了1.4%、34.6%和8.0%,各项客观评价指标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离散剪切 对比度 区域能量 平移不变性 图像融合
下载PDF
结合区域特性的有限离散剪切波图像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清江 张彦博 +1 位作者 柴昱洲 魏冰蔗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1-358,共8页
为了提高多聚焦图像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精度,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及平移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的图像梯度信息相关性因子加权与对比度相结合的融合算法。首先对严格配准后的图像... 为了提高多聚焦图像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精度,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及平移不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的图像梯度信息相关性因子加权与对比度相结合的融合算法。首先对严格配准后的图像进行FDST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系数;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图像梯度信息相关性因子加权融合算法,高频则利用对比度将低频系数与高频系数联系起来并以对比度作为度量系数取舍的准则进行融合;最后应用有限离散剪切波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优于其它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 平移不变性 对比度
下载PDF
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占伟 李华 赵志凯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9-53,105,共6页
为了得到更精确且信息更丰富的融合图像,利用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改进了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借助FDST完美的平移不变性和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通过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来获取高低频子带系数,然后对高频引入自适应加权与区... 为了得到更精确且信息更丰富的融合图像,利用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改进了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借助FDST完美的平移不变性和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通过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来获取高低频子带系数,然后对高频引入自适应加权与区域标准差匹配度法的融合策略,并利用改进梯度投影的非负矩阵分解的融合手段处理低频子带,分别得到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后,采用FDST逆变换重构获得融合后的图像。对多聚焦图像的实验表明:改进方法在主观视觉上图像清晰,客观指标明显提高,运行时间明显缩短,充分说明了融合结果既保留了源图像丰富有效的信息,又有很好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 非负矩阵分解 平移不变性 区域标准差
下载PDF
改进对比度的有限离散剪切波图像融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慧平 张慧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6-51,共6页
为了改善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保留源图像的丰富有效信息,借助有限离散剪切波(FDST)的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源图像经过FDST分解,得到一系列高低频子带;然后采用改进的像素加权与区域空间频率相... 为了改善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保留源图像的丰富有效信息,借助有限离散剪切波(FDST)的优良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源图像经过FDST分解,得到一系列高低频子带;然后采用改进的像素加权与区域空间频率相结合的融合方案对低频系数进行选取,高频则引入区域平均梯度对比度的融合方法;再借助FDST逆变换对融合系数进行重构获得融合图像。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融合结果在主观视觉上对比度适中,图像清晰自然,且各项客观评价指标均明显改善;进一步说明了改进算法优于其他算法,大大提升了图像融合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 区域空间频率 对比度 区域平均梯度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卫东 周义刚 +4 位作者 PETERS P W M 俞汉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637-640,共4页
用薄试样push-out试验测试了SCS-6/Timetal 834复合材料从室温到530℃温度范围内的载荷-位移曲线,用有限元方法对push-out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表明,push-out实验的界面脱粘过程可以用剪切强度准则和能量准则来描述.剪切强度准... 用薄试样push-out试验测试了SCS-6/Timetal 834复合材料从室温到530℃温度范围内的载荷-位移曲线,用有限元方法对push-out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表明,push-out实验的界面脱粘过程可以用剪切强度准则和能量准则来描述.剪切强度准则计算表明,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在室温时为τm=500 MPa,530℃时为τm=140 MPa.由于应力奇异性的影响,界面剪切强度的值与单元尺寸大小有关.能量准则与单元尺寸无关,但需要一个初始脱粘长度.计算所得在临界能量释放率室温下时为30 N/m,530℃时为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ut实验 有限 剪切强度 能量释放率
下载PDF
基于FFST和方向特性对比度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清江 魏冰蔗 +1 位作者 柴昱洲 张彦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0-895,共6页
为了克服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ast Finite Shearlet Transform,FFST)的平移不变性以及较高的方向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域的自适应多方向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对严格配准后的... 为了克服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ast Finite Shearlet Transform,FFST)的平移不变性以及较高的方向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域的自适应多方向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对严格配准后的图像进行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分解,得到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系数;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非负矩阵分解的一个约束稀疏算法,即在基本非负矩阵分解的优化函数中施加稀疏性约束,使分解更优,以此来提高重构后图像的清晰度;高频子带系数则采用联合方向特性的对比度进行选取,以得到丰富的细节信息。最后,利用快速有限剪切波逆变换得到重构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充分结合了源图像的有用信息,整体轮廓清晰,在客观评价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有限剪切波(FFST) 图像融合 非负矩阵分解 对比度
下载PDF
结合稀疏表示与FFST-PCNN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13
作者 谈玲 于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6,共4页
针对小波变换会造成细节信息的丢失,以及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时信息会相互干扰,导致综合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R和FFST-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算法。利用FFST把源图像分解成低频和高频系数;用K-SVD方法训练低频系数得到过... 针对小波变换会造成细节信息的丢失,以及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时信息会相互干扰,导致综合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R和FFST-PCNN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算法。利用FFST把源图像分解成低频和高频系数;用K-SVD方法训练低频系数得到过完备字典D,并融合低频系数。采用高频系数来激励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并根据点火的次数融合高频系数。通过FFST逆变换把融合的低频、高频系数重构为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融合图像在主观的视觉效果以及客观质量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图像 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改进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艳玮 郑伟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57-2463,共7页
为提高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质量,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inite discrete Shear wave transform,FDST)在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提出一种改进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图像融合算法。对分解后的低频子带采用改进的区域空间频率与... 为提高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质量,结合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inite discrete Shear wave transform,FDST)在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提出一种改进对比度和空间频率的图像融合算法。对分解后的低频子带采用改进的区域空间频率与区域能量方差相结合的融合算法,对高频采用改进的对比度融合方案,通过FDST逆变换对处理后的高低频子带进行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主观视觉效果上区域特征明显,细节纹理突出,与其它算法相比表现出了更优的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 平均梯度 对比度 平移不变性
下载PDF
基于稀疏理论与FFST-GIF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圣文顺 孙艳文 张会影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解决稀疏理论融合后多聚焦图像细节特征模糊、综合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稀疏理论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联合引导滤波(FFST-GIF)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利用FFST从原始图像中分解出高频和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引导滤波的相对标准差... 为解决稀疏理论融合后多聚焦图像细节特征模糊、综合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稀疏理论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联合引导滤波(FFST-GIF)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利用FFST从原始图像中分解出高频和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引导滤波的相对标准差算法融合细节信息丰富的高频系数;使用K-SVD方法训练得到完备字典,再结合稀疏理论融合低频系数;通过逆FFST将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系数进行再融合,得到新的融合图像.基于MATLAB,选取哈佛大学数据库中的脑核磁共振图像为样本,采用平均梯度(AG)、空间频率(SF)、互信息(MI)以及边缘保留信息传递因子(Q^(AB/F))4个客观评价指标,将所提出算法与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等3种不同融合算法进行对比,进行了不同变换域融合试验与不同融合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在客观综合评价指标与视觉效果方面均取得了突出优势,各评价指标参数都有较大提升,AG、Q^(AB/F)最高值分别可达0.0813、0.7935,所提出算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 图像融合 相对标准差 稀疏表示 引导滤波 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FFST和Hessenberg分解的立体图像零水印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绍程 张鹏 李鹏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7-206,共10页
目的为提高立体图像零水印方案抗几何攻击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FST)和Hessenberg分解的立体图像零水印算法。方法首先分别对原始立体图像在YCbCr颜色空间下的左右视点亮度分量进行FFST,然后在得到的2个低频子带中,基... 目的为提高立体图像零水印方案抗几何攻击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FFST)和Hessenberg分解的立体图像零水印算法。方法首先分别对原始立体图像在YCbCr颜色空间下的左右视点亮度分量进行FFST,然后在得到的2个低频子带中,基于随机子块选择策略和Hessenberg联合分解来构造鲁棒特征矩阵,最后与预处理后的二值水印执行异或运算生成认证零水印。此外,零水印检测前先采用傅里叶-梅林变换方法对待认证的立体图像进行几何校正。结果与相关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对常见非几何和几何攻击提取水印的平均NC值为0.9841,表现出更优的抗攻击性能。结论所提算法具有无损性和较强的安全性,可为立体图像版权保护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 零水印 快速有限剪切波变换 Hessenberg分解 几何攻击
下载PDF
基于FDST和MSS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永见 熊淑华 +1 位作者 吴小强 何小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5-219,共5页
为了提高低可见度情况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和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MSS)的融合方法。利用显著性检测算法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检测。采用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分解... 为了提高低可见度情况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和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MSS)的融合方法。利用显著性检测算法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检测。采用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分解。根据显著性检测结果中亮度越高的区域属于显著性目标这一特点,指导低频子带图像融合。高频子带图像采用"绝对值和取大"的融合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性能指标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 显著性检测 图像融合 区域显著值和取大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reinforced sand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芳乐 李建中 龙冈文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reinforced sand, and the reinforcing mechanism of flexible and rigid reinforcement, a set of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tests of dense Toyoura reinforced sand with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reinforced sand, and the reinforcing mechanism of flexible and rigid reinforcement, a set of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tests of dense Toyoura reinforced sand with planar reinforcement of a wide range of stiffness were analysed by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analysis was incorporated into an energy-based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and to develop a stress path-independent work-hardening parameter based on the modified plastic strain energy concept.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lobal stress-strain relations of sand specimens are reinforced by using relatively flexible and rigid reinforcement, and an unreinforced sand specimen can be reasonably simulated by the curr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reinforcing mechanism and progressive failure with a development of shear bands in reinforced sand can be reasonably examin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 strain compression reinforced s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energy-based model shear band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shear lag effect of partially cable-stayed bridge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高峰 徐鸿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8期875-877,共3页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many cable-stayed bridges are designed with a large width to span ratio. This results in significant shear lag effect to cause nonuniform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many cable-stayed bridges are designed with a large width to span ratio. This results in significant shear lag effect to cause nonuniform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flanges of the beam of bridge. This paper reports study on the shear lag effect of the Lanzhou Xiaoxihu Yellow River Bridge. A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bridge was developed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was done to obtai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o evaluate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 scaled model was made to conduct static test in laborator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ccord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FEA. It is proved that FE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dict shear lag effect of bridges of this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stayed bridge FEA EXPERIMENTAL Shear lag effect
下载PDF
Design of an Experimental Set‑up Concerning Interfacial Stress to Promot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Adhesive Shear Strength Between Ice and Substrate 被引量:2
20
作者 WANG Yusong HAN Liang +2 位作者 ZHU Chunling ZHU Chengxiang LIU Zhenguo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2年第5期561-568,共8页
Accumulation of ice on airfoils and engines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safety of the fight.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adhesion strength at the ice-substrate interfac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sign of anti/de-icing sy... Accumulation of ice on airfoils and engines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safety of the fight.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adhesion strength at the ice-substrate interfac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sign of anti/de-icing systems.In this pursuit,the present study envisag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ress at the icesubstrate interface to guide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al set-ups and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shear strength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method.By considering such factors as the peeling stress,maximum von-mises stress and uniformity of stress,the height and radius of ice and the loading height are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appropriate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for th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eling stress is decreased by reducing the loading height and increasing the height of ice.Higher ice,increasing loading height and smaller ice radius are found to be beneficial for the uniformity of stress.To avoid cracks or ice-breaking,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ice should be of a small radius and greater height.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ice height of 25 mm,radius of 20 mm,and loading height of 9 mm are adopted in the experiment.The results of FEA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shear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raft de-icing adhesive shear strengt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experimental set-up interfacial stre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