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志愿者为实施主体的博物馆思政教育适应提升研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服饰讲解为例
1
作者 丁珊珊 迟文轩 杨笑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3期90-93,共4页
博物馆是具有教育和社会化功能的隐性教育资源,也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沃土良田和关键抓手。博物馆中的大学生志愿者是高校青年的佼佼者和领头人,更是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上的践行者。将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校思... 博物馆是具有教育和社会化功能的隐性教育资源,也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沃土良田和关键抓手。博物馆中的大学生志愿者是高校青年的佼佼者和领头人,更是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上的践行者。将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执行主体,创新研发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实践形式,助力博物馆高校双场域的思政教育适应提升。文章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服饰文化相关展品的讲解为着力点,将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执行主体,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服饰藏品转化话语体系和思政元素挖掘,以期提升双场域的思政教育适应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适应提升 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 陕西历史博物馆 服饰讲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