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朗读文本到体悟文字背后的真情味——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1
作者 叶旦 《课外语文(下)》 2015年第1期105-105,共1页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内容比较简单、文字比较浅显、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课文。笔者以这篇文章为例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 秋天的怀念 朗读体会 感悟真情
下载PDF
浅析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琴英 《新教师》 2022年第10期41-42,共2页
一、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一)缺乏科学的诵读指导在古诗词教学中,古诗词诵读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这就说明古诗词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的形式,... 一、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一)缺乏科学的诵读指导在古诗词教学中,古诗词诵读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这就说明古诗词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的形式,侧重于先完成对重点字词意思的理解,然后再逐句逐句地解释意思,最后掌握整首诗词大意。教师把重心放在了基本字词的理解上,忽略了朗读体会和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觉得枯燥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问题与策略 诵读指导 古诗词诵读 情感体验 重点字词 朗读体会 实践意义
下载PDF
情境创设与语感培养
3
作者 汪荣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2年第3期19-19,共1页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语言文字本身,还要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语言文字本身,还要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教学情境,提供鲜明而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语感、形象感、情感”的统一发展,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创设 语感培养 置身语境 启发想象 揣摩词语 朗读体会
下载PDF
张爱萍:把语文之美融进学生心灵
4
作者 张爱萍 《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 2022年第5期40-40,共1页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只有不断去朗读,去表达,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美。”正如张爱萍所言,识字不多的小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较为晦涩的字词,在教学中,如果一味深入解读字词,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围绕“听、说、读、写”...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只有不断去朗读,去表达,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美。”正如张爱萍所言,识字不多的小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较为晦涩的字词,在教学中,如果一味深入解读字词,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围绕“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她尤其重视学生的朗读。除了日常的早读,还有课堂上的精读以及课外阅读,张爱萍始终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耐心地引导孩子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萍 语文之美 学生心灵 综合能力的培养 早读 课外阅读 深入解读 朗读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