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子宫肌瘤患者望诊观察的研究
1
作者 韩惠兰 王复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4期18-18,共1页
近年来,以望诊辅助诊断治疗各种疾病颇引人注目。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皮肉、五官、七窍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丹溪心法》曰:“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于外。”笔者对... 近年来,以望诊辅助诊断治疗各种疾病颇引人注目。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皮肉、五官、七窍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丹溪心法》曰:“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于外。”笔者对306例健康妇女与3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舌象、舌脉、人中沟、发征的望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观察对象和方法1.观察对象:健康组的观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诊断 望诊(中医)
下载PDF
食道憩室的望诊与辨治举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辅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3期37-38,共2页
观掌之厚薄、察爪之荣枯而知健康与否,诚为祖国医学望诊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察看手掌皮肤增厚、粗糙、皲裂可获食道憩室病变的初步诊断,经X线食道钡餐造影验证无误,每与中西医同道话此,则鲜为人知。 70年代初,确诊为食道憩室的一老... 观掌之厚薄、察爪之荣枯而知健康与否,诚为祖国医学望诊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察看手掌皮肤增厚、粗糙、皲裂可获食道憩室病变的初步诊断,经X线食道钡餐造影验证无误,每与中西医同道话此,则鲜为人知。 70年代初,确诊为食道憩室的一老妇人持X线片前来就医。初诊切其左脉,偶见其手掌皮肤粗糙、干燥、增厚而皲裂,并言此证久医无效。察其左手爪甲枯萎不荣,右手如常。询问得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憩室/诊断 望诊(中医) 活血 生津
下载PDF
望诊在中风护理中的应用探微
3
作者 黄彩虹 李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3期43-43,共1页
中风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其证候属本虚标实,急性期侧重在标实,常以痰热、腑实、瘀血的症状表现突出,恢复期以后侧重本虚,又常以气虚为多见,属气虚血瘀证较多。 中风的辨证护理,尤其应重视望神、望色、望舌,辨证施护,才... 中风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密切相关,其证候属本虚标实,急性期侧重在标实,常以痰热、腑实、瘀血的症状表现突出,恢复期以后侧重本虚,又常以气虚为多见,属气虚血瘀证较多。 中风的辨证护理,尤其应重视望神、望色、望舌,辨证施护,才能得到准确及时的护理,现将笔者的体会介绍如下。 望其神:躁动不安、口喎语塞或双眼斜视或皆不识人。望其色,面红目赤。望其舌,质黯红,苔黄厚燥或腻,兼有大便秘结,脉弦滑有力或弦数者为实热证期,多因五志过极,肝阳暴涨或烦劳过度、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湿聚痰生、痰郁化热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导致脉络瘀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诊(中医) 中风(中医)/护理
下载PDF
首届中医脉诊与舌诊研究学术研讨会征文
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3-713,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脉诊 舌诊 望诊(中医)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舌诊在糖尿病足坏疽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彭娟 张朝晖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37-,共1页
关键词 舌诊 足溃疡 望诊(中医) 足坏疽 糖尿病足 舌下络脉 有护场 舌苔 舌体 舌象
下载PDF
浅谈《内经》之望面色
6
作者 韩树芬 李素珍 王敬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3期6-7,共2页
望面色,即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历代中医文献在有关望诊的著述中颇为注重望面色,尤其《内经》中就有关于望面色的详细记载。兹将有关论述,作一浅析。一、来源及意义色诊来源于五行学说,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是为人食天... 望面色,即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历代中医文献在有关望诊的著述中颇为注重望面色,尤其《内经》中就有关于望面色的详细记载。兹将有关论述,作一浅析。一、来源及意义色诊来源于五行学说,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是为人食天地间的五气、五味所化,乃内脏生气的外荣现象。《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望诊(中医) 色诊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舌诊标志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依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84年第7期398-398,共1页
本文运用中医舌诊方法,从临床实践中摸索急性阑尾炎不同炎症程度的舌诊标志特征。急性阑尾炎舌诊标志特征:(1)舌面红刺(菌状乳头明显充血肿胀):急性阑尾炎有86%的患者舌面红刺色泽鲜明,分布以舌尖及舌尖两侧为多;红刺粗大或隐约不显,则... 本文运用中医舌诊方法,从临床实践中摸索急性阑尾炎不同炎症程度的舌诊标志特征。急性阑尾炎舌诊标志特征:(1)舌面红刺(菌状乳头明显充血肿胀):急性阑尾炎有86%的患者舌面红刺色泽鲜明,分布以舌尖及舌尖两侧为多;红刺粗大或隐约不显,则多见于阑尾化脓、坏疽或阑尾穿孔性腹膜炎。(2)舌面苔垢(丝状乳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膜炎 坏疽性 单纯性 舌面 肠疾病 阑尾穿孔 望诊(中医)
下载PDF
荣椿年论舌诊
8
作者 胡明灿 江一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3-14,共2页
荣椿年(1800~1881年),原名汝棻,清末无锡人,原为诸生,博通经史,后因母病瘫痪,从族叔学医,业成治愈母病后,亲朋咸求其治,辄应手获效,医名大震,与张聿青为忘年交,治学严谨,思想进步,宗古不泥,尝谓“医学与他学异,中西互有短长。
关键词 舌诊 望诊(中医) 望舌 舌体 黄苔
下载PDF
家畜口色、脉象临证普查279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天益 陆伟民 +1 位作者 胡廷秀 符本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1981年第5期28-30,共3页
中医的舌诊和脉诊,不仅有系统的理论著述,而且有极其丰富的临证经验。中兽医的舌诊和脉诊虽然没有专著,但在《元亨疗马集》中亦有两篇专论。如“脉色论”,提出了“三十六般应病之脉”。
关键词 口色 中兽医 脉色论 家畜 农畜 舌诊 望诊(中医) 脉象 脉诊 临证
下载PDF
《内经》面部五色诊浅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方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0年第3期17-18,共2页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对面部青、赤、黄、白、黑等五色的望诊,而《内经》对面部五色诊论述尤详,其内容散见于各篇之中。现笔者搜隐索微、核其主要浅析如下,以求教于同道。一、望五色之神气,辨正气之盛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对面部青、赤、黄、白、黑等五色的望诊,而《内经》对面部五色诊论述尤详,其内容散见于各篇之中。现笔者搜隐索微、核其主要浅析如下,以求教于同道。一、望五色之神气,辨正气之盛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素问·六节脏象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望诊(中医)
下载PDF
《内经》色诊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亚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4期2-2,共1页
《内经》之色诊,一般多指面部望色而言。望面色对临床实践及理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中医诊断学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一、色诊究原理《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指出色泽是人体脏腑气血之外荣。因“十二经... 《内经》之色诊,一般多指面部望色而言。望面色对临床实践及理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中医诊断学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一、色诊究原理《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指出色泽是人体脏腑气血之外荣。因“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柩·邪气脏腑病形》篇),故各脏腑的精气均通过经络而上荣于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注释 望诊(中医)
下载PDF
对舌诊的初步探讨
12
作者 童维新 仰红野 《吉林中医药》 1982年第4期44-45,共2页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院于1977~1979年,在探讨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简易指标过程中,对舌诊亦作了重点观察,初步探索到有关舌苔、舌质的一些规律,现小结如下。舌象...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院于1977~1979年,在探讨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简易指标过程中,对舌诊亦作了重点观察,初步探索到有关舌苔、舌质的一些规律,现小结如下。舌象观察一、临床望诊所见:为了探讨简易舌诊观察指标,我们根据中医舌诊的传统特点,将舌质的淡、红、紫和舌苔的薄、厚、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微循环 血气分析 甲皱 望诊(中医) 血液气体分析 舌体 慢性气管炎 舌苔白
下载PDF
试论舌为人体之苗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叶长青 李柏森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30,共3页
作者对舌为心之苗提出质疑,指出了舌为心之苗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舌为人体之苗的见解,阐述了理论依据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舌象 生理功能 脏腑 舌本 脾胃 舌诊 望诊(中医) 病理变化 《内经》 《黄帝内经》 心脏 气血津液 后天之本 五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中的舌诊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浚川 《湖北中医杂志》 1980年第5期12-14,共3页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略匮要》两个部分,是以辨证论治为主要内容的古典医籍,而舌诊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尚有临床辨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兹就管窥之见,谈谈粗浅体会。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请同志们不吝指正。
关键词 舌象 脉证 《内经》 津伤 热灼 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 辨症施治 治则 舌上胎 望诊(中医) 舌诊 青紫舌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舌诊在胃脘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余瑞仙 刘圣杰 +1 位作者 陈宝清 姜淑敏 《人民军医》 1982年第2期37-39,共3页
我科对1,000例以胃脘痛为主症的病人在做纤维胃镜检查的同时,详细观察了舌象变化,并摄片加以比较,现将其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一、病历选择及观察方法1.病历选择:1979年1月至1981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913例,女性87例。年... 我科对1,000例以胃脘痛为主症的病人在做纤维胃镜检查的同时,详细观察了舌象变化,并摄片加以比较,现将其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一、病历选择及观察方法1.病历选择:1979年1月至1981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913例,女性87例。年龄18~71岁。经纤维胃镜检查且符合下列条件者列为观察对象。(1)纤维胃镜检查前均经肝功能等项检查,除外肝、胆、胰、肠等疾病。(2)除外因吸烟、服药等所致染苔及清晨嗽口时刮苔者。(3)其诊断均以胃镜典型所见及胃粘膜活检病理报告为依据。2.观察方法:本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活动期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舌象 舌体 白腻 十二指肠球 十二指肠壶腹 寒热夹杂 胃镜检查 胃镜检 纤维胃镜 病历选择 舌诊 望诊(中医) 黄苔 溃疡 病理 脾胃湿热 中焦湿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