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代朝会制度与夷夏融合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志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3,共4页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理念至少自尧舜以来已启其端绪,相应夷夏问题亦随之而起。周代虽有严夷夏之防的观念,但在政治上却借朝聘盟会制度比较成功地理顺夷夏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原文化对四夷的主导地位,从而以"用夏变夷"...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理念至少自尧舜以来已启其端绪,相应夷夏问题亦随之而起。周代虽有严夷夏之防的观念,但在政治上却借朝聘盟会制度比较成功地理顺夷夏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中原文化对四夷的主导地位,从而以"用夏变夷"的方法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和一统局面的开启与巩固。周代的夷夏政策在较多方面对秦汉以下历代王朝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周秦以下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启迪。在夷夏观念中表现出的强烈中华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在今日中国应对世界文化新格局下的挑战时,仍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 朝会制度 夷夏关系 文化主体自觉
下载PDF
西汉皇帝的日常:汉宣帝朝会新制发微
2
作者 田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当今学界对汉宣帝创立的五日一朝制度的设立时间、制度渊源与生成原因认识不明。地节二年霍光病逝,汉宣帝亲政,推行诸项新制,其中每五日一临朝,听取公卿百官各叙其职的朝会制度理应得到更多关注。五日一朝制度的设立应在地节三年四月戊... 当今学界对汉宣帝创立的五日一朝制度的设立时间、制度渊源与生成原因认识不明。地节二年霍光病逝,汉宣帝亲政,推行诸项新制,其中每五日一临朝,听取公卿百官各叙其职的朝会制度理应得到更多关注。五日一朝制度的设立应在地节三年四月戊申以后,由萧望之推动,其政治逻辑应源于宣帝对日常礼制的采纳,与数术相关。君臣悬隔的外在生态与宣帝综核名实的内在理念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原因。宣帝改革朝仪,重视考核百官与允许临时进言,以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修正了君臣沟通的信息渠道,重组了政治架构,完成了皇权的伸张,汉朝由此中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宣帝 五日一朝 朝会制度 信息渠道 皇权伸张
下载PDF
论元代中书省的本质 被引量:6
3
作者 屈文军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0,56,共15页
元史学界主流意见认为,元代的中书省基本上是一汉式宰相机构.本文围绕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两项内容,从元代宰相制度与唐宋等朝代宰相制度的比较、元代尚书省和门下省设置风波、中书省与行省关系、中书省与怯薛关系等方面,论证了元代的中... 元史学界主流意见认为,元代的中书省基本上是一汉式宰相机构.本文围绕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两项内容,从元代宰相制度与唐宋等朝代宰相制度的比较、元代尚书省和门下省设置风波、中书省与行省关系、中书省与怯薛关系等方面,论证了元代的中书省尽管拥有汉式官署名称和官职称号,但本质上并不是传统宰相制度的自然发展,而是大蒙古国时期大断事官机构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中书省 大断事官 宰相制度 断事官制 尚书省 门下省 行省 朝会制度
原文传递
唐大明宫入閤考
4
作者 黄晓巍 《唐史论丛》 2021年第2期17-29,共13页
一、引论唐代长安的宫城,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唐高宗龙朔三年(663),由太极宫迁居大明宫,武后时迁都洛阳,唐中宗回迁长安太极宫。至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六月甲子,"以太上皇避暑,徙御大明宫"[1],此后大明宫取代了太极... 一、引论唐代长安的宫城,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唐高宗龙朔三年(663),由太极宫迁居大明宫,武后时迁都洛阳,唐中宗回迁长安太极宫。至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六月甲子,"以太上皇避暑,徙御大明宫"[1],此后大明宫取代了太极宫,成为唐代天子的主要居所,朝廷的中枢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录》 唐玄宗 朔望朝 唐大明宫 紫宸殿 宣政殿 朝会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