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和郑板桥同吃朝天锅
- 1
-
-
作者
杨传军
深蓝
-
出处
《半岛新生活》
2004年第13期53-53,共1页
-
文摘
曾经有一套堪称小资圣经的《生活与艺术》丛书.书名分别为《与毕加索喝咖啡》、《与莫奈赏花》、《与凡高共品葡萄酒》、《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颇为畅销很遗憾,它没有中国版。其实.以中华文化之渊源流长,我们也有许多天成地就的搭配.为日常的饮食注入丰厚的文化底蕴,譬如说,与苏东坡吃五花肉、与李太白饮二锅头,还有,与郑板桥吃朝天锅,
-
关键词
板桥宴
“朝天锅”
山东
郑板桥
“黄焖甲鱼”
-
分类号
TS972.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朝天锅 卷起来的美味
- 2
-
-
作者
张希丽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走向世界》
2024年第14期94-95,共2页
-
文摘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名片”,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小吃朝天锅,浓缩了潍坊本地特色文化和风俗人情,如同潍坊的风筝一样,早已“飞”出潍坊,盛名在外,成为潍坊“美食名片”的主要“代言人”。朝天锅的由来“逢二排七大集间,白狼河畔人如山。寒流雪翻火正红,下水香锅面朝天。”说的就是地地道道的潍坊人永远忘不了的传统美食朝天锅。
-
关键词
传统美食
风俗人情
名片
潍坊
本地特色
朝天锅
乾隆年间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潍县“朝天锅”
- 3
-
-
作者
龙悦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乡镇论坛》
2022年第12期40-40,共1页
-
文摘
山东省老淮县城(今潍坊市城区)。有一种名为“朝天锅”的大众美食,因其极具地方特色,数百年来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朝天锅如此受青睐,究竟为何?说来话长。地处鲁东地区的潍县(古称潍州),商贾云集,经济发达。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县令郑板桥在描述潍县繁华景象的竹枝词中,就曾写道:“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面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
关键词
郑板桥
竹枝词
朝天锅
潍县
鲁东地区
乾隆年间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产业化运营视角出发看这口朝天锅
- 4
-
-
作者
刘雪红
杨国英
-
机构
潍坊市奎文区文化馆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餐饮文化工作委员会
-
出处
《中国烹饪》
2022年第7期86-89,共4页
-
文摘
潍坊朝天锅起源于清乾降年间的民间早市,因物美价廉、营养美味、方便快捷而深受大众欢迎。1997年,潍坊朝天钢分别被中国京饪协会、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2013年朝天锅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级非遗名录。经过多年传承发展,朝天锅产业化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在新零售、新消费模式下,潍坊朝天锅这种民间美食的魅力需要深挖掘,而探究,分析其行业背景、经营现状、文化内涵及存在问题,有助于其产业化运营的发展和壮大。
-
关键词
消费模式
制作技艺
产业化运营
朝天锅
行业背景
经营现状
名小吃
潍坊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朝天锅:老潍县的馋嘴传说
- 5
-
-
作者
许诺
-
出处
《齐鲁周刊》
2014年第10期56-56,共1页
-
文摘
当朝天锅遇到郑板桥现潍坊市城区是解放前的老潍县,知名度颇高。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就提到过它。而说起老潍县的小吃,最具盛名的当数朝天锅了。潍坊有谚:"逢二排七大集间,白狼河畔人如山。寒流雪翻火正红,下水香锅面朝天。"据《潍城政协文史资料》第三辑上介绍:"设于集市,露天支锅,围一秫秸箔,名朝天锅。"实际上,朝天锅起始于清朝民间早市。彼时朝天锅设于露天集市,南面敞开,东西北三面由秫秸扎成,顶上稍加遮盖就成了,挡风挡土又挡雨。中间大锅朝天,锅台为桌。
-
关键词
朝天锅
新年献词
政协文史资料
将革命进行到底
大集
白狼
郑板桥
潍城
中国烹饪协会
解放前夕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连锁餐饮品牌典故
- 6
-
-
作者
木子
-
出处
《管理工程师》
2009年第4期-,共2页
-
文摘
走在大街上,你总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美食店里人头攒动,不管是囊中羞涩还是腰缠万贯,似乎人们总会对有些名食总是情有独钟。可是究竟有多少是名副其实的名食呢?很多食客大概不得而知,只管可口就是,作为业界都很清楚的时下很多餐饮连锁店的品牌故事、典故大多虚无缥缈,根本没有任何依据。
-
关键词
朝天锅
潍坊
鸢都
山东
无锡肉骨头
蒋雪舫
绍兴霉干菜
毛豆腐
典故
-
分类号
F719.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風味小吃
- 7
-
-
作者
翟文
-
出处
《今日中国》
1990年第11期60-63,65,共4页
-
文摘
中國的風味小吃究竟有多少種,眞是難以計數,而且源遠流長。多源於民間的小販,或走街串巷,或沿街擺攤所出售的一些簡便食品。由於各地人文地理,氣候條件和民族習俗的不同,風味小吃極具地方特色。隨着歷史的演變,文化的交流,具有濃郁鄕土氣息的風味小吃被達官貴人所賞識,也登上了大宴之席。
-
关键词
地方特色
缸鸭狗
店名
朝天锅
氣息
狗不理
甲天下
御厨
米楼
清香四溢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影视剧里的潍坊风情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王媛媛
-
出处
《走向世界》
2016年第32期88-93,共6页
-
文摘
对很多人来说,认识潍坊,或许是因为那漫天飞舞的彩鸢,而真正爱上潍坊,则是因着这座城浓浓的绿意。绿色是潍坊的本色,移步换景的秀美风光让这座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不知道潍坊也是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胜地,本刊带您去潍坊的几处著名的景点,很多影视剧就在其中取景,您看过几部呢?
-
关键词
移步换景
杨家埠
乐道院
迪尔
民俗旅游
漫天飞舞
朝天锅
《红高粱》
森林公园
井塘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三月的疼痛(组诗)
- 9
-
-
作者
东涯
-
出处
《绿风》
2010年第5期88-90,共3页
-
-
关键词
一把伞
芙蓉花
水蝉
朝天锅
落水者
日祭
西行
小贝
我空
气中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印张年画带回家
- 10
-
-
作者
王冲
高娜
-
出处
《城色》
2007年第2期118-125,共8页
-
文摘
DIY一张年画就需要这么多步骤,在年画馆里选定你想要的年画,在印画师傅的帮助下,你就可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亲手制作年画了。无论是威武的门神,还是富贵的娃娃,都可以跟你一起回家了。
-
关键词
拱花
仰天山
石门坊
老龙湾
清代初期
朝天锅
云门
全羊宴
杨柳青
民俗村
-
分类号
J218.3
[艺术—美术]
-
-
题名崖坡上的麦田
- 11
-
-
作者
李学富
-
出处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4年第4期201-202,共2页
-
文摘
倥偬的流年洗刷着无边的寄托,懵懵懂懂中,惺忪的目光已经穿过起伏的山峦,滋生一片麦子的心事。金黄的麦浪汹涌澎湃,被浩荡的山风宠着,从远古的故事里醒来,守望着一条宽阔的省道和一条宁静幽邃的河流。无法确切地描述是哪一股山泉的力量,从石缝中挤出。
-
关键词
羊肠小路
呼啸而过
大树下
石碾
就这样
朝天锅
水煎包
蚂蚁上树
白浪河
左手边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舌尖上的“潍坊味道”
- 12
-
-
作者
赵欣波
-
出处
《走向世界》
2016年第5期88-91,共4页
-
文摘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郑板桥
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艺术气息,将老百姓的审美水平养得足够高级,味蕾也足够刁钻。外地人来潍坊,怎样才能品到正宗的"老潍县"味道?今天记者带您体验两道潍坊美食和一个好去处,供您参考。
-
关键词
玉脍
市楼
朝天锅
能品
审美水平
云外
郑板桥
文化底蕴
顾客要求
艺术气息
-
分类号
G220
[文化科学]
-
-
题名潍坊多个地方工艺上升为国家标准
- 13
-
-
作者
王明亮
-
机构
潍坊市人社局
-
出处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2年第6期29-29,共1页
-
文摘
潍坊市人社部门重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组织专家对全市部分传统特色产业工种进行了系统挖掘提炼,形成了一整套工艺操作流程和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已有朝天锅制作、鸡鸭和乐制作。
-
关键词
地方标准
潍坊市
朝天锅
-
分类号
F2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栈桥涛声兼风雨——老舍在青岛
- 14
-
-
作者
刘宜庆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青岛文学》
2019年第4期113-120,共8页
-
文摘
1934年9月上旬的一天,作家老舍辞去了齐鲁大学中文系教授一职,告别生活了四年的泉城,挥手告别在济南火车站送行的朋友,乘坐胶济铁路上开往青岛的火车。他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迎接他的是山大学子的掌声,以及胶州湾畔大海的涛声。
-
关键词
《民报》
台静农
山东大学中文系
朝天锅
老舍故居
骆驼祥子
《避暑录话》
樱海集
徐中玉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