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达·芬奇密码》创作手法
1
作者 曾绛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7-79,共3页
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及读者视野,主张艺术创造的终极目的在于召唤读者的期待,实现读者期待的不断重构。美国文坛新秀丹.布朗运用接受美学的思想创作了小说《达.芬奇密码》。丹.布朗运用密码式信息,使小说情节交织,悬念迭起,推动读者不断产... 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及读者视野,主张艺术创造的终极目的在于召唤读者的期待,实现读者期待的不断重构。美国文坛新秀丹.布朗运用接受美学的思想创作了小说《达.芬奇密码》。丹.布朗运用密码式信息,使小说情节交织,悬念迭起,推动读者不断产生期待,扩展期待视野。文章作者以《达.芬奇密码》为文本,对丹.布朗小说创作的手法予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密码》 期待视野 期待重构 召唤结构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看现代恐怖文学的创作与传播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琳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1期211-211,222,共2页
在21世纪的通俗文学中,恐怖小说以强烈的阅读效果、鲜明的艺术特征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本文旨在结合接受理论,从期待视野、视野重构与文本召唤结构三个方面对恐怖小说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探讨... 在21世纪的通俗文学中,恐怖小说以强烈的阅读效果、鲜明的艺术特征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本文旨在结合接受理论,从期待视野、视野重构与文本召唤结构三个方面对恐怖小说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探讨读者与恐怖小说之间的能动关系,以探寻恐怖小说如此风靡的原因与创作上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恐怖小说 读者期待 期待重构 召唤结构
下载PDF
浅析读者反应批评视域下的《洛丽塔》
3
作者 吕洋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5-98,137,共5页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应该不断召唤读者的期待,同时又重构着读者的期待,这是读者反应批评的原则;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之所以自发表以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去阅读它,研究它,几十年过去了,艺术魅力始终不减,便...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应该不断召唤读者的期待,同时又重构着读者的期待,这是读者反应批评的原则;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之所以自发表以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去阅读它,研究它,几十年过去了,艺术魅力始终不减,便是作家深谙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期待视野 期待重构 召唤结构
下载PDF
期待理论视域下的语篇翻译策略
4
作者 孙庆文 《作家天地》 2019年第23期12-13,共2页
英汉语言的异质性,形成了英汉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差别,也为英语语篇的翻译造成了障碍,本文试从期待视域理论视角,运用期待重构的手段,探讨英语语篇翻译策略。
关键词 期待视野 期待重构 英语语篇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奥赛罗——从读者批评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 被引量:2
5
作者 原亚楠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156-157,160,共3页
读者批评理论强调读者及读者视野,认为文学作品通过不断召唤读者的期待同时又重构读者的期待最终实现其文学价值。本文基于此理论,从读者期待视野、期待重构和召唤结构三方面对《奥赛罗》进行重新解读。
关键词 读者批评 《奥赛罗》 期待视野 期待重构 召唤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