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和疾病谱变化情况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褚晓婷 杨晓明 +3 位作者 万秋萍 张国慧 熊建菁 方嘉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4561-4566,共6页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群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亡模式和疾病谱发生了改变,不同疾病对居民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目的 分析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及疾病谱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群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亡模式和疾病谱发生了改变,不同疾病对居民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目的 分析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及疾病谱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居民的人口资料和死亡资料。数据分别来源于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以根本死因进行分类统计。应用简略寿命表法、Arriaga’s分解法,统计2016—2021年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分析不同年龄组和疾病死因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3.68~84.40岁,2021年较2016年增加了0.72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81.47~82.15岁,女性期望寿命为85.95~86.74岁,2021年较2016年分别增加了0.68岁和0.79岁。65~84岁组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60岁,贡献率为83.29%。15~44岁组对期望寿命增加起“负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减少了0.12岁,贡献率为-17.18%。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的死因为肿瘤,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贡献率分别为56.20%和53.55%;“负向贡献”最大的为损伤中毒,其次为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贡献率分别为-35.69%和-17.25%。结论 2016—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3.68~84.40岁,2021年较2016年增加了0.72岁;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的年龄组为65~84岁组;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的死因为肿瘤,“负向贡献”最大的为损伤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分解法 死亡率 肿瘤 创伤和损伤 中毒 变化趋势 上海
下载PDF
1990年与2017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海 钱云 +5 位作者 董昀球 杨志杰 郭亮亮 刘佳 申倩 王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3-887,共5页
目的分析1990年与2017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探讨不同年龄组及疾病死因变化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居民1990年与2017年的死亡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及期望寿命差异分解法,评估年龄别和死因别... 目的分析1990年与2017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探讨不同年龄组及疾病死因变化对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居民1990年与2017年的死亡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及期望寿命差异分解法,评估年龄别和死因别死亡率变化对性别差异的影响。结果1990年,影响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疾病死因是肿瘤(30.57%)、心脑血管疾病(17.5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2.26%)、交通伤害(12.80%)和意外伤害(15.21%),其中肿瘤的影响集中在50~74岁(20.63%)。2017年,肿瘤(31.49%)和心脑血管疾病(31.36%)的危害进一步加大。与1990年相比,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性别差异增幅最大(1.05岁),且集中在45~79岁(24.18%),而交通和意外伤害的贡献虽略有下降,但仍超7%。结论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仍处在较高水平,男性期望寿命持续低于女性。缩小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不断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应重点关注≥50岁男性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同时不可忽视≥60岁老年人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50岁人群的交通和意外伤害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死亡率 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 期望寿命差异分解
下载PDF
2019-2021年山西省长治市居民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3
作者 王家钰 李慕帆 +3 位作者 杜中强 王鲲博 饶华祥 杨建洲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山西省长治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期望寿命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2021年长治市死因监测数据,结合漏报情况对死亡数据进行漏报调整。应用期望寿命表和期望寿命分解法对2019-2021...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山西省长治市居民死亡情况及期望寿命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9-2021年长治市死因监测数据,结合漏报情况对死亡数据进行漏报调整。应用期望寿命表和期望寿命分解法对2019-2021年长治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值。结果 2019-2021年长治市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5.11、76.22和76.25岁,男性期望寿命分别为73.22、74.34和74.12岁,女性期望寿命分别为77.30、78.34和78.74岁。相对于2019年,2021年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14岁,男性期望寿命增加了0.90岁,女性期望寿命增加了1.44岁。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导致的寿命损失最多,其次是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85岁及以上年龄组对居民期望寿命增加“正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39岁,贡献率为34.20%。45~岁组对期望寿命增加“负向贡献”最大,期望寿命增量为-0.07岁,贡献率为-5.95%。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长治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45~岁组是影响长治市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年龄组,在中老年人群中开展健康干预是今后该地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降低疾病负担的重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死亡率 期望寿命分解法
原文传递
1990—2010年疾病谱变化对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施燕 王春芳 +4 位作者 虞慧婷 方博 顾凯 彭娟娟 袁政安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比较上海市1990—2010年不同时期人群期望寿命变化趋势,探讨疾病谱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疾病干预的优先领域。[方法]利用1990—2010年上海市居民死亡登记系统的死亡数据和上海市公安系统的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期望... [目的]比较上海市1990—2010年不同时期人群期望寿命变化趋势,探讨疾病谱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确定疾病干预的优先领域。[方法]利用1990—2010年上海市居民死亡登记系统的死亡数据和上海市公安系统的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期望寿命分解法、死因分解法,比较年龄和不同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1990—2010年上海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6.91岁和6.94岁,年均增寿均达0.35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最大,男女分别占增寿总量的52.97%和51.44%。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死亡率的降低是期望寿命增加的主要原因,他们对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2.13岁和1.98岁、1.42岁和1.89岁、1.35岁和0.67岁。[结论]上海市现阶段,居民的死亡大部分是疾病造成,提高人群期望寿命,重点是关注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近20年慢性病死亡率虽大幅下降,但仍是上海市主要死因,建立健全慢病防治体系,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上海市人口健康水平,增加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分解法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肿瘤 损伤 中毒
原文传递
无锡市2008-2018年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璐 陈海 +4 位作者 钱云 董昀球 郭亮亮 杨志杰 申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1-296,共6页
目的分析无锡市居民2008-2018年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变化趋势,评估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无锡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2008-2018年户籍人口死亡数据和无锡市公安局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Joinpoint回归法、... 目的分析无锡市居民2008-2018年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变化趋势,评估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无锡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2008-2018年户籍人口死亡数据和无锡市公安局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法、Joinpoint回归法、期望寿命贡献分解法,分析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以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无锡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从2008年的11.25%下降到2018年的9.25%,呈逐年下降趋势(AAPC=-2.0%,95%CI:-2.6~-1.5),女性早死概率较低,且下降速度(由7.74%降至5.91%)快于男性(由14.49%降至12.51%)。2008-2018年无锡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了1.86岁(由78.66岁增至80.52岁)和1.26岁(由83.85岁增至85.11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的降低对期望寿命增长起到"正向贡献",分别使期望寿命增加0.34岁(23.90%)、0.15岁(10.50%)、0.03岁(2.36%),其中40~55岁男性心脑血管疾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增长呈"负向贡献"(-0.04岁)。男性糖尿病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APC=7.1%,95%CI:2.8~11.6),糖尿病过早死亡对无锡市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均呈"负向贡献",使期望寿命降低0.03岁(-2.14%)。结论2008-2018年无锡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对期望寿命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与女性相比,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较高且下降速度较慢,应重点关注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过早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早死概率 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分解法
原文传递
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变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德征 张辉 +7 位作者 张爽 孙坤 王冲 王卓 宋桂德 沈成凤 郑文龙 江国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4-822,共9页
目的:分析近20年天津市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规律以及对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简略寿命表、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天津市户籍居民1999-2018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 目的:分析近20年天津市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规律以及对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简略寿命表、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天津市户籍居民1999-2018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献值和百分比。结果:20年间天津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4.97岁,男性、女性期望寿命分别增加4.11岁和5.86岁,女性增幅高于男性。0岁组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增加的贡献率为19.17%,≥55岁组居民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增加贡献较大,累计贡献率为67.38%。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围生期情况、先天畸形以及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提高的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27.27%、21.37%、15.76%、12.22%、6.44%和4.86%。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死亡率的增加对≥75岁人群寿命增长产生负向作用。天津市期望寿命增加具有阶段性特点,1999-2011年为76.72~81.46岁,具有上升趋势(t=9.11,P<0.001),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0.58%;2011-2018年为81.46~81.69岁,为平稳趋势(t=0.89,P=0.387),APC为0.13%。结论: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期望寿命增长主要归因于婴儿、老年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围生期情况、先天畸形以及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的下降,而≥75岁人群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死亡率的增加对期望寿命增长产生了负向作用。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综合防治,进一步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死亡率 期望寿命分解法
原文传递
福建省19902010年居民出生期望寿命差异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叶莺 钟文玲 +1 位作者 黄少芬 李晓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分析1990-2010年福建省居民出生期望寿命的变化,探讨不同年龄、死因对期望寿命年代差异的影响。方法利用卫生部死因监测系统中福建省1990-2010年人群的死亡数据估算出生期望寿命,应用Arriaga因素分解法估计期望寿命改变的年龄别... 目的分析1990-2010年福建省居民出生期望寿命的变化,探讨不同年龄、死因对期望寿命年代差异的影响。方法利用卫生部死因监测系统中福建省1990-2010年人群的死亡数据估算出生期望寿命,应用Arriaga因素分解法估计期望寿命改变的年龄别、死因别贡献。结果20年问福建省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长了5.82岁和11.67岁,城市人群出生期望寿命高于农村,但农村人群增幅高于城市,两者差距逐步缩小。低年龄组对出生期望寿命增加的贡献率减小,〈14岁儿童对农村地区期望寿命的贡献率由78.29%下降至31.23%,使城市居民出生期望寿命降低,高年龄组逐渐成为影响出生期望寿命变化的主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病对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在减弱,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病的影响增大,分别使城市居民期望寿命增加1.54岁、0.67岁和0.49岁,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对农村居民期望寿命影响也在逐渐减少,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的影响在逐渐增加,三者使农村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1.23岁;不同死因对各年龄人群期望寿命增量的作用不同。结论福建省居民应降低高年龄组死亡率,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有助于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分解法 死亡率 死因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四类重点慢性病对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林 张先慧 +3 位作者 王莹 王勤富 张军 阮师漫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4-1730,共7页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重点慢性病)对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方法:利用济南市2015-2020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和Arriaga分解法,分析2015-2020年四... 目的:分析2015-2020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重点慢性病)对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的影响。方法:利用济南市2015-2020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应用简略寿命表和Arriaga分解法,分析2015-2020年四类重点慢性病及其具体病种的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死亡率对期望寿命增长的贡献。结果: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了1.59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25岁,贡献比例为78.62%,男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66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18岁;女性期望寿命增长了1.52岁,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了1.35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死亡水平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分别为0.42、0.62、0.20和0.01岁。胃癌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大于肺癌,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导致了负贡献,哮喘和糖尿病对期望寿命的贡献微乎其微。结论:2015-2020年济南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增长主要由四类重点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肺癌、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对期望寿命贡献较小,甚至为负贡献,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慢性病 期望寿命分解法
原文传递
2005—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沈洁 姜庆五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0-695,共6页
目的了解2005--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及其受年龄和死因的影响,并探讨影响期望寿命年龄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城市居民年龄别死亡率及死因等死亡数据,采用绘制寿命表法、期... 目的了解2005--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及其受年龄和死因的影响,并探讨影响期望寿命年龄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城市居民年龄别死亡率及死因等死亡数据,采用绘制寿命表法、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及其年龄分解和死因分解法,进行城市居民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分析比较。结果白2005年中国城市人群期望寿命开始呈上升趋势,女性期望寿命始终高于男性;200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显著增加(相差5.3岁)并呈现一个尖峰,其中以60~7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死亡率的差异最为显著,是导致性别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因素(42%~47%)。2005—2007年期望寿命性别差异增大,主要为0~1岁婴幼儿和〉75岁老年组;2007—2008年该差异缩小,仅表现为1。15岁和50~55岁年龄组;2009--2010年差异增大,主要为60~70岁年龄组。影响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死因为肿瘤(1.638~2.019岁)、循环系统疾病(1.271—1.606岁)、呼吸系统疾病(0.551。0.800岁)。肿瘤中以肺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最大,每年有约0.6岁的差异;而肝癌导致男女性死亡差异不断缩小。损伤和中毒等原因也影响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10.60%~15.78%)。结论缩小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的性别差距,重点应关注男性≥60岁老年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中国城市人群期望寿命性别差异的主要疾病,同时不可忽视外伤、自杀等对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性别差异 期望寿命的年龄分解 期望寿命的病因分解
原文传递
中国1990—2005年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艳红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比较中国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的差异,探讨不同年龄和死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1990—2005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城乡人群的死亡数据,采用寿命表法、年组内平均余命的相对变化指数、期望寿命的年龄分解和死因分解法... 目的比较中国不同时期城乡人群期望寿命的差异,探讨不同年龄和死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1990—2005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城乡人群的死亡数据,采用寿命表法、年组内平均余命的相对变化指数、期望寿命的年龄分解和死因分解法,进行城乡人群期望寿命的比较。结果近些年农村人群期望寿命的增量和增速高于城市;儿童组对出生时期望寿命城乡差异的贡献减少,中年组和老年组人群逐步成为导致城乡期望寿命差异的主体;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类是导致城乡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病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对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各主要死因中不同年龄人群对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的影响不同。结论中国现阶段从死亡角度上缩小城乡人群的健康差距,重点是关注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等是导致城乡人群期望寿命差异的主要病种,其中农村中年人群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尤其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年组内平均余命的相对变化指数 期望寿命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