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
1
作者 王爱东 嵇大海 《对外经贸财会》 2002年第3期18-19,共2页
资产负债表的金额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年初数",二是"期末数"."年初数"一般按上年度年报的"期末数"填列,如遇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进行追溯调整,或发现以前年度有重大会计差错等,则应按规定调整资产... 资产负债表的金额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年初数",二是"期末数"."年初数"一般按上年度年报的"期末数"填列,如遇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进行追溯调整,或发现以前年度有重大会计差错等,则应按规定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不过,这些事项未必每年都会发生,而且调整后一般就不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会计制度 资产负债表 编制 期末数填列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
2
作者 王爱东 嵇大海 《山东商业会计》 2002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会计报表 会计科目 资产负债表 期末数
下载PDF
初三(上)期末数学测试题
3
作者 郭延庆 《天府数学》 1999年第7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期末数 一次函数 实数根 内角平分线 已知圆 点的坐标 已知点 一次项系数 延长线 垂直平分线
原文传递
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案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国忠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财务会计报表 报表分析 期末数 比率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 期初数 固定资产 营业费用 指标分析 具体项目
下载PDF
新效益指标应用之管见
5
作者 左爱萍 《财税与会计》 1995年第7期23-24,共2页
一、新效益指标的主要特征 1.综合性 新效益指标体系是在确定各项指标标准值(目前暂且采用全国相同指标的行业平均值)和各项指标标准值下的权数比分【销售利润率20分、总资产报酬率12分、资本收益率8分、资本保值增值率10分、资产负债... 一、新效益指标的主要特征 1.综合性 新效益指标体系是在确定各项指标标准值(目前暂且采用全国相同指标的行业平均值)和各项指标标准值下的权数比分【销售利润率20分、总资产报酬率12分、资本收益率8分、资本保值增值率10分、资产负债率10分、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10分、应收帐款周转率5分、存货周转率5分、社会贡献率12分、社会积累率8分】的基础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 总资产报酬率 指标标准 存货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资本收益率 社会积累率 社会贡献率 期末数
下载PDF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应当改进
6
作者 王军 梁钊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10期41-42,共2页
一 笔者认为,现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式中未考虑到资产评估增值因素;
关键词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家所有者权益 资产评估增值 未考虑到 帐户余额 保值增值指标 期末数 通货膨胀因素 中央财经大学 折算差额
下载PDF
会计电算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7
作者 单昭祥 《辽宁财税》 1994年第10期36-,43,共2页
会计电算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单昭祥为普及会计电算化,本文就会计电算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作如下介绍:一、资产负债表中数据的归集与手工会计核算不同,会计电算化主要依据会计科目代码进行记帐和数据归集等各项会计核算工作。在进行资... 会计电算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单昭祥为普及会计电算化,本文就会计电算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作如下介绍:一、资产负债表中数据的归集与手工会计核算不同,会计电算化主要依据会计科目代码进行记帐和数据归集等各项会计核算工作。在进行资产负债表中数据的归集工作之前,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会计电算化 会计科目代码 自定义函数 期末余额 二维数组 期末数 资产类科目 期初余额 打印输出
下载PDF
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的质疑
8
作者 孙桂娟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资金时间价值 通货膨胀 资产总额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期初数 期末数 国有资产增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 国家所有者权益
下载PDF
企业所得税检查中怎样检查资产负债表
9
作者 洪晋祥 孙塔章 王克雄 《商业会计》 1996年第8期33-,32,共2页
企业所得税检查中怎样检查资产负债表洪晋祥,孙塔章,王克雄在新税制实施后,部分企业不按规定将会计利润准确地调整为纳税所得而漏逃了税款,给国家造成了损失。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纳税检查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运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企业所得税检查中怎样检查资产负债表洪晋祥,孙塔章,王克雄在新税制实施后,部分企业不按规定将会计利润准确地调整为纳税所得而漏逃了税款,给国家造成了损失。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纳税检查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运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来观察分析企业应缴所得税的问题,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 资产负债 期末数 应收帐款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明细帐户 工程成本 固定资产
下载PDF
建设银行怎样审查与分析基本建设财务决算
10
作者 许慕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50-55,共6页
基本建设财务决算亦称基本建设会计年报,是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资金运动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基本建设经济活动的定期总结。通过财务决算,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状况,检查基本建设各项方针、政策、制度、规定... 基本建设财务决算亦称基本建设会计年报,是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资金运动成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基本建设经济活动的定期总结。通过财务决算,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状况,检查基本建设各项方针、政策、制度、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分析基本建设各项计划的完成情况,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因此,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决算 交付使用 期末数 建设银行 建设单位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 分析基 建安工程 基本建设拨款 基建费用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法
11
作者 刘焕峰 《会计之友》 1998年第2期39-39,共1页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法□文/刘焕峰使用资产负债表时,必须对其真实性进行判断和分析,使其信息由隐性为显性,真正成为可利用的会计信息。通常运用以下分析法:一、审阅复核——分析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完整性和计算的正确性。在审阅复核时...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法□文/刘焕峰使用资产负债表时,必须对其真实性进行判断和分析,使其信息由隐性为显性,真正成为可利用的会计信息。通常运用以下分析法:一、审阅复核——分析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完整性和计算的正确性。在审阅复核时首先应审查报表内应列项目是否填列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 应收帐款 所有者权益 相关项目 分析方法 真实性 分析法 期末数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固定资产
下载PDF
小议坏帐准备的计算依据
12
作者 周碧蛟 《财会月刊》 1998年第1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坏帐准备 企业应收帐款 明细帐户 资产负债 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 借方余额 小议 期末数 预收帐款 贷方余额
下载PDF
完善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建议
13
作者 刘节荣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10期45-45,共1页
笔者建议对现行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结构和填列方法作如下改进:(1)在表左“本年利润”之前增设一个“期初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项目;(2)表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由现在以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后填列,改为直接以... 笔者建议对现行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结构和填列方法作如下改进:(1)在表左“本年利润”之前增设一个“期初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项目;(2)表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由现在以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后填列,改为直接以各项目期末余额填列;(3)表左末行“流动资金增加净额”改为“本期流动资金增加净额”,再在该项目之下增设“期末营运资金”项目。同时将表右“流动资金增加净额”下移一行,改为“期末营运资金”;(4)将表右第一大类“流动资产本年增加数”、第二大类“流动负债本年增加数”的“增加数”改为“期末数”。将52行“流动资产增加净额”、69行“流动负债增加净额”的“增加净额”改为“期末余额”;(5)表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运资金 财务状况 变动表 流动负债 流动资金来源 填列方法 期末余额 流动资产 期末数 “本年利润”
下载PDF
编制现金流量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潘琴 《冶金财会》 1999年第4期37-38,共2页
现金流量表分主表和附表两部分。主表的编制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工作底稿法、T形账户法、收支表法等,编制结果是否正确可自我检验。即现金流量表的净流量应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期末数减期初数的差额相等。附表的编制是“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分主表和附表两部分。主表的编制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工作底稿法、T形账户法、收支表法等,编制结果是否正确可自我检验。即现金流量表的净流量应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期末数减期初数的差额相等。附表的编制是“净利润”经过调整后,与主表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相互勾稽。财政部在现金流量表中已提供了基本调整项目,其中有的项目数据来源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流量表 应收账款 预提费用 附表 期末数 增值税 净利润 几个问题 期初数 编表
下载PDF
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调整分录的理解及编制方法
15
作者 罗长青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9年第1期11-15,共5页
按财政部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要求,今年年末各企业必须编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财政部要求以直接编制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并以间接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作为补充资料。在具... 按财政部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要求,今年年末各企业必须编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财政部要求以直接编制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并以间接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作为补充资料。在具体编制过程中,直接法和间接法又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分录 期初数 期末数 现金支出 投资收益 产品销售成本 现金流 固定资产 工作底稿 无形资产
下载PDF
财务状况变动表编制中的验证方法
16
作者 万桐孙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5年第5期21-22,共2页
财务状况变动表编制中的验证方法万桐孙“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准则中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又规定:“财务状况变动表是综合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 财务状况变动表编制中的验证方法万桐孙“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准则中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又规定:“财务状况变动表是综合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状况 变动表 资产负债 验证方 期初数 非流动负债 期末数 非流动资产 长期负债 无形资产
下载PDF
财务状况变动表初探
17
作者 梁沛涛 刘景峰 《北方经贸》 1998年第3期30-32,共3页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结构财务状况变动表为帐户式结构、表的左边反映理财过程,表的右边反映理财结果,是对同一事项从动态、静态上进行反映.即:计算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增加额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的左右两边分别为其方法之一,财务状况变动...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结构财务状况变动表为帐户式结构、表的左边反映理财过程,表的右边反映理财结果,是对同一事项从动态、静态上进行反映.即:计算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增加额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的左右两边分别为其方法之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右边采用第一种方法,即:从静态结存量上反映营运资金的变化,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左边采用第二种方法,即:从动态流动量上反映营运资金的变化,具体来说,第一种方法是用年末的营运资金减年初的营运资金——而年末流动资金合计数减年初流动资金合计数为流动资金本年增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状况 变动表 资产负债 营运资金 贷方发生额 流动资金来源 长期负债 核对法 期末数 资金运用
下载PDF
从纳税角度分析资产负债表
18
作者 王克雄 孙塔章 洪晋祥 《中国农业会计》 1996年第8期37-38,共2页
从纳税角度分析资产负债表王克雄,孙塔章,洪晋祥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从纳税的角度,分析资产负债表,企业可以发现财务活动中的问题,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正确执行国家税法,使企业健康发展;税务部门可了解企业... 从纳税角度分析资产负债表王克雄,孙塔章,洪晋祥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从纳税的角度,分析资产负债表,企业可以发现财务活动中的问题,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正确执行国家税法,使企业健康发展;税务部门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预测税源变化趋势,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负债 期末数 应收帐款 角度分析 重点分析 明细帐户 固定资产 贷方发生额 生产成本 银行承兑汇票
下载PDF
财务状况变动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
19
作者 吴明烨 《浙江财税与会计》 1996年第10期19-20,共2页
财务状况变动表(以下简称三表)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提供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反映营运资金的具体的来源和使用方向,以说明财务状况增减变动的原因。它是动态和静态相结合,以动态指标为主的报告,是联结资产负债表(以下简称一表)和损益表(以... 财务状况变动表(以下简称三表)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提供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反映营运资金的具体的来源和使用方向,以说明财务状况增减变动的原因。它是动态和静态相结合,以动态指标为主的报告,是联结资产负债表(以下简称一表)和损益表(以下简称二表)的桥梁。因此它和一表、二表存在着密切的勾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状况变动表 勾稽关系 长期负债 期末数 长期投资项目 递延税款 资产负债 流动资金 无形资产 三表
下载PDF
Last Glacial Maximu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A Model-Data Comparison 被引量:1
20
作者 WANG Tao LIU Yi HUANG We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3年第5期233-239,共7页
In this study,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simulated by the Paleoclimate Model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MIP) multimodels and reconstructed by ... In this study,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simulated by the Paleoclimate Model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MIP) multimodels and reconstructed by the Multiproxy Approach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Glacial Ocean Surface (MARGO) project,focusing on model-data comparis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MIP models produced greater ocean cooling in the North Pacific and Tropical Ocean than the MARGO,particularly in the northwestem Pacific,where the modeldata mismatch was larger.All the models failed to capture the anomalous east-west SST gradient in the North Atlantic.In addition,large discrepancies among the models were observed in the mid-latitude ocean,particularly with models in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MIP.Although these models showed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MARGO,the latest models in the third phase of the PMIP did not show substantial progresses in simulating LGM ocean surface conditions.That is,improvements in the modeling community are still needed to describe SST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during the L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t Glacial Maximu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MODEL MARG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