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非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期次
1
作者 王利 聂志泉 +5 位作者 杜业波 王林 孟凡超 陈玉柳 胡杰 丁汝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时间和期次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储集层样品中与油气共生的盐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总体上表现为高、低温两组峰... 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时间和期次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储集层样品中与油气共生的盐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总体上表现为高、低温两组峰值区间,低温峰值区间和高温峰值区间分别为75~105℃和115~135℃;Kubla组和Prosopis组样品均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即早白垩世发生快速沉降,晚白垩世晚期发生构造反转,古近纪发生小幅沉降,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抬升,中新世以来则处于沉降阶段;其中晚白垩世剥蚀厚度约1.8km,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剥蚀厚度约0.5 km,两期剥蚀叠加厚度约2.3 km。与油气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用以作为油气捕获温度,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热演化史模拟研究,结果表明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具有一致的油气成藏时间和期次,均在距今80~95 Ma和65~80 Ma分别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1期充注对应于油气初始运移,为早白垩世快速沉积末期,第2期充注处于晚白垩世构造强烈反转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 乍得 Bongor盆地 下白垩统 油气成藏期次 流体包裹体 磷灰石裂变径迹
下载PDF
川东南永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期次演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建华 李勇 +3 位作者 邓虎成 王园园 马若龙 唐建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11,共14页
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期次对川东南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且对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及高产的控制作用明显。目前对川东南远离盆缘的深层页岩气区块内不同力学成因天然裂缝的特征及形成演化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盆内深层... 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期次对川东南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且对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及高产的控制作用明显。目前对川东南远离盆缘的深层页岩气区块内不同力学成因天然裂缝的特征及形成演化尚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盆内深层页岩气的高效勘探开发。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地球化学测试及磷灰石定年等资料对永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发育构造成因的中高角度剪切缝,低角度顺层滑脱裂缝和垂直张性缝,此外岩心上可见有非构造成因的层理缝、生烃超压缝以及位于主干断裂部位的热液溶蚀缝。纵向上受矿物组成影响裂缝发育程度由深至浅逐渐降低,平面上受构造影响,在背斜核部或翼部陡坡区裂缝密集发育高角度、组系优势明显且纵向贯穿程度大的裂缝,而平缓区发育低角度、小尺度且组系杂乱的裂缝。研究区裂缝先后经历了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86~47 Ma)、喜马拉雅中期(47~24 Ma)、喜马拉雅晚期至现今(24 Ma至现今)3期构造运动而形成,不同演化阶段的裂缝发育和充填特征差异明显。第一期,构造裂缝主要为NWW-NNW向共轭剪切裂缝,裂缝多被纤维状方解石和少量石英脉体充填,均一温度介于220~250℃;第二期构造裂缝为NW-NNW向共轭剪切裂缝,同时背斜区形成NE向垂直张性裂缝与高角度剖面剪切缝,裂缝被拉长块状方解石或石英脉体充填,均一温度介于180~210℃;第三期构造裂缝为单独的NE-NEE向压扭性裂缝,同时改造前期形成的裂缝主要被块状方解石、石英脉体充填,均一温度介于140~180℃,这一时期地层抬升导致温度下降明显,裂缝充填性变弱,形成的裂缝不利于页岩气保存。与裂缝形成的地质力学环境进行匹配,构建了永川地区页岩储层3期构造裂缝发育演化模式。该研究有利于深化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储层裂缝演化规律的认识,为页岩气富集和保存条件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特征 期次演化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永川地区 川东南
下载PDF
塔北隆起南斜坡带三道桥气田寒武系裂缝型白云岩储层裂缝期次差异与分布规律
3
作者 孟庆修 曹自成 +6 位作者 丁文龙 杨德彬 马海陇 刁新东 王明 韩鹏远 王欢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7-262,共16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道桥气田在深层寒武系发育典型的裂缝型白云岩储层。在岩心、显微镜下、成像测井等多尺度多视角下均显示白云岩储层溶蚀作用弱,构造裂缝是研究区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的主控因素。本研究综合岩心、镜下、显微CT视...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道桥气田在深层寒武系发育典型的裂缝型白云岩储层。在岩心、显微镜下、成像测井等多尺度多视角下均显示白云岩储层溶蚀作用弱,构造裂缝是研究区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的主控因素。本研究综合岩心、镜下、显微CT视角下的裂缝交切关系、声发射实验对古构造强度的分析以及区域成岩与埋藏史,得到了研究区主要发育的两期裂缝的差异特征。结果显示:第一期为雁列式高角度裂缝,裂缝宽度大,缝面粗糙,充填胶结严重,主要形成期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第二期呈中高角度裂缝,裂缝宽度小,缝面平直,多呈半充填,推测形成期为海西晚期—印支期;第二期裂缝交切了先期裂缝,局部错位位移现象明显。通过岩心裂缝线密度和单井裂缝发育段定量参数的统计分析,定量表征了不同构造部位白云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指出了在三道桥气田寒武系白云岩古潜山的挤压褶皱背斜翼部高部位具有最高的裂缝发育程度,挤压褶皱背斜的翼部低部位与挤压向斜裂缝发育程度较低,并建立了研究区非对称挤压褶皱剖面裂缝发育模式。本研究对裂缝期次差异和分布规律的认识可为区域上的裂缝发育期次、有效裂缝识别及特征、裂缝定量分布预测和有利区的评价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期次 裂缝定量表征 裂缝分布规律 白云岩储层 寒武系 三道桥气田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致密油气充注期次及其成藏贡献
4
作者 斯尚华 喻意 +3 位作者 王小龙 王新星 赵玉涛 吴伟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67,共11页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油气充注期次及其成藏贡献,综合利用薄片鉴定、包裹体测温、荧光光谱等方法,对扶余油层微观油包裹体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储层埋藏史对该地区油气充注期次及其成藏贡献进行... 为了明确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油气充注期次及其成藏贡献,综合利用薄片鉴定、包裹体测温、荧光光谱等方法,对扶余油层微观油包裹体及其伴生盐水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储层埋藏史对该地区油气充注期次及其成藏贡献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油气具有多期充注成藏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两期原油充注成藏,第1期发生在嫩江组末期77~74 Ma期间,对应于第1幕充注;第2期发生在明水组末期67~65 Ma期间,对应第2幕、第3幕和第4幕充注。三肇凹陷扶余油层第2期(明水组末期)致密油充注对现今油藏贡献率为83%,第1期(嫩江组末期)致密油充注贡献率为17%;可见明水组末期充注的原油对今油藏的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致密油气 充注期次 成藏贡献 扶余油层 三肇凹陷
下载PDF
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特征与形成期次分析:以阿姆河盆地右岸东部为例
5
作者 侯筱晓 刘成林 +4 位作者 陈茜 梁丛丛 彭博 张莉莉 孙利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3-2682,共10页
碳酸盐岩裂缝对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特征描述、形成和影响因素一直是油气储层研究的重点。综合利用岩心、测井解释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右岸东部地区侏罗系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内构造... 碳酸盐岩裂缝对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碳酸盐岩构造裂缝特征描述、形成和影响因素一直是油气储层研究的重点。综合利用岩心、测井解释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右岸东部地区侏罗系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内构造裂缝特征进行研究,划分构造裂缝类型及发育期次,明确影响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多期次裂缝对天然气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1)构造裂缝是阿姆河盆地右岸东部侏罗系卡洛夫-牛津阶储层中发育的主要裂缝类型,按照产状分为水平缝、低角度缝、高角度缝和垂直缝;卡洛夫-牛津阶储层构造裂缝总体上走向以NW-SE向为主,但不同裂缝的走向差异性较大,反映了裂缝具有多期发育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构造裂缝在产状、密度和规模存在差异,中下侏罗统的XVa1层中最发育,平均裂缝密度为1.48条/m;构造裂缝的规模普遍较大,在上侏罗统的XVhp层裂缝宽度和裂缝高度最大,平均裂缝宽度约0.08 mm、平均裂缝高度67.1 cm,构造裂缝的倾角多介于40°~70°;(2)阿姆河盆地右岸东部侏罗系卡洛夫-牛津阶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裂缝的发育不仅受到岩性的控制,还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亮晶砂屑灰岩和生物礁灰岩为构造裂缝发育的优势岩性;新近纪的挤压作用强烈,在侏罗系卡洛夫-牛津阶岩心中形成相互交错的网状裂缝,为裂缝期次划分提供有利证据;(3)阿姆河盆地右岸东部侏罗系卡洛夫-牛津阶中构造裂缝形成于燕山晚期到喜山中期,其中晚期裂缝的形成不仅改善了储层物性,也促进天然气聚集和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盆地 构造裂缝 期次分析 天然气聚集
下载PDF
安徽蒙城西贾庄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期次及成矿岩体年代学研究
6
作者 李斌 黄寄洲 +2 位作者 李仁和 陈广涛 张赞赞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3期318-331,共14页
西贾庄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蚌埠隆起西段新发现的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实现了皖西北深覆盖区的找矿突破。开展成矿期次及矿区成矿岩体年代学研究,对该矿床的成因、找矿方向及区域成矿规律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详细的野... 西贾庄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蚌埠隆起西段新发现的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实现了皖西北深覆盖区的找矿突破。开展成矿期次及矿区成矿岩体年代学研究,对该矿床的成因、找矿方向及区域成矿规律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镜下鉴定,依据矿物的生成时代、交生关系及围岩蚀变与矿化之间的关系,将金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划分为3个成矿期(矽卡岩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和6个成矿阶段(早期无水简单矽卡岩阶段、晚期含水复杂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早期碳酸盐阶段、晚期碳酸盐阶段和表生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早期碳酸盐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了矿区主要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14.77±0.48)Ma和(113.70±0.51)Ma,表明西贾庄金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贾庄金铅锌矿床 成矿期次 锆石U-PB定年 蚌埠隆起 安徽蒙城
下载PDF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段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模式
7
作者 罗富文 柳少波 +2 位作者 卓勤功 鲁雪松 张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8,85,I0003,共15页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界油藏勘探潜力大,古近系膏盐岩相变区储层砂岩厚度薄,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测温、盆地模拟和储层定量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盐间砂岩样品的... 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新生界油藏勘探潜力大,古近系膏盐岩相变区储层砂岩厚度薄,油气成藏过程复杂。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测温、盆地模拟和储层定量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盐间砂岩样品的烃充注相关流体记录,明确研究区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古近纪末—中新世早期,中质油聚集于白垩系砂岩顶部;中新世中期,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第一期轻质油—凝析油充注发生于约14.2 Ma,以蓝绿色荧光包裹体组合为主,古油藏广泛分布;中新世晚期—上新世中期,构造挤压作用增强,逆冲断裂、构造裂缝导致古油藏大量散失;上新世晚期以来,随埋藏深度的增加,高纯度、厚层膏盐层封盖性逐渐恢复,砂岩储层第二期甲烷干气充注发生于约3.7 Ma,形成含甲烷包裹体组合,构成现今盐间砂岩气藏的基本油气特征,形成膏盐岩盖层与构造作用双重控制的油气成藏模式。该结果为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段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秋里塔格构造带中东段 古近系 库姆格列木群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期次 膏盐岩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天宫堂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天然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
8
作者 李林豪 范存辉 +4 位作者 赵圣贤 刘绍军 徐飞 聂珊 余亚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2-482,共11页
四川盆地西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量巨大,裂缝发育特征与形成期次对页岩气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天宫堂地区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分析、FMI成像测井、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碳氧同位素测试、包裹体均一温度测... 四川盆地西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量巨大,裂缝发育特征与形成期次对页岩气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天宫堂地区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分析、FMI成像测井、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碳氧同位素测试、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埋藏—热演化史分析等分析技术和综合地质方法,研究页岩中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时期。结果显示,研究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以构造成因的直立缝与低角度缝共同发育为特征,岩心裂缝具有发育程度高、延伸短、充填程度高等特征。成像测井裂缝倾角比对、岩心裂缝交切关系、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试及岩石声发射实验等结果表明,天宫堂地区龙马溪组裂缝形成与3期构造运动有关。结合埋藏—热演化史分析可证实:第一期为NW向、NNE向平面剪切缝和NEE向剖面剪切缝,形成于燕山中期—晚期(130~62 Ma),构造应力方位为近SN向(345°±5°),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5~206℃;第二期为NE向、NWW向平面剪切缝和NNW向剖面剪切缝,形成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中期(62~34 Ma),构造应力方位为EW向(80°±5°),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5~184℃;第三期为近SN向、NEE向平面剪切缝和NE向剖面剪切缝,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期—现今(34 Ma至今),构造应力方位为近NW向(315°±5°),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5~162℃。结合地质力学背景,建立了天宫堂地区龙马溪组3期构造裂缝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裂缝 裂缝特征 构造期次 龙马溪组 下志留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期次 被引量:1
9
作者 郝越翔 刘佳杰 +3 位作者 吴磊 周昕 李洁辛 江雨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层位,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时期,指出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类型...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层位,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时期,指出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类型及其形成期次。研究结果表明:①威远地区天然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生烃超压缝和层理缝3种类型;②威远龙马溪组存在多期天然裂缝。结论认为:①该区天然裂缝具有宽度细、水平层理缝占比高、偶见高角度构造缝、有效性低的特点,并且随着龙马溪组地层埋深的增加,裂缝发育密度逐渐增大;②根据温度计算和构造埋藏演化史,这些天然裂缝主要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晚期的3个时期,其中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实验测试证实了3个时期的天然裂缝存在;③研究区印支期发育少量的NW剪切缝及砂泥互层层理缝,燕山期在断层附近、背斜高部位发育NW剪切缝和生烃超压缝,喜马拉雅晚期在断层附近、背斜高部位发育近NW和NWW组系剪切缝,背斜核部发育近S-N组系张性缝。结合研究区地质力学环境,查明了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特征,明确了裂缝的形成期次及分布规律,为威远龙马溪组储层评价、有利区优选、优质储层甜点区评价及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地区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天然裂缝 分布特征 期次演化
下载PDF
云南省红牛铜矿矿石矿物组合特征及成矿期次浅析
10
作者 邓其锋 李长好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2期75-79,共5页
云南省红牛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金属硫化物之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部分矿体特征、主要矿物特征、金属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期次分析研究,该矿床经历了岩浆期成矿、岩浆期后热... 云南省红牛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金属硫化物之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部分矿体特征、主要矿物特征、金属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期次分析研究,该矿床经历了岩浆期成矿、岩浆期后热液成矿、表生成矿三期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类型为受岩浆活动控制的矽卡岩型铜矿床和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及表生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特征 矿物组合 成矿期次 矽卡岩
下载PDF
羌塘盆地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形成期次研究
11
作者 王韶辉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66-168,共3页
在碳酸盐岩储层中,裂缝不仅是油气藏运移的通道,还可以为油气藏提供储集空间,是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性的关键因素。羌塘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和成岩作用,形成了多期天然裂缝,这些裂缝是影响羌塘盆地碳酸... 在碳酸盐岩储层中,裂缝不仅是油气藏运移的通道,还可以为油气藏提供储集空间,是影响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性的关键因素。羌塘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和成岩作用,形成了多期天然裂缝,这些裂缝是影响羌塘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天然裂缝形成期次进行研究对于羌塘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碳酸盐岩储层 裂缝 裂缝期次
下载PDF
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技术划分油气成藏期次———以川中古隆起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12
作者 邹鑫洁 肖晖 成良丙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包裹体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包裹体的流体性质、化学成分及形成时代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烃类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的技术手段,对川中古隆起灯影组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包裹体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包裹体的流体性质、化学成分及形成时代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烃类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的技术手段,对川中古隆起灯影组油气成藏期次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检测,观察到灯影组储层中存在3种荧光颜色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橙色、黄绿色和蓝白色,显示了包裹体中充注的油从低成熟度到高成熟度的变化。通过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参数分析,结合埋藏生烃史及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定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研究区灯影组油藏共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第Ⅰ期发橙色荧光的低成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在志留世—晚泥盆世期间;第Ⅱ期发黄绿色荧光的中等成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为早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第Ⅲ期高成熟度油气的充注时间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间。第Ⅰ期和第Ⅱ期主要为原油充注,第Ⅲ期为古油藏裂解生气形成气藏。该研究成果与前人根据构造运动以及研究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划分的油气成藏期次结论相印证,对川中地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显微荧光 油气成藏期次 震旦系 川中古隆起
下载PDF
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期次分析
13
作者 吕岳虎 邹芳勇 吴建波 《中国金属通报》 2024年第14期68-70,共3页
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对其特征和成矿期次进行分析,对开采矿床而言极为重要。文章以某矿床为例,首先介绍矿床的地质特征,然后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分析矿床主要硫化物特征,包括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和银储存情况,最后,... 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对其特征和成矿期次进行分析,对开采矿床而言极为重要。文章以某矿床为例,首先介绍矿床的地质特征,然后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分析矿床主要硫化物特征,包括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和银储存情况,最后,对成矿期次开展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希望通过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铅锌 多金属矿床 矿石矿物 成矿期次 原始沉积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地层期次划分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翔宇 赵延朋 +4 位作者 王璞珺 魏琴 陈晓锋 印长海 高有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3,共12页
基于大量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同位素年龄和三维地震等资料,以营二段含煤火山碎屑沉积夹层为标准层,通过测井曲线识别火山地层界面,结合ECS测井中获取的Gd、Ti元素识别该火山地层界面的类型,建立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三... 基于大量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同位素年龄和三维地震等资料,以营二段含煤火山碎屑沉积夹层为标准层,通过测井曲线识别火山地层界面,结合ECS测井中获取的Gd、Ti元素识别该火山地层界面的类型,建立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三段六期次”火山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总结火山喷发期次界面特征,探讨营城组火山岩分布与深大断裂的关系。结果表明:营一段3个期次自下而上岩性分别为“中基性熔岩/砂砾岩→酸性(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营三段3个期次自下而上岩性分别为“酸性熔岩→中基性熔岩→酸性酸性(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偶夹中基性熔岩”;期次间界面主要是风化壳、岩性界面和再搬运堆积物夹层;期次内地层界面通常是同岩性的小型风化壳,风化蚀变带和火山碎屑夹层;徐东地区T_(4-1)和T_(4)界面之间发育两套产状明显不同的火山岩是营一段不同期次火山喷发产物;营一段主要分布在徐东、徐西和升平-宋站地区,安达地区不发育;从早期到晚期火山喷发中心从南向北迁移,依次受徐中断裂→徐中断裂和徐东断裂南部→徐东断裂南部控制;营三段主要分布在安达、升平-宋站和徐西地区,徐东地区不发育;营三段火山岩在断陷北部从早期到晚期依次受徐西断裂→徐西断裂和徐东断裂→徐西断裂和徐东断裂控制;断陷南部火山岩主要受徐中断裂和徐西断裂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 下白垩统营城组 元素俘获谱测井 火山地层 期次划分
下载PDF
蜀南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充注期次分析
15
作者 李跃杰 谢静平 +3 位作者 袁海锋 高兆龙 汪晓星 阳聪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4期69-79,共11页
蜀南(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是历经半个多世纪勘探与开发的老工业气区,该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具有储层类型多、气藏小而多且分布复杂等特征。本次研究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测试分析方法、激光拉曼的分析技术,结合岩石岩相特征,明确蜀... 蜀南(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是历经半个多世纪勘探与开发的老工业气区,该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具有储层类型多、气藏小而多且分布复杂等特征。本次研究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测试分析方法、激光拉曼的分析技术,结合岩石岩相特征,明确蜀南地区茅口组包裹体发育与分布特征,以及油气充注期次,确定油气成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①蜀南地区茅口组存在4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在古油藏、古油气藏、古气藏的形成时期,以及晚期构造运动导致的气藏调整阶段;②第Ⅰ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95~113℃,为液态烃充注,充注时间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末期,是古油藏形成时期;③第Ⅱ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21~135℃,为液态烃与少量气态烃充注,充注时间为早侏罗世时期,是古油气藏形成时期;④第Ⅲ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集中分布在160~195℃,为气态烃与少量液态烃充注,充注时间为中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时期,为古气藏的形成时期;⑤第Ⅳ期油气充注时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35~160℃,充注时间为新近纪至今,气烃充注主要为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导致古气藏发生调整,为现今气藏的形成阶段,其包裹体均一温度低于第Ⅲ期油气充注时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地区 茅口组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期次 成藏年代
下载PDF
广东罗浮山断裂^(40)Ar-^(39)Ar年代学及变形期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冠军 何斌 +1 位作者 杨伟彬 龙桂 《华南地震》 2023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广东罗浮山断裂早期韧性变形、晚期脆性变形的特征已有定论,前人多对其变形期次做过定性研究。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罗浮山断裂的活动期次,通过对其韧性剪切带内白云母单矿物进行^(40)Ar-^(39)Ar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坪年龄为135.08±0... 广东罗浮山断裂早期韧性变形、晚期脆性变形的特征已有定论,前人多对其变形期次做过定性研究。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罗浮山断裂的活动期次,通过对其韧性剪切带内白云母单矿物进行^(40)Ar-^(39)Ar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坪年龄为135.08±0.61 Ma,结果表明:广东罗浮山断裂于早白垩世存在一期重要韧性剪切变形事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其活动期次共分为4个阶段:中侏罗世逆冲韧性剪切变形期、早白垩世逆冲韧性剪切变形期、晚白垩世脆性正断、硅化作用期和古近纪-第四纪硅化作用、持续脆性正断变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山断裂 ^(40)Ar-^(39)Ar年代学 变形期次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期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
17
作者 李永刚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0期135-144,共10页
松辽盆地断陷期油气成藏研究仍比较薄弱,制约了松辽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以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微束荧光光谱、显微测温,结合盆地埋藏史模拟研究,厘定了断陷期油气成藏历史。... 松辽盆地断陷期油气成藏研究仍比较薄弱,制约了松辽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以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微束荧光光谱、显微测温,结合盆地埋藏史模拟研究,厘定了断陷期油气成藏历史。结果显示,沙河子组储层中发现了近黄色和蓝白色荧光的2期石油包裹体,前者主要赋存在穿石英的微裂缝中,后者主要赋存在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反映了2种不同成熟度的石油充注过程。盆地模拟结果显示,梨树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成熟度由南向北降低,距今105~98 Ma开始生烃。利用与石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合热史模拟,确定研究区距今98~92 Ma和88~80 Ma两个时间段为油气的充注时间,储层油气充注时间晚于烃源岩生烃高峰。深化了松辽盆地断陷期的油气成藏过程认识,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沙河子组 油气成藏期次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基于断层期次划分构造异常校正方法在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以现河地区沙四上纯下段为例
18
作者 曹振民 李兵 张文涛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16,共6页
古地貌反映原始地貌特征,不仅控制着古地理的展布及后期沉积物的分配规律,对后期油气成藏过程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对某一地史时期地貌形态进行准确还原,对分析后期沉积、成岩乃至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河地区沙四段开... 古地貌反映原始地貌特征,不仅控制着古地理的展布及后期沉积物的分配规律,对后期油气成藏过程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对某一地史时期地貌形态进行准确还原,对分析后期沉积、成岩乃至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河地区沙四段开展断层期次划分,判断不同期次的断层对构造异常的影响,从而对断层附近异常的地层厚度值进行切除,采用断层两侧地层厚度进行内插,完成构造异常校正,得到的古地貌恢复结果,消除后期断层活动对地层厚度的影响,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古地貌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断层期次划分 构造异常校正 现河地区
下载PDF
郑南地区砂砾岩扇体期次划分与对比
19
作者 陶文星 谭平 +2 位作者 马懿 冷彦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87-93,103,共8页
郑南地区砂砾岩体油藏叠置关系复杂,常规方法进行沉积旋回划分和对比很难保证时间上的等时性。针对该问题,引入基于高分辨率的多种识别技术联合期次划分,通过时频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瞬时相位分析技术以及波形变密度剖面联合... 郑南地区砂砾岩体油藏叠置关系复杂,常规方法进行沉积旋回划分和对比很难保证时间上的等时性。针对该问题,引入基于高分辨率的多种识别技术联合期次划分,通过时频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瞬时相位分析技术以及波形变密度剖面联合识别地层沉积结构及层序特征,确定等时界面,通过spectralattributes中INPEFA分析技术进行曲线韵律识别及旋回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多井合成记录联合标定实现井震联合期次划分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扇体 期次划分 多属性联合识别 INPEFA分析技术
下载PDF
云南省马关县万龙山锌锡铜矿成矿期次
20
作者 王其才 《新疆有色金属》 2023年第5期23-25,共3页
云南省万龙山锌锡铜矿区位于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矿体产于寒武系中统田蓬组中下部似层状矽卡岩中,赋矿矽卡岩在垂向上、平面上分带明显。万龙山锌锡矿床经历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的多源多阶段成矿,但接触交代作用是主要... 云南省万龙山锌锡铜矿区位于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矿体产于寒武系中统田蓬组中下部似层状矽卡岩中,赋矿矽卡岩在垂向上、平面上分带明显。万龙山锌锡矿床经历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的多源多阶段成矿,但接触交代作用是主要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锡铜 花岗岩 矽卡岩 成矿期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