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今天我是“木头人”
1
作者 王馨怡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3年第6期30-30,共1页
上课了,老师说让我们玩木头人游戏。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上课也能玩游戏吗?”在得到老师的多次肯定后,我们才相信这是真的,高兴得直呼“万岁”!
关键词 木头人游戏 上课 老师
下载PDF
神奇的“123”马上能让孩子听话,真的好吗
2
作者 陆妮婷 《康复》 2023年第5期I0010-I0011,共2页
“123”是个神奇的数字,从小玩到大的“123”木头人游戏,让我们体会到了乐趣;第一次学写数字,也是从“123”开始;每一次对未来的期待,都是从1出发。但是,在不少孩子的成长经历中,123又被赋予了另一种新能力一父母的“威胁”:“等我数到3... “123”是个神奇的数字,从小玩到大的“123”木头人游戏,让我们体会到了乐趣;第一次学写数字,也是从“123”开始;每一次对未来的期待,都是从1出发。但是,在不少孩子的成长经历中,123又被赋予了另一种新能力一父母的“威胁”:“等我数到3,你给我回来;等我数到3,你必须放下。”这种“123”能让孩子马上听话,但成为了孩子恐惧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话 神奇 孩子 木头人游戏 数字
原文传递
叛逆之后的娱乐——论60年代出生的舞蹈创作群体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9-54,共6页
舞蹈在一种孤立和经常单腿独立的状态下从来都是清高而又大同的发展。60年代出生的创作群体是经历了两个孪生的轮回过程,由开始以传统的言语方式叙述新主题,到用新的技术手段言说传统故事,其实在原地打转,但分化情绪和姿态却是越走越远... 舞蹈在一种孤立和经常单腿独立的状态下从来都是清高而又大同的发展。60年代出生的创作群体是经历了两个孪生的轮回过程,由开始以传统的言语方式叙述新主题,到用新的技术手段言说传统故事,其实在原地打转,但分化情绪和姿态却是越走越远。学院精神和探索同样有着某种独孤求败的气质,在动作上进行院墙内的“拆”和“重建”,象牙塔内的探究其实可以衍生出对于技术言语的熟练把玩和更多可变之规范,大型晚会的彰显,大型舞剧的虚胖,几乎遮挡了所有60年代创作的声音光彩和曾有的诗意张力。独自的人格力量是他们的创作的灵魂,虽然有人失去了,有人坚持着用作品来说话,但毕竟与下一代纯粹技术化,电子化,多媒体化的群体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在明确着自己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艺术主张。他们是“学院实验性”或“城市实验性”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拍到切分 木头人游戏 以独攻独 灵化的热土到物化的水泥
原文传递
叛逆之后的娱乐——六十年代出生的舞蹈创作群体
4
作者 刘春 《艺术评论》 2004年第9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20世纪60年代 舞蹈创作群体 舞蹈言语方式 木头人游戏 舞蹈教学 舞蹈动作
原文传递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
5
作者 爱瑞卡·席佛曼 《好儿童画报(9-14岁)》 2010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有一天,鹅和鸭子决定来比赛,比什么呢?比游泳,鹅赢了;比飞行,鹅又赢了……鸭子想了又想,说:“我们来玩木头人游戏吧!不能动,不能讲话,就连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谁能做到,谁就是永远的冠军!”
关键词 羽毛 木头人游戏 鸭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