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木竹林莫日根》研究
1
作者 苏培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6-49,共4页
《木竹林莫日根》是赫哲族伊玛堪名篇,讲述了住在松花江边的姐姐萨其尼和弟弟木竹林相依为命,姐弟俩与黑脸大汉比武抢亲的故事。文章以《木竹林莫日根》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地理学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分别从歌手的地理基因、虚拟性... 《木竹林莫日根》是赫哲族伊玛堪名篇,讲述了住在松花江边的姐姐萨其尼和弟弟木竹林相依为命,姐弟俩与黑脸大汉比武抢亲的故事。文章以《木竹林莫日根》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地理学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分别从歌手的地理基因、虚拟性与实体性文学景观以及人物形象的地域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尝试挖掘出《木竹林莫日根》在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因素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木竹林莫日根》 文学景观 民族文化
下载PDF
陕西长青发现棕腹杜鹃和八声杜鹃
2
作者 赵纳勋 粟通萍 梁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714,共2页
2014年7月16日和2015年6月9日,先后在陕西洋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3°38′42.25″N,107°29′54.42″E,海拔1 199~1 319 m)分别发现并拍摄到两种杜鹃科鸟类。参考相关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赵正阶2001,Erritz?... 2014年7月16日和2015年6月9日,先后在陕西洋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3°38′42.25″N,107°29′54.42″E,海拔1 199~1 319 m)分别发现并拍摄到两种杜鹃科鸟类。参考相关文献(约翰·马敬能等2000,赵正阶2001,Erritz?e et al.2012),鉴定为棕腹杜鹃(Cuculus nisicolor)和八声杜鹃(Cacomantis merulinus)(图1)。两种杜鹃均为陕西省首次记录(郑光美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腹杜鹃 八声杜鹃 杜鹃科 木竹林 马敬能 落叶阔叶林 郑光美 鹰鹃 首次记录 雌鸟
原文传递
赫哲族史诗传统与“伊玛堪”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荷红 《国际博物馆》 2010年第1期80-86,共7页
赫哲族人口较少,而且没有文字。一直以来,他们主要沿江居住。以往的聚居地有富锦的噶尔当、大屯、富克锦;桦川的苏苏屯、蒙古力、万里霍通;同江的齐齐哈、穆红润、哈鱼、额图、勤得利。日本人在侵华期间,将赫哲人赶到一部落、二部落、... 赫哲族人口较少,而且没有文字。一直以来,他们主要沿江居住。以往的聚居地有富锦的噶尔当、大屯、富克锦;桦川的苏苏屯、蒙古力、万里霍通;同江的齐齐哈、穆红润、哈鱼、额图、勤得利。日本人在侵华期间,将赫哲人赶到一部落、二部落、三部落。现在赫哲人主要有四个聚居地——街津口乡、八岔乡、四排乡和佳木斯附近的敖奇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玛堪 莫日根 史诗 叙事诗 赫哲族 木竹林 生卒年代
原文传递
怀念母校
4
作者 杨秀宁 《杉乡文学》 2010年第4期75-75,共1页
每当儿童时代的几位好友相聚在一起聊天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的母校—龙脚小学。虽然离开母校已有36年了,但学校陈旧简陋的校舍仍然记忆犹新,儿童上学戏闹追逐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母校,一个使我倍感亲切的地方。在那里,留有... 每当儿童时代的几位好友相聚在一起聊天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的母校—龙脚小学。虽然离开母校已有36年了,但学校陈旧简陋的校舍仍然记忆犹新,儿童上学戏闹追逐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母校,一个使我倍感亲切的地方。在那里,留有欢声笑语的足迹,承载着一些难忘的回忆,记录了过往点滴的心路历程。对我而言,让我最怀念的,莫过于我的母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时代 游来游去 伙伴们 漫天飞舞 深秋时节 木竹林 使人 令人 摇曳生姿 十年
原文传递
柴的回忆
5
作者 胡廷武 《边疆文学》 1994年第6期31-32,共2页
柴市我们那个小镇,偏处滇南一隅。在我童年的时代,镇上人家,是靠烧柴煮饭吃的。每逢街子天,就会有乡下的农民挑了柴来卖;也有用马驮来的。多的时候,有几十挑、几十驮,可以压断一条街。集市上的柴,有三种,曰棍棍柴、柴块、把把柴。这后... 柴市我们那个小镇,偏处滇南一隅。在我童年的时代,镇上人家,是靠烧柴煮饭吃的。每逢街子天,就会有乡下的农民挑了柴来卖;也有用马驮来的。多的时候,有几十挑、几十驮,可以压断一条街。集市上的柴,有三种,曰棍棍柴、柴块、把把柴。这后一种柴,是把树割成孩子胳膊那么粗细,锯为八十公分左右长,七八根绑成一捆出售。母亲曾经牵着我的手,领我到集市上去,花上两文钱,买一小把柴,又花五文钱,买一竹筒米,回来,这就是我们母子俩一天的炊用了。一段时间,父亲长年在外,母亲靠针黹而维持家庭的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市 七八 滇南 马蹄声 小玉 管沟 木竹林 四十年代 少数民族妇女 五十年代
原文传递
老兵新传——记四川内江军分区资中县人武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肖斌
6
作者 李德旬 邓祥斌 《西南民兵》 2008年第11期44-44,共40页
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创伤正渐渐离人们远去,但灾区群众却无法忘记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至今,在重灾区绵阳市安县茶坪乡、肖家桥等地,"肖排长"的英勇事迹仍在乡亲们口中广为传颂。"肖排长"名叫肖斌,1984... 汶川特大地震带来的创伤正渐渐离人们远去,但灾区群众却无法忘记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至今,在重灾区绵阳市安县茶坪乡、肖家桥等地,"肖排长"的英勇事迹仍在乡亲们口中广为传颂。"肖排长"名叫肖斌,1984年入伍,1989年参加自卫还击作战,曾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战地模范党员"和"老山优秀战士"。1998年转业至资中县人武部任军事教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兵新传 模范党员 汶川大地震 绵阳市安县 资中县 四川内江 英勇奋战 木竹林 临时党委 回营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