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芝麻木脂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戴清源 朱秀灵 刘皓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1期16-21,共6页
芝麻木脂素具有抗氧化、降血脂、保肝、抗癌、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芝麻木脂素的类型、化学结构、提取检测及其生物活性,深入研究芝麻木脂素的活性作用机制,为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芝麻 芝麻 糖苷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拟红紫珠中1个新的木脂素葡萄糖苷化合物
2
作者 赵兴 刘翰飞 +5 位作者 王欢 林开琴 李金玉 潘卫东 娄华勇 孙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953-6960,共8页
目的研究拟红紫珠Callicarpa pseudorubell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硅胶、Sephadex LH-20、RP-18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学(紫外、红外、核磁、质谱等)技术进行... 目的研究拟红紫珠Callicarpa pseudorubell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硅胶、Sephadex LH-20、RP-18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波谱学(紫外、红外、核磁、质谱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RSL3诱导的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铁死亡抑制活性进行筛选。结果从拟红紫珠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S,7’R,8R,8’S,9S)-芝麻素-9-O-β-D-葡萄糖苷(1)、(+)-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2)、(7R,7′R,7’’S,7’’’S,8S,8′S,8’’S,8’’’S)-4’’,4’’’-二羟基-3,3′,3’’,3’’’,5,5′-六甲氧基-7,9′;7′,9-二环氧-4,8’’;4′,8’’’-双氧-8,8′-双新木脂素-7’’,7’’’,9’’,9’’’-四醇(3)、(7R,7′R,7’’R,7’’’S,8S,8′S,8’’S,8’’’S)-4’’,4’’’-二羟基-3,3′,3’’,3’’’,5,5′-六甲氧基-7,9′;7′,9-二环氧-4,8’’;4′,8’’’-双氧-8,8′-双新木脂素-7’’,7’’’,9’’,9’’’-四醇(4)、泡桐素(5)、4-氧代芝麻素(6)、芝麻素(7)、β-谷甾醇(8)、熊果酸(9)、3β-羟基豆甾-5烯-7-酮(10)和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11)。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7、10和11对RSL3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较模型组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0.37%、31.93%和36.57%(模型组为23.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拟红紫珠苷A。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拟红紫珠中分离得到,且3个化合物显示出潜在的铁死亡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红紫珠 木脂素糖苷 拟红紫珠苷A 芝麻 熊果酸 3β-羟基豆甾-5烯-7-酮 铁死亡抑制
原文传递
马蓝根中新的木脂素葡糖苷和苯乙烷类葡糖苷
3
作者 申去非 崔影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5年第6期253-254,共2页
作者从马蓝Strobilanthescusia Bremek.的根中分离出1个新的木脂素葡糖苷(6)、2个新的苯乙烷类葡糖苷(7、8)及5个已知的化合物。研究了部分化合物抑制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作用。
关键词 马蓝根 糖苷 苯乙烷类葡糖苷 植物药 化学成分 1型单纯疱疹病毒
原文传递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与Aβ1-42聚集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鹏 周乐 +3 位作者 杜叶青 刘志祥 黄肖霄 宋少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6-783,共8页
目的对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测试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金银花干燥花蕾进行提取,并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法和制备HPLC法对提取物... 目的对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测试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金银花干燥花蕾进行提取,并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法和制备HPLC法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NMR等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姜黄素作为阳性对照来检测其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1~6)对Aβ1-42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forsythialanside C(1)、urolignoside(2)、icariside E4(3)、(7R,8S)-erythr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4)、(7S,8S)-thre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5)、(7S,8R)-erythr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6),8-hydroxygeraniol-8-O-β-D-glucoside(7),kankanoside P(8),(2E,6Z)-8-(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2,6-octadienoic acid(9),lamiuamplexoside C(10)。化合物1和2在20μmol·L-1时的抑制活性分别为74.6%和85.2%,高于阳性对照姜黄素(62.1%)。化合物3~6表现出中等程度的Aβ1-42聚集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3和7~10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并且研究表明苯骈二氢呋喃新木脂素糖苷类化合物C-4位与葡萄糖成苷后能明显提高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木脂素糖苷 结构鉴定 Aβ1-42聚集抑制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白花败酱草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阎新佳 郑威 +3 位作者 温静 吴健 白明 项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对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草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R,8S... 目的对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从白花败酱草的体积分数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R,8S)-3,3',5-三甲氧基-4',7-环氧-8,5'-新木脂素-4,9,9'-三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7S,8R)-4,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骈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9-O-α-L-吡喃鼠李糖苷(2),(7R,8S)-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3),(7S,8R)-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4),7R,8S-glochidioboside(5),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7),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9),tanegool(10)和tanegool-7'-methyl ether(11)。结论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败酱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败酱草 结构鉴定 (7R 8s)-3 3’ 5-甲氧基-4’ 7-环氧-8 5’-新-4 9 9'-三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 (7S 8R)-4 9’-二羟基-3 3’-二甲氧基-7 8-二氢苯骈呋喃-1’-丙醇基新-9-O-α-L-吡喃鼠李糖苷 (7R 8S)-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增亮 张琳 +1 位作者 田景奎 周文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研究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对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1),东莨菪亭(2),对羟基肉桂酸(3),对羟基肉桂酸乙酯... 目的:研究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对乌饭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1),东莨菪亭(2),对羟基肉桂酸(3),对羟基肉桂酸乙酯(4),咖啡酸乙酯(5),β-谷甾醇(6),木犀草素(7),槲皮素(8),七叶亭(9),咖啡酸(10),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11),10-O-对羟基肉桂酰-鸡屎藤次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4,5,11,12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 化学成分 异落叶松-9-O-β-D-糖苷 10-O-对羟基肉桂酰-鸡屎藤次苷
下载PDF
雪松松针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师 刘东彦 +1 位作者 石晓峰 雷艳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602-2606,共5页
目的对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羟基-3′-... 目的对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3-丙醇基)-2″-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7S,8R)-9,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O-β-D-葡糖苷(2)、(7R,8R)-3′,9,9′-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O-α-L-鼠李糖苷(3)、(6R,9R)-6-羟基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4)、(6R,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5)、莽草酸正丁酯(6)、奎宁酸正丁酯(7)、(6S,9R)-6-hydroxy-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8)、5-p-trans-coumaroylguinic acid(9)、(E)-1-O-对香豆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正丁醇提取物 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3-丙醇基)-2″-甲氧基苯基]-1 3-丙二醇 (7R 8R)-3′ 9 9′-三羟基-3-甲氧基-7 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4-O-α-L-鼠李糖苷 莽草酸正丁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