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CCP抗体对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发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庆中 支晓阳 +6 位作者 张文辉 徐斐 朱丽青 杨丽红 丁鸿燕 金艳慧 陈丽玲 《安徽医学》 2006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在预测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arthritis.UA)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展的临床价值及其反应RA活动性的潜能。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在预测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arthritis.UA)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展的临床价值及其反应RA活动性的潜能。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对UA病人进行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检测;追踪病人临床资料,选取确诊病例进行抗-CCP抗体试验指标评价,并分析其与RF和CRP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预测UA向RA发展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92.6%。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9和0.2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CCP抗体和RF没有相关性,但和CRP具有弱相关性。结论抗-CCP抗体对UA向RA发展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并可能具有反应RA活动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未分化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自身抗体在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进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海婷 徐亮 +4 位作者 陆进明 李志 盛君 宣丹 毛桐俊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1期1812-1816,共5页
目的探讨抗突变瓜氨酸化波状蛋白(MCV)抗体、抗人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抗体(AhFibA)、抗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抗体在未分化关节炎(UA)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预测价值,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UA患者随访8个... 目的探讨抗突变瓜氨酸化波状蛋白(MCV)抗体、抗人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抗体(AhFibA)、抗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抗体在未分化关节炎(UA)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预测价值,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UA患者随访8个月,记录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MCV抗体、AhFibA、抗BIP抗体。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抗MCV抗体;AhFibA;抗BI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8个月后,28例(45.0%)UA患者进展为RA,34例(54.8%)为非RA患者,进展为RA的UA患者初诊时较非RA患者晨僵持续时间长、关节对称受累多见、抗CCP抗体滴度高。抗MCV抗体在UA向RA进展中有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643和0.824。AhFibA在UA向RA进展中无预测价值,其AUC为0.522。抗BIP抗体在UA向RA进展中有预测价值,其AUC为0.85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339和0.720。抗MCV抗体与肿胀、压痛关节数(r=0.488,P=0.000)、抗CCP抗体相关(r=0.509,P=0.006)。AhFibA与抗CCP抗体相关(r=0.402,P=0.034)。抗BIP抗体与CRP相关(r=0.371,P=0.026)。结论抗MCV抗体、抗BIP抗体滴度升高对于UA向RA进展具有预测价值,AhFibA可能无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MCV抗体 抗人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抗体 抗BIP抗体 未分化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未分化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海婷 徐亮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期90-92,共3页
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l曾经被人们称为“未定义的关节炎”、“血清阴性的少关节炎”、“未分化血清阴性多关节炎”、“HLA—B27相关性关节炎”等等。人们以“早期关节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或“UA... 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l曾经被人们称为“未定义的关节炎”、“血清阴性的少关节炎”、“未分化血清阴性多关节炎”、“HLA—B27相关性关节炎”等等。人们以“早期关节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或“UA”称呼可能发展为RA的患者,也用于称呼已经确诊为RA的早期。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诊断和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未分化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
4
作者 吴佳丽 吴斌 李延萍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年第6期66-70,共5页
未分化关节炎是以晨僵、关节痛、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风湿病的一种早期病变,可转归为某一确定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由于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具有不确定性,致使本病的临床危害不容小... 未分化关节炎是以晨僵、关节痛、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风湿病的一种早期病变,可转归为某一确定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由于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具有不确定性,致使本病的临床危害不容小觑。现对未分化关节炎的诊断、疾病转归及治疗进展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诊断 治疗 转归 综述
下载PDF
未分化关节炎从湿热论治举隅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燕 胡俊平 巫婷婷 《四川中医》 2012年第3期78-79,共2页
未分化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经络阻滞、气血不调,予清热除湿、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之法,临床可收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湿热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重视未分化关节炎的诊治 被引量:4
6
作者 沈敏 赵岩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9期965-967,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通常是指持续性、对称性、侵蚀性多关节炎,常与类风湿因子(RF)或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阳性相关。由于缺乏特异性检查和诊断标准,所以早期RA的诊断非常困难。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诊治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标准 类风湿因子 特异性检查 关节炎 抗体阳性
下载PDF
三种自身抗体检测对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和雅 史丽璞 +3 位作者 韩丹 魏艳林 郇稳 刘志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RA33对未分化关节炎(UA)向类风湿关节炎(RA)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6例UA患者,同时测定抗CCP(ELISA法)和AKA、RA33(间接免疫荧光法),追踪患者临床资料,选取确诊病例对三种抗体试验...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RA33对未分化关节炎(UA)向类风湿关节炎(RA)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6例UA患者,同时测定抗CCP(ELISA法)和AKA、RA33(间接免疫荧光法),追踪患者临床资料,选取确诊病例对三种抗体试验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抗CCP、AKA、RA33、抗CCP+AKA、抗CCP+RA33、AKA+RA33及抗CCP+AKA+RA33预测UA向RA转化的敏感性为74.3%,37.1%,31.4%,5.7%,8.6%,5.7%,2.9%;特异性为90.6%,93.3%,92.3%,100%,100%,100%,100%。结论联合四种抗体检测对UA向RA转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RA33 未分化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未分化关节炎患者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玮 郭苗 +1 位作者 赵文娜 李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未分化关节炎(UA)患者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法选取60例UA患者为UA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名为对照组。比较UA组和对照组入院时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分... 目的探讨未分化关节炎(UA)患者血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法选取60例UA患者为UA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名为对照组。比较UA组和对照组入院时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分析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预测UA进展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价值。结果UA组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CTP与抗CCP抗体呈显著正相关(r=0.613,P<0.05),血清ICTP与RF呈显著正相关(r=0.438,P<0.05),血清抗CCP抗体与RF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预测UA进展为RA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2μg/L、20.84 U/mL和18.50 U/mL。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RF单项(Z=2.573,P=0.010)。结论血清ICTP、抗CCP抗体及RF水平在预测UA进展为RA中均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对于早期预测UA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自身抗体阳性的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转化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庆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期178-178,共1页
目的探讨未分化关节炎患者体内的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3种自身抗体在向类风湿关节炎转化过程中变化情况,总结其在预测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未分化关节炎类患者随访1年,测定其类风湿因子... 目的探讨未分化关节炎患者体内的类风湿因子、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3种自身抗体在向类风湿关节炎转化过程中变化情况,总结其在预测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未分化关节炎类患者随访1年,测定其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4种抗体均阳性的未分化关节炎患者转化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为99%。结论通过检测4种自身抗体,可提高风湿关节炎的早期检出率。自身抗体越多,未分化关节炎越容易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未分化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未分化关节炎162例抗CCP抗体检测及3年随访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中青 李莉 +1 位作者 李从力 霍毓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34期4693-4695,共3页
目的了解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的抗CCP检测情况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62例UA患者抗CCP检测情况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 1首诊检测抗CCP抗体阳性率为4.3%;2病程中双手近端指间及足腕关节疼痛最多见;33年随访结果:42... 目的了解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的抗CCP检测情况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62例UA患者抗CCP检测情况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 1首诊检测抗CCP抗体阳性率为4.3%;2病程中双手近端指间及足腕关节疼痛最多见;33年随访结果:42例仍为UA,58例症状消失;另外62例转归为类风湿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3年内抗CCP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3年后上升为14.8%;53年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全部确诊RA,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52.2%。结论 UA是一组常见的关节炎,部分患者可进展为RA、OA、AS及SLE等其他疾病。对UA患者应定期进行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抗CCP 检测 随访
下载PDF
中医蜂针疗法联合温针法治疗未分化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高文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9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温针法对未分化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稽东分院收治的126例未分化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63例患... 目的:探讨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温针法对未分化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稽东分院收治的126例未分化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63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使用中医蜂针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使用温针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握力、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及关节晨僵症状改善的时间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医蜂针疗法联合温针法对未分化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更快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中医蜂针疗法 温针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抗CCP、dsDNA、ssDNA抗体对未分化关节炎转归为RA和SLE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占珍 武华 +6 位作者 侯胜利 柳富成 穆占全 景慧 杨建明 王汉雄 姚万仓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DNA抗体对未分化关节炎(UA)转归为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预测意义。对200例UA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抗DNA抗体,观察UA患者2年内的转归情况。发现:134.0%的UA患者发展成RA,...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DNA抗体对未分化关节炎(UA)转归为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预测意义。对200例UA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抗DNA抗体,观察UA患者2年内的转归情况。发现:134.0%的UA患者发展成RA,15.0%的UA发展为SLE;2抗CCP抗体对UA发展为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7.9%、97.7%、94.6%和89.6%;3抗dsDNA抗体联合抗ssDNA抗体对SLE的诊断敏感性为65.0%,显著高于单独检测抗dsDNA抗体,但阳性预测值低于后者;4研究发现抗ssDNA抗体阳性的RA患者中25%在2年内发生RA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据此,抗CCP抗体能够预测RA,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可以提高对SLE的诊断敏感性,有助于SLE的早期诊断,对出现抗ssDNA抗体阳性的RA患者需要警惕出现继发性疾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抗DNA抗体 未分化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未分化关节炎:不可回避的临床“难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茵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9-651,共3页
在临床实践中,风湿科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近期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不能用疾病分类标准明确诊断。
关键词 临床实践 未分化关节炎 疾病分类标准 关节炎患者 风湿科
原文传递
白芍总苷治疗未分化性关节炎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磊 孙策 张二中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5期639-640,共2页
目的:了解白芍总苷治疗未分化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我院确诊的UA患者39例,给予白芍总苷1 800 mg/d治疗,总疗程1年。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目的:了解白芍总苷治疗未分化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我院确诊的UA患者39例,给予白芍总苷1 800 mg/d治疗,总疗程1年。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白芍总苷治疗未分化关节炎1年后患者关节炎和/或关节痛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年后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白芍总苷治疗未分化关节炎的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可作为未分化关节炎治疗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白芍总苷
下载PDF
自身抗体阳性的未分化关节炎向类风湿关节炎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竹 杨宇峰 +6 位作者 王彩虹 贾捷婷 张琳 张震 靳志勇 安广文 李小峰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周因子(APF)4种自身抗体对未分化关节炎(UA)转化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271例UA患者随访1年,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周因子(APF)4种自身抗体对未分化关节炎(UA)转化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预测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271例UA患者随访1年,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PF与AKA,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患者的晨僵时问、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不同关节受累及DAS28评分。结果4种抗体均阳性的UA患者转化为RA的阳性率为99%;任2种及2种以上抗体阳性的UA患者转化为RA的敏感性83.0%,特异性65.9%;RF/抗CCP抗体阳性的uA患者转化为RA的敏感性77.8%,特异性80.5%;抗体均阴性和任1、2、3种抗体阳性及4种抗体全阳性患者的多关节肿胀及多个小关节受累的比率分别为48%、57%、59%、70%、70%和71%、71%、72%、76%、82%;抗体阴性的UA患者中肘关节受累所占比例最大,为72%;多关节肿胀及多个小关节受累在UA转化为RA与无多关节肿胀及多个小关节受累的转化率最大。结论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早期诊断的特异性,阳性抗体越多,UA越容易发展为RA;RF,抗CCP抗体阳性的UA患者转化为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多关节肿胀和多个小关节受累对评估RA病情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关节炎 类风湿 未分化关节炎 临床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未分化关节炎中西医浅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慧华 高明利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5期4-6,共3页
近年来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和治疗备受关注。本文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对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及治疗等进行探讨。通过血清标记物测定和影像学等方法有效判断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早期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以降低致畸和致残率。由于部分西药的不... 近年来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和治疗备受关注。本文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对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及治疗等进行探讨。通过血清标记物测定和影像学等方法有效判断未分化关节炎的转归,早期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以降低致畸和致残率。由于部分西药的不良反应明显和患者的医从性差,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关节炎 痹病 转归 治疗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累及腕关节的未分化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善青 袁芳芳 +2 位作者 黄耀鹏 潘佳栋 王欣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累及腕关节的未分化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们对15例累及腕关节的未分化腕关节炎患者在腕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术。术后记录滑膜的病理结果及腕关节滑膜炎的缓解情况,对患者腕关节...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累及腕关节的未分化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们对15例累及腕关节的未分化腕关节炎患者在腕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术。术后记录滑膜的病理结果及腕关节滑膜炎的缓解情况,对患者腕关节疼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评估,腕关节功能应用Mayo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根据Larsen分级记录腕关节影像学变化,记录术前术后实验室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腕关节屈伸活动度。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0~30个月,平均14.5个月,有6例患者在未服用抗风湿药物的情况下症状完全缓解,8例患者在服用抗风湿药物的情况下完全缓解,1例患者在服用抗风湿药物的情况下滑膜炎未得到控制。术后的病理结果均显示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弥漫性浸润。术后患者的VAS评分从(6.5±3.2)分降至(1.4±2.1)分,Mayo评分从(47.2±10.4)分增加到(78.3±11.8)分,Larsen分级显示术前和术后腕关节在影像学上没有变化。C反应蛋白术前为(32.2±5.2)mg/L,术后为(14.3±3.2)mg/L;红细胞沉降率术前为(51.3±3.8)mm/1h,术后为(24.7±3.6)mm/1h。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为(71.3±16.8)°,末次随访为(124.7±19.6)°。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累及腕关节的未分化关节炎能够辅助确定诊断,在早期能够有效缓解腕关节疼痛,增加腕关节活动度,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 关节炎 分化
原文传递
MRI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在手未分化性关节炎向类风湿性关节炎转归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会侠 安颖颖 雷新玮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26,共5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各指标在手未分化性关节炎(UA)向类风湿性关节炎(RA)转归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8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61例UA病人动态增强MRI基线资料,其中女53例,男8例,年龄22~6...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各指标在手未分化性关节炎(UA)向类风湿性关节炎(RA)转归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8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61例UA病人动态增强MRI基线资料,其中女53例,男8例,年龄22~68岁,平均(49.93±10.27)岁,中位病程2.7个月(7 d^12个月)。将随访1年后确诊为RA病人25例和确诊为非RA病人22例纳入研究,采用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时间-强度曲线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RA组相对增强(RELENH)、最大相对增强(MAXRELENH)、最大增强(MAXENH)、最大强化斜率(WASHIN)、曲线下面积(AREACURV)均高于非RA组(均P<0.001);RA组达峰时间(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ENH、MAXRELENH、MAXENH、WASHIN、AREACURV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829、0.855、0.955、0.864,敏感度分别为92.0%、92.0%、88.0%、92.0%、96.0%,特异度分别为77.3%、77.3%、81.8%、86.4%、68.2%。其中,WASHIN的ROC曲线下面积在5项指标中诊断效能最高,AREACURV的敏感度在5项指标中最高。结论 MRI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RELENH、MAXRELENH、MAXENH、WASHIN、AREACURV对预测UA向RA转归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雪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9例强直性脊柱炎和28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无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27... 目的研究分析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该院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9例强直性脊柱炎和28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无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27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腰椎CT和MRI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骨化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椎骨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关节疾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关节病比较常见临床表现,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早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大文 王晔 +3 位作者 高红华 孟冬娅 胡晓芳 高洪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4 6例新发病的未分化关节炎 (UA)患者随访 3年 ,观察RA发病率 ,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RF)。结果  39%的UA患者(5 7/ 14 6 ) 3年中发展为R...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4 6例新发病的未分化关节炎 (UA)患者随访 3年 ,观察RA发病率 ,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 (RF)。结果  39%的UA患者(5 7/ 14 6 ) 3年中发展为RA ,其中包括 2 3 7%的抗CCP抗体阴性患者和 93 8%抗CCP抗体的阳性患者 (比数比OR为4 8 3,95 %可信区间为 16 3~ 137 6 ,P <0 0 1)。抗CCP抗体与RF具有相关性。结论 抗CCP抗体的出现是UA患者发生RA的高度危险因素 ,对预测RA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未分化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