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纪之莹 李桂兰 +4 位作者 李凌凛 高耘 邢彩虹 陈艳 尹松年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 研究苯接触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以个体采样器测定苯浓度 ,以非分带染色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 苯接触组的数目畸变细胞率 [13 0 0 %(2 5 0 %~ 2 1 0 0 % ) ]高于对照组 (10 5 0 ... 目的 研究苯接触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以个体采样器测定苯浓度 ,以非分带染色的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 苯接触组的数目畸变细胞率 [13 0 0 %(2 5 0 %~ 2 1 0 0 % ) ]高于对照组 (10 5 0 % (3 5 0 %~ 18 0 0 % ) ) (P <0 0 5 ) ,畸变细胞率 (不包括裂隙 ) [14 5 0 %(5 0 0 %~ 2 3 5 0 % ) ]高于对照组 [11 75 (3 5 0~ 18 0 0 ) ](P <0 0 5 ) ;超二倍体细胞率、数目畸变细胞率和畸变细胞率 (不包括裂隙 )与 8h TWA之间的剂量 效应关系的趋势检验的P值分别为 0 0 0 0 8、0 374 1和 0 2 816 ,与累积接苯浓度之间的剂量 效应关系的趋势检验的P值分别为 0 0 0 0 9、0 0 376和 0 0 4 86 ;苯接触组工人的未成熟着丝粒分离细胞率 [1 75 % (0~ 19 5 0 % ) ]与对照组 [1 0 0 % (0~ 15 0 0 % )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苯接触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增加 ,且呈剂量 -效应关系 ;苯接触是否诱发未成熟着丝粒分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未成熟着丝粒分离
下载PDF
接触二甲苯实验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2
作者 李继红 魏会平 +2 位作者 刘继云 安海洋 平凡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二甲苯对实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二甲苯接触组的染色体数目畸变细胞率(11.3%)高于对照组(6.8%)(P<0.05);结构畸变细胞率(包括裂隙)(3.5... 目的:研究二甲苯对实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二甲苯接触组的染色体数目畸变细胞率(11.3%)高于对照组(6.8%)(P<0.05);结构畸变细胞率(包括裂隙)(3.57%)高于对照组(2.6%)(P<0.05)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接触组的未成熟着丝粒分离细胞率(1.85%)与对照组(1.3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苯接触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增加;二甲苯接触是否诱导未成熟着丝粒分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染色体畸变 未成熟着丝粒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