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兴文 刘晓亮 +2 位作者 李想 张义雄 周玉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不同方法液体复苏,2 h后检测门静脉血ET、NO浓度,出血量、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A组血ET、NO浓度、出血量、小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B、C组,B组各指标明显低于C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较积极复苏更能减轻实验性UHS大鼠门静脉血ET、NO浓度及E/N比值,减少肠黏膜损伤,可能对改善UHS大鼠微循环障碍更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兴文 刘晓亮 +2 位作者 刘智玲 李想 廖文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不同方...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均建立UHS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限制性复苏组(B组)、积极复苏组(C组)。模拟创伤救治过程,A组大鼠未行液体复苏,B、C组进行不同方法液体复苏,2 h后检测门静脉血D-乳酸(D-LA)、内毒素(ET)浓度,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A组血D-LA及ET浓度、小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B、C组,B组各指标明显低于C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较积极复苏更能显著减轻实验性UHS大鼠门静脉血D-LA和ET浓度,减少肠黏膜损伤,可能对改善UHS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更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积极液体复苏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肠屏障功能障碍
下载PDF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兴文 刘晓亮 刘智玲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2期1855-1857,共3页
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创伤性休克早期大多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对其主张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护机体本身代偿机制和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并发症,但与传统的积极液体复苏存在争论。在此就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出血未控... 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创伤性休克早期大多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对其主张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护机体本身代偿机制和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并发症,但与传统的积极液体复苏存在争论。在此就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出血未控性休克研究现状予以综述,旨在为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治疗提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积极液体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失血量及复苏液体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振杰 李磊 +1 位作者 邱兆磊 纪忠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失血量及复苏液体量的影响。方法:取24只新西兰兔,建立失血未控制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3组,血必净组(XBJ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和不复苏组(NRC组),分别在限制复苏期和...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失血量及复苏液体量的影响。方法:取24只新西兰兔,建立失血未控制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3组,血必净组(XBJ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和不复苏组(NRC组),分别在限制复苏期和止血复苏期给予不同的复苏液体干预,观察兔子存活数量、失血量、补液量以及在各个时相点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在实验结束(约390 min)时,NRC组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52.8 min;XBJ组和LRS组全部存活。在限制复苏期,NRC组失血量最少,XBJ组失血量明显少于LRS组(P<0.01)。在限制复苏期和止血复苏期,XBJ组的复苏液体量均少于LRS组(P<0.01)。在限制复苏期末(90 min)、止血复苏期末(210 min)和院内观察期末(390 min),XBJ组的HCT均高于LRS组(P<0.01)。结论:与乳酸林格液相比,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乳酸林格液在限制性液体复苏时,能够减少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的失血量、补液量和HCT的下降,有助于休克机体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术 血必净注射液 失血未控制性休克 失血量 复苏液体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甘畅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3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方法 220例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进行充分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多器官功能障...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方法 220例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进行充分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及复苏后输液量、碱剩余、乳酸水平。结果观察组中死亡27例,存活83例,MODS 12例,死亡率为24.55%,MODS发生率为10.91%;对照组中死亡43例,存活67例,MODS 23例,死亡率为39.09%,MODS发生率为20.91%。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以及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量为(1386±115)ml,碱剩余为(-5.61±0.65)mmol/L,乳酸为(2.64±1.21)mmol/L;对照组患者输液量为(2579±187)ml,碱剩余为(-8.87±3.54)mmol/L,乳酸为(3.22±0.45)mmol/L;观察组患者输液量、乳酸少于对照组,碱剩余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多发伤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美祥 徐福兴 +1 位作者 李健 谭明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的液体复苏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经我院急诊科抢救的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病例204例,根据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充分液体复苏组(A组...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的液体复苏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经我院急诊科抢救的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病例204例,根据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充分液体复苏组(A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B组又根据复苏中所选液体补液速度的不同分为B1组和B2组,比较不同复苏组间存活率、死亡率、MODS的发生率、碱剩余及血清乳酸值。结果:A组B组血气碱剩余值(BE)、血清乳酸值复苏后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B组、B1组和B2组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于A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组(P<0.05);B1组和B2组在存活率、死亡率、MODS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但B1组输液总量明显少于B2组。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正确及时的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恢复血容量,为后续治疗营造良好条件。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及MO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腹部创伤伴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詹承吉 吴光理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腹部创伤伴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8例腹部创伤伴UHS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非限制组),各34例。比较两组复...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腹部创伤伴出血未控制性休克(UHS)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68例腹部创伤伴UHS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非限制组),各34例。比较两组复苏前后心肺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记录两组腹腔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MODS及两周病死情况。结果限制组复苏后1天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限制组复苏后3天、7天平均动脉压(MAP)、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指标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Pa O_2/Fi O_2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限制组复苏后1天、3天、7天中心静脉压(CVP)、MAP、ELWI指标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Pa O_2/Fi O_2明显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苏后1天各炎性指标较复苏前均明显升高,而限制组各炎性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后1天,非限制组的APTT、PT显著延长,FIB、PLT显著降低,而限制组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限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循环稳定与保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腹部创伤伴UHS患者是可行的,有助于保护患者心肺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腹部创伤 出血未控制性休克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后续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钦存 肖南 +3 位作者 刁有芳 田昆仑 范小青 贺志高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后续救治的影响。方法 应用脾组织和血管损伤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 ,比较早期限制液体复苏 [平均动脉压 (MAP)分别维持在 4 0mmHg(NS4 0组 ,1mmHg =0 .133kPa)、5 0mmHg(NS5 0组 )...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后续救治的影响。方法 应用脾组织和血管损伤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 ,比较早期限制液体复苏 [平均动脉压 (MAP)分别维持在 4 0mmHg(NS4 0组 ,1mmHg =0 .133kPa)、5 0mmHg(NS5 0组 )和 6 0mmHg(NS6 0组 ) ]和大量液体复苏 [MAP分别维持在 80mmHg(NS80组 )和 10 0mmHg(NS10 0组 ) ]对MAP、血乳酸 (BL)、红细胞压积 (HCT)、出血量、输液量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NS4 0、NS5 0和NS6 0组的出血量、液体用量和存活率明显低于NS80和NS10 0组 (P均 <0 .0 5 ) ;伤后4 5min ,NS80和NS10 0组HCT明显低于NS4 0、NS5 0和NS6 0组 (P均 <0 .0 5 ) ;伤后 4 0 5min ,NS80和NS10 0组的HCT明显低于NS5 0和NS6 0组 ,MAP明显低于NS4 0、NS5 0和NS6 0组 ,血乳酸明显高于NS4 0、NS5 0和NS6 0组 (P均 <0 .0 5 )。结论 在出血未控制条件下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降低出血量 ,减轻酸中毒 ,为后续救治创造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出血 未控制性休克 后续救治 脾损伤 血管损伤
原文传递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对活动性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振杰 李磊 +2 位作者 郑传明 邱兆磊 纪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49-1252,共4页
活动性失血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在出血停止前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在行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同时如何尽量减少对休克机体的不利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未控制性休克 失血休克 活动性 血必净 血气 苏联 临床急危重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