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作家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以《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为中心
1
作者 张喜英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13,共7页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后的未来社会进行了展望,首次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直接达到成熟共产主义社会,要经过“过渡时期”,再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将马克思的共...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后的未来社会进行了展望,首次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直接达到成熟共产主义社会,要经过“过渡时期”,再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使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是对马克思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性的认识,是对经典作家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而来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的探索,是经过积极主动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以至共产主义的实践范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对经典作家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坚持与创新,对于明确中国社会发展前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哥达纲领批判》 《国家与革命》 共产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及其对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晓锋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3,187,共7页
马克思立足于资本所推动的"世界历史"的视域,以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论证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不是外在原则强加于现存的社会发展过程之中,而是深刻地"内嵌"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基于对人类历史的... 马克思立足于资本所推动的"世界历史"的视域,以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论证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不是外在原则强加于现存的社会发展过程之中,而是深刻地"内嵌"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基于对人类历史的理性反思,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性批判,建构性地思考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构成了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整体性论域。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所展开的理论思考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真理性和当代生命力。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思考,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提供了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未来社会理论 道路自信
原文传递
论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林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在恩格斯的晚年 ,世界历史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以电的发现与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 ,为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资本主义的社会表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面对历史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恩格斯一方面依据资本主义从自由... 在恩格斯的晚年 ,世界历史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以电的发现与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 ,为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资本主义的社会表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面对历史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恩格斯一方面依据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阶段所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进行了新的修订与发展。另一方面 ,依据东方社会的情况 ,使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得以完善。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关于向未来社会过渡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东方社会 未来社会过渡的理论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现代社会批判及其理论效应
4
作者 汪信砚 翁路 《新华文摘》 2023年第19期41-44,共4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以及《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等马克思法哲学批判时期的著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当青年马克思...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以及《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等马克思法哲学批判时期的著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当青年马克思基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对现代社会展开双重批判时,就已经切入近代政治哲学的问题域,初步建构了超越现代社会的未来社会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现代社会批判 马克思法哲学 青年马克思 近代政治 《论犹太人问题》 未来社会理论 初步建构
原文传递
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重塑日本未来社会 被引量:4
5
作者 岩佐茂 万翔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5,共10页
在"3·11"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5年之际,安倍政权不顾全日本舆论的压力,悍然通过了所谓的《安保法制法》。在反对该项战争法案、推进日本无核化的进程中,日本的学者、学生、市民以及日本共产党试图通过"21世纪市... 在"3·11"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事故5年之际,安倍政权不顾全日本舆论的压力,悍然通过了所谓的《安保法制法》。在反对该项战争法案、推进日本无核化的进程中,日本的学者、学生、市民以及日本共产党试图通过"21世纪市民革命"建立新的国民联合政府和基于共产主义理念的未来社会。文章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未来社会理论,从生活逻辑、异化、联合等视角阐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同时结合马克思关于工业化以及农业与工业综合发展关系的看法,强调了马克思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观,指出共产主义理念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生活和现实的批判,是对新的价值关系的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社会理论 资本逻辑 生活逻辑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诠释
6
作者 孙红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包括实践自信和理论自信。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发展生产力、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中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运行方式以及人与自...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包括实践自信和理论自信。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发展生产力、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中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运行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四个维度,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系统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这些继承性和创新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自信 未来社会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