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未知生,焉知死”到“向死而生”——浅谈中西方死亡意识差异
1
作者 石庆利 《魅力中国》 2013年第16期33-33,34,共2页
死亡意识关系着人们全部的生命价值观念。从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先天就具有“乐生安命、轻生重死”的传统,儒家倡言“未知生,焉知死”,对死亡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死亡意识。西方传统的死亡意识以海德歌尔“人... 死亡意识关系着人们全部的生命价值观念。从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先天就具有“乐生安命、轻生重死”的传统,儒家倡言“未知生,焉知死”,对死亡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死亡意识。西方传统的死亡意识以海德歌尔“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的理论为代表,认为“死亡意识贯穿于我们的全部生命过程”,“要在意识中清理出真实的死亡结构的死亡意识”,以此达到人的本真的存在。中西死亡意识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从中西方传统的死亡理论中.都能找到建构现代化人格的死亡意识的资源,在当下现实生存状态中,有效消解人类与生俱来的死亡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意识 中西比较 未知生 焉知死” “向死而 死亡焦虑 差异性 互补性
下载PDF
“未知生 焉知死”的伦理意蕴及当代启示
2
作者 李泉 杨同卫 《中国医学人文》 2023年第7期38-40,共3页
孔子不回避死亡,也不畏惧死亡。广为人知的“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的意蕴是:人生第一要务乃是怎样活以及活成怎样的问题;死是生的自然延伸,懂得了生自然也就懂得了死;死与生并非完全不同、完全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两种状态。“未知生... 孔子不回避死亡,也不畏惧死亡。广为人知的“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的意蕴是:人生第一要务乃是怎样活以及活成怎样的问题;死是生的自然延伸,懂得了生自然也就懂得了死;死与生并非完全不同、完全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两种状态。“未知生,焉知死”的当代启示在于:人生在世须珍爱生命,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抵达安详、宁静的人生归宿是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人的不朽不在于肉体也不在于灵魂,而在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死观 未知生 焉知死
原文传递
生死与安宁——从“未知生,焉知死”看临终关怀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苏 程旺 《中国医学人文》 2022年第10期11-14,共4页
“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对于“知生”与“知死”关系的理解。问死的本质就是问生,既明晰了“生”的终极意义之所在,又指向如何坦然面对和安顿“死”,显明了一气贯通下生与死的终极道理。临终关怀与“未知生,焉知死”在理论层面上相契,... “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对于“知生”与“知死”关系的理解。问死的本质就是问生,既明晰了“生”的终极意义之所在,又指向如何坦然面对和安顿“死”,显明了一气贯通下生与死的终极道理。临终关怀与“未知生,焉知死”在理论层面上相契,可从中引发一些新思考。临终关怀是“生”与“死”的过渡阶段,既是从“重生”到“安死”的过渡,又是从“养生”到“送死”的连接。对“生”与“死”关系的解析,可为思考临终关怀提供思想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未知生 焉知死 死智慧 临终关怀
原文传递
自我的隐喻、爱与幸福的书写--马华武侠的生命之书《找死拳法》之阅读策略
4
作者 罗秀美 《华文文学》 2013年第6期16-32,共17页
《找死拳法》为当代马华武侠文学中的异数。作者沧海未知生与前辈武侠大师温瑞安同样出身南洋,可说是继温氏之后,马华文学另一位值得期待的武侠小说家。然而,《找死拳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像"典型的武侠小说,不宜以通... 《找死拳法》为当代马华武侠文学中的异数。作者沧海未知生与前辈武侠大师温瑞安同样出身南洋,可说是继温氏之后,马华文学另一位值得期待的武侠小说家。然而,《找死拳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像"典型的武侠小说,不宜以通俗文学视之,它反而是一部充满"自我的隐喻"的纯文学之作。尤其是着重于"自我成长"及"爱与幸福"等存在命题的深度探索,使小说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而充满想象力的诗意文字,更使它呈露澄澈的质地。简言之,《找死拳法》在在逸出一般武侠小说的期待视野,可说是一部生命之书。是以,本论文以《找死拳法》为文本,以探赜此书在当代马华武侠文学史上的价值及意义。论文依次论及四个主题:"谁是我?——以笔名隐身的骷髅剑客"、"我是谁?——以克己铸造自我"、"私情:简约与辗转"、"大爱:退藏与用心",最后以"以‘爱与幸福’解‘自由’之秘"作结。综言之,《找死拳法》的思想高度与诗意文笔,可说是当代马华武侠文学的一座全新的里程碑,值得给予它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死拳法 沧海未知生 马华文学 武侠小说 马华武侠文学
下载PDF
An experiment-library least-squares method on on-line coal element contents analysis 被引量:6
5
作者 WANG HuiDong LU JingBin +5 位作者 LU YuPing YANG Dong MA KeYan YANG Kang LIU YuMin CHENG DaoWe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2062-2069,共8页
A new experiment-library least-squares(experiment-LLs) method used in the neutron inelastic-scattering and thermal-capture analysis(NITA) technique for on-line coal analysis was developed,which has significantly decre... A new experiment-library least-squares(experiment-LLs) method used in the neutron inelastic-scattering and thermal-capture analysis(NITA) technique for on-line coal analysis was developed,which h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on-linear radiation effects.In this method,sixty samples with preset elemental contents were made,from whose experimental spectra twenty single-element spectrum libraries corresponding to twenty kinds of coal were built using the least-squares method.The spectrum of the unknown sample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twenty libraries to estimate its element contents.With the initial estimated result,the procedure of developing library and analysis was iterated to build a new library with the closest element contents to the unknown sample.Hence the experiment-LLs method can reduce non-linear radiation effects.The experiment-LLs method was performed on an improved coal analysis system which was equipped with a long-life 14 MeV pulsed-neutron generator,a bulk BGO detector with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a moisture meter and coal-smoothing device.The precisions of this system for ash content,water content,volatile content and calorific value have reached 1.0wt%,0.5wt%,1.0wt%,350 kJ/kg,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ine coal analysis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library least-squar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