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隙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艾晓燕 徐烈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72-74,共3页
目的:对比间隙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铜仁西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持... 目的:对比间隙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铜仁西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前,两组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持续蓝光照射 间隙蓝光照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早期干预预防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媛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正常新生儿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8例,研究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观... 目的观察中药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正常新生儿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8例,研究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观察第1次胎便排出及第1次胎便转黄时间,观察黄疸高峰期峰值及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胎便早排例数和胎便早变黄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黄疸高峰期峰值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促进胎便早排,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辅助退黄,降低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口服液 布拉氏酵母菌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G-6-PD缺陷致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5-356,共2页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是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常见病因.治疗高胆的目的是预防核黄疸的产生和防止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我科对G-6-PD缺陷的高胆患儿分别进行了换血和光疗的不同处理,均取得了满意效...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是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常见病因.治疗高胆的目的是预防核黄疸的产生和防止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我科对G-6-PD缺陷的高胆患儿分别进行了换血和光疗的不同处理,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为1996年1月~6月在我科NICU住院的20例新生儿,所有病例均为G-6-PD缺陷、血清胆红素大于342μmol/L者.光疗组(单纯光疗)11例,男7例,女4例;换血组(光疗+换血)9例,男6例,女3例.两组患儿入院时日龄、体重、G-6-PD值(四氮唑蓝法)、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浓度见表1,两组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6-PD缺陷 新生儿 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治疗
下载PDF
加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73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瑞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0期3244-3244,共1页
目的探讨静点白蛋白在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光疗,治疗组采用蓝光光疗+白蛋白静点,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 目的探讨静点白蛋白在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光疗,治疗组采用蓝光光疗+白蛋白静点,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2.27,P<0.05),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应用白蛋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白蛋白 胆红素脑病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新玲 彭东兰 万钧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4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更好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d,6~8h输完,连用1~3d,并在治疗前1d、治疗后每1天连续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更好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d,6~8h输完,连用1~3d,并在治疗前1d、治疗后每1天连续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IVIG联合光疗等常规方法,能更快地下降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减少光疗时间,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IVIG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确切疗效。基层医院因条件受限,对重症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能实施换血治疗,可加用IVIG以达到部分换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重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会岗 匡薇 叶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8期2014-201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d,6-8h输完,连用1-3d,并在治疗前1d、治疗后每一天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更好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d,6-8h输完,连用1-3d,并在治疗前1d、治疗后每一天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69.07+12.14umol/L,对照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37.24+10.37u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黄疸消退所用时间为3.84+0.72d,对照组黄疸消退所用时间为5.90+1.14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确切疗效。基层医院因条件受限,对重症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能实施换血治疗,可加用丙种球蛋白以达到部分换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 新生儿重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祖成 李建安 +2 位作者 鄢能荣 曾国庆 陈志新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肾功能判断和监测的效果。方法对152例出生14 d内的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于入院后24、72 h分别进行血非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胱抑素(CysC)...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肾功能判断和监测的效果。方法对152例出生14 d内的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重度3组,于入院后24、72 h分别进行血非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胱抑素(CysC)测定。结果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者胱抑素C增高明显,随着黄疸减退,胱抑素恢复正常。结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造成肾功能受损,胱抑素C可能是一重要的检查和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肾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时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海燕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经皮胆红素(TcB)值变化的时效关系。方法 90例非溶血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日龄≤7d和>7d分为A、B组,用固定光疗装置进行蓝光治疗,24 h治疗期间及24h休息期内每2 h测... 目的探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期间和停止治疗后经皮胆红素(TcB)值变化的时效关系。方法 90例非溶血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日龄≤7d和>7d分为A、B组,用固定光疗装置进行蓝光治疗,24 h治疗期间及24h休息期内每2 h测定TcB值,对所测值进行绘图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连续光疗24 h后A、B组TcB下降均值分别为(142±63)μmol/L、(174±24)μmol/L,与治疗前比较,皆下降明显(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光疗第12小时、B组在光疗第10小时后TcB显著下降(P<0.05)。停止光疗后24 h休息期,A、B组TcB值回升均值分别为(114±61)μmol/L、(51±2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14h后TCB值上升不明显(P>0.05)。结论蓝光治疗非溶血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且有一定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时效关系 经皮胆红素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血症90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喻小禾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9期700-700,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疗效观察 诊断标准 治疗
下载PDF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洪波 贺瑞荣 《药物与人》 2014年第12期62-62,共1页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符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除了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符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除了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48小时、96小时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能显著提高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颗粒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回春生、西沙必利、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型胆红素血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季萍 李廷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回春生 西沙必利 思密达 治疗 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 疗效
下载PDF
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UGT1A1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顺昌 周指明 +2 位作者 陈群蓉 彭运生 涂传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分析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A1 ( uridine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 UGTIA1)基因的突变情况,并探讨突变与血清总胆红素的关系。方法抽提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UGT1A1基因的编... 目的分析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1A1 ( uridine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 UGTIA1)基因的突变情况,并探讨突变与血清总胆红素的关系。方法抽提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UGT1A1基因的编码序列及启动子区,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突变。结果在61例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共发现46例存在UGT1A1基因的突变。突变可分为5种,依据频率高低依次为211G→A、TATAA盒TA插入、686C→A、1091C→T以及1352C→T。携带单一位点纯合突变合并其它位点杂合突变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单位点纯合突变或多位点杂合突变患者(P〈0.05)。综合UGT1A1基因突变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44例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被诊断为Gilbert综合征,2例被诊断为Ⅱ型Crigler-Najjar综合征。结论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不仅与UGT1A1基因突变数量有关,而且与突变的杂合或纯合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型高胆红素 UGT1A1基因 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