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情档期刊论文的零被引现象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思洛 程爱娟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7-256,共10页
本文以图书情报档案学科15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研究1994—2013年(20年)期刊论文发表后1年、2年、5年以及发表迄今的零被引率、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量比值。结论表明:零被引论文率... 本文以图书情报档案学科15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研究1994—2013年(20年)期刊论文发表后1年、2年、5年以及发表迄今的零被引率、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量比值。结论表明:零被引论文率均值与篇均被引率、H指数负相关,与综合排名正相关;零被引论文率在不同时间、期刊、学科间差异明显。在20年间,论文发表1年后其零被引率为90%左右;2—5年中,零被引率呈快速下降趋势;5年之后,论文零被引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大部分处于30%以下。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特定年后零被引率在早期下降明显,但自2003年后,论文零被引率趋于稳定,发表5年后和发表迄今分别为20%和15%左右。各期刊的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量比值存在差异,其中《中国图书馆学报》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档案 学术期刊 未被引论文
下载PDF
中文科研论文未被引探索Ⅲ:科学交流相关性情境下的竞争-选择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毅 伍玉 +2 位作者 申东阳 况书梅 袁庆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7,共7页
[目的/意义]与众多基于未被引现象的统计分析不同,本文利用演绎分析方法探索论文未被引的产生机制。[方法/过程]将未被引现象置于科学交流的宏大背景下,提出论文未被引的竞争一选择机制,指出竞争一选择机制是以文献内容为基础的相... [目的/意义]与众多基于未被引现象的统计分析不同,本文利用演绎分析方法探索论文未被引的产生机制。[方法/过程]将未被引现象置于科学交流的宏大背景下,提出论文未被引的竞争一选择机制,指出竞争一选择机制是以文献内容为基础的相关判断与抉择过程,同时受到文献外在特征的深刻影响,以此为基础从时间维度及空间维度展开具体分析过程。[结果/结论]从时间演化角度上看,新旧相关文献间的竞争是引发论文未被引现象的主要原因;从时间截面上看,在问题解决循环往复过程中,文献查询、文献参考及新潜在相关信息表达中的同质文献竞争是产生论文未被引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引用选择是以竞争为背景的自发自组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被引论文 被引论文 科学交流 相关性 竞争-选择机制
原文传递
中文科研论文未被引探索Ⅱ:基于关键词的内容因素影响研究——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毅 伍玉 +2 位作者 申东阳 况书梅 袁庆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0,共7页
[目的/意义]从内容差异来探索论文未被引规律,不仅是论文未被引现象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扩展基于内容的引文分析方法范畴。[方法/过程]以CSSCI作为来源数据库,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样本学科,依据该学科学者的h指数分布特征... [目的/意义]从内容差异来探索论文未被引规律,不仅是论文未被引现象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扩展基于内容的引文分析方法范畴。[方法/过程]以CSSCI作为来源数据库,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样本学科,依据该学科学者的h指数分布特征随机选择200名学者作为样本对象,下载其1998-2015年的所有被收录论文数据;下载样本学科1998-2015年的所有收录论文数据,并离析出对应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的相关数据;以6年为时间窗口,将发表后1-3年内被引的论文定义为被引论文,其余的为未被引论文;析取未被引论文、被引论文、学科整体论文及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按关键词频数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序前50的关键词构成关键词向量,计算关键词向量的内积、欧几里得长度和余弦相似度。[结果/结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在21世纪初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体系,其未被引论文与学科整体论文、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的内容相似度都较低,表明研究内容对论文未被引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被引论文 被引论文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论文内容特征 论文关键词 向量空间模型
原文传递
中文科研论文未被引探索Ⅰ:外部特征影响研究*——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毅 伍玉 +2 位作者 申东阳 况书梅 袁庆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3,共8页
[目的/意义]探索论文未被引现象是引文分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扩展计量学的研究范畴,也有利于识别文献未被引的产生机制和最大限度避免科研资源浪费与提升科学交流效率.[方法/过程]以CSSCI为来源数据库,以图... [目的/意义]探索论文未被引现象是引文分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扩展计量学的研究范畴,也有利于识别文献未被引的产生机制和最大限度避免科研资源浪费与提升科学交流效率.[方法/过程]以CSSCI为来源数据库,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为样本学科,随机选择200名学者为样本,获取这些学者的第一作者论文及相关引文数据,以6年为计量时间窗口,依析取的8个外部特征因素计算不同分组的未被引率,采用非参数方法检验各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结论]8个外部特征因素对论文未被引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作者所属机构的影响相对较小,作者发文时年龄与论文篇幅的影响相对较大,作者发文时职称、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关键词数量、基金类别的影响程度大致相仿;各因素的未被引率在前3年的变化较为剧烈,后3年变化较为平缓;各因素未被引率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其影响平稳性也变化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被引论文 被引论文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文献外部特征 作者因素 论文因素 基金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