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梢血糖监测穿刺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安冉冉 刘莉 安新荣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末梢血糖监测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室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观察组实施有序的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 目的探讨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末梢血糖监测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室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观察组实施有序的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评价两组手指皮下淤血点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指皮下淤血点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末梢血糖监测穿刺部位轮换方案减少了患者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所致的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强化治疗 末梢血糖监测 穿刺部位轮换
下载PDF
门诊糖尿病326例末梢血糖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蒙清婷 黄艳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对326例糖尿病患者在门诊进行末梢血糖监测,并进行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掌握采血部位的人数最多,占31.90%;掌握及基本掌握操作方法的人数最多,占84.... 目的: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糖监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对326例糖尿病患者在门诊进行末梢血糖监测,并进行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掌握采血部位的人数最多,占31.90%;掌握及基本掌握操作方法的人数最多,占84.97%;不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人数最多,占44.17%。结论:患者在末梢血糖监测中应注意在操作步骤、采血方法、采血部位等相关知识,门诊护士应重视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健康教育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末梢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末梢血糖监测中采用哪一滴血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明珠 陆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究末梢血糖监测中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之间末梢血糖值的差别。方法选择2014年4月份在本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例,进行血糖监测,分别采取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共测得98组血糖值,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别。结果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的... 目的探究末梢血糖监测中第一滴血与第二滴血之间末梢血糖值的差别。方法选择2014年4月份在本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例,进行血糖监测,分别采取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共测得98组血糖值,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别。结果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的血糖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建议直接采用第一滴血进行末梢血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梢血糖监测 第一滴血 第二滴血
下载PDF
急诊危重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爱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9期148-148,158,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的意义,为快速血糖监测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方法用校正码校正血糖仪,通过随机的方式先测末梢快速血糖后测静脉快速血糖。结果 12例低血糖昏迷者除外,82例昏迷患者静脉血生化室血糖...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的意义,为快速血糖监测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方法用校正码校正血糖仪,通过随机的方式先测末梢快速血糖后测静脉快速血糖。结果 12例低血糖昏迷者除外,82例昏迷患者静脉血生化室血糖、静脉血快速血糖值和末梢快速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其中生化室血糖均值为(9.107±3.994)mmol/L,静脉血快速血糖均值为(8.865±3.672)mmol/L,末梢血糖快速血糖均值为(8.295±3.875)mmol/L。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尤其是昏迷患者实施血糖监测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危重患者 末梢血糖监测
下载PDF
信息化建设在末梢血糖监测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孔丽丽 周红英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579-580,共2页
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 800万,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重视[1-2]。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末梢血糖监测以其快速、... 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 800万,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治疗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重视[1-2]。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末梢血糖监测以其快速、便捷的优点成为目前临床医师监测血糖变化的重要手段[3]。末梢血糖监测能及时评估糖代谢紊乱的程度,指导医生调整降糖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确定治疗方案,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反复静脉采血的负担,缩短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末梢血糖监测 质量改进
下载PDF
末梢血糖监测在筛查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利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3期3355-3356,共2页
目的评价末梢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200例疑似糖尿病受检者,均接受末梢血糖监测、静脉血糖检测,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 目的评价末梢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200例疑似糖尿病受检者,均接受末梢血糖监测、静脉血糖检测,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对比,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筛查糖尿病时采用末梢血糖检测,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受检者的血糖情况,且操作简便、快捷,能减少检查的费用、节约检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筛查 末梢血糖监测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末梢血糖监测在基层医院预防宫腔镜TURP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
7
作者 王文鸾 陈莉娜 谢克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59-61,共3页
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末梢血糖监测技术预防宫腔镜TURP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III、IV级宫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课题分析。按照双盲法的分组原则对所有患者实施均等分分组,并划分为对... 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末梢血糖监测技术预防宫腔镜TURP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III、IV级宫腔镜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课题分析。按照双盲法的分组原则对所有患者实施均等分分组,并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其中,研究组接受末梢血糖监测,对照组不开展末梢血糖监测。根据组间结果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宫腔镜TURP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宫腔镜TURP综合征发生率,研究组占比为0.00%,对照组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显著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内积极应用末梢血糖监测技术,能够更好地预防或减少宫腔镜TURP综合征的出现,值得继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梢血糖监测 基层医院 宫腔镜 TURP综合征 临床价值 预防作用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红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3期6-7,共2页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2~77岁,平均(49.1±5.5)岁,病程半年...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2~77岁,平均(49.1±5.5)岁,病程半年~20年。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动态血糖监测组26例,常规血糖监测组25例,两组均选择诺和锐胰岛素皮下注射2次/d,两组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个体血糖监测的结果再调整胰岛素治疗后15d,两组均行72h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比治疗前测定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血HbA)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根据个体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末梢血糖监测组,能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取代末梢血糖监测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末梢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英姿 缪丛庆 +1 位作者 刘敬敬 赵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19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3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血糖监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组。对照组(n=14)予常规末梢血糖监测,研究组(n=16)则采用雅培瞬感... 目的 探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3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血糖监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组。对照组(n=14)予常规末梢血糖监测,研究组(n=16)则采用雅培瞬感动态血糖仪进行连续性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糖化血红蛋白,并对比孕产妇与围产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TIR(77.42±6.23)%,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6.31±0.53)%,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羊水过多、早产、胎盘早剥、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18.75%、0.00%、0.00%、6.25%,低于对照组57.14%、35.71%、35.71%、5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予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能够有效监测血糖波动,血糖控制更为及时有效,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 末梢血糖监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1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想 陆婧 +3 位作者 凌清 乔程程 朱大龙 毕艳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30-536,共7页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的T1DM患者137例,在患者治疗方案基本稳...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的T1DM患者137例,在患者治疗方案基本稳定后给予CGM,同步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的末梢血糖,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再根据CGM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分为无低血糖组和夜间低血糖组,比较两组的一般特征、实验室指标及CGM参数变化。为进一步确立末梢血糖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相关的最佳切点值,对空腹、晚餐后、睡前血糖及评估模型BGn进行了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在接受CGMS监测的137例T1DM患者中,共发生低血糖事件179次,其中发生夜间低血糖患者31例,共50次(27.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平均血糖(MBG)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OR=0.784、0.021、0.751,P<0.05),血糖水平标准差(SD)、低血糖指数(LBGI)呈独立正相关(OR=1.641、3.004,P<0.05);(3)七点末梢血糖谱中的空腹、晚餐后及睡前血糖与夜间发生低血糖呈独立负相关(OR=0.257、0.685、0.708,P<0.05),应用ROC分析相应切点值,空腹血糖(FPG)为5.8mmol/L(特异度90%,敏感度80%,AUC0.91)、晚餐后血糖为8.2mmol/L(特异度76%,敏感度57%,AUC0.72)、睡前血糖为6.7mmol/L(特异度90%,敏感度64%,AUC0.80);(4)基于七点末梢血糖谱中的基础血糖变异度,建立夜间低血糖的评测模型BGn=睡前血糖×(1-SDSM/MBGSM),BGn为5.2mmol/L时,特异度达93%,AUC为0.81。结论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应设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FPG<5.8mmol/L、睡前血糖<6.7mmol/L或BGn模型<5.2mmol/L均提示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夜间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 末梢血糖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