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顾学洲 林卫华 陈航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住院的直肠癌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住院的直肠癌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病灶长度、淋巴结清扫数,检测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阈值感觉容量、直肠最大耐受容量,评估肛门功能,统计并发症率、评估手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病灶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管静息压、直肠阈值感觉容量、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采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疗效确切,能降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末端 腹腔镜下直癌根治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一杰 张诚华 +2 位作者 何谦 林建泉 赵利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311-1311,共1页
结直肠癌患者一期手术切除吻合后如何降低和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仍是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2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的70例高危患者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治疗并与同期未行造口治疗的其他患者比较,... 结直肠癌患者一期手术切除吻合后如何降低和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仍是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2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的70例高危患者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治疗并与同期未行造口治疗的其他患者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末端 结直 吻合
下载PDF
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时婕 花庶庆 +2 位作者 陈云 李昕 汪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于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9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 目的探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于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91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加回肠末端造口,对照组(59例)行单纯行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改变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实验室指标、肛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病灶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补液天数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及5 d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均高于术前,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术后5 d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后2 d,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术后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 d的白细胞水平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术后5 d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4 d、3个月、6个月的肛门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均高于术后14 d,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4 d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评分均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术后3个月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肛门功能,促进生命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癌根治术 预防末端 生命质量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盆底腹膜重建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开鹏 唐云昊 +1 位作者 肖端 朱代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5期2276-2279,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重建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该院胃肠外科住院的1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既不行末端回肠造口也不重建盆底腹膜者71例(A...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重建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该院胃肠外科住院的1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既不行末端回肠造口也不重建盆底腹膜者71例(A组),盆底腹膜重建者61例(B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者51例(C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特征、住院费用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C组手术时间均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再次手术率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造口未还纳率为19.6%。结论盆底腹膜重建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能降低因吻合口瘘造成的再次手术率,但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增加了住院负担及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盆底腹膜重建 预防末端 吻合
下载PDF
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与回肠末端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冬芽 周青 +2 位作者 刘昱昕 黄无浪 肖仁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 目的:探讨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术,纳入改良组,51例行腹腔镜LAR+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回纳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改良组术后开始经口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其余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回纳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6个月Wexner评分和生活方式、心理行为、抑郁/自我感受、窘迫尴尬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术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 部分盲壁埋于皮下 改良盲 预防末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的护理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俊英 《天津护理》 2019年第1期83-85,共3页
总结23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行术中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体位护理、疼痛护理、便失禁护理和健康宣教。应用造口周围皮肤工具DET评分/AIM指南充分评估患者造口情况,并针对造口周... 总结23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行术中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体位护理、疼痛护理、便失禁护理和健康宣教。应用造口周围皮肤工具DET评分/AIM指南充分评估患者造口情况,并针对造口周围感染、造口粪水性皮炎,造口回缩、造口黏膜皮肤分离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 腹腔镜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预防末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结直肠癌相关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部位切口疝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嫄蕙 陈倬仪 +1 位作者 张子臻 曹晖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7-590,596,共5页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是一种常用的结直肠外科手段,有助于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相应的造口还纳术后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是其不可忽视的远期并发症。SSIH不仅增加二次手术的创伤及额外的医疗负担,亦会降低病人生活质量。SSIH的发生率0...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是一种常用的结直肠外科手段,有助于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相应的造口还纳术后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是其不可忽视的远期并发症。SSIH不仅增加二次手术的创伤及额外的医疗负担,亦会降低病人生活质量。SSIH的发生率0~38.5%,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检出率。除普通切口疝相关危险因素外,结直肠癌相关SSIH的特殊危险因素还包括肿瘤病程、化疗、合并中线切口疝及造口旁疝、造口还纳时间、手术缝合方法等,值得引起特别关注。SSIH危险因素多、发病率高,并且二次修补手术是唯一治愈方法。因此,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造口还纳术同期预防性置入材料补片是目前SSIH相关临床研究热点。结直肠癌相关SSIH值得胃肠外科和疝外科医生关注,了解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方法,降低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卫生经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切 结直 预防末端
原文传递
不同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肖燕玲 肖琴 +2 位作者 张菊 税方 何谦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8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并预防性造口手术患者全部临床资料,其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为A组(n=50),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为B组(n=64),比较2组造瘘术... 目的探讨不同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并预防性造口手术患者全部临床资料,其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为A组(n=50),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为B组(n=64),比较2组造瘘术后相关指标、还瘘术后相关指标、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造瘘术后,A组第一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造口回缩、皮肤过敏、造口狭窄、造口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造口脱垂发生率为2.00%,B组造口脱垂发生率为15.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瘘术后,A组第一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00%,B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组Wexner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A组术后12个月Wexner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组QLQ-C30评分逐渐升高(P<0.05),且A组术后6个月、12个月QLQ-C30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与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比较,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对进行腹腔镜保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效果更好,其第一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更短,造瘘术后造口脱垂发生率更低,还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更优,生活质量更高,患者远期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横结 预防末端 低位直 腹腔镜保肛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曹方 魏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33-36,共4页
探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9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与腹腔镜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 探讨微创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对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9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与腹腔镜根治术联合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恢复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补液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白细胞为(7.75±5.65)×109/L,C反应蛋白为(65.68±28.69)mg/L,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5±2.14)×109/L和(78.39±26.65)mg/L(P<0.05);试验组的前白蛋白为(264.74±18.86)mg/L,其高于对照组的(238.45±19.36)mg/L(P<0.05);试验组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4%,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1%(P<0.05);试验组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心理健康与肛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创根治术中运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不仅能保障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减少其术后并发症,还能减轻其炎症反应,保护其肛门功能,从而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根治术 预防末端 疗效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结直肠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部位切口疝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业骞 董中毅 +8 位作者 张子臻 徐嫄蕙 陈倬仪 寇加祺 雷若华 陈立庚 倪博 夏翔 曹晖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65-1269,1275,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的249例结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通...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的249例结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通过随访及影像学结果确诊SSIH并统计其发生率,分析发生SSIH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49例病例中,42例(16.9%)病人在造口还纳术后1年内发生SSIH。发生与未发生SSIH在病人年龄>65岁、合并造口旁疝、原发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体重指数(BMI)>24、白蛋白比值(术后第1天/术前)≤0.85、发生切口感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造口直径>2.5 cm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造口旁疝、非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缘距离≥7 cm)、BMI>24、术后白蛋白水平降低(术后第1天/术前白蛋白比值≤0.85)、发生切口感染、造口直径>2.5 cm是SS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SIH是结直肠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高发的远期并发症。初次手术避免预防性造口过大、防止造口旁疝、造口还纳术前控制BMI、提高白蛋白水平、防止切口感染等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 预防末端还纳术 部位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史超 钟玉兵 +2 位作者 董旭强 金芝祥 张国强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10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1年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10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1年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1年内有15例患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占13.9%,归为回纳失败组;其余93例患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成功,占86.1%,归为回纳成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为T3~T4期、合并远处转移、接受术前放化疗是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内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回纳失败与浸润深度为T3~T4期、合并远处转移及接受术前放化疗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 腹腔镜 预防末端
下载PDF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佳 张建成 任柯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10期41-42,46,共3页
目的分析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44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治疗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2例无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治疗组72例采取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分析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44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治疗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2例无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治疗组72例采取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快速康复措施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治疗组发生吻合口瘘的几率为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末端 腹腔镜低位直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张圣林 闫慧 +1 位作者 王野 刁其先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871-876,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肠舒汤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末端回肠造口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观察组(n=33)应用肠舒汤灌肠,对照组(n=27)... 目的:探讨应用肠舒汤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末端回肠造口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观察组(n=33)应用肠舒汤灌肠,对照组(n=27)应用生理盐水灌肠。灌肠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旷置结肠黏膜组织炎症改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改良Mayo评分变化,对比两组回肠造口闭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肠舒汤全结肠灌肠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5,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62,P<0.05);治疗后,两组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77,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1,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Mayo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4.049,P<0.05;观察组t=14.857,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6.962,P<0.05)。两组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对照组进食时间(40.2±10.3)h,观察组进食时间(22.2±7.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8,P<0.05);对照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50.1±8.9)h,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5.3±6.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4,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7.8±1.5)d,观察组住院时间(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2,P<0.05);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22.2%,观察组肠梗阻发生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5)。结论: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可以促进肠黏膜的炎症修复和溃疡组织的愈合,促进末端回肠造口闭合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汤 顺行灌 旷置 预防末端
下载PDF
经肛粪便导流技术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重飙 陈星宇 +2 位作者 叶瑞凤 高琴 涂小煌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评估经肛粪便导流技术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2019年期间在我院完成的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按采用预防吻合口漏方式分为经肛粪便导流组(粪便导流组)和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组(... 目的评估经肛粪便导流技术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2019年期间在我院完成的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按采用预防吻合口漏方式分为经肛粪便导流组(粪便导流组)和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组(回肠造口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漏后处置方式及转归。结果共纳入患者231例,其中粪便导流组84例,回肠造口组14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感染、术后肠梗阻、总住院费用、死亡情况、吻合口漏(总体、各分级、处理方式及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虽然粪便导流组的住院时间(除外漏病例)明显长于回肠造口组(P<0.001),但2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和排除死亡病例后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且粪便导流组的吻合口漏愈合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回肠造口组(P=0.029)。结论经肛粪便导流技术在预防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漏的发生的安全、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 吻合 粪便导流 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