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骑行替代步行后公共交通可达性改善效果评估方法
- 1
-
-
作者
高顺祥
陈珍
张志健
陈越
肖中圣
邓进
许奇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建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
出处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9-449,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21001、71971021)。
-
文摘
改善末端的慢行环境是提升绿色交通出行竞争力的关键问题。既有研究多针对出行效率问题分析地面公交末端出行的改善效果,未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本文融合多源交通大数据构建“门到门”精细尺度的公共交通出行链,提出步行和骑行等两种方式下公共交通全过程出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据此构建基于累计机会模型的末端出行改善效果的评估模型,研究骑行替代步行后公共交通可达性改善效果。该方法两步计算具有计算量较小和数据更新机制灵活的特点,适应于大空间尺度公共交通可达性研究。基于2020年北京的案例研究表明:骑行替代的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平均减少315 s,降低幅度达12.8%;末端出行效率的提高改善将进一步提升就业、医疗、餐饮、绿地、购物和休闲等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其改善幅度达90%、74%、94%、33%、107%和77%,且改善的区域聚集于中心城区和外围居住组团。另外,公共交通可达性改善效果呈圈层径向递减的空间特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主干网络,就业、医疗、餐饮、绿地、购物和休闲活动提升效果分别为地面公交的1.43、1.43、1.70、1.42、1.70、1.71倍。
-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绿色交通
“最后一公里”问题
末端衔接
可达性分析
空间异质性
全出行链
多源大数据
-
Keywords
urban public transport
green transportation
"first-and-last mile"problem of transit
terminal connection
accessibility analysis
full trip chain
spatial heterogeneity
multi-source big data
-
分类号
U49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