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检测端粒酶和CK20诊断大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建平 孔令言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3期979-981,共3页
目的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表达和端粒酶的活性,初步探讨它们在检测大肠癌微转移中的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检测相应患者外周... 目的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表达和端粒酶的活性,初步探讨它们在检测大肠癌微转移中的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检测相应患者外周血中的端粒酶的活性。结果52例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按不同时间段分别为61·9%与57·7%(术前),69·1%与72·1%(术后24h),34·6%与30·9%(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两者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Duke’s分期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端粒酶和CK20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肿瘤转移/血液 逆转录聚合链反应
下载PDF
端粒酶和p53及PCNA蛋白过度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旭霞 王景杰 +3 位作者 刘震雄 黄裕新 闻勤生 张少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p53和PCNA的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89%(49/55)、77.5%(31/40)和80%(32/40);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11.4%(4/35)、8.5%(3/35)和14.2%(5/35),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6;胃癌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1和0.0852,而且端粒酶活性与p53、PCNA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859。结论:端粒酶活化、p53和PCNA表达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端粒酶、p53和PCNA在胃癌分化、浸润中各自起着独立的作用;端粒酶、p53和PCNA同时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遗传学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DNA重复序列扩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进 谢珏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CD 4+、CD 8+和CD 19+淋巴细胞,提取细胞蛋白后,用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法(T...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CD 4+、CD 8+和CD 19+淋巴细胞,提取细胞蛋白后,用PCR为基础的端粒酶测定法(T e lom eric repeats am p lification protoco l,TRAP)测定端粒酶活性;Sou thernB lot测定细胞端粒长度。结果:SLE患者CD 4+、CD 8+和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但只有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CD 4+和CD 8+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均较正常对照明显缩短,CD 19+淋巴细胞的端粒长度无明显缩短。结论:SLE患者CD 19+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增高,维持了细胞端粒长度;而CD 4+和CD 8+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不足以维持由于细胞分裂所导致的细胞端粒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T淋巴细胞 端粒/ 抗原 CD8 抗原 CD4 抗原 CD19
下载PDF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体外实验
4
作者 许宁 石爱平 +3 位作者 姜艳芳 王春喜 王有德 赵忠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核苷酸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 TRAP-银染方法检测 2 5例膀胱癌组织和 4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端粒酶 RNA模板区为靶点 ,不同剂量的序列为 TAGGGTTAGACAA的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PS- ASON ...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核苷酸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 TRAP-银染方法检测 2 5例膀胱癌组织和 4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端粒酶 RNA模板区为靶点 ,不同剂量的序列为 TAGGGTTAGACAA的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PS- ASON )作为实验组 (A、 B、 C) ,以硫代磷酸修饰 1 3个核苷酸的随机引物作为对照组 (D) ,仅加入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组 (E) ,与人膀胱癌细胞株 BIU87细胞共同孵育 1~ 30 d,计细胞数 ,光镜及电镜观察 ,DNA凝胶电泳检测、流式细胞仪测定和分析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结果 :2 5例膀胱癌组织中 ,2 4例(96 % )表达端粒酶活性 ,4例癌旁组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与随机引物及空白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的 ASON能明显减少细胞增殖数目 ,实验组细胞在第 2、 8天及 8天后出现较明显的凋亡峰和 DNA梯状电泳带 ,并出现退化、老化、凋亡和坏死的形态学变化 ,凋亡率明显增高 (P<0 .0 0 1 ) ,并显示剂量的依赖性 (P<0 .0 1 )。结论 :以端粒酶 RNA模板区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引起膀胱癌 BIU87细胞增殖抑制 ,退化、老化、凋亡和坏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治疗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细胞凋亡 寡核苷酸类 反义/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