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性流变与审美现局——转型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散文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育华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首先提出共时态的散文本体系统观 ,即文化的本位性、思维的超越性和文体的高弹性 ,并对转型期文化力量的干预如何引发本体结构变易作出简要分析 ;继而从主体文类学视角 ,审理了六大散文群落为基本格局的 90年代散文生态 ,并对其本... 本文首先提出共时态的散文本体系统观 ,即文化的本位性、思维的超越性和文体的高弹性 ,并对转型期文化力量的干预如何引发本体结构变易作出简要分析 ;继而从主体文类学视角 ,审理了六大散文群落为基本格局的 90年代散文生态 ,并对其本体性表现予以考量 ;然后对新世纪初的散文格局作以考察 ,分析了精英书写如何取“进步的回退”姿态 ,“新流言体”如何成为相对完熟的消费文化散文版 ,网络散文的崛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语境 本体 文化本位 本体结构变易 话语构型 中国 当代散文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饮食民俗的都市传承研究——以上海饮食类非遗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程鹏 《阅江学刊》 2023年第4期152-158,175,共8页
二十四节气融入当代生活的关键,是要契合民众的文化心理与生活需求,主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在传统农业生产已经日渐远离人们生活的现代都市社会,部分生活民俗事象还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而其中的饮食民俗则是与人们联系最... 二十四节气融入当代生活的关键,是要契合民众的文化心理与生活需求,主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在传统农业生产已经日渐远离人们生活的现代都市社会,部分生活民俗事象还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而其中的饮食民俗则是与人们联系最为密切的内容。上海的饮食类非遗中有许多与节气相关的项目,推动二者联动发展,对于节气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强化节气与饮食的联系,保护本位性文化,创新开发与节气相关的产品,挖掘特殊节气的饮食习俗,通过文旅开发或申遗,进一步推动节气饮食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饮食类非遗 本位性文化 民俗事象 饮食文化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 被引量:9
3
作者 雷秋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3,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意义在于借由小传统的维系,确保大传统的文化认同。这种意义决定了"非遗"的法律保护应当以公法保护为主导,并在区分文化商品与文化公共品、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的基础上,侧重于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意义在于借由小传统的维系,确保大传统的文化认同。这种意义决定了"非遗"的法律保护应当以公法保护为主导,并在区分文化商品与文化公共品、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的基础上,侧重于文化公共品的提供和文化"文法"的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和对象的特定性又决定了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应有适当限度,尊重"非遗"的文化本位性。我国"非遗"地方保护制度尚未提升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思想高度,在保护实践上还存在忽视民间文化小传统形成的规律性、挟制民间文化认同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文化认同的形成,应在尊重"非遗"规律性的基础上,调整公法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法保护 文化认同 文化本位 文化的“文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