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体定义及本体代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俊华 左万利 +1 位作者 赫枫龄 王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1-1007,共7页
基于现有的本体定义,采用函数式描述语言精确定义了本体建模基元,给出一种新的本体形式化描述,并给出了本体间近义关联的定义,在新本体形式化描述和本体间近义关联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封闭性的本体代数定义,同时结合函数式描述语... 基于现有的本体定义,采用函数式描述语言精确定义了本体建模基元,给出一种新的本体形式化描述,并给出了本体间近义关联的定义,在新本体形式化描述和本体间近义关联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封闭性的本体代数定义,同时结合函数式描述语言,给出了其形式化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定义 形式化描述 本体代数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信管专业课程知识点建模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永友 《情报探索》 2013年第8期94-98,共5页
针对信管专业学科特点,构建了基于本体的信管专业课程知识点模型,以解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为研发课程知识检索系统打下基础。提出了课程知识点本体构建方法与步骤,对课程知识本体相关概念进行形式化定义。以信... 针对信管专业学科特点,构建了基于本体的信管专业课程知识点模型,以解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为研发课程知识检索系统打下基础。提出了课程知识点本体构建方法与步骤,对课程知识本体相关概念进行形式化定义。以信管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为例,依据传统的课程、章、节和知识点这一主线,分析了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建立了本体模型,最后应用网络本体语言进行描述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课程本体定义 课程知识点建模 网络本体语言
下载PDF
基于MDA的模糊本体生成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新香 缪淮扣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1-543,共3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DA的模糊本体生成方法.该方法将本体定义元模型ODM扩展为模糊本体定义元模型FODM,采用元对象设施MOF定义模糊本体建模语言FOML,并分别建立FODM与FOML及FOML与模糊本体描述语言FOWL之间的映射.这样在可视化FOML的环境...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DA的模糊本体生成方法.该方法将本体定义元模型ODM扩展为模糊本体定义元模型FODM,采用元对象设施MOF定义模糊本体建模语言FOML,并分别建立FODM与FOML及FOML与模糊本体描述语言FOWL之间的映射.这样在可视化FOML的环境中创建模糊本体模型,根据FOML与FOWL之间的映射可以直接生成对应的OWL本体文档.该方法可以提高模糊本体的创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驱动架构 本体定义元模型 模糊SHOIN(D) 模糊OWL 模糊本体 模糊本体建模语言
下载PDF
基于OCL的本体模型校验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钱鹏飞 王英林 张申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5期7-11,53,共6页
将集合关系理论与本体模型相结合,同时引入并扩展面向对象中的OCL(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语言,提出一种基于OCL的本体校验方法。该方法从大量本体模型中抽象出一个本体定义元模型ODM(Ontology Constraint Meta-model),该元模型基... 将集合关系理论与本体模型相结合,同时引入并扩展面向对象中的OCL(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语言,提出一种基于OCL的本体校验方法。该方法从大量本体模型中抽象出一个本体定义元模型ODM(Ontology Constraint Meta-model),该元模型基于集合关系理论,将本体模型划分为"实体相关元素"和"约束规则相关元素",并通过一系列OCL扩展函数来完成上述两种本体模型元素的形式化表示,以完成基于OCL的本体模型形式化校验。最后,通过宝钢信息共享平台车辆管理本体片段的本体模型校验实例,进一步讨论如何使用该模型校验方法实现本体模型的冲突检测和冲突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校验 集合论 OCL 本体定义元模型 冲突消解
下载PDF
本体的追问和本体的内容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凤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4,共5页
人类具有反思能力之后就在追寻生存事实背后是否有某种状态是"本体"。从"我"本体到"上帝"本体以及一切独断的、本质主义的本体,都是人类生存的情感追求和理性希冀。各种各样的"本体论"都在相... 人类具有反思能力之后就在追寻生存事实背后是否有某种状态是"本体"。从"我"本体到"上帝"本体以及一切独断的、本质主义的本体,都是人类生存的情感追求和理性希冀。各种各样的"本体论"都在相互比照中否定了自身的本体性,所以没有普遍可接受的"本体"。因此哲学的"本体"定义困难,"终极本体"的追思在一步步澄清中来到生活本身。真正的"本体"不是事物,不是可指认之物,而是日常世界的单纯和坦露着的"是"。所谓的"终极"只是借生存的在场之物寄托不能出场的"是",引领我们看到它的无形大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本体证明 本体的多义性和难定义 本体
下载PDF
基于ODM实现电力领域公共语义建模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颖 刘延乐 +1 位作者 王一达 李吉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9,103,共6页
公共语义模型是解决IEC 61970和IEC 61850标准无缝衔接的核心,但在具体建模应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何提高模型及模型映射的表达能力和自动维护能力,以及增强其在业务建模方面的拓展能力2个方面的问题。文中引入本体定义元模型(OD... 公共语义模型是解决IEC 61970和IEC 61850标准无缝衔接的核心,但在具体建模应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何提高模型及模型映射的表达能力和自动维护能力,以及增强其在业务建模方面的拓展能力2个方面的问题。文中引入本体定义元模型(ODM),按照模型驱动架构(MDA)的思想,在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的公共语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从构建可视化建模环境到最终的领域业务建模的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建模框架。并重点就其中的元模型可视化构造、网络本体语言(OWL)业务建模方法、映射引擎设计以及约束及推理机制等关键技术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表明,该框架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语义模型清晰、灵活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了从静态建模到具体领域业务建模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970 IEC 61850 公共语义模型 本体定义元模型 模型驱动架构 电力业务建模
下载PDF
新文艺理论体系论(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锺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91,共13页
文艺史的研究一定要打通中西古今,建构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学。只有打通中西古今,才能抓住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的本质特征。凡文艺总是从表现的角度来反映外物的,广义的诗学之本体论在于此。文体不仅有孕育产生的过程,而且其特征也有... 文艺史的研究一定要打通中西古今,建构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学。只有打通中西古今,才能抓住各种文学体裁与戏剧类型的本质特征。凡文艺总是从表现的角度来反映外物的,广义的诗学之本体论在于此。文体不仅有孕育产生的过程,而且其特征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某一种文体在其发展中也会产生出新类型来,亦即其类型也会转换。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作为基本类型划分的体裁四分法,既非来自中国古代,亦非来自西方,它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特殊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四体划分的文体概念形成的关键在于"现代散文"概念的明确。现代散文起源于杂感,杂感在向杂文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絮语散文,形成了小品文。小品文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形成高潮,使得散文得以与新诗、戏剧和小说并列,这样就产生出了四体划分的文体框架。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其最根本的矛盾乃是实用性与文学性的矛盾。报告文学是散文中时代感最强的写人记事、作者并可以直接议论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由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作一定程度的延伸——包括向着小说的靠拢、对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的涵容以及政论哲思的抒写,却不能作过度的延伸:这就是报告文学的本体论。相互对立的"大散文"概念与"文体净化"说,都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体划分的形成 文体发展的总规律 文体与文类 戏剧的定义本体 杂文的特点
下载PDF
The Antinomy of the Financialized World and the World of Spirit
8
作者 Zhang Xio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7年第3期96-111,共16页
The financialized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is a world marked by a high degree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secularism and value commensurability. Profit-driven financial voluntarism is spreading everywhere, leading direc... The financialized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is a world marked by a high degree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secularism and value commensurability. Profit-driven financial voluntarism is spreading everywhere, leading directly to the "financial internalization" of individual live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holistic spirit in human life. World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financial innovation, but the present financial system has diverged from its true nature. Undeniably, capital's innate quest for surplus value has not changed since Marx's times, nor have its essential social relations or the leverage effect of capital in wealth creation. However, the 21st century has seen a great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 of capital: driven by the global capital financial system, it has become more abstract, overriding regional boundaries. Its subject orientation is heterogeneous and diverse, while its operating mode is virtual and enigmatic. In particular, a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has become more intelligent, the mental dimension of capital has become more subjectiv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ancialized worl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reveals the underlying issue of the alienation of man's spirit from his objectified world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thus offers food for thought at the level of spirit for th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egory of capital in the 21 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ancialized world CAPITAL internal negativity holistic spiri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