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脑iTBS刺激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吴福平 刘兵 +3 位作者 陈琦 陈呈 金宇轩 徐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小脑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TBS)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ACL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小脑假iTBS刺激,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小脑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TBS)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ACL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小脑假iTBS刺激,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小脑真iTBS刺激。比较两组动摇总轨迹长、暴露面积、椭球度及M1区运动诱发电位。结果两组术后6、8周动摇总轨迹长、暴露面积、椭球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0、12周动摇总轨迹长、暴露面积低于对照组,椭球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6周M1区运动诱发电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8、10、12周M1区运动诱发电位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行iTBS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本体感觉功能康复,增强平衡能力,提高患者恢复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小脑iTBS刺激 本体感觉功能康复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炎性反应、术后早期平衡能力及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梁志强 李永恒 孟泽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9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Berg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侧的被动角度再生差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有助于减轻其炎性反应,促进术后早期平衡能力、本体感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炎性反应 平衡能力 本体感觉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敬杰 张明 +1 位作者 张秀芳 陈伟 《中国康复》 2015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对改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对改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CM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较治疗前逐渐提高(P<0.05),且同时期观察组各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综合康复治疗配合本体感觉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功能训练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关节松动治疗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的临床认识 被引量:21
4
作者 谷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6-759,共4页
前交叉韧带作为膝关节被动稳定性装置为膝关节提供保护、保证其功能完整性,这一作用早已被人们熟知并认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最初目的即在于恢复其解剖结构和机械力学稳定机制: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本体感觉功能 临床认识 机械力学 解剖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肥胖成年男性膝、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猛 徐冬青 +1 位作者 莫仕围 高文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研究肥胖成年男性与正常成年男性的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共计43例健康成年男性受邀参加此次测试,其中肥胖成年男性27例(BMI 32.6±2.4kg/m^2),正常体重男性16例(BMI 22.9±2.4 kg/m^2);在本研究中,... 目的:研究肥胖成年男性与正常成年男性的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共计43例健康成年男性受邀参加此次测试,其中肥胖成年男性27例(BMI 32.6±2.4kg/m^2),正常体重男性16例(BMI 22.9±2.4 kg/m^2);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分别采用自制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装置对受试者的踝、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关节屈(P=0.02)、伸(P=0.04)及踝关节背屈方向(P=0.02)上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结论:肥胖成年男性表现出膝、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显著下降,而这会严重削弱其姿势控制能力并导致跌倒及损伤的几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本体感觉功能 姿势控制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双侧上肢强制性运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本体感觉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延芳 冯学伟 贺春侠 《内科》 2021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双侧上肢强制性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本体感觉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本体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本体感觉功能障碍患者96...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双侧上肢强制性运动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本体感觉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本体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本体感觉功能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后常规药物治疗及等速肌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和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双侧上肢强制性运动训练,1周训练5 d,持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本体感觉功能、FM量表上肢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评分及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轨迹误差(ATE)、测试执行时间(Ti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ATE、Time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量表运动、感觉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FM量表运动、感觉功能评分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UEFT、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UEFT、MBI评分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双侧上肢强制性运动训练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伴上肢本体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改善其上肢本体感觉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等速肌力训练 双侧上肢强制性运动 本体感觉功能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核达 左俊水 +3 位作者 杨宗宇 武晔 崔亮 李森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0期3954-3958,共5页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给予非...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对患者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给予非保留残端重建治疗,研究组给予保留残端重建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以及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个月两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两组患者膝关节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均低于术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以及本体感觉功能早期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保留残端重建 膝关节功能 本体感觉功能 关节镜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被引量:45
8
作者 孙丽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12-513,共2页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 ,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与否是衡量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总结了对 5 3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重点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直腿抬高训练 ,终末伸膝锻炼 ,视知觉下的膝关节角度、位置...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 ,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与否是衡量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总结了对 5 3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重点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直腿抬高训练 ,终末伸膝锻炼 ,视知觉下的膝关节角度、位置训练 ,以及功能协调性训练和心理护理等。经 8~ 2 4个月随访 ,本组有 4 9例 (占 92 .5 % )本体感觉恢复良好 ,病人满意。认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有利于促进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本体感觉功能 康复训练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肖迪珅 赵恒 刘凌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KOA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KOA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进行单盲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观察组则行体外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评估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本体感觉功能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WOMAC中的疼痛、僵硬、日常生活等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2、3.868、2.969,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9,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本体感觉功能指标中的平均轨迹误差、平均负重力量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9、3.0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与对照组(5.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9,P=0.135)。结论在KOA患者治疗中,基于药物外用治疗基础上联合ESW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本体感觉功能,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扶他林乳胶剂 骨关节炎指数 膝关节活动度 本体感觉功能
下载PDF
智能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延辉 陈树耿 +6 位作者 李秋霞 崔莉 任梅 董媛媛 王力 曹乾 贾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智能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智能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的FMA、WMFT、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8、12周的FMA、WMFT、Barthe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的FMA、WMFT、Barthe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的FMA、WMFT、Barthe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的FMA、WMFT、Barthel评分改善值均较干预8周后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的FMA、WMFT、Barthel评分改善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智能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手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本体感觉功能 常规康复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张喆 +1 位作者 地力牙尔·莫合塔尔 郭文涛 《医师在线》 2023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符合标准的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8),其中对照组行关节镜下ACL...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符合标准的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8),其中对照组行关节镜下ACL切除残端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功能、关节稳定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本体感觉恢复阈值、被动角度试验值及双下肢胫骨股骨间的前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本体感觉恢复,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关节镜下 前交叉韧带断裂保留残端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本体感觉功能
下载PDF
散刺联合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治疗踝扭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俊华 徐远红 +1 位作者 李海峰 王刚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2,共2页
踝扭伤在运动创伤中较常见,其治疗方法很多。中医常采取在损伤局部瘀血处用三棱针散刺后拔罐进行治疗,但由于踝扭伤后常导致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受损,故患者踝关节再损伤率一直较高。本研究在继承传统中医散刺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患... 踝扭伤在运动创伤中较常见,其治疗方法很多。中医常采取在损伤局部瘀血处用三棱针散刺后拔罐进行治疗,但由于踝扭伤后常导致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受损,故患者踝关节再损伤率一直较高。本研究在继承传统中医散刺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促本体感觉功能恢复训练,发现该联合疗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再损伤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功能 治疗方法 散刺治疗 踝扭伤 临床观察 功能恢复训练 传统中医 损伤率
原文传递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永红 刘宏丽 +3 位作者 孙鸿安 李阔 林巧茂 周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8-399,共2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CL重建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分阶段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以...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CL重建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分阶段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以螺旋一对角线运动训练为主)。分别于术后3,6,9个月时采用Biodex多关节等速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关节位置觉检测。结果治疗组术后3个月时的关节重现误差[伸膝15°、30°、45°时的关节重现误差分别为(2.04±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训练 本体感觉功能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Prokin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农文恒 朱俊志 +1 位作者 罗汉华 杨海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法合用Prokin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的动静时期平衡性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病患分为联合治疗组(n=58)和常规训练组(n=50),常规训练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平衡训练仪训练反馈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 目的:观察针刺法合用Prokin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患者的动静时期平衡性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108例病患分为联合治疗组(n=58)和常规训练组(n=50),常规训练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平衡训练仪训练反馈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6周后,根据Prokin平衡训练仪上动静态模块得出静态稳定性评估和多轴本体感受的评估数据,对比两组的静态稳定时压力中心的相关参数和动态平衡时稳定指数、平均轨迹误差。结果:静止稳定性模块,联合治疗组压力中心的前后标准差和左右标准差均显著低于常规训练组,前后左右平均运动速度显著低于常规训练组(P<0.05),运动长度和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动态稳定性模块,联合治疗组下肢平均轨迹误差(average trace error,ATE)、测试执行时间(test time execution,TTE)及稳定指数(stability index,SI)指标与常规训练组比较均有差异,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联合Prokin平衡训练仪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静止平衡和动态平衡均起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Prokin平衡训练仪 脑卒中 平衡稳定性 静态平衡 动态平衡 本体感觉功能 康复
下载PDF
骶髂关节韧带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楚宇鹏 孔建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1期89-90,共2页
骨盆环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其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耻骨联合,骸骼关节前后部诸多韧带和骨盆面的软组织。骨盆环前部结构是耻骨联合和耻骨支。对骨盆环的稳定作用只占40%.而后部结构占其稳定作用的60%。对于骶髂关节韧带的研究多年来集中... 骨盆环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其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耻骨联合,骸骼关节前后部诸多韧带和骨盆面的软组织。骨盆环前部结构是耻骨联合和耻骨支。对骨盆环的稳定作用只占40%.而后部结构占其稳定作用的60%。对于骶髂关节韧带的研究多年来集中在力学研究较多,但对其本体感觉功能却知之甚少,近年来人们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等的本体感觉研究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功能 关节韧带 骶髂 耻骨联合 后部结构 骨盆环 软组织 耻骨支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保留与不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慕华 蒋劲松 袁富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6期77-79,共3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保留与不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保留残端组(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和不保...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保留与不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保留残端组(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和不保留残端组(行关节镜下不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各23例。比较两组的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结果、本体感觉功能、膝关节功能、二次行关节镜手术情况。结果保留残端组和不保留残端组的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保留残端组的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膝关节被动角度重现的偏差度低于不保留残端组,Lysholm及IKDC评分高于不保留残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残端组和不保留残端组的二次行关节镜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关节镜 保留残端 不保留残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本体感觉功能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
17
作者 王雪臣 魏威 +1 位作者 王力兴 史福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0022-0025,共4页
在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采取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保留,分析其效果。方法:44例研究对象为唐山市人民医院骨三科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例关节镜下重建ACL治疗患者。分组方法为双盲法,其中参考组接受... 在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采取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保留,分析其效果。方法:44例研究对象为唐山市人民医院骨三科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例关节镜下重建ACL治疗患者。分组方法为双盲法,其中参考组接受清除残端后施行重建ACL(22例)。实验组则施行腓骨长肌腱保留残端ACL治疗(22例)。以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评分、膝关节主观症状评分、ACL强度评定(膝关节稳定度测试仪)指标以及本体感觉功能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评分对比中,两组差异较小不符合统计学含义(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后,其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评分相比较参考组要高(P<0.05)。治疗前膝关节主观症状评分对比中,两组差异较小不符合统计学含义(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后,其膝关节主观症状评分相比较参考组要高(P<0.05)。两组治疗后3、6、9、12个月ACL强度评定指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两组治疗后3、6、9、12个月对比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 结论:在重建ACL采取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保留的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下腓骨长肌腱 保留残端 重建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评分 膝关节主观症状评分 前交叉韧带强度 本体感觉功能
下载PDF
利手运动习惯因素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及康复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雪捷 李巍 +3 位作者 吴业锋 张鹏翼 程绍峰 范郁山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9期51-53,共3页
目的对利手优势习惯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并观察利手优势习惯对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术后心理状态改善有无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术后患者的运动康复效果。方法遴选2016年7月-2... 目的对利手优势习惯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并观察利手优势习惯对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术后心理状态改善有无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术后患者的运动康复效果。方法遴选2016年7月-2018年6月82例ACL重建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治疗阶段分别予以爱丁堡利手评价量表、心理评估量表、关节位置觉的评定,并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1)患者受伤原因与利手优势习惯、前交叉韧带损伤侧呈高度相关。(2)患者受伤原因与患者伤后手术前阶段的心理状态呈高度正相关性。(3)强右利手患者较弱右利手患者在体育运动中更常损伤。(4)患侧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与心理状态、利手优势习惯呈高度相关。结论在促进患侧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时,需要对与之高度相关的心理状态、利手运动习惯进行调节训练,以助于患肢本体感觉功能恢复;即是需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克服种种心理障碍,依据利手运动习惯优势及劣势的特点,逐步进行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利手优势 心理状态 本体感觉功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