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20世纪30年代梁宗岱与梁实秋的诗学论争
1
作者 郑成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坛出现了在当时著名的"二梁之争"。表面上看,梁实秋和梁宗岱的争论是意气之争;但是,在逞才使气的背后,他们的争论是由于各自所秉持的诗歌观念的迥异造成的。"二梁之争"发生在中国新诗从"...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坛出现了在当时著名的"二梁之争"。表面上看,梁实秋和梁宗岱的争论是意气之争;但是,在逞才使气的背后,他们的争论是由于各自所秉持的诗歌观念的迥异造成的。"二梁之争"发生在中国新诗从"非诗"走向"本体的诗"、从"散文化"走向"纯诗化"的分歧路口,在中国新诗理论发展史上有其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梁实秋 象征主义 本体的诗 散文化
下载PDF
意义的寻求还是诗艺的探索——论20世纪30年代梁实秋和梁宗岱的争论
2
作者 郑成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15,共5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坛出现了在当时著名的"二梁之争"。表面上看,梁实秋和梁宗岱的争论是意气之争;但是,在逞才使气的背后,他们的争论是由于各自所秉持的诗歌观念的迥异造成的。"二梁之争"发生在中国新诗从"...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诗坛出现了在当时著名的"二梁之争"。表面上看,梁实秋和梁宗岱的争论是意气之争;但是,在逞才使气的背后,他们的争论是由于各自所秉持的诗歌观念的迥异造成的。"二梁之争"发生在中国新诗从"非诗"走向"本体的诗"、从"散文化"走向"纯诗化"的分歧路口,在中国新诗理论发展史上有其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本体的诗 散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