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烽火淬炼——本土建筑师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实践及其对职业诉求的影响(1937-1945年)
1
作者
吴杨杰
朱晓明
《建筑师》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是抗战期间统一调配重大战略资源和集中建设国防工业厂矿的政府机构。文章基于建设机构史视角,直面战争之影响,爬梳了海峡两岸的设计图档、技术合同、沟通文稿和珍贵影像,将历史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还原出1937年至1...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是抗战期间统一调配重大战略资源和集中建设国防工业厂矿的政府机构。文章基于建设机构史视角,直面战争之影响,爬梳了海峡两岸的设计图档、技术合同、沟通文稿和珍贵影像,将历史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还原出1937年至1945年间本土建筑师群体在资源委员会的协作概貌,重点分析了5位建筑师参与的设计实践过程及其技术贡献,结合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战时工业建设对建筑师职业诉求的短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
本土建筑师
技术协作
职业诉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本土建筑师孙志厦“中西融通”设计风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过伟敏
罗晶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孙志厦是中国近代时期重要的本土建筑师,其设计的"江苏省咨议局大楼"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由本土建筑师建造的西式市政建筑,同时还留下了濠南别业、通崇海泰总商会大厦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孙志厦一生中设计建造了2...
孙志厦是中国近代时期重要的本土建筑师,其设计的"江苏省咨议局大楼"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由本土建筑师建造的西式市政建筑,同时还留下了濠南别业、通崇海泰总商会大厦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孙志厦一生中设计建造了20多座大型建筑,功能类型涉及文化、市政、金融、慈善、教育和居住等多种。在其建筑生涯的中后期,孙志厦逐渐转向了中西融通的建筑设计风格。本文以孙志厦在其创作生涯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案例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其"中西融通"的创作风格和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本土建筑师
孙志厦
中西融通
设计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建筑师的地域性建筑创作之路
被引量:
2
3
作者
庄丽娥
《南方建筑》
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本土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道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与"新灰砖建筑"两个领域的创作实践、厦门大学建筑师对"嘉庚风格"的发展、华侨大学建...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本土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道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与"新灰砖建筑"两个领域的创作实践、厦门大学建筑师对"嘉庚风格"的发展、华侨大学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领域的探索,均为福建地域性建筑的新一轮发展做出可贵的贡献。文章通过对本土建筑师不同创作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作品如何处理现代建筑方式与地域特质之间的关系,营造出高品质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地域性
建筑
本土建筑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王澍获普利茨克奖看我国建筑师的培养
被引量:
1
4
作者
杜宏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3-97,共5页
王澍获得2012年度普利茨克建筑奖是中国本土建筑师获得国际范围内广泛认可的开始,王澍的作品反映出对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传承发展的某种思考,从他获奖的事件观察本土建筑师的成长,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建筑教育和建筑师自身塑造等方面的进...
王澍获得2012年度普利茨克建筑奖是中国本土建筑师获得国际范围内广泛认可的开始,王澍的作品反映出对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传承发展的某种思考,从他获奖的事件观察本土建筑师的成长,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建筑教育和建筑师自身塑造等方面的进步,也引发建筑界发展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澍
普利茨克
建筑
奖
本土建筑师
建筑
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国建筑师在重庆
5
《重庆建筑》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个世纪前,重庆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外国建筑师就在重庆活动,并有作品存留至今。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重庆直辖后,重庆城市的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提速的新阶段。外国建筑师在这里找到了发挥其创造才华的平台,也带来了全新的...
一个世纪前,重庆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外国建筑师就在重庆活动,并有作品存留至今。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重庆直辖后,重庆城市的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提速的新阶段。外国建筑师在这里找到了发挥其创造才华的平台,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与高度的职业道德精神,为重庆建设做出了贡献。重庆本土建筑师向外国建筑师学习和平等合作、良性竞争,给重庆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
建筑师
本土建筑师
良性竞争
设计理念
建设与发展
开放包容
重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归派建筑师?
被引量:
1
6
作者
卜冰
戴春
《时代建筑》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章从探讨“海归派建筑师”这个外加的身份定义下,是否存在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共性.是否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身份和权力的自我建构等这一系列问题入手.认为由于缺乏主体的自我认同.“海归派建筑师”的身份在当代是难以成立的;在操作层面...
文章从探讨“海归派建筑师”这个外加的身份定义下,是否存在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共性.是否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身份和权力的自我建构等这一系列问题入手.认为由于缺乏主体的自我认同.“海归派建筑师”的身份在当代是难以成立的;在操作层面.比较突出的共性特征是非本土化,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明显悖论:其社会根基,源自由于东西方社会落差而产生的市民大众心理深层的对西方榜样的需求;并且其异化而且虚设的话语权力是被社会赋予的。文章最终结论,在全球化环境下,地域身份划分方法的不可靠是产生”海归派建筑师”身份定义可疑的根本原因,因而对于“海归派建筑师”而言,正视地域身份模糊这一事实,或许能够带来基于社会立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这对检视当代中国建筑转型期的过程.无疑也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归派
建筑师
”非
本土
化
社会落差
话语权力
异化
地域身份
文化批评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追随建筑的理想——设计大师孟建民访谈及随感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琼
《新建筑》
2011年第3期82-87,共6页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是受中国传统建筑教育培养的第四代本土建筑师,经历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热潮,所经历的建筑之路正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建筑业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孟建民的采访,分析中国本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环境...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是受中国传统建筑教育培养的第四代本土建筑师,经历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热潮,所经历的建筑之路正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建筑业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孟建民的采访,分析中国本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环境,探讨建筑创作的理性与原创性,以及对待现代与传统、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多元建筑理念和设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建民
中青年
本土建筑师
建筑
设计的理性和原创性
现代
建筑
与传统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时代的建筑技术重构与品质营造
被引量:
5
8
作者
邵韦平
《当代建筑》
2021年第3期4-5,共2页
时代特征与设计新趋势新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文化和社会,而且这种改变正在与日俱增,在深度、广度上持续发展。同样,在建筑学领域中,数字科技的使用正在逐步改变建筑设计方法和过程,改变我们以往对空间、物质、材料、形式...
时代特征与设计新趋势新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文化和社会,而且这种改变正在与日俱增,在深度、广度上持续发展。同样,在建筑学领域中,数字科技的使用正在逐步改变建筑设计方法和过程,改变我们以往对空间、物质、材料、形式的认知,形成对建筑学科传统观念的挑战。新的设计思想、方法、手段和成果在呈现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借助数字科技,在一个相对粗放的建设环境中,设计师仍然有机会提升创作和营造品质。这是当代本土建筑师、设计师难得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学科
本土建筑师
建筑
学领域
数字时代
技术重构
设计师
传统观念
时代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第一幢全玻璃幕墙的现代化智能型办公建筑——联谊大厦访谈录
9
作者
姜海纳(采访整理)
张乾源
+8 位作者
沈久忍
宗有嘉
杨莲成
郭美琳
高超
寿家兴
潘德琦
孙传芬
孙悟寿
《建筑技艺》
2021年第10期53-59,共7页
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上海建造了一批原创的百米左右的现代化大厦,为中国21世纪超高层建筑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本栏目基于华建集团"本土设计辉煌十年:80年代上海高层建筑型制与建造技术的关联"研究课题,...
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上海建造了一批原创的百米左右的现代化大厦,为中国21世纪超高层建筑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本栏目基于华建集团"本土设计辉煌十年:80年代上海高层建筑型制与建造技术的关联"研究课题,从12个代表性高层建筑中选取5栋各具特色的项目,以访谈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特定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下,以本土建筑师、工程师为代表的中国"匠人"们的探索和创新,在今天看来仍非常有启示。整个课题采访跨度长达11年之久(2009年11月—2020年12月),总采访人数超过120人,部分被访人甚至已不在人世,也由此这段记录更显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建筑
办公
建筑
全玻璃幕墙
建筑
型制
本土建筑师
高层
建筑
中
本土
设计
华建集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序
10
作者
范悦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第S01期2-2,共1页
本专辑记录了建筑师陈泽涛和“坊城设计”的发展轨迹和实践案例,同时包含了建筑创作背后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成果。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总结与回顾,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变局”的时代中更显得尤为重要。坊城无疑是深圳本土建筑师团...
本专辑记录了建筑师陈泽涛和“坊城设计”的发展轨迹和实践案例,同时包含了建筑创作背后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成果。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总结与回顾,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变局”的时代中更显得尤为重要。坊城无疑是深圳本土建筑师团队发展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创作
实践案例
本土建筑师
成功范例
不确定性
发展轨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音
11
《新建筑》
2020年第1期155-155,共1页
我们看到的“本土创新”,却只是变着花样运用园林以及花窗、白墙、坡屋顶形式。以西方定义并命名的中国本土建筑师这个尴尬的身份,利用历史遗存的美学图景的形式的嬗变,即便把所有旧物都扯进来,也就多变几次,然后就没有了。至于“继承...
我们看到的“本土创新”,却只是变着花样运用园林以及花窗、白墙、坡屋顶形式。以西方定义并命名的中国本土建筑师这个尴尬的身份,利用历史遗存的美学图景的形式的嬗变,即便把所有旧物都扯进来,也就多变几次,然后就没有了。至于“继承本土精神”,但是精神性有多种解读;缺乏引起普遍共识的解读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目前在这个阶段,我建立建筑学事件之间关系的方法是“对偶”,将来它也有可能是我放弃的工具。对偶是非常“中国人”的工具。我和一个中国人说“青山”,他有可能会对“绿水”;但是我和一个外国人说“blue mountain”,他可能只会说“beautiful”。因此这是多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本土精神”。借用对偶进入建筑学就是不局限于形式的本土创新,对建筑学而言是一种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UTIFUL
坡屋顶
历史遗存
建筑
学
本土
创新
本土
精神
本土建筑师
多种解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更正声明
12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3期24-24,共1页
《创意与设计》2020年第1期《近代本土建筑师孙志厦“中西融通”设计风格研究》一文中“孙志厦”更正为“孙支厦”。特此说明!
关键词
本土建筑师
中西融通
设计风格
更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烽火淬炼——本土建筑师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实践及其对职业诉求的影响(1937-1945年)
1
作者
吴杨杰
朱晓明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出处
《建筑师》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工业建筑设计体系的自主构筑及其遗产研究(1936-1964)”,编号:51978471。
文摘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是抗战期间统一调配重大战略资源和集中建设国防工业厂矿的政府机构。文章基于建设机构史视角,直面战争之影响,爬梳了海峡两岸的设计图档、技术合同、沟通文稿和珍贵影像,将历史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还原出1937年至1945年间本土建筑师群体在资源委员会的协作概貌,重点分析了5位建筑师参与的设计实践过程及其技术贡献,结合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战时工业建设对建筑师职业诉求的短暂影响。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
本土建筑师
技术协作
职业诉求
Keywords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The National Resources Commission
Local Architects
Technical Collaboration
Occupational Demands
分类号
TU-092.1/7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本土建筑师孙志厦“中西融通”设计风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过伟敏
罗晶
机构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近代外来建筑式样本土化及其谱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SJZDI146)研究成果。
文摘
孙志厦是中国近代时期重要的本土建筑师,其设计的"江苏省咨议局大楼"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由本土建筑师建造的西式市政建筑,同时还留下了濠南别业、通崇海泰总商会大厦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孙志厦一生中设计建造了20多座大型建筑,功能类型涉及文化、市政、金融、慈善、教育和居住等多种。在其建筑生涯的中后期,孙志厦逐渐转向了中西融通的建筑设计风格。本文以孙志厦在其创作生涯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案例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其"中西融通"的创作风格和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表达方式。
关键词
近代
本土建筑师
孙志厦
中西融通
设计风格
Keywords
Modern Native Architect
Sun Zhixia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esign Styles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建筑师的地域性建筑创作之路
被引量:
2
3
作者
庄丽娥
机构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南方建筑》
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
基金
华侨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08HZR09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本土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道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与"新灰砖建筑"两个领域的创作实践、厦门大学建筑师对"嘉庚风格"的发展、华侨大学建筑师在"新红砖建筑"领域的探索,均为福建地域性建筑的新一轮发展做出可贵的贡献。文章通过对本土建筑师不同创作实践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作品如何处理现代建筑方式与地域特质之间的关系,营造出高品质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
福建
地域性
建筑
本土建筑师
Keywords
Fujian province
regional architecture
native architects
分类号
TU [建筑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王澍获普利茨克奖看我国建筑师的培养
被引量:
1
4
作者
杜宏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3-97,共5页
基金
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3G40)资助
文摘
王澍获得2012年度普利茨克建筑奖是中国本土建筑师获得国际范围内广泛认可的开始,王澍的作品反映出对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传承发展的某种思考,从他获奖的事件观察本土建筑师的成长,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建筑教育和建筑师自身塑造等方面的进步,也引发建筑界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王澍
普利茨克
建筑
奖
本土建筑师
建筑
教育
Keywords
Wang Shu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Chinese architects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分类号
TU-8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国建筑师在重庆
5
出处
《重庆建筑》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一个世纪前,重庆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外国建筑师就在重庆活动,并有作品存留至今。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重庆直辖后,重庆城市的发展进入一个全面提速的新阶段。外国建筑师在这里找到了发挥其创造才华的平台,也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与高度的职业道德精神,为重庆建设做出了贡献。重庆本土建筑师向外国建筑师学习和平等合作、良性竞争,给重庆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繁荣。
关键词
外国
建筑师
本土建筑师
良性竞争
设计理念
建设与发展
开放包容
重庆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归派建筑师?
被引量:
1
6
作者
卜冰
戴春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时代建筑》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摘
文章从探讨“海归派建筑师”这个外加的身份定义下,是否存在着某种行为方式的共性.是否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身份和权力的自我建构等这一系列问题入手.认为由于缺乏主体的自我认同.“海归派建筑师”的身份在当代是难以成立的;在操作层面.比较突出的共性特征是非本土化,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明显悖论:其社会根基,源自由于东西方社会落差而产生的市民大众心理深层的对西方榜样的需求;并且其异化而且虚设的话语权力是被社会赋予的。文章最终结论,在全球化环境下,地域身份划分方法的不可靠是产生”海归派建筑师”身份定义可疑的根本原因,因而对于“海归派建筑师”而言,正视地域身份模糊这一事实,或许能够带来基于社会立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而这对检视当代中国建筑转型期的过程.无疑也是有益的。
关键词
“海归派
建筑师
”非
本土
化
社会落差
话语权力
异化
地域身份
文化批评方式
Keywords
Haigui pai jianzhushi(A group of overseas returned architects), Identity, A localisation, difference of the societies, Power in discourse, Geographical identity, Cultural critique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追随建筑的理想——设计大师孟建民访谈及随感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琼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新建筑》
2011年第3期82-87,共6页
文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建民是受中国传统建筑教育培养的第四代本土建筑师,经历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热潮,所经历的建筑之路正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建筑业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孟建民的采访,分析中国本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环境,探讨建筑创作的理性与原创性,以及对待现代与传统、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多元建筑理念和设计表达。
关键词
孟建民
中青年
本土建筑师
建筑
设计的理性和原创性
现代
建筑
与传统文化
Keywords
Meng Jianmin
young and middle-aged local architect
rationality and originalit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分类号
TU201.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时代的建筑技术重构与品质营造
被引量:
5
8
作者
邵韦平
机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学会
注册建筑师分会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清华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
出处
《当代建筑》
2021年第3期4-5,共2页
文摘
时代特征与设计新趋势新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文化和社会,而且这种改变正在与日俱增,在深度、广度上持续发展。同样,在建筑学领域中,数字科技的使用正在逐步改变建筑设计方法和过程,改变我们以往对空间、物质、材料、形式的认知,形成对建筑学科传统观念的挑战。新的设计思想、方法、手段和成果在呈现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借助数字科技,在一个相对粗放的建设环境中,设计师仍然有机会提升创作和营造品质。这是当代本土建筑师、设计师难得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建筑
学科
本土建筑师
建筑
学领域
数字时代
技术重构
设计师
传统观念
时代特征
分类号
TU20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第一幢全玻璃幕墙的现代化智能型办公建筑——联谊大厦访谈录
9
作者
姜海纳(采访整理)
张乾源
沈久忍
宗有嘉
杨莲成
郭美琳
高超
寿家兴
潘德琦
孙传芬
孙悟寿
机构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不详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
出处
《建筑技艺》
2021年第10期53-59,共7页
基金
华建集团“本土设计辉煌十年:80年代上海高层建筑型制与建造技术的关联”研究课题(19-1类-0253-建)。
文摘
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上海建造了一批原创的百米左右的现代化大厦,为中国21世纪超高层建筑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本栏目基于华建集团"本土设计辉煌十年:80年代上海高层建筑型制与建造技术的关联"研究课题,从12个代表性高层建筑中选取5栋各具特色的项目,以访谈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特定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下,以本土建筑师、工程师为代表的中国"匠人"们的探索和创新,在今天看来仍非常有启示。整个课题采访跨度长达11年之久(2009年11月—2020年12月),总采访人数超过120人,部分被访人甚至已不在人世,也由此这段记录更显珍贵。
关键词
超高层
建筑
办公
建筑
全玻璃幕墙
建筑
型制
本土建筑师
高层
建筑
中
本土
设计
华建集团
分类号
TU9 [建筑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序
10
作者
范悦
机构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深圳大学人因环境与可持续设计研究中心
亚洲建筑师协会社会责任委员会
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
出处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第S01期2-2,共1页
文摘
本专辑记录了建筑师陈泽涛和“坊城设计”的发展轨迹和实践案例,同时包含了建筑创作背后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成果。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总结与回顾,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变局”的时代中更显得尤为重要。坊城无疑是深圳本土建筑师团队发展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
建筑
创作
实践案例
本土建筑师
成功范例
不确定性
发展轨迹
分类号
TU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音
11
出处
《新建筑》
2020年第1期155-155,共1页
文摘
我们看到的“本土创新”,却只是变着花样运用园林以及花窗、白墙、坡屋顶形式。以西方定义并命名的中国本土建筑师这个尴尬的身份,利用历史遗存的美学图景的形式的嬗变,即便把所有旧物都扯进来,也就多变几次,然后就没有了。至于“继承本土精神”,但是精神性有多种解读;缺乏引起普遍共识的解读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目前在这个阶段,我建立建筑学事件之间关系的方法是“对偶”,将来它也有可能是我放弃的工具。对偶是非常“中国人”的工具。我和一个中国人说“青山”,他有可能会对“绿水”;但是我和一个外国人说“blue mountain”,他可能只会说“beautiful”。因此这是多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本土精神”。借用对偶进入建筑学就是不局限于形式的本土创新,对建筑学而言是一种新观念。
关键词
BEAUTIFUL
坡屋顶
历史遗存
建筑
学
本土
创新
本土
精神
本土建筑师
多种解读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更正声明
12
作者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3期24-24,共1页
文摘
《创意与设计》2020年第1期《近代本土建筑师孙志厦“中西融通”设计风格研究》一文中“孙志厦”更正为“孙支厦”。特此说明!
关键词
本土建筑师
中西融通
设计风格
更正
分类号
TU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烽火淬炼——本土建筑师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实践及其对职业诉求的影响(1937-1945年)
吴杨杰
朱晓明
《建筑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代本土建筑师孙志厦“中西融通”设计风格研究
过伟敏
罗晶
《创意与设计》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建筑师的地域性建筑创作之路
庄丽娥
《南方建筑》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王澍获普利茨克奖看我国建筑师的培养
杜宏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外国建筑师在重庆
《重庆建筑》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海归派建筑师?
卜冰
戴春
《时代建筑》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追随建筑的理想——设计大师孟建民访谈及随感
黄琼
《新建筑》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数字时代的建筑技术重构与品质营造
邵韦平
《当代建筑》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上海第一幢全玻璃幕墙的现代化智能型办公建筑——联谊大厦访谈录
姜海纳(采访整理)
张乾源
沈久忍
宗有嘉
杨莲成
郭美琳
高超
寿家兴
潘德琦
孙传芬
孙悟寿
《建筑技艺》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序
范悦
《世界建筑导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声音
《新建筑》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更正声明
《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创意与设计》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