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土立场与实践关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蹊径 被引量:3
1
作者 易丽 夏建国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分析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办学过程中的本土立场和实践关怀是其特色发展的蹊径。本土立场主要体现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中渗透本土意识、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实践关怀则贯穿于... 在分析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办学过程中的本土立场和实践关怀是其特色发展的蹊径。本土立场主要体现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中渗透本土意识、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实践关怀则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立场 实践关怀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特色发展
下载PDF
本土立场教育学建构的原则及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江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本土立场教育学建构,需要基于本土立场的内涵理蕴,从价值导向、实践背景、研究范式和研究主体四个维度进行原则的制定和路径的抉择。要以教育实践问题的消解为研究旨归,正确审视传统文化和外来理论之间的关系,理性选择研究方法及其方法... 本土立场教育学建构,需要基于本土立场的内涵理蕴,从价值导向、实践背景、研究范式和研究主体四个维度进行原则的制定和路径的抉择。要以教育实践问题的消解为研究旨归,正确审视传统文化和外来理论之间的关系,理性选择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并就研究者自身展开能动的元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立场教育学 建构 原则 路径
下载PDF
论技术本科教育的本土立场与实践取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易丽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7-61,共5页
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技术本科教育产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本科教育实施过程具有本土立场和实践取向等特征。本土立场主要体现在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中渗透本土意识、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实践关怀则贯穿于学校... 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技术本科教育产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本科教育实施过程具有本土立场和实践取向等特征。本土立场主要体现在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中渗透本土意识、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实践关怀则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本科教育 本土立场 实践取向
下载PDF
据守本土立场 讲述中国故事——辽宁芭蕾舞团对民族芭蕾艺术的求索和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萱 《艺术广角》 2019年第6期64-70,F000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在艺术领域,观念上获得更新,艺术表现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艺术门类不断扩大,充满着勃勃生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辽宁芭蕾舞团(以下简称“辽芭”)成立了。1980年建团伊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在艺术领域,观念上获得更新,艺术表现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艺术门类不断扩大,充满着勃勃生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辽宁芭蕾舞团(以下简称“辽芭”)成立了。1980年建团伊始,辽芭引进芭蕾艺术经典作品,排演了《天鹅湖》《斯巴达克》等十余部剧目,力求在经典的传承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与此同时,辽芭坚持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艺术作品,在建团不到40年的时间里,创排了《二泉映月》《末代皇帝》《八女投江》《花木兰》等十余部剧目,给中国的原创芭蕾艺术带来了崭新的气象,也为世界芭蕾艺术舞台带去了具有中国风格特色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泉映月》 《天鹅湖》 芭蕾艺术 《花木兰》 多样化趋势 本土立场 风格特色 文化艺术建设
下载PDF
中国电影学派的本土立场与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以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音乐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司道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7,共7页
在丰富的历史传统或鲜活的现实经验中寻求可供论证的实例,通过对于中国电影的本土性、民族性的寻求以重塑当下中国电影的主体意识,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题中应有之义。20世纪30年代随左翼电影运动而兴起的左翼电影音乐是中... 在丰富的历史传统或鲜活的现实经验中寻求可供论证的实例,通过对于中国电影的本土性、民族性的寻求以重塑当下中国电影的主体意识,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题中应有之义。20世纪30年代随左翼电影运动而兴起的左翼电影音乐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电影音乐创作思潮,可为当下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合法性提供诸多历史镜鉴。左翼电影音乐的特质在于其鲜明的本土立场。这种本土立场首先表现在深厚的现实意识,它坚持底层目光、批判精神与大众立场的结合,以现实主义笔触探听时代脉搏,与国家社会进程紧密共振。左翼电影音乐的本土立场还表现在鲜明的民族化姿态,它大量汲取传统音乐资源,并积极对之进行现代化转换,与此同时它并不以二元对立的目光看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而是将民族化路线融合于世界性目光之中,从而使得创作呈现出开放性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学派 左翼电影音乐 本土立场 现实意识 民族化
下载PDF
审视“后现代”时期中国美术教育的本土立场
6
作者 甘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7-68,共2页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普遍危机在西方日益明显,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对于文化差异性的强调和对于回归传统的呼吁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美术教育在"后现代"语境下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为本土文化的传承承担自身应负的责任。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中国美术教育 本土立场
下载PDF
二元结构与本土立场:俄罗斯地理空间演化视野下的文明断层线与乌克兰
7
作者 方亮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23年第2期59-82,156,共25页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地理空间演化历史的梳理,解释了东西方文明断层线的由来,以及因乌克兰被其贯穿而导致的动荡与撕裂。不同时代条件下具体地区归属于不同文明板块,近代以来族裔、语言逐步取代掌权者之间的个人效忠关系成为归属问题的决...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地理空间演化历史的梳理,解释了东西方文明断层线的由来,以及因乌克兰被其贯穿而导致的动荡与撕裂。不同时代条件下具体地区归属于不同文明板块,近代以来族裔、语言逐步取代掌权者之间的个人效忠关系成为归属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文明断层线稳定延续。这个进程在俄罗斯造成本土立场的崛起,成为帝国地理空间中心—边疆二元结构解体的主要原因。而解体造成文明断层线的动荡,在俄地理空间结构中具有中心—边疆双重身份的乌克兰因此而撕裂加剧。俄罗斯地理空间演化历史体现出身份认同与主观地理空间方案同步演化,后者进而影响客观地理空间的规律。俄国从18世纪的绝对君主专制转向19世纪君主专制与平民政治相融合,导致俄罗斯人身份认同在19世纪突出俄罗斯族群的本土立场。这在地理空间意义上引发俄罗斯族群对帝国内异质空间和帝国外同质空间的追求,它们分别体现为“俄罗斯化”政策和“斯拉夫主义”政策。二者一方面为20世纪初的政权覆灭和帝国解体提供了解释,另一方面也共同为俄罗斯在20世纪末的再一次解体以及在21世纪初针对乌克兰的地缘政治追求提供了解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地理空间 本土立场 文明断层线 身份认同 二元结构 乌克兰危机
原文传递
全球化语境与历史叙事的民族本土立场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秀明 王姝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5-81,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文化全球化语境激发的民族文化身份焦虑和重塑民族辉煌的渴望,致使明清与近代历史题材小说大量涌现,有效地孕育和拓宽了当下历史叙事的思想文化内涵尤其是文化冲突的新内涵。但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在文化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文化全球化语境激发的民族文化身份焦虑和重塑民族辉煌的渴望,致使明清与近代历史题材小说大量涌现,有效地孕育和拓宽了当下历史叙事的思想文化内涵尤其是文化冲突的新内涵。但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在文化认同、批判、整合诸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事实表明,历史小说作家只有具备开放的文化视角和健康的民族文化心态,其明清鼎革和近代转型的历史书写才能获取富有现代性的崭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本土立场 文化冲突 文化整合 民族文化心态 全球化语境 历史叙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思想文化内涵 本土
原文传递
设计教育的本土立场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强 《装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4-94,共1页
本土化教育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原则,任何新的设计观念都必须首先表现为对本土文化、本土艺术独特性价值的推崇,这是中国设计教育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和设计教育才有可能显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气息和本土面貌。中国的设计... 本土化教育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原则,任何新的设计观念都必须首先表现为对本土文化、本土艺术独特性价值的推崇,这是中国设计教育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和设计教育才有可能显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气息和本土面貌。中国的设计教育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从独特的中国文化、现代社会生活和广泛的设计交流中摄取灵感,并通过全新的设计教育理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设计教育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教育 本土立场 文他传承 设计实践
原文传递
论老舍小说的本土立场及其翻译的异域化倾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娄晓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3-168,共6页
老舍极具东方风情与鲜明民族特色的叙事性书写,不仅在中国文坛独具一格,而且引起了西方译者的广泛关注和译介推广。但以伊文·金为代表的西方译者基于其本土的语言文化立场,对老舍的小说作品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明显译入语文化烙印的... 老舍极具东方风情与鲜明民族特色的叙事性书写,不仅在中国文坛独具一格,而且引起了西方译者的广泛关注和译介推广。但以伊文·金为代表的西方译者基于其本土的语言文化立场,对老舍的小说作品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明显译入语文化烙印的译介与重构,并使其在跨语际的传播与旅行中满足了西方目标读者后殖民视域下的审美想象,及其对东方异质文化的阅读期待,而老舍作品中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和深层的文化批判精神却几乎完全被忽视、被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本土立场 异域化 偏见性过滤
原文传递
本土立场与世界视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反思——杨匡汉研究员访谈录
11
作者 龙扬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5,共6页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的发生学基础不同,文化背景、表述策略、史料系谱等诸多方面决定相关研究必须体现出契合自身特征的学术话语和规范。提升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品质问题近年来颇受学界关注,由于研究对象存在世界性与跨越性...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的发生学基础不同,文化背景、表述策略、史料系谱等诸多方面决定相关研究必须体现出契合自身特征的学术话语和规范。提升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品质问题近年来颇受学界关注,由于研究对象存在世界性与跨越性的交织,决定了研究视野应当保持开阔和开放。海外华文文学既是"语种的华文文学",也是"文化的华文文学",有着和而不同、自足自立的内在意义与特质。恰当的切入点就是指向问题的关键所在,自觉融会新知既是对人类已有学术成果的尊重和借鉴,也是推动研究本身走向新境界的必经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本土立场 世界视野 视界融合
原文传递
教育学研究本土立场缺失的表象及归因分析
12
作者 江涛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共3页
教育学研究本土立场缺失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方面缺少对我国教育传统的继承,在价值取向上缺少对本土教育实践的观照,等等。其原因主要有研究主体素养欠缺及弱势文化带来的胆怯等。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本土立场缺失 表象 归因
原文传递
本土立场与东方视野——吕赫若日记初探
13
作者 沐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0-138,共9页
作为日据时期台湾最杰出的日语作家,吕赫若的个人思想、创作成长经历对于了解日据末期台湾人的生存处境与心理现实有一定的代表性。由钟美芳女士所发掘的《吕赫若日记》记载了1942年至1944年这三年中作家的生活状况,文学活动与精神状态... 作为日据时期台湾最杰出的日语作家,吕赫若的个人思想、创作成长经历对于了解日据末期台湾人的生存处境与心理现实有一定的代表性。由钟美芳女士所发掘的《吕赫若日记》记载了1942年至1944年这三年中作家的生活状况,文学活动与精神状态,日记的内容与体例均为还原日据时期台湾文化语境提供了鲜活样本。本文试图从作家在"皇民化"时期所坚持的本土立场与东方视野出发,结合具体史料,梳理吕赫若于创作高峰期的思想沿革与转变,重现日据时期台湾现实主义文学艰苦、隐忍的发展生境,并以此为契机,为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研究开拓较为独特的研究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赫若日记 本土立场 东方视野
原文传递
论乡村教师培养的“本土化”立场及培养途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震乾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5-98,共4页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当前,乡村教师的培养存在培养主体模糊和培养取向"异土"两个主要问题,要切实实现"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须确立乡村教师培养的"...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当前,乡村教师的培养存在培养主体模糊和培养取向"异土"两个主要问题,要切实实现"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须确立乡村教师培养的"本土化"立场,从办学定位、招生和分配政策及培养过程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创新乡村教师培养体制机制、建构"面向本土"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培育"植根本土"的校园文化等措施实现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乡村教师 本土立场 师范院校
下载PDF
审视“后现代”时期中国美术教育的本土立场
15
作者 甘溦 《艺术教育》 2009年第2期113-113,共1页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普遍危机在西方日益明显,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对于文化差异性的强调和对于回归传统的呼吁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美术教育在“后现代”语境下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为本土文化的传承承担其自身应负的责任。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中国美术教育 本土立场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寻梦想与新传统的形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阎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178,共7页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始终都把追寻现代性和现代化作为梦想与目标。不断引进国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与利用外来的资源改造本土的旧文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构成了推进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主要动力。在追寻现代性梦想的过程中,中国文...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始终都把追寻现代性和现代化作为梦想与目标。不断引进国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与利用外来的资源改造本土的旧文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构成了推进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主要动力。在追寻现代性梦想的过程中,中国文学逐渐形成了以“惟新是尚”和“现代化焦虑症”为核心的新传统。在反思这种历程之时,确立本土问题意识和本土立场,对于走向未来的中国文学来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代性 新传统 本土立场
下载PDF
五四儿童文学对外来资源的融合与置换
17
作者 吴翔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1-66,共6页
五四儿童文学的发生受助于外国资源的译介与引入。儿童文学先驱并非生吞活剥地"横向移植"外国资源,而是基于本土文化的立场,对其进行了中国式的接受。这主要表现为:以"启蒙儿童"为诉求,译介教育儿童的文本资源;以... 五四儿童文学的发生受助于外国资源的译介与引入。儿童文学先驱并非生吞活剥地"横向移植"外国资源,而是基于本土文化的立场,对其进行了中国式的接受。这主要表现为:以"启蒙儿童"为诉求,译介教育儿童的文本资源;以中国想象为基点,扩容"儿童本位"的社会效应。外来他者的引入制导着中国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开掘,而注重思想显效性的取向则限制了五四儿童文学的审美性的艺术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儿童文学 本土立场 中国式接受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0,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其在遵循人类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的同时,又坚守中国本土立场,深刻扎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彰显了深厚的哲学意蕴。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其在遵循人类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的同时,又坚守中国本土立场,深刻扎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彰显了深厚的哲学意蕴。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近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主题,遵循了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同时又立足于中国特殊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展开“中国式”探索,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与方向,同时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始终以新的内涵彰显自身的生机活力,在方法论上体现了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坚守本土立场的基础上,又超越了单一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创造巨大民族性价值的同时,又呈现出强大的世界历史效应,充分凸显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本土立场 一般规律 哲学意蕴
下载PDF
物态本真、人性深潜与民族主体性建构——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多重伦理指向与价值期许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佳冀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7,共6页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立足于对动物物种内在生命价值的本真书写,从动物自身内在伦理视域呈现的维度展开深掘,是当代动物叙事的一个核心性的伦理价值指向;在此基础之上,由"物态"深入至"人态"的向度,着眼于对人的伦理,...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立足于对动物物种内在生命价值的本真书写,从动物自身内在伦理视域呈现的维度展开深掘,是当代动物叙事的一个核心性的伦理价值指向;在此基础之上,由"物态"深入至"人态"的向度,着眼于对人的伦理,人的本质属性的深入探讨,从而在基本品性与普泛情感的双重维度达成对人类意识深处的良知与美好心灵的启发;在人性与民族性的双向建构中达成叙事的深度与厚重度的彰显,也突显了当代动物叙事所特有的人文情怀与伦理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叙事 本土立场 生命主体 人性勾勒 民族品性
下载PDF
吉野德丸《我对民族音乐学历史的回顾》简评
20
作者 王丹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3期42-43,共2页
本文是对日本音乐学者吉野德丸(Yosihiko Tokumaru)在国际民族音乐学学会(SEM)50周年纪念大会一篇主旨发言的简要评述。文中,作者回顾和反思了自己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理念、方法学、田野伦理等基本问题的学习、积累与践行历程,勾勒出日本... 本文是对日本音乐学者吉野德丸(Yosihiko Tokumaru)在国际民族音乐学学会(SEM)50周年纪念大会一篇主旨发言的简要评述。文中,作者回顾和反思了自己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理念、方法学、田野伦理等基本问题的学习、积累与践行历程,勾勒出日本学界民族音乐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历时变化特点,其中作者从探索日本传统音乐的历史、规法、风格等问题的本土研究立场出发,强调有选择地甄别借鉴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方法为“我”所用的做法,值得中国学界反思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历史发展 田野回馈 本土立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