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冬季PM2.5污染来源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章群英 麻金继 +1 位作者 沈非 李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7-2746,共10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基于安徽省逐小时PM2.5浓度监测数据,采用后向轨迹模式、潜在源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浓度分析法(CWT),构建PM2.5来源分析模型,分析了安徽省PM2.5的来...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基于安徽省逐小时PM2.5浓度监测数据,采用后向轨迹模式、潜在源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浓度分析法(CWT),构建PM2.5来源分析模型,分析了安徽省PM2.5的来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辨析了影响PM2.5本底贡献浓度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本底贡献、本底外溢和外地输送这3个动态过程对安徽省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有重要的影响;(2)PM2.5月累计逐小时测量浓度、总浓度、外地输送浓度、本底贡献浓度、本底外溢浓度和月均PM2.5本底排放贡献率,均在整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趋势,但前3项在安徽西北部的阜阳、亳州和淮北等地出现高值区;(3)安徽省约97.5%的面积外地输送贡献率>50%,下辖市PM2.5本底排放贡献率在30%~50%,说明1月污染以外地输送为主;(4)工厂密度、车辆保有量密度和人口密度对PM2.5月累计本底贡献浓度的解释力q值分别为0.33、0.47和0.61,通过与PM2.5月累计测量浓度地理探测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人为要素与PM2.5月累计本底贡献浓度的关系更加密切。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来源分析 本底贡献浓度 人为要素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