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立场状语位置分布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彤晖 孙艳萌 赵小东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总体频率分布、语义类别及文本类型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汉英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使用的立场状语位置有何主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汉语本族语者倾向于将立场状语置于句首和句尾,而英语本族语者立场状语的使用位置多位于句中...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总体频率分布、语义类别及文本类型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汉英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使用的立场状语位置有何主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汉语本族语者倾向于将立场状语置于句首和句尾,而英语本族语者立场状语的使用位置多位于句中,且位置更为灵活;从语义类别上看,汉、英本族语者使用的认知立场状语位置差异显著,前者在句首、句尾位置使用过多,在V-V位置使用过少;从文本类型来看,本科生作文中,汉语本族语者在V-V位置显著少用立场状语;在硕士论文中,汉语本族语者在句首和句尾位置过多使用立场状语。本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和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本族语者 学术语篇 立场状语 位置
下载PDF
语言交际能力及非本族语者的习得策略
2
作者 任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30-132,共3页
本文对语言交际能力及其所包含内容给以探讨,并就非本族语者不同于本族语者习于交际能力方面进行了剖析,同时指出了非本族语者习得交际能力的困难。虽然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确实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但是,毋庸置疑,非本族语者依然可以... 本文对语言交际能力及其所包含内容给以探讨,并就非本族语者不同于本族语者习于交际能力方面进行了剖析,同时指出了非本族语者习得交际能力的困难。虽然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确实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但是,毋庸置疑,非本族语者依然可以运用学习策略习得交际能力。针对非本族语者的习得提出了四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本族语者 本族语者 交际能力 习得策略
下载PDF
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议论文词块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元江 石海漫 季萍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学习者与本族语者语料库中三词词块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研究发现,英语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使用的词块量均明显多于本族语者。三个年级共享词块约为2/3,而目标词块的输出仅为约1/3。学习者更多地依赖非目标词块表达各...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学习者与本族语者语料库中三词词块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研究发现,英语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使用的词块量均明显多于本族语者。三个年级共享词块约为2/3,而目标词块的输出仅为约1/3。学习者更多地依赖非目标词块表达各语用功能。本族语者与学习者产出的词块以动词类为主,其次为名词类和介词类,且均主要表达组篇和指示功能。本族语者带be动词的短语片段产出最多;而各年级学习者带be动词的短语片段和代词/名词+其他动词片段的产出均较多。四库共享词块主要表达组篇功能的话题阐明(说明)和指示功能的识别(聚焦),并主要通过动词类词块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 本族语者 词块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态度问题—对英语本族语者的语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梁红梅 袁菊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对一份针对英语本族语者展开的语用调查问卷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态度问题作了展示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 ,指出 :在跨文化交际中 ,外语工作者不但要尊重别人的文化 ,也要重视自己的文化 ;要懂得适时地让外籍人士了... 对一份针对英语本族语者展开的语用调查问卷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态度问题作了展示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 ,指出 :在跨文化交际中 ,外语工作者不但要尊重别人的文化 ,也要重视自己的文化 ;要懂得适时地让外籍人士了解我国的文化和语言 ,以消除他们因语言及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态度 异文化 己文化 英语本族语者 语用调查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口头叙事话语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文星 孙滢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70,共7页
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分别描述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口头独白式叙事话语的结构特点,重点比较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口头叙事话语结构的共性和差异,以探究英语学习者的口头话语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 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分别描述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口头独白式叙事话语的结构特点,重点比较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口头叙事话语结构的共性和差异,以探究英语学习者的口头话语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的口头叙事话语具有普遍一致的图式性结构特征,具体体现在两者在叙事开端引入话题及叙事主体中阐述话题的方式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此同时,二者在部分话语结构成分的数量及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第一层次话语结构范畴"评价性结语"和第三层次话语结构范畴"话题关联式评价性阐述"中评价性语言的出现频率明显低于本族语者。上述结果对于口头叙事话语研究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 本族语者 口头叙事话语 话语结构
下载PDF
英语专业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语用能力实证研究——以本族语者和学习者为参照 被引量:1
6
作者 栾义敏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12期173-175,184,共4页
通过使用话语补全测试为测量的工具并与本族语者语言输出对比,考察了英语专业学习者拒绝言语行为的英语语用能力。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会使用不同的策略且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低。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习者 本族语者 拒绝言语行为 语用能力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使用话语标记语的对比研究——以话语标记语you see的使用为例
7
作者 吕丽生 龚丽霞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采用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的口语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可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话语标记语you see的情况,并能分析差异的原因。要全面提升学生使用话语标记语的能力,加强显性语用教学,克服母语迁移及... 采用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的口语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可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话语标记语you see的情况,并能分析差异的原因。要全面提升学生使用话语标记语的能力,加强显性语用教学,克服母语迁移及石化现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者 本族语者 话语标记语
下载PDF
外国留学生与汉语本族语者词汇认知策略使用研究
8
作者 袁凤识 赵慧敏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本研究以100名外国来华留学生和87名汉语本族语者为被试,对其汉语词汇认知策略使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中外被试汉语词汇认知策略使用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中国被试的使用水平显著高于外国... 本研究以100名外国来华留学生和87名汉语本族语者为被试,对其汉语词汇认知策略使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中外被试汉语词汇认知策略使用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中国被试的使用水平显著高于外国被试;2)中国被试最常使用的认知策略是联想策略,而外国被试最常使用的认知策略是查字典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汇 认知策略 留学生 汉语本族语者
下载PDF
在公示语汉英翻译实践中强化英语本族语者视角意识
9
作者 姚小文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6年第1期121-121,123,共2页
英语本族语者有其独特的文化思维模式及语言表达方式,可称为“英语本族语者视角”。要达成理想的公示语汉译英,必须重视“英语本族语者视角”。结合公示语汉英翻译实践,本文探讨如何利用英语本族语者视角载体资源,以期帮助译者强化... 英语本族语者有其独特的文化思维模式及语言表达方式,可称为“英语本族语者视角”。要达成理想的公示语汉译英,必须重视“英语本族语者视角”。结合公示语汉英翻译实践,本文探讨如何利用英语本族语者视角载体资源,以期帮助译者强化英语本族语者视角意识,提高公示语汉英翻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本族语者视角 公示语汉英翻译实中 意识 汉译英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标示名词使用情况对比研究
10
作者 崔林 袁水鑫 张雨晴 《英语教师》 2019年第3期25-27,38,共4页
概述标示名词的研究现状及标示名词的分类。对比研究我国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标示名词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对英语标示名词的使用都具有多样性,但使用频率有明显差异;我国大学生对英语标示名词的使用意识有... 概述标示名词的研究现状及标示名词的分类。对比研究我国大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标示名词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对英语标示名词的使用都具有多样性,但使用频率有明显差异;我国大学生对英语标示名词的使用意识有所缺失,准确性不足,且在词汇的语义选择上缺乏多样性,偏误主要表现在观点类和情境类标示名词的使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示名词 大学生 英语本族语者
下载PDF
“跨洋互动”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实施建议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丽敏 《语言教育》 2015年第4期43-48,共6页
本研究基于"跨洋互动"这一交流平台,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在语言结构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通过SPSS卡方检验,笔者发现双方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差异显著。具体发... 本研究基于"跨洋互动"这一交流平台,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在语言结构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差异。通过SPSS卡方检验,笔者发现双方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差异显著。具体发现如下:(1)英语本族语者实施建议言语行为的频率非常高,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则相对较少;(2)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都倾向于用含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的结构,但是其主语和情态动词的类型却没有英语本族语者丰富;(3)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祈使句的频率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语者,但是施为句却使用得非常多;(4)总体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没有英语本族语者直接,这一发现完全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研究。鉴于这些差异,笔者提出,中国英语教师不仅要教语言结构本身,而且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不同语境下使用不同的句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言语行为 中国英语学习者 英语本族语者 “跨洋互动”
下载PDF
探究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实施请求的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娜 《中国市场》 2015年第23期266-266,268,共2页
请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行为,受到越来越多语言学习者的关注,为什么"请求"这个语言行为在对第二种语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第一点原因是由于请求的定义:听的对象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自由的束缚,也可以说是行使权力的表现。... 请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行为,受到越来越多语言学习者的关注,为什么"请求"这个语言行为在对第二种语言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第一点原因是由于请求的定义:听的对象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对自由的束缚,也可以说是行使权力的表现。"请求"从更深一层理解可以认为是一种对一个人面子的威胁。如果没有运用得当,那么就会被对方认为无礼,导致两人关系紧张。因此从学习的角度看,"请求"这个语言行为还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请求 英语专业 语言行为 英语本族语者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关于make的搭配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崔晓卉 《文教资料》 2014年第11期178-180,共3页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正确使用英语语法,表达却不符合英语习惯。主要问题是学生不能把语法和词汇融为一体,自然且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自然与地道在英语中以搭配为典型代表。此外,对英语学习者而言,高频词尤其是高频动词的...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正确使用英语语法,表达却不符合英语习惯。主要问题是学生不能把语法和词汇融为一体,自然且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自然与地道在英语中以搭配为典型代表。此外,对英语学习者而言,高频词尤其是高频动词的使用是个难点。本研究以高频动词make为例,采用基于语料库的中间语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对比本族语者语料库(BNC-BO)和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料库(CLEC-ST5),考察中国学生高频动词make+noun搭配的使用特点,探寻我国学生中介语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本研究力求解答以下两个问题:(1)和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是超用还是少用高频词make?(2)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make搭配形式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研究表明,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和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过多使用了make搭配.但使用的搭配词要少于本族语者。从总体上看.本族语者的搭配词使用情况相对均衡,复杂多变,而中国学习者则缺乏变化,重复率高,超用某些搭配词,少用甚至不用另一些搭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中国英语学习者 英语本族语者 make搭配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英语本族语者对中国英语的态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先美 唐炳儒 张慧丽 《品位·经典》 2020年第12期141-143,共3页
中国英语是否能在国际交流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是否能够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通过对7位英语本族语者进行访谈,试图探究其对中国英语的态度与看法。研究结果发现:(1)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看,被采访者对语言发展均持积极... 中国英语是否能在国际交流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是否能够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通过对7位英语本族语者进行访谈,试图探究其对中国英语的态度与看法。研究结果发现:(1)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看,被采访者对语言发展均持积极开放态度,表示对中国英语接受且认可;(2)从文化角度看,中国英语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工具,有助于国人文化身份的构建;(3)从我国外语教学角度看,中国英语元素应融入外语学习过程,外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用中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 英语本族语者 态度调查 访谈
下载PDF
学术论文中英语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元话语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光晖 《英语教师》 2015年第16期14-19,共6页
元话语是文本中用来组织语篇、联系读者和表明作者态度的资源和手段。传统意义上的元话语研究集中于本族语者或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较少涉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在使用元话语方面的异同。通过建立英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论文的数据库,以H... 元话语是文本中用来组织语篇、联系读者和表明作者态度的资源和手段。传统意义上的元话语研究集中于本族语者或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较少涉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在使用元话语方面的异同。通过建立英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论文的数据库,以Hyland的元话语理论为工具,分析两者在使用元话语方面的异同,将两者的相同点定位在元话语上,并以此来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建立与读者的联系,试图影响潜在读者,其差异在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了更多的元话语,尤其是在人际元话语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话语 本族语 本族语 学术写作
下载PDF
Family语义韵的批评分析——基于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李珺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8-51,共4页
本研究利用CLEC和BROWN(written)分别作为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语料库,按照搭配、类连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的顺序,研究以节点词family为中心的词项中的词汇共现模式,探讨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横组合衔接运用中的差异,从批评话语... 本研究利用CLEC和BROWN(written)分别作为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语料库,按照搭配、类连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的顺序,研究以节点词family为中心的词项中的词汇共现模式,探讨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横组合衔接运用中的差异,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揭示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区别。研究发现,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family显著义核搭配词上有显著差异,学习者作文中虽然family一词的语法使用正确率较高,但在语义倾向和语义韵上与本族语者仍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Y 语义韵 本族语者 语料库 文化差异
下载PDF
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口语输出中词汇和词块运用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有凤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84-86,共3页
同一主题下的语言输出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词汇运用、词块运用方面的差异及学习者词汇、词块运用的特征能有效揭示二语教学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同一主题下英语专业学习者口头作文与本族语者新闻采访为语料,应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研... 同一主题下的语言输出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词汇运用、词块运用方面的差异及学习者词汇、词块运用的特征能有效揭示二语教学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同一主题下英语专业学习者口头作文与本族语者新闻采访为语料,应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研究了在同一主题下英语口语输出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词汇运用、词块运用的各自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运用的词汇在广度上明显低于本族语者,词块运用数量上却超过本族语者,存在词块运用过多的问题。词性方面,本族语者与学习者在名词运用数量上有明显差距。词块类型上,学习者更多地运用长词块(5~6词)和习语词块。学习者词块运用失误及错误体现出较强的时代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词块运用 口语输出 学习者 本族语者
下载PDF
汉语本族语者和学习者互动交际时的话语参与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智慧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1期95-102,共8页
本文探讨汉语本族语者和学习者互动交际时的话语参与行为。话语参与行为发生在交际一方试图积极参与并邀请对方互动的情境当中,在面对面的会话当中十分普遍,是会话得以进行的一个重要行为。本文搜集了由汉语本族语者和学习者交流的视频... 本文探讨汉语本族语者和学习者互动交际时的话语参与行为。话语参与行为发生在交际一方试图积极参与并邀请对方互动的情境当中,在面对面的会话当中十分普遍,是会话得以进行的一个重要行为。本文搜集了由汉语本族语者和学习者交流的视频,并对其进行文字转写、分词、标注,建成一个小规模的语料库,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两个群体在话语参与手段使用频率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参与手段体现的语用功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参与机制,诸如话语标记"我跟你说""你知道吗";强调"真的""太""非常""确实"等表达相对本族语频率较高,对于第一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较本族语较低。通过分析这些参与手段出现的语境行,发现汉语学习者在与汉语本族语聊天时不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出现交际冲突或失败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二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 本族语者 参与行为 话语
下载PDF
词汇语法视角下本族语者同形异义词like使用的调查研究
19
作者 张诺 《海外英语》 2012年第5X期268-269,共2页
英语是许多世纪以来在其同其他语种持续不断融合和吸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和语言自身的发展,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同型异义词词,动词Like通常出现在初级的英文教材中,是学习者较早接触的动词也是日常对话中的高频词语,我们需... 英语是许多世纪以来在其同其他语种持续不断融合和吸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和语言自身的发展,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同型异义词词,动词Like通常出现在初级的英文教材中,是学习者较早接触的动词也是日常对话中的高频词语,我们需要思考本族语者何时like作为副词或介词"像——一样",何时作动词"喜欢"的用法,该文以like为例,考察它的日常词汇搭配和语法范式的使用情况,以给中国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法视角 本族语者同形异义词 like使用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本族语者与英语学习者在近义词辨析上的对比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20
作者 额妮日乐 《大学英语》 2016年第B03期76-81,共6页
第二语言习得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来自母语的牵制与影响。这造成了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近义词辨析就是其中一个。本文通过对比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考察了中国英语... 第二语言习得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来自母语的牵制与影响。这造成了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近义词辨析就是其中一个。本文通过对比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finish、complete和accomplish等一组近义词的掌握程度。研究重点包括这些词的语域词频分布、搭配特征及语义韵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族语者 中国学生 近义词辨析 COCA CLE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