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码“慈孝文化”
被引量:
20
1
作者
朱贻庭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8,共3页
"文化密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而成为"传统"的内在奥秘。解开"密码"才能把握和自觉地弘扬"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慈孝文化"的文化密码,就是血缘亲情、"亲子之爱"...
"文化密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而成为"传统"的内在奥秘。解开"密码"才能把握和自觉地弘扬"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慈孝文化"的文化密码,就是血缘亲情、"亲子之爱"以及内在于其中的亲情"双向交往"伦理关系的心理机制。"慈孝文化"是父母与子女血缘真情("本")与道德规范("末")的统一;不要"弃其本而适其末",而应"崇本以举其末"。要建设"和谐家庭",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都应该自觉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人类"亲情"之爱,和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情的"双向交往"机制的亲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孝文化
文化密码
道德文化“
本末统一
”
亲情“双向交往”心理机制
和谐家庭
原文传递
“崇本息末”与老子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贻庭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三国魏时玄学家王弼提出"本末之辨"来注解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和道德结构:"本"指道德之本真,亦即内在的笃诚德性;"末"指道德之外在规范形式。王弼将老子的道德哲学精髓概括为"崇本息末",揭示了...
三国魏时玄学家王弼提出"本末之辨"来注解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和道德结构:"本"指道德之本真,亦即内在的笃诚德性;"末"指道德之外在规范形式。王弼将老子的道德哲学精髓概括为"崇本息末",揭示了老子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末
之辨
本在无为
崇本息末
道德虚伪
崇本举末
本末统一
原文传递
题名
解码“慈孝文化”
被引量:
20
1
作者
朱贻庭
机构
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8,共3页
文摘
"文化密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而成为"传统"的内在奥秘。解开"密码"才能把握和自觉地弘扬"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慈孝文化"的文化密码,就是血缘亲情、"亲子之爱"以及内在于其中的亲情"双向交往"伦理关系的心理机制。"慈孝文化"是父母与子女血缘真情("本")与道德规范("末")的统一;不要"弃其本而适其末",而应"崇本以举其末"。要建设"和谐家庭",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都应该自觉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人类"亲情"之爱,和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情的"双向交往"机制的亲情关系。
关键词
慈孝文化
文化密码
道德文化“
本末统一
”
亲情“双向交往”心理机制
和谐家庭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崇本息末”与老子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贻庭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文摘
三国魏时玄学家王弼提出"本末之辨"来注解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和道德结构:"本"指道德之本真,亦即内在的笃诚德性;"末"指道德之外在规范形式。王弼将老子的道德哲学精髓概括为"崇本息末",揭示了老子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
关键词
本末
之辨
本在无为
崇本息末
道德虚伪
崇本举末
本末统一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码“慈孝文化”
朱贻庭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0
原文传递
2
“崇本息末”与老子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
朱贻庭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