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孝:本源情感与终极关切
1
作者 张新 《阴山学刊》 2015年第3期69-73,共5页
"孝"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伦规范或者道德原则乃是奠基且溯源于本源情感的,既非出于功利动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亦非基于生活世界的经验所形成的习惯性伦常,实乃有着深刻的存在论根基。亲子关系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样态,也是人... "孝"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伦规范或者道德原则乃是奠基且溯源于本源情感的,既非出于功利动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亦非基于生活世界的经验所形成的习惯性伦常,实乃有着深刻的存在论根基。亲子关系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样态,也是人降生后最先面临的存在方式。本源的仁爱情感正是通过"父慈"这一在世样式绽露出来,从而在"子孝"的构成性回应中挺立父与子的主体性。对于大部分传统中国人来说,实现自我终极关切的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祖先—自我—子孙"的世代延续,而这恰恰是本真的时间流在生活世界中的存在化与意义化。如何在本源情感的基础上重塑中国孝道之伦常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当下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无疑是致思的必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情感 终极关切 亲亲
下载PDF
从形上性体到本源情感——孔子之“仁”的存在论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生照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1,共5页
孔子之"仁"的提出从根本上乃是要为"周礼"的复兴与重建奠定新的基础。由于"周礼"作为一整套的制度规范建构是属于形而下者,那么为之奠基的首先应当是某种形而上者,所以"仁"在孔子那里便首先体... 孔子之"仁"的提出从根本上乃是要为"周礼"的复兴与重建奠定新的基础。由于"周礼"作为一整套的制度规范建构是属于形而下者,那么为之奠基的首先应当是某种形而上者,所以"仁"在孔子那里便首先体现为他的"仁学形上学"的建构。在孔子的"仁学形上学"中,"仁"首先是指天道内在于人的德性,亦是形而上的"本体";其次,此德性之"仁"作为形而上的"性体",一方面它具有一种"至善"的品格,另一方面它还有导人"向善"的意义。然而,从当代的"形而上学奠基"的视域来看,此作为形而上的性体的"仁"及与之相关的"仁学形上学"仍是有待奠基的。在孔子那里,能够为此形上性体之"仁"和"仁学形上学"奠基的观念就是作为本源情感的仁爱,后者乃是人的最源初生活体验,是先行于一切主体性存在者的在场,并使之存在得以可能的前提,也是作为主体性存在者的人的本真存在样式。同时,这种本源的仁爱情感,一方面会显现为一种差等之爱,另一方面又会具体表现为一种"爱而利之"的行为。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导致了现实的利益冲突问题,后者使得作为制度规范之"礼"的建构具有了必要性及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奠基 形上性体 本源情感
下载PDF
情缘论:情感本源的机缘化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超 《当代儒学》 2022年第2期169-182,共14页
情缘论是这样一种情感本源论:它继承、发挥了儒家缘情言诗、缘情制礼的重情传统,指出“情缘”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本源性的意义。它从天道与人道的分际出发,肯定了人道特别是基于人道所开显的境界视域、价值视域具有不可完全地还原、折合... 情缘论是这样一种情感本源论:它继承、发挥了儒家缘情言诗、缘情制礼的重情传统,指出“情缘”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本源性的意义。它从天道与人道的分际出发,肯定了人道特别是基于人道所开显的境界视域、价值视域具有不可完全地还原、折合到宇宙论、本体论视域的本源性意义。它认为“情缘”只是敞开事物对人存在和一切文化建构的机缘,因此是一种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却不具有绝对决定作用的本源。情缘论的核心方法论是“缘情用理”,它反对生活各领域中一切极化的思维与实践。它主张人们以“情缘”为本去养成健康人格、建立道德自我和找寻心灵归宿,即希望人们“缘情立己”“缘情成德”“缘情归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缘论 情感本源 境界论 缘情立己 缘情成德 缘情归宗
下载PDF
性善:本善与向善——孟子性善论的两种诠释进路及其当代省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新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110,共11页
孟子性善论的本善论诠释与向善论诠释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性。前者是在本体论视域下言说孟子的性善论,而后者立论的根基则是"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本善论诠释的理论缺陷在于其形而上的先验化诉求所导致的对生活世界中的本源性实... 孟子性善论的本善论诠释与向善论诠释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性。前者是在本体论视域下言说孟子的性善论,而后者立论的根基则是"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本善论诠释的理论缺陷在于其形而上的先验化诉求所导致的对生活世界中的本源性实存经验的褫夺及其对人的本真能在的遮蔽;而向善论诠释则由于过分注重经验性的内容一方面无法给予道德失败以合理说明,另一方面则是斩断了孟子性善论所蕴含的"亲—民—物"之间的存在论意义上的连续性。"恻隐之心"作为本源情感是对天地万物一体共在的本真领会。孟子性善论的真实意涵既非论证人之为人的先验善性,亦非指明生命的事实是经验性的向善过程,而是在本源情感与本真领会的基础之上提供一种指引性的哲学,进而开启一种不断超越自身旧有主体性的"性善"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性善 本善 向善 恻隐之心 本源情感
下载PDF
“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
5
作者 张新 《当代儒学》 2019年第1期228-289,共62页
'恻隐之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为人重视。就'恻隐之心'的哲学谱系学考察而言,朱熹将'恻隐之心'释读为形而下的经验性的道德情感,而否认其形而上的先验地位,这就致使朱熹在诠释孟子思想的过程中... '恻隐之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为人重视。就'恻隐之心'的哲学谱系学考察而言,朱熹将'恻隐之心'释读为形而下的经验性的道德情感,而否认其形而上的先验地位,这就致使朱熹在诠释孟子思想的过程中将孟子思想中的心(情)性的一贯剥离为三。而韩国儒学史上的'四七之辩'可以看作由于朱熹与孟子之间的'思想间距'而产生的论辩。李退溪将四端看作'理发'而将七情看作'气发',由于其严格区分理气即从理气不杂的角度来看待'理发'与'气发',故其'四七异质论'准确地讲则是'异层异质论',即'四端'作为理之发属于形而上的层面,而七情作为气之发只能是形而下的层面;而奇高峰由于坚持理气不离,即从理气合而生情的角度认为四端与七情都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王阳明关于'恻隐之心'的思想可以从明觉之感应与一体之仁两个角度来理解,在其思想中'恻隐之心'是形上与形下一贯、经验与先验相互融通的。文章意在从'生存—存在论'的角度对'恻隐之心'做出释读,认为'恻隐之心'乃是本源情境中的本真情感,其所言说的乃是前主体性、主客未分的共同存在。'恻隐之心'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因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乃是隶属于主体的;亦不能理解为性情合一式的先验情感,因为就当代的思想视域而言,其是有待于奠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恻隐之心 四端 七情 存在论 本源情感
下载PDF
情性论:儒家情感论的再省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虎 《原道》 CSSCI 2014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仁"无疑是儒学的基础观念。在本真原始意义上,"仁"作为情感是先于主体性、先于存在者的存在本身。但秦汉以来的传统儒学形而上学架构"性→情"论遮蔽了作为存在本身的情感。故有必要基于一种既是最新的... "仁"无疑是儒学的基础观念。在本真原始意义上,"仁"作为情感是先于主体性、先于存在者的存在本身。但秦汉以来的传统儒学形而上学架构"性→情"论遮蔽了作为存在本身的情感。故有必要基于一种既是最新的又是最原始的思想视域和观念架构——"情→性"论的考察,重新追问本源情感。这个观念在根本上说乃是作为存在本身的无。正是这种本源的情感才给出了存在者,给出了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性→情”论 “情→性”论 存在 本源情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