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煤岩气地质特征与勘探突破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喆 徐旺林 +8 位作者 赵振宇 易士威 杨威 张月巧 孙远实 赵伟波 史云鹤 张春林 高建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7,259,共15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煤岩分布、煤岩储层特征、煤质特征、煤岩气特征以及煤岩气资源和富集规律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评价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①煤岩气是有别于煤层气的优质天然气资源,在埋深、气源、储层、含气性、碳同位...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煤岩分布、煤岩储层特征、煤质特征、煤岩气特征以及煤岩气资源和富集规律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评价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①煤岩气是有别于煤层气的优质天然气资源,在埋深、气源、储层、含气性、碳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具有独特特征;②本溪组煤岩分布面积达16×10^(4)km^(2),厚度2~25m,以原生结构的光亮和半亮煤为主,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低,煤质好;③中高阶煤岩TOC值为33.49%~86.11%,平均值为75.16%,演化程度高(Ro为1.2%~2.8%),生气能力强,气体稳定碳同位素值高(δ^(13)C_(1)值为-37.6‰~-16.0‰,δ^(13)C_(2)值为-21.7‰~-14.3‰);④深层煤岩发育气孔、有机质孔和无机矿物孔等基质孔隙,与割理、裂缝共同构成良好储集空间,储层孔隙度为0.54%~10.67%,平均值为5.42%,渗透率为(0.001~14.600)×10^(-3)μm^(2),平均值为2.32×10^(-3)μm^(2);⑤纵向上发育5种煤岩气聚散组合,其中煤岩-泥岩聚气组合与煤岩-灰岩聚气组合最为重要,封闭条件好,录井全烃气测峰值高;⑥构建了广覆式分布的中高阶煤岩持续生气、煤岩基质孔和割理裂缝规模储集、源-储一体赋存、致密岩盖层密闭封堵的煤岩气富集模式,存在煤岩侧向尖灭体、透镜体、低幅度构造、鼻状构造和岩性自封闭5种高效聚气类型。⑦依据煤岩气地质特征评价划分出8个区带,估算埋深超过2000m的煤岩气资源量超过12.33×10^(12)m^(3)。上述认识指导风险勘探部署,两口井实施后分别获得工业气流,推动进一步部署预探井和评价井,获得规模突破,提交超万亿方预测储量和超千亿方探明储量,对中国天然气效益增储和高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煤层气 中高阶煤 割理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系本溪组 风险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石炭纪本溪组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测井综合评价
2
作者 李新虎 丁佳萌 +2 位作者 程光艺 刘晓梅 马天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64-537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石炭纪本溪组致密砂岩粒度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孔隙度低、渗透率极差,使测井对其含气性的解释难度增大。基于化验分析资料,重点应用核磁共振、阵列声波、阵列感应等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建立了4类7种方法的本溪...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石炭纪本溪组致密砂岩粒度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孔隙度低、渗透率极差,使测井对其含气性的解释难度增大。基于化验分析资料,重点应用核磁共振、阵列声波、阵列感应等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建立了4类7种方法的本溪组细粒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开展储层含气性的有效识别。研究表明,综合运用常规和成像测井,对本溪组细粒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综合评价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开展本溪组细粒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测井综合评价研究,对煤系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组 致密砂岩 含气性 成像测井
下载PDF
柳江盆地本溪组铁质鲕粒粉砂岩特征及成因
3
作者 刘书燕 孙浩元 +4 位作者 胡烁 董常青 宋德邻 乔雨朋 邵先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547-11557,共11页
柳江盆地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发育一套铁质鲕粒粉砂岩地层,岩性特征明显,区域上厚度稳定。依据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观察,铁质鲕粒直径一般0.1~1.0 mm,具有边界模糊的圈层结构,圈层数3~5层,内部包裹有细小的石英粉砂颗粒。根据能谱分析结... 柳江盆地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发育一套铁质鲕粒粉砂岩地层,岩性特征明显,区域上厚度稳定。依据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观察,铁质鲕粒直径一般0.1~1.0 mm,具有边界模糊的圈层结构,圈层数3~5层,内部包裹有细小的石英粉砂颗粒。根据能谱分析结果,鲕粒内部含有Fe、Si、Al、O、K、C、Ti等元素,不同部位含量不同。综合分析,主要矿物组分有褐铁矿、赤铁矿、石英和黏土矿物。通过微量元素的分析,认为本溪组沉积早期,该地区属于相对温暖、半湿润的气候,为半封闭的还原环境海湾,水体为半咸水。该地层沉积之前,地表长期处于风化剥蚀状态,风化残积的Fe元素比较富集,再次沉降接受沉积后,被径流带入海湾后,在有机碳的参与下,C与Fe_(2)O_(3)结合,形成菱铁矿(FeCO_(3)),菱铁矿围绕水体中悬浮的细小石英颗粒层层凝聚,随着颗粒的逐渐增大而沉淀到海底。菱铁矿不稳定,在成岩过程中分解成Fe_(3)O_(4),并进一步发生氧化作用,最终转化为褐铁矿[FeO(OH)·H_(2)O]。在后期异常干旱炎热的条件下,菱铁矿也极易氧化成赤铁矿,因此就出现了铁质鲕粒中褐铁矿和赤铁矿共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鲕粒 菱铁矿 褐铁矿 赤铁矿 本溪组 柳江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深部煤岩分形特征与成储机理
4
作者 孙璐 周国晓 +2 位作者 荆雪媛 张君莹 吴陈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8^(#)深部煤岩的代表性样品的煤岩工业组分、物性特征、孔隙特征进行实验分析,进而结合分形维数的方法对煤孔隙的非均质性展开研究,明确了煤岩工业组分对储层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中东... 对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组8^(#)深部煤岩的代表性样品的煤岩工业组分、物性特征、孔隙特征进行实验分析,进而结合分形维数的方法对煤孔隙的非均质性展开研究,明确了煤岩工业组分对储层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8^(#)煤岩的渗透性能和孔隙连通性较好,中上部煤岩的煤岩工业组分和储层物性优于下部;(2)研究区分形维数较高,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当灰分<20%时,少量矿物填充孔隙和裂隙,使得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减弱,储层逐渐均一,当灰分>20%时,大量的杂质矿物胶结和填充孔隙和裂隙,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增强;(3)煤岩的孔隙度受到灰分和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当灰分含量较低时,由于高热演化程度的煤发育大量的微孔,孔隙度升高,但会导致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增强;(4)结合实验结果和工业组分对深部煤层气体扩散、运移影响进行研究,建议以低灰分低水分(A_(d)<20%,M_(ad)<2%)的中上部煤岩层段为优质深部煤层气开采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本溪组煤岩 深部煤层气 分形维数 储层特征 灰分
下载PDF
禹州煤田煤下铝本溪组铝土矿伴生关键金属研究
5
作者 薛亚飞 王晓江 《轻金属》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通过对河南省禹州煤田煤下铝预、普、详查三个阶段的勘查,发现铝土矿中广泛富集锂、镓、稀土等关键金属,通过对神垕-梁北矿段IZK17012钻孔本溪组地层重采样和分析,对本溪组含铝岩系的地质特征及其中富集的关键金属研究,总结了关键金属... 通过对河南省禹州煤田煤下铝预、普、详查三个阶段的勘查,发现铝土矿中广泛富集锂、镓、稀土等关键金属,通过对神垕-梁北矿段IZK17012钻孔本溪组地层重采样和分析,对本溪组含铝岩系的地质特征及其中富集的关键金属研究,总结了关键金属的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关键金属Li、Ga、W、U和REE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指示不同类型的铝土岩均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总体而言,禹州煤田本溪组含铝岩系中关键金属Li、Ga、W、U、REE的资源潜力及潜在经济价值巨大,后续应加强铝土矿综合利用,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实现铝土矿中伴生关键金属的系统评价及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关键金属 富集规律 本溪组 禹州煤田
下载PDF
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地球化学和富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英利 陈雷 +2 位作者 王坤明 王刚 郭现轻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26,共19页
泥岩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包含大量地质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学及其物源分析等。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富集锂资源,但对于锂资源的来源、沉积条件等控制因素及赋存的矿物等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综合分析豫西巩义地区上... 泥岩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包含大量地质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学及其物源分析等。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富集锂资源,但对于锂资源的来源、沉积条件等控制因素及赋存的矿物等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综合分析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阐明本溪组锂富集特征,探讨本溪组的源岩、岩石风化程度、沉积物分选状况和古环境特征,进而分析本溪组锂富集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溪组锂资源丰富,主要富集在泥岩中(Li平均质量分数为1487×10^(-6)),而铝土矿Li含量较低;沉积序列表明,本溪组主要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形成于潟湖环境;B/Ga、Sr/Cu值等参数表明沉积时期海水为微咸水,气候条件为温湿-干热气候,处于还原环境;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综合图解分析表明,物源区母岩以长英质岩浆岩为主,灰岩和泥岩等是次要物源,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指数参数及图解表明源岩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经历沉积再旋回作用。本溪组富锂泥岩的物源、沉积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锂资源的富集与泥岩中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关系密切,本溪组源岩为锂富集提供物质基础,沉积物的再旋回过程、沉积环境等沉积特征影响锂资源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泥岩 碎屑物源 锂富集 本溪组 上石炭统 潟湖 河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层段优选 被引量:6
7
作者 黄道军 李新虎 +1 位作者 刘燕 张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发育厚层含气的致密砂岩储层,开展其储层特征及有利层段研究,对于深化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储层地质认识和有利勘探层段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基于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以及...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发育厚层含气的致密砂岩储层,开展其储层特征及有利层段研究,对于深化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储层地质认识和有利勘探层段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基于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以及常规压汞、常规物性、核磁共振等多种岩石物理分析,综合开展了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含气性特征研究;结合烃源岩品质以及储层可压性、气测曲线特征开展有利层段优选。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砂岩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砂岩具有低孔、低渗、颗粒偏细等特点,属高排驱压力-微喉道型和物性较差的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具有高杨氏模量、低泊松比、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的特点,使储层易压裂改造;下伏于8号煤层且发育良好的致密砂岩储层为本溪组重要的气层,邻近灰岩的上覆致密砂岩储层含水性增强。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致密砂岩气的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有利层段 本溪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甘泉—富县地区本溪组气藏控制因素和有利成藏区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孟祥振 宋明 +4 位作者 蒲仁海 高小平 强腾 吴疆 关蕴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9,共14页
根据钻井、地震和试气资料,对甘泉—富县地区本溪组的构造、古地貌、沉积相、储层和气水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为潮坪-泻湖-障壁沉积体系,储层主要为东、西两个平行岸线的北西向障壁砂坝砂岩,障壁砂坝分布在古岩溶高带两... 根据钻井、地震和试气资料,对甘泉—富县地区本溪组的构造、古地貌、沉积相、储层和气水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为潮坪-泻湖-障壁沉积体系,储层主要为东、西两个平行岸线的北西向障壁砂坝砂岩,障壁砂坝分布在古岩溶高带两侧,为浅灰色石英质中粗砂岩和细砾岩。研究区中东部下伏地层为奥陶系马六段,由于缺乏马家沟储层和向下运移的通道,油气主要在本溪组东障壁成藏。研究区西南部本溪组下伏古岩溶凹槽,煤系烃源岩与马五溶蚀灰岩储层侧接,所以奥陶系成为主成藏层位,本溪组西障壁砂岩成藏相对较差。本溪组气藏主要为砂岩透镜体圈闭,少量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气藏沿障壁砂坝中心厚砂体呈串珠状分布。水层主要为单层厚度小于2 m的薄砂层,为潮道或障壁边缘砂岩,个别较厚的水层砂岩平面上位于气藏之间,应该与局部存在的大断距断裂在成藏期的活动和破坏有关。干层为孔隙度小于3.2%或渗透率小于0.07×10^(-3)μm^(2)的致密砂岩,主要为深灰色凝灰质和浅灰色岩屑石英两种砂岩类型,二者测井孔隙度均小于3.2%,显微镜下面孔率<1%。凝灰质砂岩具有颜色深(深灰色,简称黑砂岩)、粒度细(细砂岩或粉-细砂岩)、单层厚度薄(0.5~2 m)的特点,随机夹于浅灰色障壁或潮道砂岩之中,本一段和本二段均可含一层凝灰质砂岩,镜下具火山尘杂基、燧石和岩屑含量高、基底式胶结、颗粒分选和磨圆度差等特点。致密的浅灰色岩屑石英砂岩则具有黏土质和白云质胶结、颗粒线接触-凸凹接触、压实作用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根据沉积相和物性对气藏的控制,结合地震属性和含气检测等手段对有利成藏区进行预测,认为研究区本一和本二段各发育两个北西向障壁,障壁砂坝内部为有利高产能区,朝障壁边缘物性变差,产能降低;含水厚砂岩主要受燕山期北北东断裂活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组 古地貌 沉积相 砂体展布 控藏因素 气藏识别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本溪组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脆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新虎 马天录 +1 位作者 郭杰 程光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致密砂岩储层的特性决定了脆性评价工作在其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区块内的脆性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但不同矿物组分对于脆性贡献存在差异。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脆性,利用全岩矿物和黏土矿物X衍射实验、三轴岩石力学实... 致密砂岩储层的特性决定了脆性评价工作在其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研究区块内的脆性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但不同矿物组分对于脆性贡献存在差异。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脆性,利用全岩矿物和黏土矿物X衍射实验、三轴岩石力学实验和特殊测井资料,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色关联理论的新型评价方法。新方法能够将矿物组分对于脆性的贡献量化,结果显示石英为0.807、黄铁矿为0.758、碳酸盐矿物为0.496、黏土矿物为-0.896。通过对3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发现新方法既与原方法具有较好一致性,又弥补了原有2种方法在部分情况下计算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这显示了其一定的优越性。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连续性的脆性剖面,对于现场射孔压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组 致密砂岩 脆性指数 灰色关联
下载PDF
山东淄博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金红石型钛矿源区构造背景及物源分析
10
作者 张保涛 胡兆国 +6 位作者 梅贞华 李秀章 姜晓平 杜利明 柳森 赵晓博 张永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4-1140,共17页
山东淄博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铝质岩系中新发现古风化壳沉积金红石型钛矿,并共伴生锂、铌、镓等多种战略性关键矿产。由于对赋矿铝质泥岩的认识不同,制约对关键矿产资源富集及找矿潜力的研究。本文基于岩石主量、微量、电子探针、碎屑锆... 山东淄博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铝质岩系中新发现古风化壳沉积金红石型钛矿,并共伴生锂、铌、镓等多种战略性关键矿产。由于对赋矿铝质泥岩的认识不同,制约对关键矿产资源富集及找矿潜力的研究。本文基于岩石主量、微量、电子探针、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本溪组含矿铝质泥岩源区构造背景及物源特征。研究认为,物源区岩石类型具复杂性和不唯一性,以长英质地质体或壳源花岗岩类贡献为主,推断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结合区域研究,本溪组铝质泥岩物源以加里东期周缘造山带岩浆岩为主,推断秦岭造山带古生代花岗岩体或古生代岩浆产物是主要贡献者。本次研究为区域本溪组铝质泥岩金红石、锂、铌、镓等关键矿产资源的富集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本溪组 构造背景 物源 山东淄博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本溪组障壁迁移样式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子霄 于兴河 +3 位作者 李顺利 齐荣 付超 姜龙燕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0-1346,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历经多次海侵,发育广阔陆表海沉积,其东南部地区碎屑障壁体系的展布特征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基于现场岩心、电测井等资料,研究建立障壁体系的沉积序列,恢复宏观古地貌特征,并刻画障壁砂体的平面展布,明确本...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历经多次海侵,发育广阔陆表海沉积,其东南部地区碎屑障壁体系的展布特征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基于现场岩心、电测井等资料,研究建立障壁体系的沉积序列,恢复宏观古地貌特征,并刻画障壁砂体的平面展布,明确本溪组障壁体系的迁移样式和控制因素。研究识别出障壁海岸沉积体系中的障壁岛—冲溢扇、潮汐水道—三角洲、潮坪—潟湖和沼泽4类沉积序列,刻画本1段底部台阶式陡坡地形和本2段底部连续性缓坡地形2类古地貌特征。障壁沿多期平行岸线方向展布,沿岸线方向砂体连续性高,垂直岸线方向呈现多期迁移特征。障壁体系表现出2类平面迁移模式,本1段以滚动连续式迁移为主,垂向叠置程度低,横向连续性较强;本2段以跳跃间隔式迁移为主,叠置程度高,横向连续性较弱。海侵过程促进了障壁体系的保存,但其展布和迁移主要受古地貌控制,其中岸线轨迹控制障壁的优势长轴展布方向,陡缓坡分别主导障壁的迁移样式差异。研究同时强调海平面上升、古地形在建立古代障壁体系演化模式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本溪组 沉积特征 障壁体系 迁移样式 控制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东区块本溪组砂砾岩储层孔隙及可动流体差异赋存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敏 刘江斌 +4 位作者 王茜 吴小斌 余皓天 崔宏俊 魏灿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3-442,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东区块本溪组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储层孔隙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探讨流体差异赋存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和晶间孔,进一步分为裂缝-粒间溶...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东区块本溪组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储层孔隙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探讨流体差异赋存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和晶间孔,进一步分为裂缝-粒间溶孔型、晶间孔-溶孔型、溶孔型、微孔型储层,以裂缝-粒间溶孔型、晶间孔-溶孔型储层发育较好。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为51.16%~86.82%,T 2谱为双峰态,呈左低右高型。孔隙发育差异对可动流体流体赋存呈现出不同特征,孔隙发育较差的溶孔型和微孔型储层仍具有较高的可动流体饱和度。粒间溶孔、最大连通孔喉半径、中值半径及最大进汞饱和度等影响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以裂缝-粒间溶孔型、晶间孔-溶孔型储层尤为显著。溶孔型、微孔型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受铁白云石影响更为明显,铁白云石能够改善界面的润湿性,使流体在其纳米孔隙中仍具备较好的流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流体饱和度 微观孔隙结构 砂砾岩储层 本溪组 延长东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
13
作者 宋换新 王天明 +4 位作者 文志刚 吴陈君 赵伟波 张辉 刘燕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石炭统本溪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是该区潜在的页岩气勘探目标。在盆地东缘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代表性剖面和重点探井的系统观测和采样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建...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石炭统本溪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是该区潜在的页岩气勘探目标。在盆地东缘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代表性剖面和重点探井的系统观测和采样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本溪组“缓慢沉降、陆源供给、封闭保存”的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晋祠段和畔沟段,以黏土质泥页岩为主,含少量硅质泥页岩;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本溪期炎热潮湿的气候导致区域内成煤植物繁盛,沉积水体有机质供应充足;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整体缓慢沉降的海侵背景下,障壁岛-瀉湖-浅海泥质陆棚体系在水体底层形成较高盐度的缺氧还原性水体,为沉积有机质的保存和富集提供了良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球化学 富有机质 本溪组 发育模式 保存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砂体成因类型及发育模式
14
作者 王集 王峰 +6 位作者 戚林河 王斌 赵剑 吴静仪 肖云宵 徐明慧 黎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0-1395,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较好勘探开发潜力,但沉积环境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气藏连续性差,成因不明确,探讨这一时期内的砂体成因类型及发育模式对于该地区油气勘探及古地理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较好勘探开发潜力,但沉积环境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气藏连续性差,成因不明确,探讨这一时期内的砂体成因类型及发育模式对于该地区油气勘探及古地理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粒度分析以及测井资料分析,系统开展了本溪组岩相及岩相组合特征研究,讨论本溪组砂体成因类型,揭示砂体展布规律与沉积演化过程,建立了本溪组的沉积模式。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沉积期发育12种岩相类型。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潮道、潮坪(砂坪—混合坪)、潮汐砂坝、障壁砂坝、潮汐风暴—陆棚6种。其中,湖田段沉积期,华北板块南北两端处于小陆块初始碰撞拼接阶段,物源供给弱,不发育砂体;畔沟段沉积期,海平面快速上升,研究区东部地区被海水覆盖,南北物源体系进入盆地后,受到以大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砂体类型主要为潮汐砂坝砂体,同时发育小规模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潮道砂体和潮坪(砂坪—混合坪)砂体;晋祠段沉积期,南、北两个方向的造山作用增强,其中研究区北部物源供给充足,发育三角洲体系,三角洲砂体往盆内不断进积,发育规模较大,但受到以中小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中南部受到以大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主要发育潮汐砂坝砂体,西部临近中央古隆起水体相对较浅,受到了以中小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发育障壁砂坝砂体、潮道砂体和潮坪(砂坪—混合坪)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成因 发育模式 岩相类型 本溪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本溪组-太原组地层及其沉积演化特征
15
作者 崔宏俊 雷燕云 +5 位作者 曹雄伟 魏灿灿 李鹏程 付金伟 胡震 王博涵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地层与其沉积相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进行地层单元划分和沉积演化研究。在研究区目的层段内识别出Ⅰ、Ⅱ、Ⅲ级层序界面各1个,识别出Ⅳ级层序界面4个、Ⅴ级层序界...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地层与其沉积相特征,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进行地层单元划分和沉积演化研究。在研究区目的层段内识别出Ⅰ、Ⅱ、Ⅲ级层序界面各1个,识别出Ⅳ级层序界面4个、Ⅴ级层序界面若干。建立了研究区本溪组至太原组的等时地层格架,认为延安地区本溪期发育潮坪-障壁岛-泻湖沉积,太原期发育浅海碳酸盐陆棚沉积,太原期是晚古生代水深最大的时期。本溪期—太原期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陆表海沉积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层序界面 本溪组-太原 沉积演化
下载PDF
豫西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曹高社 邢舟 +5 位作者 毕景豪 孙凤余 刘凌之 杜欣 周红春 陈永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7-1523,共17页
豫西偃(师)龙(门)地区本溪组铝土矿是华北陆块南部铝土矿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岩溶型铝土矿一样,其成矿物质来源争议较大。本文选取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中具有代表性的豆鲕(碎屑)状铝土矿和铝土质泥岩两种岩性进行LA-... 豫西偃(师)龙(门)地区本溪组铝土矿是华北陆块南部铝土矿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岩溶型铝土矿一样,其成矿物质来源争议较大。本文选取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中具有代表性的豆鲕(碎屑)状铝土矿和铝土质泥岩两种岩性进行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并辅以Hf同位素测定,分析了偃龙地区铝土矿的物质来源及其性质。结果表明,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两组,第一组378~544Ma,峰值为443Ma,除378Ma一颗锆石为泥盆纪外,其余为早古生代,对应加里东期的年龄,占73%;第二组629~3116Ma,为前寒武纪年龄,占27%,具有三个较明显的年龄峰值,992Ma、1817Ma和2500Ma,分别对应四堡期—晋宁期、吕梁期和五台期的年龄。加里东期和四堡期—晋宁期碎屑锆石具有明显的岩浆锆石特征,吕梁期和五台期的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的变质增生锆石。加里东期和四堡期—晋宁期碎屑锆石(占85.3%)来源于北秦岭造山带,少量的(占6.4%)吕梁期和五台期的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下伏马家沟组灰岩的岩溶不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组 铝土矿 物质来源 LA-ICP-MS U-PB测年 豫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本溪组障壁海岸沉积特征与展布规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苏东旭 于兴河 +2 位作者 李胜利 单新 周进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8-56,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已突破"南油北气"的传统认识,其东南部上石炭统本溪组天然气储量丰富。为了给本溪组有利储层的预测提供指导,首先根据颗粒粒度、结构、沉积构造和岩相组合等特征在本溪组障壁海岸沉积之中划分出潮坪和障壁—澙湖... 鄂尔多斯盆地已突破"南油北气"的传统认识,其东南部上石炭统本溪组天然气储量丰富。为了给本溪组有利储层的预测提供指导,首先根据颗粒粒度、结构、沉积构造和岩相组合等特征在本溪组障壁海岸沉积之中划分出潮坪和障壁—澙湖2种主要沉积相,进一步识别出潮汐水道、潮下带、潮间带、潮上带、障壁、澙湖、冲溢扇和潮汐三角洲等多种沉积亚相,并对上述沉积亚相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建立了垂向序列。进而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依据砂岩厚度资料剖析了本溪组沉积相的平面展布规律,最后研究了该区整体沉积展布格局和沉积演化规律的控制因素。结论认为:(1)该区自西向东呈现潮坪—障壁澙湖—浅海陆棚的变化规律,本1段沉积相带较本2段整体向西迁移;(2)障壁海岸沉积是在古隆起控制下由盆地北部扇三角洲经波浪和潮汐改造而形成的,其演化主要受到盆地基底缓慢下降和海平面整体上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石炭世 本溪组 沉积特征 障壁海岸 潮坪 澙湖 演化规律
下载PDF
河南省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沉积时期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守民 张璐 +2 位作者 胡斌 宋慧波 刘顺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河南省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沉积主要形成于陆表海环境,发育了一套以含铁矿和铝土矿的铁铝质泥岩为特色的潟湖相,间有潮坪、碳酸盐岩局限台地及砂坝(障壁岛)相沉积。基于地层厚度、碳酸盐岩厚度和砂岩含量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 河南省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本溪组沉积主要形成于陆表海环境,发育了一套以含铁矿和铝土矿的铁铝质泥岩为特色的潟湖相,间有潮坪、碳酸盐岩局限台地及砂坝(障壁岛)相沉积。基于地层厚度、碳酸盐岩厚度和砂岩含量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指相化石、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和沉积组合类型,可划分出4种岩相区,包括滨岸潟湖泥岩相区,潟湖—潮坪砂岩、泥岩相区,局限台地碳酸盐岩、碎屑岩相区和砂坝(障壁岛)碎屑岩相区。当时沉积古地理特征表现为:豫西南为伏牛古陆,豫西为中条古陆,受该两条古陆的控制,沉积区域呈向东撒开的扇形;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中部有一较大水下隆起区;海水从南东和北东方向侵入河南并逐渐向西延伸;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侧的中条古陆;沉积最大厚度区位于豫北和豫东两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沉积相 本溪组 上石炭统—下二叠统 河南省
下载PDF
豫西偃师龙门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含铝岩系矿物学特征及其原岩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曹高社 张松 +5 位作者 徐光明 杜忠 周红春 李建全 陈永才 陈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0-1314,共15页
以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偃师县龙门镇地区全取芯铝土矿钻孔ZK4704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岩芯观察和垂向上连续取样,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本溪组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垂向变化规律进行... 以华北陆块南部豫西偃师县龙门镇地区全取芯铝土矿钻孔ZK4704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岩芯观察和垂向上连续取样,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本溪组含铝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垂向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偃龙地区本溪组含铝岩系的矿物均为自生矿物,除后期重结晶作用的影响外,主要以隐晶质或微晶存在,矿物成分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下部和上部泥岩以粘土矿物为主,但下部泥岩以伊利石为主,上部泥岩以高岭石为主。中部铝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含量较少。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以化学风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和产生的条件为联结本溪组含铝岩系矿物学特征和原岩的纽带,分析了铝土矿的原岩。认为,可以迅速水解的火山灰是最有可能的含铝岩系的原岩,而由弱碱性的海相环境逐渐转变为弱酸性沼泽环境的海退序列可以很好地解释水解过程中化学环境的变化,含铝岩系基底强烈的古岩溶作用,可以为硬水铝石的产生提供良好的泄水条件。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的火山灰物源可由华北陆块北缘和我国西部地区同时期强烈活动的火山作用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矿物学 物源 火山灰 水解 上石炭统本溪组 豫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石炭系本溪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天然气富集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云 张建伍 +3 位作者 李晶 何剑 孙桂梅 乔玉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16-222,共7页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资料,结合邻区露头调查,深入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天然气主要勘探层系石炭系本溪组沉积微相及其砂体分布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本溪组主要发育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陆棚沉积体系,并进一步划分出砂坪、混合坪、...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资料,结合邻区露头调查,深入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天然气主要勘探层系石炭系本溪组沉积微相及其砂体分布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本溪组主要发育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陆棚沉积体系,并进一步划分出砂坪、混合坪、泥坪、泥灰坪、障壁砂坝、泻湖泥、泥质陆棚7种沉积微相;障壁砂坝及砂坪砂体是天然气储集的骨架砂体,其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相带的展布;本溪组主要产气层"晋祠砂岩"为障壁砂坝及潮汐砂坪成因,障壁主砂坝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小砂坝则零星分布,砂坪呈北北西—南南东展布,2类砂体发育区是本溪组天然气勘探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晋祠砂岩 本溪组 鄂尔多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