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专业本硕衔接教育价值意蕴与实施策略
1
作者 郭井双 潘宏伟 冯艳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81-184,187,共5页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分析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本硕衔接教育有助于提升体育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有效缩短本科生向硕士研究生的过渡期、提高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知程度,激发硕士研究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通...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分析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本硕衔接教育有助于提升体育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有效缩短本科生向硕士研究生的过渡期、提高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知程度,激发硕士研究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拓宽宣传路径、严把生源质量,科学设置课程、加强内容衔接,以项目为引领、提升科研素养,加强本硕互动、提升实践能力等方式,为有意向攻读体育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本科学生构建适宜学习环境,为在读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创建良好条件,加快推进高等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体育专业 本硕衔接 教育价值
下载PDF
职教师资本硕衔接:趋势与路径选择
2
作者 杜学文 斯琳芷 吴向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5-81,共7页
随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向“就业与升学并重”的转变,以及职业教育高层次化进程的推进,职教本科师资人才培养已难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职学校教师数量、职称结构、职前培养体系以及就业... 随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向“就业与升学并重”的转变,以及职业教育高层次化进程的推进,职教本科师资人才培养已难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职学校教师数量、职称结构、职前培养体系以及就业条件等分析,以及国内外普通师范教育本硕衔接模式的对比,论证了职教师资本硕衔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年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经验,借鉴伯林纳教师专业发展5阶段理论,构建了职业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3+1+2”本硕衔接横纵贯通培养体系,为高层次、专业化未来中职教师培养提供可行的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衔接 职教师资 教师教育 协同 一体化培养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本硕衔接教育的价值意蕴、内容定位和实施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翔 朱显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5,共6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对意向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开展本硕衔接教育有助于改善硕士生生源质量、提升硕士教育适应能力、增强硕士教育专业认同和促进学生个体专业发展。本硕衔接教育不同于硕士教育,是对意向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对意向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开展本硕衔接教育有助于改善硕士生生源质量、提升硕士教育适应能力、增强硕士教育专业认同和促进学生个体专业发展。本硕衔接教育不同于硕士教育,是对意向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开展的硕士教育专业认同、学习方法、学习执行力和专业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体验教育。高校应在学生遴选、学业导师配备、课程内容调整和教学模式创新等环节统筹设计、科学实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本硕衔接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本硕衔接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专业认同 适应教育
下载PDF
理工科推荐免试研究生本硕衔接协同培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佳 徐小龙 黄海平 《计算机教育》 2014年第21期51-55,共5页
针对目前理工科推免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推进推免生本硕衔接协同培养的意义,提出从理工科研究生重点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将培养目标分为基本素养培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充分利用高校在课程、师资、科研平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资源... 针对目前理工科推免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推进推免生本硕衔接协同培养的意义,提出从理工科研究生重点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将培养目标分为基本素养培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充分利用高校在课程、师资、科研平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制订推免生本硕衔接协同培养计划,最后给出该协同培养体系的评估方法,为推免生考核和培养体系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衔接培养 协同培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关于本硕衔接教育的思考——以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伟 王振军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21期149-152,179,共5页
文章以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在分析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本硕衔接教育的产生,然后从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方案、方案实施四个方面论述了本硕衔接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本硕衔接教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教育目标
下载PDF
我国职教教师本硕衔接培养机制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当代职业教育》 2019年第3期83-88,共6页
我国以本科培养为基础、硕士研究生培养为支持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培养层次明晰、培养主体明确、专业设置多样。然而从学段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来看,职教教师本硕培养存在衔接困境,培养主体资质不明、学历学位错位以及培养阶段割裂等问题直... 我国以本科培养为基础、硕士研究生培养为支持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培养层次明晰、培养主体明确、专业设置多样。然而从学段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来看,职教教师本硕培养存在衔接困境,培养主体资质不明、学历学位错位以及培养阶段割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职教教师本硕培养的连贯性,导致整个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统筹性。厘清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框架、形成培养主体联盟、明确职教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设计通畅持续的培养环节和建立职教教师教育保障机制,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更有利于职教教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 本硕衔接培养 教育 培养体系 “双师型”教师
下载PDF
“科教融合+本硕衔接”的工商管理类拔尖创新人才选育模式探索
7
作者 古银华 吴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03-105,120,共4页
“科教融合”与“本硕衔接”两大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工商管理类为研究范围,同时从“科教融合”和“本硕衔接”的双视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育模式,构建了“盘点—组建—开发—实践”四个阶段,提... “科教融合”与“本硕衔接”两大教育模式的结合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工商管理类为研究范围,同时从“科教融合”和“本硕衔接”的双视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育模式,构建了“盘点—组建—开发—实践”四个阶段,提出了“基础性—选育模式—保障机制”三种探索机制,为工商管理类专业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支持,通过实践教学,促进“本硕衔接”,推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改革,实现“科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本硕衔接 创新人才 选育模式 工商管理类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招生现状与思考——基于全国首批四所试点院校的分析
8
作者 卢程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3期0037-0040,共4页
基于对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的历年招生现状分析,得出对提高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改变师范生生源结构、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探索多元录取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优质目标生源流失、选拔标准较为片面... 基于对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的历年招生现状分析,得出对提高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改变师范生生源结构、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探索多元录取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优质目标生源流失、选拔标准较为片面、与地方和高中联动不够、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大政策倾斜,规范选拔程序;从高校层面完善选拔标准,加强高校、地方、高中联动,优化宣传策略,以此完善和深化试点招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衔接 双学科教师 师范专业招生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季伟东 李英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趋势,结合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问题,就计算机专业提出了“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生源选拔、培养资源、培养过程三个维度具体构建,优化人才选拔制度,合理配...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趋势,结合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问题,就计算机专业提出了“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生源选拔、培养资源、培养过程三个维度具体构建,优化人才选拔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双校”机制并行运转,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增强人才与需求间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计算机专业 本硕衔接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土木工程专业推免生本硕有效衔接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艳娟 蒋龙 张成平 《科教导刊》 2016年第6Z期44-45,共2页
土木工程专业推免生本硕阶段的有效衔接是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推免生本硕衔接问题认识不足,成效良莠不齐。基于现状调研,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特色及推免生群体特点,探索该专业推免生本硕有效衔接... 土木工程专业推免生本硕阶段的有效衔接是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推免生本硕衔接问题认识不足,成效良莠不齐。基于现状调研,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特色及推免生群体特点,探索该专业推免生本硕有效衔接的实现途径,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高校理工科专业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推免生 本硕衔接 实现途径
下载PDF
学术性教学:本-硕-博衔接之道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兰勇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本硕博衔接是一条卓越人才的培养路径,其实质是一种学术衔接,它要求大学教学应以学术为纽带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科教融合理念的启示下,科研与教学的融通使教学学术性特征得以彰显,学术性教学得以形成。在学术性教学的理想状态下,教... 本硕博衔接是一条卓越人才的培养路径,其实质是一种学术衔接,它要求大学教学应以学术为纽带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科教融合理念的启示下,科研与教学的融通使教学学术性特征得以彰显,学术性教学得以形成。在学术性教学的理想状态下,教师学术性的教促进了学生研究性的学,二者共时性地存在于这一理想状态之中,进而促成学生深层学习,从而使本硕博衔接有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实践中学术性教学往往停留在规章制度层面,未能使本硕博顺利、有效的衔接。因此,必须将规章制度中的美好期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并可尝试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促成学术性教学的实现,以达成本硕博的顺利、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硕衔接 科教融合 学术性教学 研究性学习 深层学习
下载PDF
“准硕士生”学业准备对科研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凌鹊 刘景华 钟云华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92,112,F0003,共13页
探究“准硕士生”学业准备与入学后科研能力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准硕士生”学业准备与硕士生科研能力的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学业准备与科研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准硕士生”学业准备趋向明显,... 探究“准硕士生”学业准备与入学后科研能力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准硕士生”学业准备与硕士生科研能力的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学业准备与科研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准硕士生”学业准备趋向明显,但是,客观条件支持准备程度高于个体自我准备程度;硕士生科研能力水平呈现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是,在不同的学位类型与专业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准硕士生”学业准备显著促进科研能力发展;以导师支持为核心的外生机制作用有限,以科研效能感为核心的内生机制是影响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关键,学业准备对科研能力的影响机制存在由外及内的传递效应。为促进学业准备,可采取如下措施:“准硕士生”应发挥主观能动力,增强学业准备自主性;导师可提前介入育人场域,提供专业先导性支持;高校可创设本硕衔接教育服务中心,提升学业准备指导的组织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士生” 学业准备 科研能力 导师支持 科研效能感 本硕衔接 研究生培养质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目标与机制研究
13
作者 王致远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2年第2期26-30,共5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是对它的全新解答方式。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三全育人的背景下,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是对它的全新解答方式。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三全育人的背景下,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跟不上时代需求的问题。传统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创新。全面构建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全面创新。本硕博一体化日渐成为我国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宝贵模式,可以最大化地提升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而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出一支理论实践兼备、人才数量充足的后备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本硕衔接 一体化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下载PDF
高等院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思路探索——以中国人民大学理科公共平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建 杨燕萍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4,74,共3页
高等院校如何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与其他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相比较,基地如何在功能上有所区分且凸显特色?围绕此问题,本文从加强通识教育、推动课程改革、支持学生科研、建设品牌活动和促进本硕衔接五个方面探讨了校内创新实践基... 高等院校如何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与其他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相比较,基地如何在功能上有所区分且凸显特色?围绕此问题,本文从加强通识教育、推动课程改革、支持学生科研、建设品牌活动和促进本硕衔接五个方面探讨了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通识教育 课程改革 本硕衔接
下载PDF
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模式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15
作者 华春燕 许一 戴立益 《教师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在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下,公费师范生一直是重点关注和培养对象。华东师范大学立足本校实际,基于推行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政策契机,深化变革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模式。该模式深刻回应时代对高质量教师的呼唤,围绕培养“卓越中... 在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下,公费师范生一直是重点关注和培养对象。华东师范大学立足本校实际,基于推行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政策契机,深化变革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模式。该模式深刻回应时代对高质量教师的呼唤,围绕培养“卓越中学教师”核心目标,打破本研阶段衔接过程中的多层次壁垒,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师培养新范式,为现代化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师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 本硕衔接模式 卓越教师
原文传递
论卓越法律人才本科培养计划的延伸--以地方高校法学院为主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记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5-146,共2页
地方高校法学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本科教育,要做好本硕教育的自觉衔接。在教学内容上,通过授课中的启发诱导,最终要促使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的学习深入到对专业问题的继续阅读与不断思索之中。在教学运行中,法学院既要在任课教... 地方高校法学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本科教育,要做好本硕教育的自觉衔接。在教学内容上,通过授课中的启发诱导,最终要促使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的学习深入到对专业问题的继续阅读与不断思索之中。在教学运行中,法学院既要在任课教师安排、课程实施、考试等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又要在辅导员队伍配置、日常教学管理和经费方面争取到各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在研招录取上,要在研招制度、分流机制、规范研招过程、学生读研选择等方面确立完善的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本科教育 本硕衔接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本硕博相衔接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颖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4,共4页
本硕博连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宝贵经验,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集约集成效应。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本硕博相衔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改革和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 本硕博连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宝贵经验,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集约集成效应。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本硕博相衔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改革和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宽松的思想政治空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优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本硕博相衔接 学科专业一体化
原文传递
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之探讨——第三届同声传译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题讨论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玲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年第4期65-71,共7页
当前国内高校口译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科翻译专业设置始于2006年,而翻译专业硕士则于2008年刚起步,以日语为代表的大多数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处于课程或者方向设置的阶段。对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研讨,... 当前国内高校口译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科翻译专业设置始于2006年,而翻译专业硕士则于2008年刚起步,以日语为代表的大多数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处于课程或者方向设置的阶段。对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研讨,除了全国口译大会、泛珠三角翻译研讨会和两岸三地中华译学论坛等少量研讨平台以外,很少有可以集中关注和展开研讨的平台。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中国译协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同声传译翻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议期间设立了两个专题论坛,一个针对多语种口译专业人才培养,一个针对口译人才培养与市场的对接展开了专题讨论[1]。本文在对专题讨论的议题和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探明不同专业体系、不同语种、不同地域口译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探讨如何建构科学高效、并对正处于发展上升趋势的日语等小语种具有推广和参考意义的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 教材研发 生源选材 本硕衔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