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基督教会河南大会本色化运动评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尚海丽 《殷都学刊》 2007年第1期80-84,共5页
中华基督教会河南大会是中华基督教会16个教会之一,成立于1927年,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曾经遭遇了不少挫折,但追步摆脱了外国教会的控制,在本色教会运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研究其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基督教和中国文... 中华基督教会河南大会是中华基督教会16个教会之一,成立于1927年,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曾经遭遇了不少挫折,但追步摆脱了外国教会的控制,在本色教会运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研究其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基督教和中国文化的融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基督教会 本色化运动
下载PDF
试论广东基督教的本色化运动 被引量:1
2
作者 伍玉西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9-54,共6页
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中国基督教的正确选择。广东基督教的传入时间最早 ,教派众多 ,又处于先进思潮不断萌发的地区 ,外界对其自立与本色化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广东基督徒的民族意识、自立意识强 ,在上世纪 2 0... 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中国基督教的正确选择。广东基督教的传入时间最早 ,教派众多 ,又处于先进思潮不断萌发的地区 ,外界对其自立与本色化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广东基督徒的民族意识、自立意识强 ,在上世纪 2 0年代开始的本色化运动之前 ,广东就已有了不少华人自立教会。在 2 0年代的反教风潮中 ,广东基督教界进行了护教意义上的积极回应 ,并自我反省 ,开始了本色化运动。广东基督教本色化运动的最大成果是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的成立 ,它为广东基督教的本色化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有力地推动了广东教会的本色化进程。文章试图通过对广东基督教本色化运动的全过程的考察 ,说明这一运动是广东基督教界爱国爱教的具体体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基督教 本色化运动 自立 广东协会
下载PDF
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本色化运动——以中华基督教会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谌畅 《近代史学刊》 2020年第1期165-181,290,共18页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更好地达成广泛传教的目的,基督教会试图采用各种方式减少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抵牾,努力融入本土社会。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基督教会以自立为目标的本色化进程迭经不同阶段,孕育出不一的成果,并产生了中...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为了更好地达成广泛传教的目的,基督教会试图采用各种方式减少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抵牾,努力融入本土社会。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基督教会以自立为目标的本色化进程迭经不同阶段,孕育出不一的成果,并产生了中华基督教会等较具代表性的自立教会。总体而论,近代中国基督教会的本色化运动存在较大的路径困难和局限性,但凭借自身努力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中国社会交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本色化运动 中华基督教会
下载PDF
本色化运动的反思--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
4
作者 肖安平 《天风》 2021年第2期33-34,共2页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探讨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了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透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更全面地、深入地、有效地、具体地促进基督教中国化,真正建立一个有自己特色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荣神益人的中国教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中国 基督教在中国 本色化运动 中国教会 中国民族文 经验教训 交会
原文传递
民国新形势下循道公会在昭通传教策略的变化
5
作者 唐靖 李顺芬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近代史上的昭通,是英国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教的中心区域。进入民国后,为了顺应中国社会变化的新形势,暂时更名为"圣道公会"的教会机构也在其活动策略上作出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与非基督教... 近代史上的昭通,是英国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教的中心区域。进入民国后,为了顺应中国社会变化的新形势,暂时更名为"圣道公会"的教会机构也在其活动策略上作出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与非基督教运动交汇的宏大背景之下,为了能在民族情形复杂的滇黔地区顺利传教,循道公会中外传教士们主动选择本色化作为重要策略之一,为日后教会转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 循道公会 本色化运动
下载PDF
基督教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上海宗教学会会长刘建先生一席谈
6
作者 何欣 《天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8-19,共2页
自《丁光训文集》问世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记者就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等课题,采访了研究宗教的著名学者刘建先生。他认为,在世纪之交议论这一话题实在太有意思了,作为学者他愿意谈谈读书之己见。他说,一百年前发生了... 自《丁光训文集》问世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记者就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等课题,采访了研究宗教的著名学者刘建先生。他认为,在世纪之交议论这一话题实在太有意思了,作为学者他愿意谈谈读书之己见。他说,一百年前发生了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先进的人群对这场运动,包括戊戌变法作出了深刻的反思,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督教 神学思想建设 基督教文 历史文 宗教学 基督徒 中国传统文 本色化运动 义和团运动 历史进程
下载PDF
中国基督教与新文化运动的碰撞及其反思
7
作者 顾梦飞 《金陵神学志》 2011年第3期45-59,共15页
新文化运动倡新去旧,高度推崇西方文化,但却对西方文化渊源之一的宗教(基督教)予以轻看、否定和摒弃;新文化运动又扬西抑中,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回应,中国基督教却在其反传统的浪潮声中开始了追求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本色化... 新文化运动倡新去旧,高度推崇西方文化,但却对西方文化渊源之一的宗教(基督教)予以轻看、否定和摒弃;新文化运动又扬西抑中,激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回应,中国基督教却在其反传统的浪潮声中开始了追求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本色化运动。历史的悖论凸显了当时中国思想学术界和中国基督教的一次不成功的互动。本文通过对《新青年》杂志对于宗教(基督教)的评论,以及中国教会的反应,剖析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指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教会;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应对基督教的历史作用和社会现实意义有客观的认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基督教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文化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运动的反教评论 本色化运动 和谐文建设
原文传递
中国本色教会浅探——20世纪早期中国教会本色化的尝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建寅 《金陵神学志》 2007年第3期44-59,共16页
本文借着相关史料,分析了二十世纪早期中国教会在神学思想、教会实践等方面的本色化探索与尝试,指出当时民族主义的兴起是促使中国教会本色化的强大力量,民族运动带给基督教会一次严正挑战与反省。
关键词 民族主义和民族运动 本色本色教会运动
原文传递
近代基督教在湖南述略
9
作者 廖运兰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X期109-114,共6页
基督教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与东正教三教派的区分。基督教新教在我国通常简称基督教或耶稣教。本文主要论述近代时期基督教新教在湖南的发展演变情况。为着说明有关问题,有时将基督教与天主教在湖南的活动情况作些比较。
关键词 非基督教运动 天主教徒 传教士 基督教会 督教新教 基督教“本色运动 五四运动 湖南省 教会势力 中国基督教
下载PDF
落地生根:基督教与处境化——彼范斯处境神学模式的启发
10
作者 肖安平 《金陵神学志》 2008年第2期64-81,共18页
一、导言美国芝加哥天主教联合神学院福音与文化教授彼范斯(Stephen B.Bevans)在他的《处境神学模式》一书中提出六种处境神学模式:翻译模式(Translation Model)、人类学模式(Anthropological Model)、实践模式(Praxis Model)、综合模式... 一、导言美国芝加哥天主教联合神学院福音与文化教授彼范斯(Stephen B.Bevans)在他的《处境神学模式》一书中提出六种处境神学模式:翻译模式(Translation Model)、人类学模式(Anthropological Model)、实践模式(Praxis Model)、综合模式(Synthetic Model)、超越模式(Transc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督教 国教会 中国文 神学思想建设 本色化运动 思考 人类学模式 翻译模式 伦理道德 中国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教会福音文化融入之旅
11
作者 含馨 《金陵神学志》 1999年第1期31-36,共6页
引言从使徒时代开始,传福音到各处、使人归依基督教就成为基督徒们的首要托付。于是,基督徒们纷纷试着把基督的福音,带到了那些比基督教具有更悠久发展史、有着与之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习俗的民族当中去。而当地人往往十分欣赏本民族的... 引言从使徒时代开始,传福音到各处、使人归依基督教就成为基督徒们的首要托付。于是,基督徒们纷纷试着把基督的福音,带到了那些比基督教具有更悠久发展史、有着与之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习俗的民族当中去。而当地人往往十分欣赏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且引之为自豪,不欢迎基督教这一不速之客。中华民族当初对基督教的态度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现代 融入 西方传教士 国教会 成为基督徒 上帝 本色化运动 中国文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