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迹论与魏晋士人理想人格
1
作者 蒋海怒 《学海》 2002年第4期115-118,共4页
关键词 本迹 士人 理想人格 玄学
下载PDF
本迹史观视野中佛法的源流与兴衰
2
作者 宋道发 《佛学研究》 2007年第1期153-158,共6页
本迹史观是古代诸多佛教史家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种非常独特的佛教历史理论。在佛教本迹史观的视阈下,释迦牟尼佛本来在非常久远之前就已经发心、修行乃至成佛、度化众生、示现涅槃,其后经过无数次的示现,直到今人所知的释迦牟尼佛再次... 本迹史观是古代诸多佛教史家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种非常独特的佛教历史理论。在佛教本迹史观的视阈下,释迦牟尼佛本来在非常久远之前就已经发心、修行乃至成佛、度化众生、示现涅槃,其后经过无数次的示现,直到今人所知的释迦牟尼佛再次示现成佛,在世间建立佛教,弘传佛法,由此说明佛教的历史极其久远;随着传播地域和时间的推移,佛教生存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佛教的面貌也不断改变,佛教的法运兴衰交替,这一切都属于无常之迹,与佛教所说湛然常存的的真理并不矛盾,而无常之迹恰是湛然常存之理的显现和证明;佛教历史之迹尽管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无非是佛法理本的显现,绳之本迹史观,佛教历史可谓理事相合、体用兼备、权实相摄,整然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迹史观 佛教史家 高僧传 无常
下载PDF
本迹史观视野中的三教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宋道发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与儒道二家的关系一直处在非常复杂的互动之中,佛教一方面要捍卫自己的核心理论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争取合法的生存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协调与儒、道二家的关系,从教理、行持、制度等多方面,寻求与儒、道二家的会通之...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与儒道二家的关系一直处在非常复杂的互动之中,佛教一方面要捍卫自己的核心理论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争取合法的生存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协调与儒、道二家的关系,从教理、行持、制度等多方面,寻求与儒、道二家的会通之处,努力消弥与儒、道二家的严重分歧与对立。在历史上,参与讨论三教关系的佛教理论家非常多,本文则选取慧皎、契嵩、志磐等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佛教史家,以各自所处特定时期的佛教历史为基本背景,分别介绍他们从本迹史观的立场对三教关系所作的论述,旨在说明佛教史家们对三教关系的看法与其所处时代佛教的现实情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迹 三教关系 儒释道
原文传递
论《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4
作者 汪璞 《学语文》 2021年第3期8-9,共2页
《乡土中国》这块璞玉投入到中学语文阅读的大观园中,已然荡起了阵阵涟漪,由内而外,激浊扬清。其圆心就是阅读的一般价值,其涟漪就是内容到方法、知识到能力、思想到思维、情怀到智慧。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依靠学生去实现... 《乡土中国》这块璞玉投入到中学语文阅读的大观园中,已然荡起了阵阵涟漪,由内而外,激浊扬清。其圆心就是阅读的一般价值,其涟漪就是内容到方法、知识到能力、思想到思维、情怀到智慧。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依靠学生去实现自我和自我实现;同时还要注意学术专著的自身特点,可以用“体用”、“源流”、“本迹”等思辨方法去把握其“整”“专”“书与教学”“知行”等特点,以期能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用 源流 本迹 自由诠释 阅读期待、体验与习惯
下载PDF
The Image and Text Relationship in TANG Yin's Scroll of Poetry and Painting
5
作者 YE La-me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1年第1期48-64,共17页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the image and text relationship in TANG Yin's scroll of poetry and paint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focuses upon the schema type of its image and text relationship in physica...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the image and text relationship in TANG Yin's scroll of poetry and paint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focuses upon the schema type of its image and text relationship in physical form; the second aspect, explores the text's/poetry's functions of anchorage and relay while appreciating those images/paintings; the third aspect, traces the semiosis process of image, exploring how image and text as 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epistemological world mediates with the phenomenological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and text relationship TANG Yin's scroll of poetry and painting the semiosis process
下载PDF
僧祐的佛教史观略论
6
作者 宋道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76,共5页
僧祐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佛教史家,但其著述佛教文史的目的与方法,著述中包含的佛教史观,对于后来的佛教史家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他的佛教史观包括本迹史观、感应史观、业报史观、像法史观等四个方面。本迹史观是一种独特的佛教历史... 僧祐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佛教史家,但其著述佛教文史的目的与方法,著述中包含的佛教史观,对于后来的佛教史家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他的佛教史观包括本迹史观、感应史观、业报史观、像法史观等四个方面。本迹史观是一种独特的佛教历史本体论,主要阐明佛教历史的源流问题;感应史观是佛教的历史发生论,重在揭示佛教历史的发生机理;业报史观是佛教的历史因果论,旨在说明佛教历史遵循的因果法则;像法史观则是佛教的历史分期论,主要分判佛教历史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祜 佛教史观 本迹 感应 业报 像法
原文传递
最上雲音室读书记
7
作者 周叔迦 《法音》 1985年第5期10-15,共6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二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隋释智(岂页)说,门人灌顶记。(岂页)有《观音义疏》,已著录。此玄释《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自普昙无谶游化北涼,值沮渠蒙逊有疾,以问于谶。谶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持诵,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二港(《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隋释智(岂页)说,门人灌顶记。(岂页)有《观音义疏》,已著录。此玄释《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自普昙无谶游化北涼,值沮渠蒙逊有疾,以问于谶。谶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持诵,所患即愈。于是此品久于部外别行,亦称《观世音经》,故此书亦简称《观世音别行玄义》,以别于《法华玄义》也。亦以五章明义:初以人法、慈悲、福慧、真应、药珠、冥显、权实、本迹、缘了、智断十义通释观世音及普门之义,有列名、次第、解释、料简四科。次以境智因缘别释观世音,境智有思议、不思议之分。思议复有理外、理内之别,一一各有天然、相待、因缘、绝待四种不同。观世音从不思议境智得名,世音是境,观即智也。观有次第三观、一心三观之差,先历教释,后观心释。以十普别释普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义 一心三观 沮渠蒙逊 不思议 料简 法华经 无量寿经义疏 观世音经 北涼 本迹
原文传递
纪念圆瑛法师圆寂三十周年(诗词)
8
作者 赵朴初 明旸 李广 《法音》 1983年第6期2-,52,共2页
猗欤圆公,佛门龙象,本迹难思,盛名共仰。弱冠披缁,名山结想, 访道禅林,皈心安养。云游禹域,宗匠遍参,投身法苑,光显瞿昙。如来家业,誓愿荷担,龙天推出,历主名蓝。报国土恩,愿力宏深, 魔焰虽炽,火宅能行。佛协初建,领袖群伦,作大佛事,维... 猗欤圆公,佛门龙象,本迹难思,盛名共仰。弱冠披缁,名山结想, 访道禅林,皈心安养。云游禹域,宗匠遍参,投身法苑,光显瞿昙。如来家业,誓愿荷担,龙天推出,历主名蓝。报国土恩,愿力宏深, 魔焰虽炽,火宅能行。佛协初建,领袖群伦,作大佛事,维护和平。飞锡弥天,谈空说有,广度有缘,作不请友。示寂卅年,声闻弥久, 讲堂重光,公其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瑛 谈空说有 本迹 法苑 楞严 不变随缘 三摩 修多罗 赵朴初 修证
原文传递
“打工形象大使”评选热烈进行中
9
《蓝铃》 2007年第6期2-2,共1页
由《蓝铃》杂志发起的“打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目前正热烈进行中,我们已收到不少参选者的资料(候选人选登见本期64页),希望有更多的打工朋友加入这个打工人自己的活动哟。
关键词 报名办法 工作单位 大崖 参评资格 候选者 本迹 参赛资格 端庄大方 生年 推荐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