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短达芬奇机器人接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的PDCA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楠 马丽 +3 位作者 刘光英 周学通 安晓华 滕敏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29,共5页
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缩短达芬奇机器人接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22年3-5月达芬奇机器人接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进行现状调查,6-8月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比较PDCA干预前后术前准备时间。结果应用PDCA... 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缩短达芬奇机器人接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22年3-5月达芬奇机器人接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进行现状调查,6-8月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比较PDCA干预前后术前准备时间。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达芬奇机器人接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由(76.32±7.15)min缩短至(60.31±5.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提高了手术室医护人员对达芬奇机器人的认识,加强了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配合的培训,改善了术前用物准备不全、操作不熟练等问题,有效缩短了达芬奇机器人接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术前准备时间 PDCA循环
下载PDF
品管圈在缩短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红霞 《全科护理》 2017年第28期3561-3562,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缩短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现状问题的要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由原来54 min降低到26 min。...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缩短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现状问题的要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由原来54 min降低到26 min。[结论]品管圈活动能缩短腹腔镜直肠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推行成果具有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腹腔镜直肠手 术前准备时间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品管圈在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方二四 叶琼子 方慧姬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为活动主题,针对现状,进行目标设定,根据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后组织实施。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为活动主题,针对现状,进行目标设定,根据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后组织实施。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备平均时间从(60.2±9.898)min缩短到(32.7±4.677)min,患者术后一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手术医生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均优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抢救质量和医院护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圈员个人素质,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重型颅脑损伤 术前准备时间
下载PDF
PDCA循环在缩短脑疝病人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陈艳萍 林绍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缩短脑疝病人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缩短脑疝手术病人术前准备时间CQI小组”,拟定活动计划书,回顾性地调查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科室所有脑疝手术病人共93例的平均术前准备时间,分析影响术前准...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缩短脑疝病人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缩短脑疝手术病人术前准备时间CQI小组”,拟定活动计划书,回顾性地调查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科室所有脑疝手术病人共93例的平均术前准备时间,分析影响术前准备的主要原因,制定和实施对策。结果PDCA循环应用后,比起改善前的平均时间为32.5分钟,改善后的平均时间为28.6分钟,明显地缩短了时间。结论PDCA循环不仅缩短了脑疝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还提升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以及科室成员之间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脑疝病人 术前准备时间 效果
下载PDF
入院流程在缩短断肢、断指再植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丽 林惠贞 刘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1302-1303,共2页
目的探讨缩短断肢、断指再植的伤后时间。方法制定入院流程图,改建急诊设施,加强急诊护理技术培训。术前各项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辅助检查等均由急诊护士完成。结果缩短了伤后时间,提高了断指、断肢再植成活率和伤口一期... 目的探讨缩短断肢、断指再植的伤后时间。方法制定入院流程图,改建急诊设施,加强急诊护理技术培训。术前各项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辅助检查等均由急诊护士完成。结果缩短了伤后时间,提高了断指、断肢再植成活率和伤口一期愈合率。结论流程改进后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及信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院流程 断肢再植 断指再植 术前准备时间
原文传递
祛瘀消肿汤加减对三踝骨折术前准备时间和踝关节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健 闫兆东 周利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观察祛瘀消肿汤加减对三踝骨折术前准备时间和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2017年1月—2019年12月因三踝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术前予甘露醇静滴,治疗组在术前、术后均加用祛瘀消肿汤... 目的观察祛瘀消肿汤加减对三踝骨折术前准备时间和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2017年1月—2019年12月因三踝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术前予甘露醇静滴,治疗组在术前、术后均加用祛瘀消肿汤加减口服。采用肿胀程度分级标准评估术前准备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评估术后疼痛情况,记录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角度评估术后踝关节活动度,采用Kofoed评分和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前准备时间减少(t=3.439,P<0.05),术后第3、7天、1个月VAS评分降低(t=3.510、2.953、3.424,P<0.05,P<0.01);术后1、6个月踝关节活动度增加、Kofoed评分和踝后足功能评分升高(P<0.01,P<0.05)。结论祛瘀消肿汤加减在三踝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促进术后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消肿汤 三踝骨折 术前准备时间 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围手术期甲状腺术前准备及术后康复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红林 罗志东 邱小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584-1585,共2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地塞米松对甲亢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6例甲亢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前基础准备,治疗组加用地塞米松术前静滴3d。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及术...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地塞米松对甲亢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6例甲亢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前基础准备,治疗组加用地塞米松术前静滴3d。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甲亢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与术后康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有效缩短甲亢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围手 地塞米松 术前准备时间 后康复时间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手术接患者时间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婷 刘卫红 +1 位作者 赵丽萍 徐灿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6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规范术前准备流程,缩短手术接患者的时间,加快手术间周转,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开展以"缩短手术接患者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活动开展前对外科大楼31个病区共388台手术的接患者耗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接患者时间长的原因... 目的规范术前准备流程,缩短手术接患者的时间,加快手术间周转,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开展以"缩短手术接患者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活动开展前对外科大楼31个病区共388台手术的接患者耗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接患者时间长的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对策后对相同31个病区再次进行手术接患者耗时的调查,比较实施对策前后的效果。结果相同的31个病区共391台手术的手术接患者所需时间从活动开展前的17.03min缩短到12.8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对缩短手术接患者时间中效果大,能有效地加快手术间周转,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术前准备时间
下载PDF
手术室图文准备清单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前准备及术中停顿时间的影响
9
作者 林小燕 吴海燕 李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究手术室图文准备清单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前准备及术中停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104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53... 目的:探究手术室图文准备清单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前准备及术中停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104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5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文字式手术准备清单,将2022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图文式手术准备清单。探究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及术中停顿时间、术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及术中停顿时间分别为(38.26±5.23)min及(4.95±0.51)min、术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4%,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图文准备清单有助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前准备及术中停顿时间的减少,且可降低术中护理风险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式手准备清单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 术前准备时间 中停顿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燕珍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家属送诊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医院救护车送诊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家属送诊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医院救护车送诊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6.30%(26/27),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6.96%(20/23),两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7,P<0.05);观察组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窒息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率(MODS)均低于对照组,两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干预 术前准备时间 抢救介入时间
下载PDF
肝破裂围手术期处理体会(附21例报告)
11
作者 王广和 董王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7-37,共1页
我院自1980年以来收治不同类型的肝破裂病人共21例,在临床抢救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体会,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病人共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在15—58岁;初诊时间8小时以内18例,8小时以外者3例。来诊时不同程度休克15例,来... 我院自1980年以来收治不同类型的肝破裂病人共21例,在临床抢救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体会,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病人共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在15—58岁;初诊时间8小时以内18例,8小时以外者3例。来诊时不同程度休克15例,来院至术前准备时间10—40分钟,诊断性腹穿21例,肝细胞腺瘤破裂1例,术中施肝不规则切除3例,肝修补术19例(其中3例又施肝固有动脉结扎栓塞术)。破裂口长3—15cm,深约0.5—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腺瘤破裂 肝破裂 不规则切除 围手 肝修补 诊断性腹穿 破裂口 肝固有动脉 肝癌病人 术前准备时间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优势评价
12
作者 王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90-193,共4页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运用的护理效果与优势。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共选择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创伤性休克治疗的100例患者,所有选择的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 探究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运用的护理效果与优势。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共选择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创伤性休克治疗的100例患者,所有选择的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增加院前急救护理方案,针对两组生命体征、抢救成功率、分诊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有效抢救时间、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予以相关治疗和护理后观察,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水平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统计后计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2组患者的分诊、术前准备及有效抢救时间实验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指数、GCS、休克纠正时间进行对比,休克指数实验组较低,GCS评分对照组明显较低,休克纠正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小,差异均可对比P<0.05。心理状态方面2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SAS)、抑郁(SDS)心理评分对比差异没有意义,P>0.05;在护理后观察,实验组心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统计并发症率,常见并发症为栓塞、溶血、出血,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小于对照组2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用自制的问卷表评估,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态度、心理疏导、病情管理、护理技能、健康宣教的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明显减短分诊、术前准备、有效抢救等治疗时间,另外还能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和抑郁进行有效干预,对并发症发生率有降低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的护理运用效果良好,值得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方案 抢救成功率 分诊时间 术前准备时间 有效抢救时间 心理状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
13
作者 D’Annibale A. Morpurgo E. +1 位作者 Fiscon V. 郝筱倩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6期28-28,共1页
PURPOSE: In the last ten years, several robotic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overcome the los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view and dexterity characteristic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PURPOSE: In the last ten years, several robotic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overcome the los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view and dexterity characteristic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approach and robotic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diseases. METHODS: The study compares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patients treated surgically for colorectal disease from June 2001 to May 2003 with the da VinciTM robotic system (Intuitive Surgical) and a matched number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nventional laparoscopy during the same time interval. The factors analyzed were the time required to prepare the patient and the room, total time of surgery, length of specimens, number of lymph nodes retrieved, blood loss,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results. RESULTS: The study included 106 patients (53 in each group).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otal time of surgery (laparoscopic group, 222 ±77 minutes vs. robotic group, 240±61 minutes), specimen length (laparoscopic group, 29 ±11 cm vs. robotic group, 27 ±13 cm), or number of lymph nodes retrieved (laparoscopic group, 16 ±9 vs. robotic group, 17 ±10). It took significantly longer to prepare the operating room and patient in the robotic group (24 ±12 minutes) than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18 ±7 minutes). There were three conversions to laparotomy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in the robotic group, two cases were converted to laparoscopy and three to hand-assisted laparoscop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recovery of bowel function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CONCLUSIONS: Robot-assisted surgery proved to be as safe and effective as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diseases. Because of its dexterity and three-dimensional view, the da VinciTM system wa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specific stages of the procedure, e.g., takedown of the splenic flexure, dissection of a narrow pelvis, identification of nervous plexus, and handsewn anastomosis.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 procedure still needs to b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 机器人系统 中失血量 结肠脾曲 腔镜组 传统腹腔镜 术前准备时间 神经丛 熟练度 腔镜技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14
作者 林程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12期52-53,共2页
探讨对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方法完成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3月收治的10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椎管麻醉组(50例)和全身麻醉组(50例),就组间术后VAS(视觉模拟评分... 探讨对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方法完成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3月收治的10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椎管麻醉组(50例)和全身麻醉组(50例),就组间术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麻醉术前准备时间、术后麻醉留观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联合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椎管麻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结果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椎管麻醉组患者麻醉术前准备时间同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麻醉留观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全身麻醉组明显(P<0.05);椎管麻醉组患者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以及输血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椎管麻醉组患者尿道感染发生率以及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同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椎管麻醉组患者联合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46.00%)(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将术后麻醉留观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且术中心动过速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以及输血率显著降低,最终实现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有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关节置换 后VAS评分 麻醉术前准备时间 后麻醉留观时间 后住院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勘误
15
《蛇志》 2023年第4期484-484,共1页
《蛇志》2023年第3期第324-327页陈锦萍等撰写的《院前急救智能指挥平台与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无缝对接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由于作者原因导致论文分组等与基金合同描述不一致,更正为:摘要方法项下及正文一般资料中的分组方... 《蛇志》2023年第3期第324-327页陈锦萍等撰写的《院前急救智能指挥平台与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无缝对接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由于作者原因导致论文分组等与基金合同描述不一致,更正为:摘要方法项下及正文一般资料中的分组方式“随机”更正为“将2021年9月~2022年8月分为试验组53例和2020年9月~2021年8月分为对照组52例。”试验组年龄平均中“63”更正为“6.3”,对照组年龄平均中“51.9”更正为“5.19”。表1中试验组“术前准备时间”中数据“6.92±3.48”更正为“6.08±2.56”,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中数据“6.08±2.56”更正为“6.92±3.48”。特此勘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方式 术前准备时间 无缝对接 急救 基金合同 急救护理流程 勘误 试验组
下载PDF
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包的管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葛经武 乔玫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607-608,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学、制造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医院医疗服务活动中医用耗材的使用量越来越多[1],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手术中要接触到各种一次性耗材,包括低值和高值。2009年起,我院采购中心将... 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学、制造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医院医疗服务活动中医用耗材的使用量越来越多[1],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手术中要接触到各种一次性耗材,包括低值和高值。2009年起,我院采购中心将库房设立至手术室,对手术中高值耗材的使用启动了条形码超市化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12月手术室设计制作一次性低值耗材包,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耗材 高值耗材 医院医疗服务 医用耗材 术前准备时间 效果评价 生物医学技 超市化 工作效率 医学领域
原文传递
创伤中心成立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琚珉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16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创伤中心成立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月-10月收治危急重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创伤中心成立前的常规管理措施,另将2019年11月-2020年1月-12月接收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创伤中心成立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月-10月收治危急重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创伤中心成立前的常规管理措施,另将2019年11月-2020年1月-12月接收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创伤中心成立后的管理措施,分析2组患者在分别管理后的术前准备时间、血标本检验时间、CT出结果时间以及患者死亡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血标本检验时间、CT出结果时间明显更短,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更低,病人输血时间更短,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结论:创伤中心成立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明显减低死亡率,有利于更快的治疗患者疾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危急重症 术前准备时间 CT出结果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